
第一项: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课堂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明确、具体,适度可行。
第二项:教学内容
1、正确、深入地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提供的资源。(不能丢掉文本深入、有价值的东西。)
2、积极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恰当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源于教材,但不拘于教材。)
第三项:教学策略
1、能恰如其分地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
2、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文意兼得。
3、要利用师生的多元智能更好地学习语文,促进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
4、教学过程简洁、流畅,教学方法扎实有效。
第四项:教学效果
1、教学氛围宽松、和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生发展、变化明显,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第五项:教师素质
1、教态自然、亲切,尊重、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具有较强的课堂能力和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
附表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课型 班级 时间 年 月 日
| 指标 | 指标 | 指标 | 权重 | 得分 |
| 学 生 学 习 行 为 (60分) | 学习 状态 | 1、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不游离于学习活动。 | 5 | |
| 2、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的时间要充分。 | 5 | |||
| 3、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 5 | |||
| 学习 方法 | 1、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充分、扎实。学练结合。 | 6 | ||
| 2、能有效参与接受性学习活动,能有效运用“自主·合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6 | |||
| 3、能将学习活动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广泛搜集信息的意识,有一定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6 | |||
| 学习 效果 | 1、达到既定的课时学习目标,学生在教材内容的理解、表达方法的学习或学习策略的运用等方面有新收获。能顺利完成书面练习。负担合理。 | 9 | ||
| 2、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积累了语言,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掌握了某种学习方法,获得了审美享受,受到了思想启迪等。 | 9 | |||
| 3、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带着继续学习探究的愿望走出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对学习有成功感。 | 9 | |||
| 教 师 教 学 行 为 (40分) | 教学 态度 | 1、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 4 | |
| 2、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学。从三个维度恰当确立教学目标。解读教材、确定目标、设计教学、教学实施都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学科特点。 | 4 | |||
| 3、教学态度亲切、严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学有激情,热爱学生,重视并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4 | |||
| 教学 过程 |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围绕目标,突出重点,体现年段特点。 | 6 | ||
| 2、教师具有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示范的素质,善于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能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反馈、评价、引导、点拨、简明恰当。合理教学,既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 6 | |||
| 3、教学过程清晰,启、承、转、换自然合理,张弛有度,能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的运用讲求实效。 | 6 | |||
| 教学 特色 | 1、在正确、全面、深刻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设计教学,实施教学。 | 4 | ||
| 2、学生对教学有积极的评价,教师有成就感。 | 3 | |||
| 3、形成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教学有新意,并具有学习借鉴价值。 | 3 | |||
| 综合描述 | 总分 | |||
| 等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