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研究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31:55
文档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研究报告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研究报告南邑中学《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研究报告课题主持人:王秀娜课题组成员:祝玺彦程聚峰张兰芳一、研究的意义1、研究的背景长期以来,为应付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教师以讲代导,学生以听代思,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应试能力较强,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这与课改的精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很不相适应。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有意义,极具挑战性的,应当有利于学生
推荐度:
导读《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研究报告南邑中学《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研究报告课题主持人:王秀娜课题组成员:祝玺彦程聚峰张兰芳一、研究的意义1、研究的背景长期以来,为应付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教师以讲代导,学生以听代思,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应试能力较强,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这与课改的精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很不相适应。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有意义,极具挑战性的,应当有利于学生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

——研究报告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研究报告

课题主持人: 王秀娜

课题组成员: 祝玺彦  程聚峰  张兰芳

一、研究的意义

1、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为应付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教师以讲代导,学生以听代思,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应试能力较强,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这与课改的精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很不相适应。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有意义,极具挑战性的,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多种多样,才能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因此探究符合课改精神且行之有效的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师进行研究和改革的首要任务。

2、课题的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的自主合作学习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广泛应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引入并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自主合作学习成为中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学习是否有效。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只不过是个形式,走走过场而已。所以我提出了本课题,希望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实验,不断总结经验,发挥效益,形成自主、合作的高效教学模式。

4、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是当今教学改革最核心的目标。但是“素质教育” 虽然已提出十多年了,我们的课堂却常常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学方法还是“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缺少自由发展的空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因此,数学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实践意义

本课题以本校为研究基地,以本校数学教师为主要的研究队伍,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本项研究促使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反思和革新,逐步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师生观、活动观、评价观等观念。还将推动师资校本培训进程,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锻炼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推进本校的课堂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应用价值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研究前的准备

1、完成课题的研究基础和保证条件:

⑴领导重视。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开支,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⑵队伍精良。参研人员都是中学一级教师,都真抓实干,观念新,勇于探索,富于创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较为丰富,是一个整体素质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善于合作,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

⑶经验丰富。参研人员都有十余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教学成绩在县级考试中名列前茅,多次在评优课活动中获奖,撰写过多篇优秀论文等。

⑷信息畅通。我校拥有网络教室,能用于本课题资料的收集、下载和网上咨询交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课题组研究成员及分工

 ⑴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课题的组织、管理、协调,课题资料汇编。                                                    王秀娜

⑵对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程聚峰 祝玺艳 

⑶探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程聚峰 祝玺艳  王秀娜

⑷研究论文集、案例集、课件库                 

程聚峰 祝玺艳 王秀娜

⑸结题工作  

王秀娜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内容,创造时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⑵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⑶总结出可操作性方案,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2、本课题的创新点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实践研究,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呈现“师生关系融洽、合作交流、探究解难”的生机勃勃的数学教学课堂。

3、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实践研究,努力探索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难点:本课题研究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这些问题必然会给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

4、研究内容

 ⑴探索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这里指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包括明确目标、质疑问难、主动探究、合作讨论、反馈检查、反思总结若干环节,最终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⑵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合作学习并不是仅仅意味着安排学生按小组坐在一起共同去完成一个任务,教师应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主学习更合理、更有效。

⑶如何发挥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①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创造自主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②强调小组合作精神,融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③教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方法,提高自主合作学习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

1、研究手段和方法

 ⑴问卷法和访谈法:通过问卷和访谈,确立课题和学习目标,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困难,及时予以解决。

 ⑵文献研究法:关注教学模式的有关理论,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⑶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探索。在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使研究的课堂管理成果对课堂教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⑷经验总结法:结合课题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地总结做法与体会,并撰写心得体会或专题文章。

2、研究过程

⑴理论学习是实施教育行为的指南,课题组人员学习大量的教学理论书籍,如《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疑难与案例评析•初中数学》、《初中数学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精彩课堂实施对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收集有关资料,成立课题研究组,并进行明确分工。

⑵实验、调查

成立实验班和对比班,并在各自的实验班通过问卷调查,找学生讲话等形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制订课题研究的详细的总体计划和实验步骤,上报课题方案。 

⑶形成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建构知识—当堂检测—反思归纳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一系列良好习惯:如预习、复习、善于质疑等。在课题组内部,每次活动时,都有一位成员教师开设公开课,听课者一起探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总结第一学期课题研究的实验情况,逐步完善课题教学模式,根据各种课型、学生的掌握情况等,调整模式中各环节时间分配,训练思维的深度、广度,改进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法。

课题组各成员分别以自己所任班级为实验对象,严格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对测试成绩进行量化分析;共同研究模式运用的评价问题,形成模式运用的操作方略和成功经验。

⑷对课堂模式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交流总结、相互评议、提出改进意见。开设研究课和示范课,推广成功的做法。请有关人员作理论、实际操作等方面的指导,改进、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不断检验实验班的效果,同时课题组组织教学调研,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掌握详细资料。

五、研究的效果

1、学生数学素质得到发展

学生的“潜创造力”得到开发,形成了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创新素质明显提高。试验班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地探索新知识,善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对开放性问题能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进行大胆探索。

2、 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通过一年的实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从课内到

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到解决数学问题,全方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展示了学习的主动性。

3、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以前上课都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很被动,现在课堂非常“热闹”,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各种新问题、新思路不断涌现,经常下课了还有许多学生紧追老师不放,问个不停,出呼意料之外的创造性想法常给老师予新的启迪,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合作性大大提高。

4、促进参与教师素质的提高

参与的教师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在理论的指导下投身教改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树立了崭新的数学教育观,认识了数学教育的规律,增长了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大大提高,成绩突出:在县级、校际开设公开示范课受到好评;撰写论文及教学设计、案例、反思多次获奖或发表。

六、成果分析

1、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试验班的学生不但数学成绩优异,而且还把学习能力、品质、方法迁移到其它学科,收到了全面提高的效应,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呈现可持续性。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对比如下:

 实验班与对比班对比表

班级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
2个对比班

80.7138.5272.75
2个实验班

72.8630.1465.31
2、 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研究实践中,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也提高了自身教科研素质。通过系列研讨活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课题组成员在理论素养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验教师主要成绩有:

获奖或发表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王秀娜  教学案例《有理数的加法》   CN刊物上发表

王秀娜《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博野县教育局一等奖

获奖或发表的论文

祝玺彦《“活”用教材 实现数学教育目标》  《中小学数学》杂志上发表

程聚峰《新课程中初中数学教学的途径》   《科教新时代》CN刊物发表

祝玺彦《中学数学与数学美》  《当代教育发展学刊》杂志上发表

王秀娜《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几点教学体会》        CN刊物上发表

王秀娜《促使主体参与 让数学课活起来》   《中小学数学》CN刊物发表

七、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小组合作的落实较为困难,在一个班级内,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仍很明显,教师对这种情况的分层却体现不够。

(2)应用教学模式死板,不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实现方法方式的多样化。

(3)没有建立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的体系?

(4)实验教师还缺乏一些理念与实践指导。

八、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有:

1、《数学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011年版

2、杨宝山 李亦菲等《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疑难与案例评析•初中数学》2010.5

3、陈旭远等 《初中数学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7

4、宋兵等   《精彩课堂实施对话》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5.5

5、肖川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中学数学教育》2004.4

6、 刘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3

7、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洋思经验》2002.1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深化课程改革,构建自主、合作的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文档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研究报告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研究报告南邑中学《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究》研究报告课题主持人:王秀娜课题组成员:祝玺彦程聚峰张兰芳一、研究的意义1、研究的背景长期以来,为应付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教师以讲代导,学生以听代思,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应试能力较强,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这与课改的精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很不相适应。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是有意义,极具挑战性的,应当有利于学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