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珍(厦门舫昌集团福建厦门361101)
摘要:本文在对企业集团的定义、国内外企业集团的发展历史、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和主体、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比较分析现有企业集团“集权式”、“分权式”和“相融式”三种财务管理模式的利弊。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definition of enterprise groups,domestic and foreign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groups,business group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erprise group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xisting enterprise groups"authoritarian-style
关键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比较
Key words:enterprise groups financial management approach comparative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10-0121-01
一、引言
企业集团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而出现的一种经济联合体。它们在我国经济中已经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产物,企业集团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集团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对于企业集团来说,要想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认识企业集团的特点和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分析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因素非常有必要。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研究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融资和管理。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资产管理决策。企业财务管理就是指企业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依据各种信息,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计划、组织、监督、调节和评价,以达到特定管理目标的活动。
1.特点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也就不同于单一企业的财务管理,而且它区别于其它一般的企业单位和部门,有其自身的特点。财务管理的主体复杂化,企业集团在其组建和形式上有自己的主体性和层次性特点.这就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的主体呈现复杂化的特点;财务管理决策多层化,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作为核心企业,与其下属各级子公司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各自的财务决策权利及内容也各不相同,导致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决策的多层次化;财务管理的基础是控制,国际会计准则对控制的解释是,控制是指统驭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借此从该企业的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财务管理更加突出战略性,财务管理的实际效果是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实现的,故财务战略不但是企业集团战略的主体之一,而且渗透到企业集团战略的其他部分如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当中。
2.主体
由于企业集团是一个或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它包含着许多复杂的交易和合约,各企业法人间通过达成若干项交易而缔结公平的合约,为了共同的目标凝聚到一起。发生交易就必然要付出交易成本,有合约也必然存在合约风险。那么,如何降低交易成本,降低或减缓合约风险,就必然要求对企业集团进行管理,通过管理和管理机制的建立实现良好秩序。企业集团管理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与企业集团有着经济利益关系的所有利害相关者都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参与主体。
3.内容
企业集团作为多个经济实体参与的综合体,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的多重性和复杂性。集团企业在融资管理、投资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控制等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上不同于单一性企业。
三、现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比较
现有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大体分为“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相融性”财务管理模式三种。
1.集权式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母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对子公司的所有财务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子公司没有财务决策权。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财权高度集中的控制模式,其特点包括高度集中的会计信息联系、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和严密的内部控制。财权的绝大部分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企业集团规模不大,且处于初建期,或子公司在整体集团中的重要性使母公司不能对其进行分权,或子公司的管理效能较差等情况。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便于统一指挥和统一管理,降低公司资金成本和风险,有利于母公司发挥财务管理功能,实现集团财务管理战略目标;有利于制订和安排统一的财务;利于统一调度企业集团的资本,降低资本成本,优化现金和税收管理,获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母公司容易挫伤子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抑制子公司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母公司从事战略管理;由于母公司指挥的失败而导致子公司的破产和清算,相互的关联担保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有限责任”这一原则,也会使母公司财务陷入困境,无法理清母子公司间的财务关系等。
2.分权式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指按照重要性原则对集团公司和各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管理和决策权进行适当的划分,集团公司只是专注于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将财务责任和权力分散到子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经营管理、财务等方面保持相对松散的联系。母公司一般不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只对子公司完成经营责任目标进行控制。
其缺陷表现为: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集团整体,子公司各自为战,容易因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公司整体利益;不便于发挥母公司财务功能,及时发现子公司的风险和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分权加大了企业的代理风险和管理难度,可能使企业陷入诸侯割据,各行其事的泥潭,不利于企业整体的贯彻实施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3.相融式
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是一种集资金筹集、运用、回收、分配于一体,参与市场竞争,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的集权模式。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的实质上就是“集权与分权揉合”,期望通过集权与分权的交织配合,来聚合各方面各层次的资源优势,激发各层次管理者的积极性与责任感,推动集团整体利益目标的协调性和高效率性。
相融式财务管理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所以其优越性是集权与分权各自优点的相互结合的体现。由于相融式财务管理是体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一种模式,但是,不同子公司有各自的经营特点,对于集团整体利益的影响大小各异,因此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集权或者分权的模式,对其财务管理的集权或分权程度必须加以权衡。
4.三种财务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三种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集权、分权程度的把握历来是企业集团管理的一个难点。集权过度会使子公司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而分权过度则会使集团财力分散、管理失控、削弱集团的整体实力。财务决策权的集中与分散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时选择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5.结束语
三种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能单独或孤立的拿出来比较说哪一种优于哪一种,而是视其是否适合该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能否使企业集团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地发挥作用,促进企业集团发展。只有结合企业集团自身发展的实际选择的财务管理模式才是合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田丰吉.浅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设计及运行[J]财会2007.(5):40-41
[2],韦英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及措施探讨[J].中国锰业.2007,(11):57-58
财税金融经济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