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1.若集合,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
2.如图1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主(正)视图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斜边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左(侧)视图是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和1的直角三角形,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 )
A. B.1
C. D.2
3.下列幂函数中过点,的偶函数是 ( )
A. B. C. D.
4.经过两点(3,9)、(-1,1)的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 ( )
A. B. C. D.2
5.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2,-1) B. (-1,0) C. (0,1) D. (1,2)
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K、L分别为AB、BB1、B1C1、C1D1、D1D、DA的中点,则六边形EFGHKL在正方体面上的射影可能是( )
7.若函数则等于 ( )
(A) (B) (C) (D)
8.在右图的正方体中,M、N分别为棱BC和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为( )
A.30°B.45° C.60° D.90°
9、已知直线与直线垂直,则a的值是( )
A.2 B.-2 C. D.
10.若函数为增函数,那么的图象是 ( )
A B C D
11.点在圆内,则直线和已知圆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
A.0 B.1 C.2 D.不能确定
12. 已知函数在上对任意的,都有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3.设非空集合A={x|2a+1≤x≤3a-5},B={x|3≤x≤22},则能使A(A∩B)成立的a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
14.过点(1,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
15.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的值为 .
16.若为一条直线,,,为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则⊥;②⊥,∥,则⊥;③∥,⊥,则⊥.④若∥,则平行于内的所有直线。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17.(本大题12分)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A,指数函数(>0且≠1)()的值域为B.
(1)若,求;
(2)若=(,2),求的值.
18.(本大题12分)如图,在正三棱柱中,AB=2,,由顶点B沿棱柱侧面经过棱到顶点的最短路线与的交点记为M,
求:(1)该最短路线的长及的值
(2)平面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19. (本大题12分)已知函数()
(1)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2)是否存在实数使函数是奇函数?
20.(本大题12分)如图,ABCD是正方形,O是正方形的中心,PO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求证:(1)PA∥平面BDE;(2)平面PAC平面BDE.(3)若,求三棱锥的体积.
21. (本大题12分)通过实验研究,专家们发现:高一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指标数是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讲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平稳的状态,随后开始分散. 学生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变化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y越大表示学生注意力越集中). 当时,图象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当和时,图象是线段.
(1)当时,求注意力指标数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
(2)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解24分钟. 问老师能否经过适当安排,使学生在听这道题时,注意力的指标数都不低于36.
参:
1.【解析】C.或得或
2.【解析】A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底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过底面直角顶点的一侧棱与底面垂直,由所给的数据可得,底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斜边上的高为1,垂直于底面的棱的长为,故有
3.B 根据幂函数与偶函数得.
4.A
5. 【解析】B.由及零点定理知f(x)的零点在区间(-1,0)上。
6. 解析:B在底面ABCD上的投影为B.
7.【解析】B.,.
8.C
9.C
10.【解析】C.,因为函数为增函数,所以,故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
11.A
12.【解析】D.依题意知,在上递增,
所以,解得.
13..
14.
15.【答案】-5 【解析】
16. ②③
17.解:(1)依题意知A==(-2,2).
若,则=∈(,4),即B=(,4), ∴A∪B=(-2,4).----5
(2)由A==(-2,2),知
①当>1时,B=(, 2),若=(,2),则必有, -------8
②当0<<1时,B=(2,),若=(,2),则必有,,------11
综上可知:或.--------------------------------------------12
18.解:(1)如图,将侧面绕棱旋转使其与侧面在同一平面上,点B运动到点D的位置,连接交于M,则就是由顶点B沿棱柱侧面经过棱到顶点C1的最短路线,其长为
………………………3分
≌,
故 ………………………………………………6分
(2)连接DB,,则DB就是平面与平面ABC的交线
在中 …8分
又 ∴CC1⊥DB, ∴DB⊥面BCC1,∴
就是平面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锐角) …………10分
侧面是正方形,
故平面与平面ABC所成的二面角(锐角)为 ………12分
19.见必修一课本组第3题。
20. 证明(1)∵O是AC的中点,E是PC的中点,∴OE∥AP, ………3分
又∵OE平面BDE,PA平面BDE, ………………4分
∴PA∥平面BDE. ………………6分
(2)∵PO底面ABCD,∴POBD, ……8分
又∵ACBD,且ACPO=O
∴BD平面PAC,而BD平面BDE, ………………10分
∴平面PAC平面BDE. ………………12分
21.解:(1)当时,设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由于它的图象经过点(0,20),(5,39),(10,48),所以解得,,,.所以,. ……3分
所以……6分
(2)当时,令y=36,得,解得x=4,(舍去);---------------8分
当时,令 y=36,得,解得. ………10分
因为,所以,老师可以经过适当的安排,在学生注意力指标数不低于36时,讲授完这道竞赛题。-------------------------------------------------12分
22.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