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第三中学 史白鸽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高一期末考试试卷由溧阳市教研室统一命题,命题主要考查牛津英语模块二所学内容,试卷总分120分。试卷的题型涵盖:
第一卷(70分):听力(15分),单项选择(10分),完形填空(15分),阅读理解(30分);
第二卷(50分):任务型阅读(10分),单词拼写(6分),改写句子(6分),完成句子(8分),书面表达(20分)。
从总体上来说,本次考试难度适中,我校平均分77.8。本套试卷既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考点取材于教材,考试题型多样,内容丰富,知识面覆盖广,坚持了一贯的学什么,考什么,怎么练,怎么考的指导思想,这有利于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立足于教材,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在利用教材加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方面有积极的启示。比如二卷几乎来源于教材重点短语和句型的考查,书面表达也与模块二第三单元project话题联系紧密。试卷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突出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应变能力。试卷阅读部分占分30分,是唯一与高考同分数要求的考试项目,且四篇文章在总体控好难度的同时着重梯度设计,兼顾高中校层次,突出考查“拓展阅读 增加结累”工作要求的落实情况,对平时英语教学的两个重点工作的展开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得失分情况
以下是机读卡部分(一卷客观题部分)全市,我校以及高一(4)班的统计情况:
一 卷 | 听 力 | 单项选择 | 完形填空 | 阅读理解 |
市 均 分 | 12.2 | 7.4 | 10.8 | 16.8 |
得 分 率 | 81.3% | 74% | 72% | 56% |
校 均 分 | 11.2 | 6.9 | 10.1 | 14.5 |
班 均 分 | 11.3 | 7.1 | 10.3 | 16.3 |
二 卷 | 任务型阅读 | 单词拼写 | 改写句子 | 翻译句子 | 书面表达 |
均 分 | 6.0 | 4.4 | 5.0 | 5.2 | 13.8 |
得 分 率 | 60% | 73% | 83% | 65% | 69% |
三、各题型得失分具体分析与反思
(一)听力
听力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听力理解、对语言的反应能力和准确的推理判断能力。听力材料情景丰富,内容真实,语速适中,从出题角度看,这次听力除了考查学生能否获取详细的事实信息外,还有猜测意图、计算时间、概括主旨等深层理解的题目。话题涉及询问、失物招领、急救、建议等。
得分情况如表所示: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得 分 率 | 77.1% | 67.8% | 74.4% | 92.9% | 94.9% | 99.5% | 99.2% | 85.3% |
题 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得 分 率 | 79.4% | 94.2% | 75.4% | 40.7% | 88.8% | 97.8% | 83.8% |
第2题听力原文为M:I didn’t know you could speak German so well. W:I began to learn it after I came to America. I couldn’t speak it at all when I was in Britain. Q: Where did the woman learn to speak German? A. In Britain. B. In Germany. C. In America.听力中要求学生在很短的反应时间内听到并正确判断W 到底是在哪里开始学习德语的, 正确答案实际上在W回答的第一句话中就已经明确给出,但是随后出现的另一个地名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干扰,故而30.1% 的学生都选择了A。因此未能得分。
第3题听力原文为W: It’s December the fifteenth. The day after tomorrow is little Tom’s birthday. M: Right. What present should we give him this time? Q: When is Tom’s birthday? A. On December 15th. B. On December 16th. C. On December 17th.这道题目得分率较低的原因是许多学生没有捕捉到正确信息,把the day after tomorrow 误听成了tomorrow, 故22.3%的学生都错选了B。
第11题这道题目21.7%的学生误选了C,正答为B。 听力相关原文 W:Then give up the speech competition and focus on the writing contest. You should do your best to achieve the most important goal. M: I’ll follow your advice. 在听力过程中给学生的反应时间较短,兼之对话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比赛,并分别使用了动词词组give up 和focus on,学生很可能因来不及区分反应这两个词组的确切含义而未能得分。
第12题这一段材料是围绕“急救”话题展开的一次谈话节目,听力原文第一句就明确陈述了“On our program this week, we talk about some basic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s known commonly as ‘first aid’”.许多学生听到first aid就主观猜测说话者肯定是个医生,而忽略了第一句话所给出的暗示,因此52.7%的学生都错选了B,正答为C。
【小结】总体而言,听力比较简单,得分率较高,不足的是学生的抗干扰能力不强,很容易受无关信息的影响。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持之以恒地执行高强度的听力训练,进一步加强听力训练和方法指导,培养学生预测和捕捉关键信息,以及综合理解语言信息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
本次单项选择考查的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刚刚学过的第二模块进行考查。重点考查学生学过的各类短语,如by camel, get close to nature等,也对时态、倒装、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语法进行了考查。试题内容还增添了一类语法功能辨析题。
得分情况如表所示:
题 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得 分 率 | 83.0% | 71.8% | .3% | 81.6% | 84.7% |
题 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得 分 率 | 75.6% | 85.1% | 70.3% | .0% | 59.7% |
第18题 考查关联词应用。 考虑整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尽管他们都是实力很强的候选人,但是只有一个人会被选中担此职位。前后句之间应该是转折关系,四个选项中只有while 有此含义,故选B。该词出现于模块二课本第一单元reading中,原文为“So while we have not dismissed the idea, we are looking into other possibilities as well.”此处的while 就是尽管的意思。学生在这一题上出错表明其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第23题 考查完全倒装。 英语中表方位的副词或介词短语置于句首时,句子要进行全部倒装,谓语动词应完全置于主语之前,故应选B。有22.5%的学生误选了D,D项首先是主谓一致错误,主语children应为复数,其次应该把sitting也放到句首去。
第25题 考查语法功能。这一题是本次期末考试首次尝试的题型,旨在考察学生对句子成份的分析理解能力,借以引导今后教学,增强句型结构分析的意识。在这道题中,原句的画线部分为主句谓语动词,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也是主句谓语,其他选项均为从句中的成份。
【小结】这些题的失分说明学生平时的语言学习还不够扎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强化训练,并要再多一分耐心,帮助学生从根源上瓦解错误想法,对经常混淆的知识坚持反复练习,对句型结构的分析要更为重视,从而为学生的阅读夯实句法分析的能力基础。
(三)完形填空
这篇完形长度适中,布空合理,立足语篇,考查方向明确。得分情况如表所示:
题 号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得 分 率 | 34.8% | 72.9% | 72.7% | 91.8% | 81.3% | 94.5% | .4% | 30.0% | 78.0% | 91.7% |
题 号 | 36 | 37 | 38 | 39 | 40 | |||||
得 分 率 | 80.4% | 86.2% | 97.2% | 27.2% | 91.8% |
这些题的失误反应出学生在词义辨析方面有欠缺,对文意的理解存在问题,缺乏对上下文的联系分析。
第26题 这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及综合推断能力。学生应联系上下文进行比对方可进行选择。海豹受伤搁浅到沙滩上,它所受的伤作者可以清楚看到,因此不需要imagine想象。而根据下文作者打电话请来了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来处理可知作者本人并不能处理受伤的海豹,故不能选handle。而cover用在这里也不符合文章情节。
第33题 这一题考查的是词汇辨析。联系上文Or, you could just be with this seal. Nobody likes to be alone when they die.可知这里需要的意思是“在场”,我们的在场似乎让垂死挣扎的海豹安静了下来,故选A。其他三项的意思均不符合。
第39题 这一题63%的学生都错选了D. realize,根据空格后面的whether a person is kind应该判断出这里需要的意思并不是“意识到”,而应该是“评沽、测量、判断”,故选C。
【小结】在这篇完形上的失分,说明了学生在词汇辨析、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文意方面较薄弱,在之后的练习以及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夯实词汇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能力。
(四)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难度较难,语篇题型分布合理,题材较丰富而且教育性强。
题 型 | 题 号 | 题 量 |
事实细节题 | 41;42;44;52 | 4 |
主旨大意题 | 43;45;47;51;55 | 5 |
推理判断题 | 46;49;50;53 | 4 |
猜测词义题 | 48;54 | 2 |
A | 科研 | C | 稀有宠物 |
B | 大英百科全书数字化 | D | 励志故事 |
题 号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得 分 率 | 70.1% | 68.4% | 86.6% | 80.7% | 56.5% | 53.9% | 19.2% | 55.3% |
题 号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
得 分 率 | 67.0% | 55.9% | 57.8% | 55.3% | 67.4% | 54.4% | 50.0% |
第52题 事实细节题。这一题35.4%的学生错选了B。根据第二段第三行The family had rented bikes and headed towards a nature preserve near Waikiki乍看之下B项是对的,但细看就不难发现他们要去的地方是靠近Waikiki的一个自然保护区而并非Waikiki,故B项是错的,根据第二段第二行可知应该选C。学生选错可能是因为没有看清题目中的陷阱,细细推敲其实不难。
【事实细节题的解题技巧】
属于细节类型的阅读理解题一般只针对某个特定的细节,题型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理解题,在原文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第二种是词义转换提,正确选项是原文有关词语和句子的转换。做此类试题一定要抓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发展过程和结局等环节,所选答案一定要符合原文,切不可望文生义。细节题的破解一般采用寻读法,即先看试题,再读文章。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此法加强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做题的准确率,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做此类题目还要特别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英语中有许多功能词,如:表因果关系的because, since, as等;表转折关系的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等,注意此类词汇也有助于细节题的解答。
第48题 猜测词义题。猜测词义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测试学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知识猜测出生词词义和旧词新意的能力。
文章中第二小节明确陈述Sounds like a normal cat, right? Not quite. Will is a Bengal tiger.所以当文章第三小节首次出现Will, however, is an “exotic pet”时,应该能够通过信息对比得知Will 是一只老虎,不是一只normal cat,由此可以反应exotic pets 指代的宠物不是常规概念的宠物,意为稀有宠物,不同寻常的宠物,故选A。
第54题 这一题要求猜测画线单词的指代,需要联系上下文寻找暗示。本文的女主人公车祸后一直昏迷,在第六小节开始有了一点意识,但是不清楚有多少意识,在她丈夫和他哥哥开玩笑的时候她也笑了一下,所以她丈夫紧跟着问了一句Did you understand that?这里的that应该就是指他们所说的笑话。
【词义猜测题的应试策略】
1.同义法:通常在词或短语之间有并列连词and 或or, 这些词或短语在句中作相同的成份,并且and或or连接的两项内容在含义上是接近的或递进的,由此确定同等关系中的某个生词所属的义域,甚至推知它的大致词义。
2.反义法:利用反义词说明生词的意义。如反义词hot and cold, give and receive,甚至前后句为肯定与否定、是与不是等,在句内词与词之间,在段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上起着互为线索的作用。
3.释义法:在文中的字里行间,对生词以定语从句、表语甚至用逗号、破折号、括弧等标点符号引出并加以解释的方式。
4.根据语境判断词义。这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率必备的判断词义的能力。语境可能是一个句子,几个句子。甚至是一个段落或通篇文章。
第45题 段落大意概括题。这一类型的主旨大意和标题型题目一直是学生的难点。
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就是本段中心句。What hasn’t changed is the way Britannica creates its material.没有改变的是《大英百科全书》编写其材料内容的方式。关键词是material,因此段意应该是关于其内容的可靠来源。中心句后面的支撑材料提到的诸多著名作家编辑等都只是为了举例说明其内容来源的可信度,故C项是错的,答案为D。
第47题 标题型题目。
文章的主题可以从首段得知。世界上最著名的百科全书宣布将不再出版印刷版而改成电子版继续发行。文章主体部分先简要回顾了一下《大英百科全书》电子化的历程,主要强调其今后所出电子版的可靠的内容来源以及电子版较印刷版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四个选项中D本身的表述有错误,B、C两项都不能突出本文核心重点,故只能选A。
第51题 主旨大意题。文章首先通过举例引出了本文话题,即许多美国人饲养稀有宠物这一社会现象。主体部分分别通过分析人们饲养稀有宠物的心理,举例子,摆事实来详细论述该话题,最后借由专家和Felicia之口说明了作者的意图:Should a tiger be your pet? 专家认为老虎不应和人类共居一室而Felicia却觉得那和养狗差不多,所以本文大意应该是围绕该与不该展开的讨论而非其他,故选B。
第55题 主旨大意题。文章主要讲述Shelli车祸后严重昏迷,而她丈夫却一直没有放弃对她的治疗最终把她重新拉回了这个世界。最后一段是点睛之笔,this is a story of fear that is slowly replaced by faith. 信念慢慢地取代了恐惧担忧成就了奇迹。故选D。
【如何做好标题型题目】
标题判断题属于主观题,是层次较高的题目。它要求在阅读并理解表面文字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和推论,从而得到文章的隐含意思和深层意思,也就是通过文章中的文字信息,上下逻辑关系及事物的发展变化等已知信息,推断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态度和观点。解题时对下列之一的选项必须排除:夸大事实类—对于原文中的细节或论断的某方面程度进行了夸大处理; 无中生有类—捏造原文并不存在的信息,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推理;推理过头类—引申过度,使结论过于绝对化。另外,我们在做标题判断题时还要遵循三个原则,即注意标题的醒目性、概括性和针对性。醒目性—我们所判断的标题如果放在文章的最前面,应该能使读者一看到标题就对其内容产生兴趣,即,吸引读者的眼球;概括性—指标题应最大限度地覆盖全文,囊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文章的主题;针对性—我们所选的标题不能偏题,必须指向具体文意,因此也应具备强烈的针对性。针对标题归纳题,要特别留意那些新颖的、简洁的,并且能反映文章具体内容的标题,其正确的几率较高。此类题目一般不易直接找到答案,考生应该在平时练习中多总结经验,总结判断的技巧和方法。
第46题 推断题。A、B、D都有学生错选。A与文章最后一句不符,最后一句明确表示该网站只免费一个星期而已。B错在directly一词,第六段最后一句Experts review the changes before they are posted to make sure they are accurate表明读者的更改意见是需要先经过专家确认的。根据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D中London应该改成Edinburgh, Scotland。 由第一段最后一句可推断得知正确答案为C。
第50题 推断题。文章倒数第二段中Zookeeper Jack Hanna compares it to sleeping with a bomb动物园管理员Jack把这比作和一颗同眠表明和老虎共居一室是非常危险,因此令人担忧,所以Jack感到担忧,选A。
【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做这类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整体语篇的同时,又要求学生对作者的态度、意图及文章细节的发展作出正确的推理判断,力求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不要固守自己的看法或观点。不要主观臆断,凭空想象,任意发挥而走入误区。学生要学会运用主题句去推测、揣摩文字背后作者的意图,运用归纳、对比、演绎技能,运用背景知识去挖掘文章深层含义,从而正确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时认真体会文章的语气与感情基调(如:否定、厌恶、反问、讽刺等)。
(五)任务型阅读
任务型阅读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中寻找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总结、推理以及进行相应变化等方面的相关能力。文章多以议论文或说明文为主,属于比较“理性”的一类文体,其题材颇为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本篇任务型阅读的10个空格可分为二类:
题型 | 题号 | 题量 |
捕捉信息的能力——信息查找(基础题) | 2,4 | 2 |
组织信息的能力——信息转换(活用题) | 1,3,5,6,7,8,9,10 | 8 |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得 分 率 | 0% | 98% | 51% | 79.6% | 71.4% |
题 号 | 6 | 7 | 8 | 9 | 10 |
得 分 率 | 75.5% | 40.8% | 87.8% | 26.5% | 71.4% |
1. 大部分学生都只写到long少量学生写到lasting,把两者结合的正确答案没有人写出,而文章第一段第二句话明确写到That is why some friendships don’t last very long,题目To form a deep and ______ friendship需要的是一个形容词且意思为持久的友谊,故最佳答案为long-lasting。学生不能从题目整体考虑填写出最佳的答案,这与其语言基本功有着密切的联系。
3. 原文第二段第二句话中出现的trust一词需要学生将其转换成意义相近的词组believe in,许多学生都没能注意到这一转换,直接把trust 照抄了上去,故不得分。
7. 原文出处在第三段最后一句话By sharing them you help your friend know you better.许多学生照抄了know,没有注意到题目中把宾语换成了yourself,因此横线上要填的宾语补足语和宾语构成了被动关系,应填known。宾语补足语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都在强调,而学生显然还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进一步强调。
9.这一题出于文章最后一段第一句话No two friendships are ever exactly alike。要求学生把alike改写成the same,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做到,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不认识alike这个词,也未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出其词义,故未能得分。
由此可见,学生根据问题查找定位信息,加工转化或归纳概括语言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信息转换能力更是急需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多样化表达的意识,培养学生多想多思的发散性思维方式。
(六)单词拼写
单词拼写旨在考查学生对模块二知识的掌握程度。内容涉及到了名词单复数,时态和动词的正确形式等。1至10题所考内容基本都是课堂强调的重点,因此得分率尚可。错误主要集中在:
第10题 When we broke open the door of the tomb, the air was so hot and dusty inside that we had trouble ___________(呼吸). 答案是breathing,很多学生错填了breath/breathe。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对于have trouble doing sth.的用法掌握不好,没考虑到动词正确形式。而这句话实际上出自教材第45页原句,学生未能正确填出也说明其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不扎实。
11至14题是针对扩充教材设计的,考查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情况。我校选用的扩充教材为新概念英语,故第13题正确率达到了81.6%,说明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扩充教材确实能增加其词汇量,提升能力水平。但第14题虽然出自互动课堂中的阅读理解其得分率却很低,全班只有两位学生填出,这说明学生对阅读理解中所出现的词汇虽然进行了摘抄,但还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及时有效的去巩固复习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也间接反应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这类词汇的检查不够,督促力度不强。
【小结】学生在这部分的得分情况和平时的反复背诵离不开,这个部分要继续坚持。而在做题时,学生往往会凭主观经验,读题不仔细,从而给出错误答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多进行各种情景训练,灵活使用。众所周知, 学生的词汇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绩,所以这就促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用好扩充教材,注意扩大学生阅读量,扩充词汇。
(七)改写句子
改写句子考查学生通过对所给句子的理解,经过概括、归纳、总结,用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呈现,可以很好的为任务型阅读和书面表达服务。此次考查的都是最常见的词组和语法现象,不难。学生的错误较少,得分率83%。
较集中的错误主要在:
第5题 原句是:A scientist from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became convinced that there are Yetis in the Himalayas. 要求学生将存在句there are Yetis改写成名词existence,学生可能对存在句本身不是很熟悉所以想不到用existence 来进行替换。
(八)完成句子
这一大类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模块二所学的重点短语或结构的掌握情况。题目出得很巧妙,每句设定两个空格,每空都是第二模块重点短语或结构的运用,并在题目中穿插了定语从句、时态、强调结构的灵活使用。值得一提的是,错误较集中的是涉及定语从句和时态的几个句子。如:
第4题 题目要求学生确定一个为主句,一个为从句,即By the time the police arrived, all the people who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who were in connection with/who were related to the case had run away/escaped. 多数学生都把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漏掉了,使得句子语法不通。
第5 题 The whole next week, we will be riding camels through the Sahara desert, (which is) the biggest desert in the world. 将来某一段时间内持续发生的动作要用将来进行时,时态是模块二的语法重点,很多学生对时态的灵活应用都很不理想,所以这里的将来进行时许多学生都没能填对。
在平时的中英翻译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是简单句,还是主从复合句。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动作发生的时间,根据时间状语和上下文暗示运用正确的时态。提醒学生不要着急动笔,忽略了句子的层次和时态,这样非常容易犯错。
(九)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平均得分13.8。要求学生为英语黑板报介绍一位心中的英雄,写一篇词数1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要求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提示选出其最喜欢的人物,用英语介绍他(她)的主要情况,并说说喜欢这位人物的理由。书面表达内容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与生活贴近,学生既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又可以根据自己感受进行发挥。总体得分尚可,错误与缺陷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书写较差,段落不分。在阅卷过程中仍然发现有学生没有分段,随意涂改,字迹模糊的情况。
2.要点不齐全。有些学生把重点放在描述心中英雄的种种轶事上,而忽略了喜欢的理由部分,这和题目的初衷是非常不符的。
3.基本功不扎实,语句表达错误。在改卷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的单词拼写错误,时态,句子结构都存在较大问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够。
4.学生语言贫乏,在表达上多用的是简单句,缺乏优美句式(如强调、倒装、虚拟、主格结构等)阅卷过程中发现有同学通篇几乎都是以He开头,连一个简单的从句都没有。
四、对教学的反思
(一)本次期末考试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提醒我们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这一目标开展,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要研究高考,关注高考命题思路,把握高考命题策略和方向。
(二)强化听力训练。听力是一种技能,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得到高分并不是很难的事。重视并坚持“速度,预测,简记,抓牢,细思”等环节的基本训练与能力的培养。另外,从高一开始就得确立“平时教学大于高考要求”的教学思想,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升听力的速度和难度。
(三)夯实语言基础,加强单词、词组、基本句型、段落和语篇的背诵和检查。积极推进第二教材的使用,扩充学生词汇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的重点要突出,不能面面俱到,铺陈太多。
2.重点训练的到位率要提高。重点必须读熟,说熟,背熟,写熟。
3.要及时巩固,适时反复,知识训练忌只有讲,没有练,只有口头练习,没有书面练习,讲过了,但是考试时又忘记了。所以记忆背诵的工作应常抓不懈,书面作业和反复复习要跟上,并且注重在一定语境下的灵活运用。
(四)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结合单元作文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注重平时的翻译练习,为加强学生写作基本功做出贡献。立足于每个单元的话题,让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知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同时也注意收集和生活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话题,力争让学生在这个话题上有话可说,有话能写。在平时的阅读理解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句子和文章。掌握积累常用的句式和围绕话题的词汇。使用贴切的好句型和高级词汇,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有效指导。语句间连接成分。书写规范的要求,各种文体和格式的要求包括评卷的标准,都要让学生清楚。定期让学生进行作文训练,通过批改,自批,互批,面批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五) 扎实阅读,增大语言材料输入量,扩大阅读的量和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教会学生不同的解题技巧,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能力。英语学习向来都是得阅读者得天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就代表着其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系列的限时阅读训练把阅读工作落到实处。
(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现在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高中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全新的。在平时教学过程要应该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会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