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015·重庆卷)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④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不会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矛盾的基本属性即同一性的理解能力。①片面强调义或利,割裂了两者的同一性;垃圾可以转化为资源,说明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②应选;卑鄙与高尚对于同一人来说具有同一性,③观点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忽视了两者的同一性,不符合设问要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变,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④正确。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22.(2015·江苏卷)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 )
①尊重经验、崇尚权威 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③居安思危、知难而进 ④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要求底线思维要尊重客观实际,争取最大期望值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最理想的目标,③④观点符合题意,故D项应选。要善于借鉴有益的经验,而不是要尊重经验,①观点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②观点带有片面性,排除。
答案:D
23.(2015·山东卷)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只有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才能将13亿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
A.既要侧重于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C.既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D.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关知识。“每个人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体现了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因此选C项。主次矛盾、运动和静止、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4.(2015·江苏卷)足球改革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发展足球运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改革。由此可见( )
A.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解析: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A项观点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项观点错误;抓住主要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关键,D项观点错误。材料中的关键词“突破口”,说明足球改革是我国体育改革的关键,C项观点符合题意,应选。
答案:C
25.(2015·浙江卷)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要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牵引和推动全面改革。这一思路和方法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有(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③符合题意;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体现了主次矛盾的关系,④符合题意;①体现的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与材料不符;②说明的是发展的实质,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B
26.(2015·福建卷)一堵墙挡住了视野,找个东西把脚垫高,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找不到垫脚之物,于是,便把墙上的砖拆掉垫在脚下……漫画下图给我们的警示与下列古诗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
A.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并且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提到了不同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此体现相同哲理的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因此答案选B项。A项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偶然联系)。C项体现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D项体现了角度不同,认识结论往往也会不同。
答案:B
27.(2015·安徽卷)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风漂流”、“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
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 ②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④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排除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抓住关键,有利于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而不是解决各种问题,排除③。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等观点,②④符合题意,C项入选。
答案:C
28.(2014·广东卷)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解析:职业教育的“进口”与“出口”是同一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又给职业教育创造了发展的契机,因此,A项是正确的。C项的说法是错误的;B、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9.(2014·安徽卷)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观、矛盾观的基本知识。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不可能非常接近正确,说明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选②。爽快地承认失败,事物性质就可能会向相反方面转化,故选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故排除①。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④观点错误。
答案:C
30.(2014·福建卷)下图漫画《闻过则改》告诉我们应( )
A.创新思维,突破陈规与陋习
B.抓住时机,促使问题的解决
C.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
D.统筹兼顾,抓住事物的关键
解析:在漫画中,主人公将篱笆上面的缺口挪到了下面,其行为并没有改变问题的实质,其“过”并没有真正改变。其行为让人感觉可笑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把握问题的重点在什么地方:是要堵上“缺口”,而不是解决“缺口”在上面还是在下面的问题。这其中所含的哲理是:做事情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缺口)。
答案:D
3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旨在考查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先试点后推广”,把试点地方的个别经验推广成为共性的东西,体现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共性的东西又离不开个体,存在于个性之中,故①②正确。③④表述错误,个性与共性无优劣之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A
3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0.067公顷)达到6.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选出答案,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客观的,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是客观的,故①③错误,排除。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矛盾的解决取决于实践,材料中北方某研究所通过实验创造盐碱地改造的奇迹,体现了这一点。故选C项。
答案:C
33.(2014·广东卷)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
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
解析: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根本原因。题干强调雾和霾虽然相伴而生,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体现了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项是正确的;A项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是错误的;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的指导,C项说法错误;D项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答案:B
3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2014年3月27日,国家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于中国的发展要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并且还要坚持发展的观点,①④正确,故B项应选。②③观点材料未体现,排除。
答案:B
35.(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矛盾的相关哲理。“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也说明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①③符合题意;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②说法错误;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说法错误。应选A项。
答案:A
36.(2013·广东卷)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通的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题意。材料中报告对一国两制的阐述中,坚持一国原则、维护权力、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等坚持了重点论,同时尊重两制差异、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两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坚持了两点论,故本题应选C项;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均不能入选。
答案:C
37.(2013·重庆卷)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解析:本题考查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选项的内涵。D项中的“老虎”强调的是抓主要矛盾,“苍蝇”指的是次要矛盾,故应选该项;A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B项强调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C项强调全面的观点,均与题干要求不符,不能入选。
答案:D
38.(2013·福建卷)下列与图中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回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漫画寓意。满树叶子时人们低头赶路,不去欣赏和珍惜,树叶子落的只有一片时,人们抬头仰望,留恋不舍,漫画寓意告诉人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的意思是,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应选①;④的意思是劝告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美好时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应选④;②和③均包含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均与漫画寓意不符,不能入选。
答案:B
39.(2014·重庆卷)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解析:本题从对立统一观点的角度切入,考查综合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竞争与合作”的信息,利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阐释中俄关系为什么存在竞争、合作,怎样推动中俄关系的发展。
答案:(1)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中俄双方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
(2)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以两国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之中要维护各自的利益。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俄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了中俄关系发展。
40.(2014·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解析:本题的切口比较小,指向矛盾的基本属性。要紧紧抓住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这两个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材料进行说明。
答案: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致使一些人失业。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机器人。
41.(2014·四川卷)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先明确矛盾分析法包括两点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根据材料具体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三种方的,组织答案时注意要有理有据、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答案:①承认矛盾,解决矛盾。正确认识四川文化建设的现状,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文化建设;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经济发展为工作重心,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③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立足四川实际,发展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
42.(2014·北京卷)“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建设长江经济带,川渝地区应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解析:本题是一个“小切口”的题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的方要求。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矛盾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矛盾也有不同的方面,因此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认真地分析事物的不同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即矛盾的特殊性,从实际出发分析矛盾的特点。
答案: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川渝地区应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自己的特殊性,发现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的不同特点,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具有川渝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
43.(2013·安徽卷)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初显示范效应
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解析:本题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一热点为载体,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知识。属于知识限定性题目,设问直接、指向明确,运用教材中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结合材料中“示范区”“创新机制”“领跑者”等信息分析即可。
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指导其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