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5#、26#雨水收集池土方回填方案
审 核:
编 制:
编制单位:天津一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 期: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十日
一、编制依据
施工图纸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一共三个雨水收集池、每个雨水池深约5米,其中24#雨水池长20.06米,25#、26#雨水收集池长约15.3米,由于这三个雨水收集池紧靠着院内沥青路边,为了加强雨水池土质的稳定及强度, 24#、25#、26#雨水收集池四面均回填石硝。
三、作业条件
1、为了加强雨水池开挖后土质的稳定及强度保证不出现位移,回填土方材料宜为石硝。
2、施工机具、设备:机动翻斗车、平板捣实机、手推车、桩板机等
3、技术准备:
(1)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
(2)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施工交底工作要求
四、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回填的土为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的规定,石硝宜为最佳大小。
2、作业条件
(1)回填前,应先对基础进行验收,混凝土应达到规定强度,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2)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确定填料含水率控制范围,填土厚度和夯、压遍数等参数。
(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的设置、如基坑、基槽或管沟。
五、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验收基槽(坑)、基础结构→检验土料→工作面清理→分层填土、石硝→分层夯实→检验密实度→找平验收
2、操作工艺
(1)、 工作面清理:填土前应将基坑底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
(2)、回填石硝同时拔钢板桩,并及时对钢板桩桩眼处灌入石硝,做好夯实,保证石硝密实稳定。基槽以上的石硝分层铺摊回填,每层石硝厚度为200mm ,分步夯实。
(3)、回填石硝时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
防止一侧回填造成两侧压力不平衡,使基础变形或倾倒。
(4)、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石硝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
(5)、回填土每层填石硝夯实后,应按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6)、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层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层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7)、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及时夯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
六、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序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 检查方法 | ||||
桩基、基坑、基槽 | 场地平整 | 管沟 | 地(路)面基础层 | ||||
人工 | 机械 | ||||||
1 | 标高 | -50 | ±30 | ±50 | -50 | -50 | 水准仪 |
2 | 分层压实系数 | 设计要求 | 按规定方法 |
序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 检查方法 | ||||
桩基、基坑、基槽 | 场地平整 | 管沟 | 地(路)面基础层 | ||||
人工 | 机械 | ||||||
1 | 回填土料 | 设计要求 | 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 ||||
2 |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 设计要求 |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 ||||
3 | 表面平整度 | 20 | 20 | 30 | 20 | 20 | 用靠尺或水准仪 |
1、按要求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最大干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摊上石硝。
2、防止回填的石硝下沉:因虚石硝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管沟底杂物或回落土清理不干净,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等原因均可造成回填材料下沉。这些问题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发现后及时纠正。
3、防止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要求夯实回填土,如果漏夯或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4、回填石硝夯实:应在夯压前对干石硝适当洒水加以湿润,以防过于松散。
八、安全措施
1、回填前,应检查坑(槽)壁有无塌方迹象,下坑(槽)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
2、在填土夯实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边坡土的变化,对坑(槽)、沟壁有松土掉落或塌方的危险。基坑(槽)边上不得堆放重物。
3、回填时,用推车运土回填,不得放手让车自动翻转达卸土。
4、基坑(槽)回填土时,支撑(护)的拆除,应接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不得全部拆除后再回填,以免使边坡失稳。
九、环境保护
1、虽然施工现场较为远离市中心,但仍需注意施工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施工噪声。
2、车辆出场前,必须用高压水冲洗,使车辆干净,车轮清洁,不污染路面。
3、施工现场经常洒水,防止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