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志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目标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2.设置目的:标志是信息传达的载体,在文明历史的发展中,由于其基本的沟通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对信息的传达更直观,印象更为深刻。标志可以打破文字的,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取得思想上的沟通。
3.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设计流程。以个人形式熟练完成标志设计内容。
(二)课程位置
《标志设计》课程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三学期。本课程以图形设计、字体设计为依托,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运用的基础上,强化计算机设计能力,该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也相辅相成,对于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应用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平面设计的重要课程。
(三)课程目标
《标志设计》。本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构成与图形表达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标志的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整体的学习和研究,了解标志发展的历史和演变过程,掌握标志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表现手法,课程重在对标志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 广泛的研究,重在激发学生创意,并结合创意利用图形这一载体精确的表达出来。
二、课程设计思路
1、学生分组根据真实的公司案例,与公司负责人沟通,深入了解公司背景及公司对标志的设计要求,进行标志设计,提高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走上讲台:在教师的指导下,讲述自己平时的作业,与其他同学互评、交流,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演讲及作品讲述能力,也活跃和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3、“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以案例演示、讨论切入,既生动了授课内容、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鉴赏能力。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方法,有机会教师将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标徽设计大赛,促进学生们的设计积极性。
教学手段:理论讲授、国内外优秀标志作品分析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联系实际企业的标志设计、作业辅导结合师生共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
基本功能介绍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
标志
1.1标志的概述
1.2标志的功能
1.3标志的特征
本单元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标志及标志的功能和特征。
本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标志的概念。
标志的起源与发展
2.1我国标志的发展概况
2.2国外标志的过去和现在的趋势
本单元教学目的及要求:标志在我国的发展及现代发展趋势。
本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标志发展的趋势。
标志的类型
3.1企业、、国际组织、会议及活动标志
3.2公共信息标志
3.3品牌标志
本单元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和认识不同类的标志。
本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不同领域的标志及其各自特点。
标志的设计原则
4.1独特性和识别性
4.2注目性
4.3通俗性
4.4通用性
4.5信息性
4.6文化性
4.7艺术性
4.8再现性
4.9延续性
4.10时代性
本单元教学目的及要求:学习标志设计的基本原则。
本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和运用所学设计原则。
标志的设计形式
5.1具象表现形式
5.2抽象表现形式
5.3文字表现形式
5.4文字与图形结合的表现形式
本单元教学目的及要求:学习标志设计的基本形式。
本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和运用所学设计形式进行设计。
标志的设计技法
6.1反复
6.2对比
6.3和谐
6.4渐变
6.5突破
6.6对称
6.7均衡
6.8反衬
6.9重叠
6.10变异
6.11幻视
6.12装饰
本单元教学目的及要求:学习标志设计的基本手法。
本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和运用所学设计形式进行设计。
标志的表现技巧
7.1卡通化
7.2几何化
7.3构成化
7.4手绘化
7.5立体化
7.6装饰化
7.7动感化
本单元教学目的及要求:学习标志设计的基本表现技巧。
本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和运用所学设计形式进行设计。
标志的设计程序
8.1调查研究
8.2设计构思
8.3实施完成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够完成标志的创作。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如何结合商业需求进行标志设计。
(二)实验、实训、实习内容
《标志设计》课程的实训是分布在课堂教学中。内容如下表:
| 序号 | 实训项目 | 学时 | 内容 | 培养目标 |
| 1 | 以名称为主题进行设计 | 2 | 纯字体名称设计,以局部加大变形使设计即醒目又。 | 掌握不同的标志设计手法 |
| 2 | 以名称字首进行设计 | 2 | 把首位字母夸张变形设计 | 掌握不同的标志设计手法 |
| 3 | 全明或者单字母,配以图案相结合 | 2 | 把全名称或者单个字母变形设计再配图案 | 掌握不同的标志设计手法 |
| 4 | 含义或联想 | 2 | 以名称的含义或联想用于设计(多以图案为主 | 掌握不同的标志设计手法 |
| 5 | 内容或产品 入手 | 2 | 以经营内容或产品的造型入手 | 掌握不同的标志设计手法 |
| 6 | 以经营理念入手 | 2 | 以公司的经营理念入手设计 | 掌握不同的标志设计手法 |
| 7 | 按标志表现技巧 | 8 | 卡通化 几何化 构成化 手绘化 立体化 装饰化 动感化 | 掌握标志的不同表现手法 |
| 8 | 图形与字母相结合设计 | 4 | 标志字体设计 标志图形设计 标志组合设计 | 掌握基础标志组合元素 |
| 9 | 结合实际公司进行设计 | 8 | 了解产品 深入公司 交流意见 设计实施 修改完成 | 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展示 |
四、课程实施条件
1、《标志设计》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设计经验,较强的创意能力,启发学生深入设计与研究的能力。
2、教学主要在配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完成。能够进行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和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
3、教材使用最新的高职高专教材,以及辅助最新、实践性很强的参考资料和网络教学资源。
五、教学时数分配
课程总学时: 72 学时。
| 序号 | 教学内容 | 总学时 | 讲课 | 实验(上机、实训) | 习题课、讨论课 | 课程设计 (大作业) |
| 1 | 标志的概念 | 2 | 2 | |||
| 2 | 标志的起源与发展 | 2 | 2 | |||
| 3 | 标志的类型 | 4 | 4 | |||
| 4 | 标志的设计原则 | 8 | 6 | 2 | ||
| 5 | 标志的设计形式 | 16 | 4 | 12 | ||
| 6 | 标志的设计技法 | 10 | 2 | 8 | ||
| 7 | 标志的表现技巧 | 10 | 2 | 8 | ||
| 8 | 标志的设计程序 | 6 | 2 | 4 | ||
| 9 | 实际实施 | 14 | 2 | 12 | ||
| 小 计 | 72 | 26 | 32 | 2 | 12 | |
该课程为考查课,其中平时成绩占60%,课程大作业40%。平时成绩由作业、测验及出勤等情况综合评定。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教材
吴国欣《标志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版,2002年1月。
参考书
《21世纪超级标志设计1》凯瑟琳·费舍尔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标志设计教程》 张力 中国纺织出版社
制定人:吴月淋 审定人: 批准人:
( 年 月制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