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策略
(1) 定位于发烧友手机,核心卖点其实是高配和软硬一体。
(3)硬件配置是小米手机最为瞩目的地方,作为国产乃至全球目前最强的双核Android手机,小米手机再次刷新了我们心目中的硬件高度。
(4)包装特别承重抗摔,这也是小米突出自己产品品质的一种方式。
(2)产品的研发采用了“发烧”用户参与的模式,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炒作和前期预热的噱头,但确实也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形式。
2.定价策略
(1)小米手机产品的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和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产品的价格策略运用得当,会促进产品的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1999元的价格对于高配手机是具有很强杀伤力的。从成本角度这个价格应该是没有再降价的空间,也不会考虑降价销售的。
3.营销策略
(1)口碑营销:在用户越来越多的关心智能手机性价比的背景下,小米手机以其优越的配置和低廉的价格不断的制造话题,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同时以“发烧友”小众由点及面的逐渐扩大其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
(2)事件营销:工程机先发、雷布斯效应、各种炒作话题
(3)雷布斯效应:雷军的影响力声名成功嫁接到自己寄予厚望的这款产品身上。当这位中国互联网的顶级人物沉寂近两年后,再次在媒体面前密集曝光,并调动人脉不遗余力为小米手机造势,几乎所有人都乐意将这场小米风暴与雷军个人职业生涯捆绑作为谈资;雷军在IT业以及投资领域的光环成功的将媒体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小米手机之上,这就是名人效应!
(4)微博营销:利用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微博,宣传小米手机。以微博为载体拉近和用户的距离,提升用户的粘性!
(5)社区及论坛:通过小米社区和论坛将“米粉”进行整合,交流小米手机使用心得,发布各类小米手机的信息,举办各类活动,从而提升用户的粘性,培养大批的小米手机忠实户。
总结
在分析小米成功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感叹其战略的出奇制胜,但也看到了其未注意到的问题。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冰山一角,刚刚起步,需要很多个“第一次”,也需要更多鼓励的目光。但愿小米不会在描绘完一番美好蓝图之后醒转,发现一切只是黄粱一梦,而新炊尤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