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非工频负载越来越多,特别是几百千赫兹的负载。最近,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频输配电系统(HighFrequencyPowerDistributionSystem,简称HFPDS)[1 ̄5]。与传统的直流配电系统不同的是,它采用了高频交流配电系统,具有系统简单,效率高,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由于输出频率比较高,无法采用SPWM等控制方法,所以目前的高频输出逆变器多为方波或准方波输出,然后通过谐振滤波网络得到高频正弦波。
文献[3]提出不对称半桥变换器加六阶谐振滤波网络的结构,其优点是开关管少,控制方法简单,能实现所有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ZVS)。文献[1]和[4]提出了全桥变换器加四阶谐振滤波网络的结构,其优点是能实现所有开关管的ZVS,且结构简单,效率高。这里结合实际课题,采用了移相全桥变换器和串并联谐振式滤波网络,不仅获得了较好的输出波形,同时也能在典型负载为阻性时,从空载到满载范围内实现ZVS。此外,还分析了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和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对输出电压THD,ZVS实现条件和输出电压外特性的影响。2工作原理
由于要求的功率比较大,所以需要采用多个模
块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的结构,使每个模块能承受2kW的功率。图1
示出10kW高频
输出逆变器的结
构。每个模块都由
移相控制全桥变
换器构成。
图2示出单
个模块移相控制全桥变换器的结构。5个模块中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均由同一个控制芯片UCC3895产生。移相全桥变换
器在一个开关
周期中可分成
10个不同的
工作时段。
图3示出
移相全桥变换器的关键波形。开关管VQ
1
和VQ
4
的
电压和电流波形与开关管VQ
2
和VQ
3
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相同,但相位相差180°。所以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抽走将要开通的开关管结电容或外并电容上的电荷,并给同一个桥臂将要关断的开关管结电容
10kW高频输出逆变器的研制
孙德军,肖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210016)
摘要:采用了一种基于移相控制的高频输出全桥逆变器。移相全桥变换器产生高频的准方波,通过串并联谐振滤波器输出THD小的高频交流正弦波。详细分析了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和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对输出电压THD,ZVS实现条件和输出电压外特性的影响。研制了一台输出500V/118kHz/10kW的实验样机;给出了实验波形;验证了其工作原理。
关键词:变换器;控制/移相控制;零电压开关
中图分类号:TM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00X(2007)04-0049-04
10kWHigh-FrequencyOutputInverter
SUNDe-jun,XIAOLan
(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stronautics,Nanjing210016,China)Abstracts:Thispaperproposesahigh-frequencyoutputfull-bridgeinverterwithphase-shiftedcontrol.Phase-shiftedfull-bridgeconvertergenerateshigh-frequencyquasi-squarewaveform.Theseries-parallelresonantfilterconvertsthequasi-squarewaveformintoahigh-frequencysinusoidalwaveformwithlittleTHD.ZVSconditionforallthefull-bridgeswitchesisdiscussed,andtheaffectsoftheseries-parallelresonantfilteronoutputvoltageTHD,ZVSrealizationconditionsandoutputvoltagecharacteristicarealsodiscussed.A500V//118kHz/10kWinverterprototypeisbuilttoverifytheoperationprincipleofthehigh-frequencyoutputinverterandtheexperimentalresultsaregiven.
Keywords:inverter;control/phase-shiftedcontrol;zero-voltage-switching
定稿日期:2006-08-28
作者简介:孙德军(1979-),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航空电源
。
图110kW高频输出逆变器图2
单模块移相控制全桥逆变器
49
或外并电容充电,则必须将串并联谐振滤波器设计成感性的。也即在变压器初级电压uab超前于初级电流iab的同时,要考虑到还需要有一部分能量能抽走变压器初级绕组寄生电容CTr上的电荷。实现功率开关管ZVS的必要条件为:
LrI122>CiUdc
2+CTrUdc2
2
(1)
式中Lr———串并联谐振滤波器的等效电感折合到初级的等
效电感
I1———
死区时间内的平均电流Ci———开关管的结电容或者外接电容(i=1 ̄4)
如果不满足式(1)
就无法实现ZVS。因此,要求VQ1和VQ4,VQ2和VQ3之间的死区时间必须足够长,这样才能完全使开关管结电容或外并电容进行充放电。由图3可见,要实现功率管的ZVS,就必须
满足:!>(
π-δ)/2(2)式中!———变压器初级电压超前于初级电流的相位角
δ
———移相角由于开关管结电容或外并电容的存在,使得开
关管的关断损耗大大减少。如果C1 ̄C4足够大,则所有的开关管都能实现零电压关断。
3
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分析
移相全桥变换器的输出端为准方波,它要求输
出电压波形的THD要小于3%,因此只有采用四阶和高于四阶的谐振式滤波器才能滤除THD小于3%的正弦波,同时为了减小滤波器的体积,选择了四阶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的作用有:①对输出的准方波进行滤波,
减小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使波形接近正弦波;②在阻性负载的情况下,使变压器的初级电压超前初级电流,从而实现全桥开关管的ZVS;③通过进行阻抗变换,使得输出电压有较好的外特性。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的Ls和Cs的谐振频率低于开关频率;Lp和Cp的谐振频率高于开关频率。为分析方便,将Ls分解为Ls1和Ls2,将Lp
分解为Lp1和Lp2,其中Ls1和Cs在开关频率处串联
谐振,Lp1和Cp在开关频率处并联谐振,图4示出其等效电路。
3.1谐振式滤波器对输出电压THD的影响
按照传统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在开关频率处串并联谐振的方法,分析时只考虑空载的情况,即空载
时的高次谐波衰减系数为:
kfn=
uonusn=Zp
Zs+Zp
(3)
kfn的值越小,
衰减效果越好,输出电压THD越小。如果带载,则Zp与负载并联,使kfn值变小,所以只需考虑空载的情况。此时,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空载时的高次谐波衰减系数为:
kfn=uon
usn
=
Zp1n
1+Zp1nZ
p2n
!"(Zs1n
+Zs2n)+Zp1n
(4)
式中Zs1n=jn-1
n!"ωLs1
Zs2n=jnωLs2Zp1n=1/jn-1
n
!"ωLp
#$
Zp2n=jnωLp2
ω
———基波角频率相对于传统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串联支路增
加了一个串联电感,使得kfn变小;并联支路增加一个并联电感,使得kfn变大。根据THD计算出Ls1,Cs和Lp1,Cp,
再根据ZVS和输出电压外特性确定Ls2和Lp2,代入式(4)算出kfn,与原来的kfn比较大小。若kfn变小,则满足要求。3.2
谐振式滤波器对实现ZVS的影响
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的输入电压,即移相全桥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经傅立叶分解得:
us(t)=∞
n=1,3
%4NUdcnπsin
nδ2!"sinnπ
2
!"(5)
式中N———变压器的变比
Udc——
—直流母线电压δ
———移相角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的输入阻抗为:
Zn=jnω
Ls2+nωLs1-1
nωCs
!"
+jnωRoLp2
Ro1-nωLp2nωCp-1nωLp1
!"&$
+jnωLp2(6)
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的输入电流为:is(t)=∞
n=1,3%4NUdcnπZn
sinnδ2!"sinnπ
2!"
sin(
nωt-!
n)(7)
图4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的等效电路
图3移相全桥变换器的关键波形
50
图5
基波等效电路
式中!n———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的输入电压超前输入电流
的角度
为方便分析,忽略高次谐波含量。仅考虑电流电压的基波分量。图5示
出其基波等效电路。
对应的基波输入阻抗为:Z1=jωLs2+jωRoLp2
Ro+jωLp2
(8)
对应的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的基波输入电压超前基波输入电流的角度为:
!=!1=tan-1
Lp2Ro2+Ls2Ro2+ω2
Ls2L2p2
ωL2p2Ro
!
"
(9)
令k1=ωLs2ωLp2,k2=ωLp2Ro
,代入式(9)
得:!=tan
-1
1+k1+k1k22
k2
!
"
(10)由式(2)有:δmin=π
-2tan-11+k1
+k1k
22
k
2
!"(11)在满载情况下,若k1,k2取值合适,能使输入电压在最大值时,移相角δ仍然大于δmin,
此时所有的开关管都能实现
ZVS。图6示出δmin与
k1,k2的关系。由图可知,若k2一定,则k1越大,δmin
越小,越容易实现ZVS。3.3
谐振式滤波器对外特性的影响
根据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的输入电压,得到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
uo(t)=∞
n=1,3#4NUdcnπZin
sinnδ2!"sinnπ
2!"
sin(nωt-%in)
(12)
考虑到高次谐波的含量很少,所以可忽略高次谐波的含量,有:Zi1=
jωRoLp2
jωLs2(Ro+jωLp2)+jωRoLp2
(13)
Uo=uo(t)n=1=22$πsinδ2!"
NUdc
1(
k1+1)2+k12k22$(14)
令输出电压系数K=1(k1+1)2+k12k22
$,若使得输出电压Uo′=22$π
sinδ
2!"
NUdc一定,
则实际的输出电压为Uo=KUo′。图7示出输出电压系数K与k1,k2的关系。由图可知,k1越小,
输出电压外特性越硬;k2一定,则k1越大,K
越小,越难达到额定的输出电压。这与实现ZVS的条件相反,
所以具体设计时,应在满足
输出电压外特性的情况下实现ZVS。
4
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完成了一台10kW
的AC/AC变换器。所用主要数据:交流输入电压uin=
380±10%V;输出电压uo=500V,输出电压频率fo=118kHz,k1=0.07,k2=4.2,K=0.9,Ls=48μH,Cs=48nF,Ls=22μH,Cp=70nF;VQ1 ̄VQ4采用IXFK27N80Q型
MOSFET元件,
开关频率fs=118kHz,每个变压器的初次级变比n=17/5。图8a示出满载阻性负载下输出电
压uo和输出电流io的试验波形。图8b示出5台变压器次级电压uabf、变压器的初级电压
uab和初级电流iab试验波形。由图8b可见,由于滤波器的作用,变压器的uab超前于i
ab。
图7K与k1,k2
的关系
图8试验结果
图6δmin与k1,k2的关系10kW高频输出逆变器的研制
51
电力电子技术
PowerElectronics
第41卷第4期2007年4月Vol.41,No.4April,2007
!!!!!!!!!!!!!!!!!!!!!!!!!!!!
(上接第42页)降至
2V以内,
而基波电流为12.362A。可见,电流变压器的初级基波阻抗很低,为0.162Ω
,且开关管频率近似恒频。对比图12b,c,d可见,当电源输入频率在360~720Hz范围内变化时,各次谐波频率和基波频率也随之变化,新拓扑和基波补偿策略均能起到很好的滤波效果,这与理论推导也一致。
4
结论
针对新型航空电源变频交流供电的需要,提出了
一种新型实用的基于基波补偿策略的变频航空有源滤
波器,当电流源型逆变器注入的基波补偿电流和电网电流的基波电流满足Npip+Nsis=0时,该新型有源滤波器对基波呈现低阻抗,而对谐波则呈现高阻抗;针对航空电源交流频率变化范围宽,导致谐波频率变化的特点,新拓扑无源支路采用单电容结构,能很好地达到滤除谐波的效果。通过对变频谐波源进行实验,证明了新拓扑和基波补偿策略的正确性和良好的补偿特性。
参考文献
[1]陈国柱.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HAPF)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1.
[2]
PengFZ.ANewApproachtoHarmonicCompensationinPowerSystems—aCombinedSystemofShuntPassiveandSeriesActiveFilters[J].IEEETrans.onIndustryApplica-tions,
1990,26(6):983 ̄990.[3]吴卫民,童立青,钱照明,等.新型串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技术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3):37 ̄43.
[4]王兆安,刘进军,杨君.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刘
军.一种新颖的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论文].2003.
图12
实验结果
图8c示出满载下VQ4的栅源驱动电压ugsVQ4及漏源电压udsVQ4试验波形。图8c可见,当ugsVQ4变为正时;udsVQ4已经为零。此时,开关管的开通为零电压开通。当开关管关断时,其结电容了udsVQ4的上升速率,因此开关管近似零电压关断。由此说明,开关管已实现了ZVS。图8d示出空载下突加输入电压时的输入直流母线电压Udc和uo试验波形。由图8d可见,变换器的启动时间为5s左右。图8e示出突加负载时的uo和io试验波形。由图8e可见,变换器的动态响应时间为20μs左右。图8f示出uin最小和最大移相角时uo的外特性曲线。图8g示出输入电压为380V时样机效率η与输出功率Po关系曲线。图8g可见,
满载时的整机效率约在83%左右。5
结论
研究了基于移相控制的全桥软开关高频正弦逆
变器;详细分析了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和串并联谐振式滤波器对THD,ZVS和输出电压外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方案能够输出THD小于3%的高频交流正弦波,在典型负载为阻性时,从空载到满载范围内都能实现零电压开关,适用于大功率高频交
流电输出场合。
参考文献
[1]
肖
岚,叶亦青.一种新的高频输出零电压开关逆变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37(3):354 ̄359.
[2]阮新波,
严仰光.脉宽调制DC/DC全桥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MeiQiu,JainPK,HaiboZhang.AnAPWMResonantIn-
verterTopologyforHighFrequencyACPowerDistribu-tionSystems[J].IEEETrans.onPowerElectronics,2004,19:121 ̄129.
[4]WennanGuo,PraveenKJian.ALowFrequencyACtoHighFrequencyACInverterwithBuild-InPowerFactorCor-
rectionandSoft-switching[J].IEEETrans.onPowerElec-tronics,2004,19:430 ̄442.[5]
ZhangJM,XieXG,QianZhaoming,etal.A30V/1MHzAC/ACConverterforHighFrequencyACDistributedPowerSystemApplications[A].IEEEEighteenthAnnualAPEC’03.[C].2003:795 ̄798."""""""""""""""""""""""""""""""""""""""""""""""""""""""""""""""""""""""#
"""""$
%%%%%%%%%%%%%%%%%%%%%%%%%%%%%%%%%%%%%%%%%%%%%%%%%%%%%%%%%%%%%%%%%%%%%%%$
"""""$
欢迎登录《电力电子技术》
网站欢迎在《电力电子技术》
刊登广告欢迎向《电力电子技术》踊跃投稿欢迎积极订阅《电力电子技术》
杂志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