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报名
2012年博士生报考采用网上报名方式。
1、网报时间:2011年10月10日—11月30日。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请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页http://gs.hust.edu.cn或我校招生信息网http://www.hustzs.cn,按照网上说明和网上报名步骤报名。
2、报名考试费:报名考试费200元,届时请按网上要求方式缴费。
3、考生报名时将一吋免冠数码照片上传到报名信息表上,或者于2011年11月29日—11月30日到研招办现场提交,只收电子版。
4、考生报名时必须严格按要求填写网上报名信息表,报名信息齐全者发给准考证,否则报名无效,请考生于报名截止后(2012年1月—3月)时刻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随时查看报名成功名单或已发准考证名单。为避免因学籍或学历问题影响报考和录取,请考生在入学考试前自行在教育部学信网( http://www.chsi.com.cn)上进行学籍(应届生)或学历(往届生)查询,并将查询结果打印备查。
5、考生报名时不用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学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学校不承担责任。所有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时进行,若不符合报考条件将随时取消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
六、入学考试
1、考试时间:2012年3月24日、25日
2、考试地点: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037号);其中,本校应届硕士报考同济医学院的考生考试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省武汉市航空路13号)。
3、考试科目:初试科目为笔试:外国语、政治理论(已获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生可申请免考)、二门业务课。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4、学历和学位证明的查验:考试时进行证书查验。所有考生来校参加考试时查验学历和学位证明原件(已获硕士学位者,必须带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生必须带学生证和在校学习成绩单;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需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和报考条件4中的②、③两项材料,且必须是原件);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考生请严格按照报考条件提供相关证书原件。
5、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5月初。
(2)我校各院(系、所)的复试办法、细则及基本要求将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网址:http://www.hustzs.cn。
(3)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必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主干课程(与初试科目不同),且为笔试。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将在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网址:http://www.hustzs.cn。
(4)考生在复试时,向所报考的院(系、所)提供以下材料:①网上报名时打印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信息表;②教授、副教授推荐信二份;③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④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往届硕士毕业生);⑤体格检查表(报考主校区的考生复试时在校医院体检,报考同济医学院的考生复试时在同济医学院职工医院体检);报考由原单位委托培养的考生还须携带单位同意委托培养的公函。同等学力者不交第④项材料,但必须有报考条件4中的②、③两项材料、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工作单位同意委托培养的公函或自筹经费的申请。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考生请严格按照报考条件提供相关证书原件。
(5)考生复试时体检。
法学院
1、学科概况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是国内新兴的一流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学科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专利局的推动下,原华中工学院创办了知识产权双学位班,成为全国首批开展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和专业研究的院校之一,培养了新中国最早一批知识产权高级人才。1992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开始招收经济法学专业本科生,是全国重点大学中率先开展法学专业教育的理工类院校之一。1996年,获得当时全国唯一的科技法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方向博士研究生。2001年,法学院正式成立。
本世纪以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争一流、创特色、倡交叉”的宗旨下,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法学院形成了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现拥有法学理论、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学等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授权点,可培养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律社会学、社会与法律、知识产权与公共、传媒法等专业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近年来,法学院主办了Journal for Law and Policy in China、《华中法律评论》、《私法》、《中国科技法学年刊》、《知识产权法学论丛》等学术出版物,形成了较好的学科发展平台。
2、教师队伍
近年来,法学院通过培养和大规模引进优秀教师,形成了一支较为强大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15人,院聘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12人,讲师16人;72%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目前,在读博士学位9人。荟萃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学者和学科带头人。
3、科学研究
法学院始终致力于研究能力的提升和学术品格的塑造,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近五年来,学院主持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实际到账科研经费659.582万元,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经费达201.227万元。代表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战略研究中关于科技发展法制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即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保护与策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关于中国水权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关于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的法制建设等;国家软科学重大专项即技术转移法律机制研究等。近5年发表的学术论文498篇,其中学术刊物4篇,学术会议论文34篇,出版学术专著18部,译著5部。获省部级成果奖10项。
4、博士生招收与培养
法学院已经构筑起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育体系。根据法律职业教育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法律人才国际化与本土化双向需求,学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方案。特别是,法学院近年来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拜罗伊特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地区清华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建立了博士生联合培养与交流机制。
2012年博士研究生计划招收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占总招生人数的20%。
目前,法学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学、传播学、行政管理4个学科下招收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律社会学、社会与法律、传播法、知识产权与公共5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面向港奥台地区招生,具体报名办法参见http://www.hustzs.cn/Mentor/HMTBrochure.aspx
马克思主义法学 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本专业方向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实践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法律科学中的价值和地位、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等。
法律社会学 法律社会学是在社会学下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本专业方向从法律的视角研究社会现象,并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法律问题,是法学与社会学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种法律社会学理论、法律行为与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法律规范、法律文化与传统、构建法治社会的理论与方法等。
社会与法律 社会与法律是在社会学下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本专业方向从法律角度研究各种社会及其形成过程、实施绩效、法律评价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法与社会、刑事法与社会、私法与社会、司法与社会、法律对策学等。
传播法 传播法是在传播学下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从法律的角度研究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研究因传播活动所涉及的各种法律关系及社会现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传媒法基本理论、传媒与私法、传媒与公法、传媒与刑事法、传媒与司法等。
知识产权与公共 知识产权与公共是在行政管理下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本专业方向从公共角度出发研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技术创新、产业技术等。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403法学院 | 8 | |||
030301社会学 | ①2252 法理学 ②1101 英语 1102 俄语 1103 日语 1104 德语 1105 法语 ③3368 法律社会学 ( 1101、1102、1103、1104、1105 选一) | |||
01 法律社会学 | 1140俞 江 | |||
02 社会与法律 | 2237曹海晶 | |||
01 法律社会学 | 2669李贵连 (兼) | 1140俞 江 | ||
01 法律社会学 | 2395范建得 (兼) | 2239焦洪涛 | ||
02 社会与法律 | 2446姜战军 | |||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①2252 法理学 ②1101 英语 1102 俄语 1103 日语 1104 德语 1105 法语 ③3324 马克思主义法学 ( 1101、1102、1103、1104、1105 选一) | |||
02 马克思主义法学(民法学) | 1462裴丽萍 | |||
01 马克思主义法学(刑法学) | 2671贾济东 | |||
03 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律史学) | 2329李红海 | |||
04 马克思主义法学(学) | 1159梁木生 | |||
06 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学理论) | 2238何士青 | |||
05 马克思主义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 | 0639王 干 | |||
120401行政管理 | ①2252 法理学 ②1101 英语 1102 俄语 1103 日语 1104 德语 1105 法语 ③3520 知识产权法学 ( 1101、1102、1103、1104、1105 选一) | |||
01 知识产权与公共 | 2328李 扬 | |||
01 知识产权与公共 | 2672杜 颖 | |||
01 知识产权与公共 | 1163罗玉中 | 1170彭礼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