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形势下中俄贸易合作_历史机遇与挑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31:16
文档

新形势下中俄贸易合作_历史机遇与挑战

2012年8月第4期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JournalofHarbinFinanceUniversity总第114期【经济研究】新形势下中俄贸易合作:历史机遇与挑战张仁枫(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摘要:2011年12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中俄贸易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12年普京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也给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活力。在普京重新执政和俄罗斯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大力发展中俄的双边贸易是摆在中俄两国面前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
推荐度:
导读2012年8月第4期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JournalofHarbinFinanceUniversity总第114期【经济研究】新形势下中俄贸易合作:历史机遇与挑战张仁枫(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摘要:2011年12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中俄贸易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12年普京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也给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活力。在普京重新执政和俄罗斯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大力发展中俄的双边贸易是摆在中俄两国面前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
2012年8月第4期

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Finance University

总第114期

【经济研究】

新形势下中俄贸易合作:历史机遇与挑战

张仁枫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

要:2011年12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使中俄贸易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

战。2012年普京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也给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活力。在普京重新执政和俄罗斯加入WTO 的新形势下,

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大力发展中俄的双边贸易是摆在中俄两国面前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俄罗斯加入WTO 和普京的重新执政势必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合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两国的贸易依然会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在WTO 框架下规范两国的贸易制度、

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WTO 框架下的合作和政治互信、加强多边贸易合作以及推动两国的产业升级是未来中俄两国贸易合作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中俄;贸易合作;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区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87(2012)04-0044-04

〔收稿日期〕2012-04-10

〔作者简介〕张仁枫(1985—),男,汉族,江西萍乡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2011年12月16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八次

级会议在日内瓦正式批准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根据入世协议,俄罗斯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1年的10%降至7.8%。这一重大事件为俄罗斯的外貌环境带来机遇和挑战,也为中俄经贸合作带来重大影响。2012年3月,俄罗斯大选顺利结束,俄罗斯总理普京再次执政,也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中俄两国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力争在2020年使两国的贸易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这既是基于中俄的发展潜力而做出的判断,也是中俄两国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一方面,

中俄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和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国家,有必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合作,共创经济发展奇迹;另一方面,两国的贸易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解决。

一、中俄贸易合作现状与特点

一直以来,中俄两国的贸易合作进展缓慢,两国的贸易总额与两国作为世界性大国不相适应。通过观察1993年-2011年两国的贸易情况,可以发现两国的贸易合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两国间贸易合作受间的政治合作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较大。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至今,中俄贸易总额增长可分两个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阶段和2000年-2011年的第二阶段。这两阶段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1993年,两国贸易额曾达到76.6亿美元的高峰,随后持续低迷,直到2000年才恢复到80亿美元(如图1、图2所示);自2000年开始,两国的贸易额开始大幅增加,虽然在金融危机后出现一些波动,但总体发展平稳。两国贸易在21世纪出现可喜的成绩得益于两国的积极努力和中国贸易环境的改善等因素。2000年中俄签署了《中俄间2001-2005年贸易协定》

,2001年7月两国又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使中俄贸易度过了十年的磨合和过渡期,驶入了快车道(王艳丽,曲洪建,2006)。2002年中俄央行共同签署《关于边境地区银行间贸易结算协议》,两国银行在本币结算业务的开办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1

图11993-年2011年中俄贸易总额

图2

1993-年2011年中俄贸易年增长率走势

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为中俄贸易额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贸易量和贸易总额总体上比较小,难以适应两国的经济发展。

纵观1993年-2011年共20年两国的贸易额,中俄的贸易量和贸易总额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以2011年为例,两国的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835亿美元,但相比较其他国家而言,这一数字也很小。2011年,

中欧贸易总额为5671.9亿美元,中美贸易总额为4467亿美元,中国-东盟为3629亿美元,中日为3449亿美元,中国-为2700亿美元,中韩为2139.2亿美元,中澳为1180.7亿美元,甚至连同为金砖国家的中国-巴西也达到842亿美元,中印为740亿美元(如图3所示)。这充分表明了两国贸易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巨大潜力

图3

2011年中国大大贸易伙伴贸易额比较单位:亿美元

(三)两国贸易摩擦较多。

一直以来,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存在着频繁的贸易摩擦现象,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贸易摩擦逐渐增多。这既与两国的贸易结构有关,也与相关和制度的不完善有关。长期以来,由于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中俄贸易出现较大的贸易逆差,使俄罗斯认为中国有意攫取其境内的资源,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而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严重影响,也使中俄贸易面临着诸如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贸易成本巨大、贸易风险较高等问题。

(四)贸易结构比较单一,合作领域比较狭窄。目前,中国对俄出口主要是轻工产品和电子产品

等制成品,附加值比较低,而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是石油、

木材、矿产品和各种有色金属等原材料或初级产品。在中国对俄出口中轻纺产品占50%左右,而从俄进口中原材料产品约占60%。对于这种情况,俄方不但出现了抱怨情绪,甚至还产生了反感甚至戒备心理,认为中国只盯住俄罗斯的战略资源,而不愿更多地购买俄罗斯的机电产品,所以一再要求中国多进口俄罗斯的机电产品(尤金,

2008)。基于这种情况,中国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两国的实际国情难以扭转这种贸易结

构,要突破这种困境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二、新形势下中俄贸易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俄罗斯加入WTO 和普京的重新执政势必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合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两国的贸易依然会面临巨大挑战。

(一)合作机遇

1.俄罗斯的入世将使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有利于中国对俄贸易出口规模的扩大。众所周知,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各成员国要实行关税减让和削减其他贸易壁垒、

放宽市场准入、取消数量、提高贸易和法规的透明度、实行公开公平的贸易。这对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些规定,中俄贸易规模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从总体上来看,

入世后,俄罗斯国内市场将变得更加开放。在入世议定书中,

俄签署了57个货物贸易市场准入双边协议和30个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双边协议。除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和市场准入享受过渡期外,俄罗斯将履行世贸组织的所有规定,违反规定的进口数量、禁令、许可证、授权将废除,此后不能再出台。入世后,俄总体关税水平将从目前的10%降至7.8%,

其中农产品关税水平从13.2%降至10.8%,工业产品关税水平从9.5%降至7.3%。关税平均保护期为2 3年,敏感商品的保护期为5 7年。约1/3的商品从入世之日起下调进出口关税,1/4的税目将在3年内调整到位(刘恺,2011)。

2.俄罗斯的入世有利于规范两国的贸易制度和行为,为合理解决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提供了平

台。俄入世首席谈判代表梅德韦德科夫表示,俄罗斯入世将为俄中两国经贸合作带来巨大机遇,因为俄也将遵循世贸组织规则,两国贸易将更加规范有序。随着俄罗斯关税的降低和海关管理制度的变革,中国商品和投资进入俄罗斯将更加便利。另外,

两国一旦产生贸易纠纷,可以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这有利于减少摩擦。

3.普京的执政将带给俄罗斯新的发展契机,为两国的经贸合作与地区合作提供强大的政治基础。自俄罗斯以来,

俄经济面临着巨大的阻力。然而,自从普京2000年上台执政到2008年以来,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辉煌。其在国内赢得了较大的支持,为其再次重返政坛提供了基础和政治稳定。尽管国内存在一些反对的声音,但远不能动摇其地位和威望。因此,普京的重

4.新形势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步伐将得到推动和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区是中俄两国贸易合作的长期目标和努力方向,也是解决中俄贸易中出现的问题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中俄战略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虽然目前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的所谓的“关税同盟”,但其效果并不明显。俄罗斯应该借此机遇,跨出自由贸易这一步,应与自己周边最大的邻国———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大发展(赵传君,2010:140)。目前,学术界对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和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智力支持。俄罗斯加入世界贸组织无疑为这一设想提供了战略机遇。两国应仅仅抓住这一机遇,围绕加强两国贸易合作的目标加快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二)面临的挑战

1.贸易竞争有所加剧,贸易摩擦可能相应增加。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其将与WTO 成员国(或地区)的经贸关系更加密切和频繁。目前,世贸组织有190多个成员国(或地区),WTO 的规章制度为成员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一个宽广便利的平台。而中国与俄罗斯在这个平台上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如遇到一些经济和非经济层面的因素的影响,中俄贸易合作的优势也可能得到削弱。此外,世界贸易组织提倡的关税保护措施有可能加剧俄罗斯对中国商品的抵制,采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自身市场进行保护,进一步恶化中俄贸易摩擦。因此,尽管俄入世后其关税水平能降到5%的水平,可以降低我国进口俄产品的成本、扩大我国出口潜力、提高我国传统优势商品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但中俄贸易仍将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和压力。

2.贸易结构的失衡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将严重阻碍WTO框架下的中俄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是两个国家贸易摩擦的原因。两国的商品贸易结构不利于贸易规模扩大。中俄贸易结构的失衡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中国出口给俄罗斯的基本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机电产品、轻纺织品、农产品等初级产品。而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基本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石油、化工产品、沥青、钢铁等。但这些产品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完善的产品层次,互补性和替代性到比较弱。此外,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很大部分上的军事工业的技术装备,拥有着最大的核威慑力量,掌握着战斗机和坦克等常规武器的高新技术,在每年靠武器出口的时候就能创造数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俄罗斯对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恰恰是以超绝对利益为基础的(包红康,2012)。因此,两国只有通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加快产业升级换代弥补这一贸易结构的失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3.完善双边贸易建设是中俄贸易合作未来的重要课题。目前,中俄双方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贸易谈判机制,大多数合作都是在多边机制下进行的,如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而中国与其他贸易大国基本上建立了完善的双边机制,如中美已经建立了包括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战略与安全对话等机制;中印已经建立了中印财金对话、中印战略经济对话、中印金融发展高层论坛等经贸合作谈判机制;中日建立了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日战略对话;中欧建立了中欧战略对话、中欧文化对话、中欧圆桌会议、中欧能源合作大会等会议机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俄还面临着两国贸易谈判和贸易天会建设的磨合期,有待建立健全双边的贸易制度安排和贸易秩序,从而为两国的贸易大发展提供基础。

4.两国间的政治敏感问题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影响两国的贸易合作。目前,国际社会和俄罗斯国内充斥着中国威胁论以及市场冲击论等言论,某种程度上会阻碍中俄贸易合作的进展。特别是一些工商企业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强迫对中国的产品采取相应举措,甚至也有可能借东突问题等问题滋事,严重影响经贸合作。而公认为强硬的普京,也有可能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对中国采取强硬姿态。基于此,两国应加强间的对话和民间交流与合作,通过政治对话和民间交流与互通,使中俄两国社会和人民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三、新机遇下完善中俄贸易合作的建议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地域最广的两大国家,是两大世界性的经济大国。两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前途,也与世界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俄两国的经济实力都在不断加强,国际影响力都在不断提升。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中俄的贸易合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战略上把握:

(一)尽快在WTO框架下规范两国的贸易制度,畅通贸易流通。

俄罗斯的入世无疑给中俄两国的贸易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但很多后续的工作还需要两国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努力,包括在WTO的框架下进行具体的贸易磋商、尽快解决两国贸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规范两国的贸易制度以及建立两国之间的贸易谈判机制等举措。两国应从战略上考虑双边贸易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科技的创新和产业的升级换代解决好两国的贸易结构不平衡、贸易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应尽快在WTO的制度框架内成立谈判小组,解决好俄罗斯的“灰色清关”问题、两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问题、贸易摩擦以及双边贸易中出现的非法走私、非法入境等问题。

(二)加快建设中俄自由贸易区。

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可以最有效地解决两国间的贸易摩擦,规范两国贸易秩序。虽然这一设想面临着来自俄罗斯国内的重重阻力,但随着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中俄经贸合作的加深以及俄入世后贸易规模大不断扩大,俄罗斯也必将与中国联手,共建中俄自由贸易区。2004年,中俄两国就计划建立东北中俄边境。但由于各种原因,该计划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当前,中俄同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这将为中俄两国在WTO框架内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与投资关系,提供更加透明、更加规范的环境。根据WTO相关规定,边境贸易除了享受加入WTO的基本权利外,还享有与毗邻国家通过双边协定给予边境贸易的优惠待遇,以及国际给予边境贸易的优惠待遇,其所有成员必须遵从最惠国待遇原则。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双方将共同按照WTO相关规定的要求,遵守相关协议,在同一平台上开展相互间的经贸合作,中俄贸易中数显的问题,如关税壁垒等贸易争端均可纳入WTO的统一框架内解决(栾贵勤,徐子晗,2009)。这为中俄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制度基础和有效的平台。

(三)加强两国间的合作和民间交流。

间的谈判与合作是主导国与国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力量,而民间交流则会对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任何两国之间的国际贸易都既掺杂着主导的成分,也与民间的意愿紧密联系。2011年1月1日,中俄中俄原道正式启用。该管道全长近1000公里,预计俄罗斯每年向中国输油量达1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000万吨。1500万吨原油将为中俄两国增加约80亿美元贸易额。这一举措是由两国的力量主导的,其为中俄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作出重要贡献。而长期存在于中俄之间的民间贸易,也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加强多边贸易合作,借多边贸易推动中俄双边贸易发展。

当今时代,多边谈判机制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商大计、共同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平台,也是国与国参与国际竞争、寻求贸易合作的重要舞台。中俄的贸易合作也可以借助多边贸易合作机制,相互融通,相互借鉴,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参照和

新的动力。最为可行的是,在金砖国家的框架下加强五国的经贸合作,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助推中俄贸易发展。例如,五国可建立贸易谈判机制,通过签订贸易协定等规范相互间的贸易制度,从战略上把握贸易合作趋势,形成贸易合作的良性互动。甚至五国还可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减少成员间的贸易壁垒,加快彼此间的贸易往来。

(五)积极推动两国的产业升级,提升两国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多方面合作。

中俄经贸合作面临规模增长与结构调整的有利环境。中俄在着力扩大贸易规模的同时,更应关注投资结构和拓展经济技术合作。通过一些大项目和高质量的中小合作项目,带动中俄经贸合作结构、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关秀丽,2011)。要从根本上改善中俄贸易结构问题,还应该从两国产业的互补性上下功夫。目前,中俄进出口商品的层次比较单一,产品结构还很不完善。因此,要积极寻找一些新的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例如旅游、文化产品、低碳技术、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贸易合作。

参考文献:

〔1〕包红康.中俄贸易关系发展问题的分析[J].中国外贸,2012,(2):40.

〔2〕关秀丽.俄罗斯入世后中俄经贸结构的调整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1,(12):68.

〔3〕刘恺.俄罗斯入世给中俄贸易带来新机遇[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2/22/c_111273908.htm.

〔4〕栾贵勤,徐子晗.关于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研究[J].学术交流,2009,(10):75.

〔5〕王艳丽,曲洪建.加快中俄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06,(4):36.

〔6〕尤金.中俄贸易摩擦的调节措施[J].世界经济情况,2008,(8):28.

〔7〕赵传君.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问题探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

责任编校:冯晶珩

文档

新形势下中俄贸易合作_历史机遇与挑战

2012年8月第4期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JournalofHarbinFinanceUniversity总第114期【经济研究】新形势下中俄贸易合作:历史机遇与挑战张仁枫(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摘要:2011年12月,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中俄贸易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12年普京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也给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活力。在普京重新执政和俄罗斯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大力发展中俄的双边贸易是摆在中俄两国面前的重大战略决策问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