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拆装说课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33:14
文档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拆装说课设计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拆装》说课设计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张晓伟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林德华老师主编的《汽车构造与拆装》(上册)一书中第二篇单元3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发动机的构造掌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配气机构的组成及作用而设计的实用性很强的项目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不仅让学生能够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材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直观地掌握所学
推荐度:
导读《配气机构的构造与拆装》说课设计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张晓伟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林德华老师主编的《汽车构造与拆装》(上册)一书中第二篇单元3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发动机的构造掌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配气机构的组成及作用而设计的实用性很强的项目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不仅让学生能够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材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直观地掌握所学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拆装》说课设计

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  张晓伟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林德华老师主编的《汽车构造与拆装》(上册)一书中第二篇单元3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发动机的构造掌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配气机构的组成及作用而设计的实用性很强的项目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不仅让学生能够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材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直观地掌握所学知识。

2、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要求“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鉴于此,我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即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作为重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① 了解配气机构气门组件的功用和结构;

② 掌握配气机构气门组件的拆装步骤。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① 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②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配气机构气门组件的功用和结构及拆装

(这些内容是配气机构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能对发动机的构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是学习后面内容的一个衔接,故设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配气相位

(学生想象能力欠缺,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所以将它定为难点。)

4、教学理念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做人处事、交流合作、善于动手的能力;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本门课程要求理论实践一体化。因此对于本节课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多媒体、一体化教学,把死板却又重要的理论知识分割成小块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给大家展示出来,在学生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让他们接受新知识,然后立刻开始以完成任务为依托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继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理论实践一体化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还采用了互动讨论法及问题引导教学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中快乐地学到知识,同时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教学手段

现场教学:增加直观性,帮助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在视觉上以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利用率。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认知,掌握技能。中职学生虽然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但年轻有朝气,且聪明好动,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会观察、善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应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把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演示    分析    任务    结论 

让学生在                                    的学习过程中,

   看      想      做      议

自主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掌握的全过程, 使学生不仅将本节课的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重在过程,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主动认知,建构创造力,激发潜能,提高技能,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2、讲解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及视频讲解我对本节课程优化的内容,主要为配气机构的功用及气门组件: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气门油封。除此还有难点内容配气相位。

3、任务确定

一辆2005款丰田威驰1.6GL型手动挡轿车,搭载直列四缸电控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故障灯间歇点亮,发动机动力下降,漏气比较严重。经分析可能为气门积炭,关闭不严导致漏气。

任务:对配气机构气门组件进行拆装检修

4、任务实施

在任务实施前我们将学生分为六组(分组时按不同的学习程度进行搭配),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来组织整个任务的完成。首先进行作业准备,然后小组讨论制定拆装计划,填入工作页中。老师指定已经制定好计划的一组学生开始进行气门组件的拆卸操作,同时要进行现场教学,把刚刚讲过的知识点融入到直观的实物当中去,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同时解决突发问题。让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修改完善自己小组讨论的拆装步骤计划。拆卸完毕的小组回到座位总结拆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拆卸过程要注意的事项。然后让另一组学生上来进行安装操作,同样老师进行现场教学指导操作过程,让其他学生观摩。

5、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出本节课实践操作环节的具体步骤,让学生比对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同时指出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6、作业

1、叙述配气机构的功用及工作原理。

2、什么是配气相位? 

3、填写下列反馈表

我新学到的知识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我没弄懂的问题是我得到锻炼的能力是
这次课我对小组的贡献是
这次课我表现不够好的地方是
在与同学合作、探讨过程中,我学到了
7、板书设计(略)

五、说教学收获

1、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任务驱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现场教学及多媒体教学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途径,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较好的完成教学内容。

2、教学启示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对所学内容有很好的理解,从而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文档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拆装说课设计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拆装》说课设计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张晓伟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规划新教材,林德华老师主编的《汽车构造与拆装》(上册)一书中第二篇单元3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发动机的构造掌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学习配气机构的组成及作用而设计的实用性很强的项目内容,学习本节内容不仅让学生能够掌握配气机构的构造,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材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直观地掌握所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