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高 2 0 1 3 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
参及评分标准
第 Ⅰ 卷 (1 4 0 分)
1.B 2.A 3.C 4.A 5.D 6.C 7.C 8.D 9.B 1 0.C 1 1.B
第 Ⅱ 卷 (1 6 0 分)
3 6. ( 2 4 分)
(1 ) ① 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或温带针阔混交林或亚寒带针叶林)( 2 分) , ② 地为温带荒漠( 或荒漠草原)(2 分) 。
(2 )差异: ② 地 ( 主)汛期开始早结束晚,汛期长 ( 4 分) 。原因:该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
为主 (2 分) , ② 地纬度低,春季气温回升快 ( 早) ,汛期开始早 ( 2 分) ; ② 地位于河流下游,汛期除积雪融水补给外,还接纳了中、上游河段的来水,所以汛期结束晚,汛期长。(4 分)
(3 )发电站提供充足电力,促进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和工农业发展 ( 2 分) ;修建的水库有利
于减少洪涝灾害 (2 分)和农业灌溉 ( 2 分) ;水库和运河的修建,改善了航运条件,促进了河海联运 (2 分)(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酌情给分) 。
3 7. ( 2 2 分)
(1 )耕地变林地 ( 桔园)后,下渗 ( 和植物截留)增强,地表径流减小,同时由于树木的阻挡,水流速度变慢,流水侵蚀 ( 或冲刷)作用减弱 (4 分) ,因此水土流失减小;耕地变林地( 桔园)后,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而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
流量 ( 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4 分) ,因此旱涝灾害减少。
(2 )冬季夜晚,坡顶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 ② 地 ( 河谷)(4 分) ,使 ② 地 ( 河谷)气温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上空,导致 ② 地 ( 河谷)冷而 ① 地 ( 山坡)暖 (4 分) ,因此, ② 地 ( 河谷)的柑橘树比 ① 地 ( 山坡)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3 )合理。理由:该地原料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 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得 6 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酌情给分。 )
不合理。理由:可能会加大果树与粮食争地的矛盾;需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资金投入高;
劳动力素质较低等。( 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得 6 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均可酌情给分。 )
4 2. ( 1 0 分)
分布:雪灾主要分布在西部 ( 西北部)日本海沿岸地带 (2 分) 。原因:日本位于亚洲东部
的季风气候区域,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2 分) ,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增温增湿 ( 2 分) ,在日本西部沿海地区受山地抬升水汽大量凝结 (2 分) ,因冬季气温低,而形成大量降雪 ( 2 分) ,从而引发雪灾。
4 3. ( 1 0 分)
差异:除 7 、 8 月外,郑州各月平均霾日数大于广州 ( 2 分) ;平均霾日数最小值出现的时间不同 ( 广州最小值出现在 6 月,郑州最小值出现在 8 月)( 2 分) 。原因:郑州位于温带,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排放烟尘量大,而广州位于南部沿海,冬季气温高 (3 分) ;广州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大于郑州,降水最多月在 5 、 6 月,而郑州降水最多月在 7 、 8 月 ( 3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