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
我乡小学二年级2017年秋学期参加期末质量综合检测学生数为18人,实得总分1637分,乡平均得分90.94分。及格人数18 人,及格率为100%,40分以下的有0人,90分以上的有12人,占66.7% 。最高分为 99分,最低分为69.5分。从测试后质量分析看,我认为本套试题难度为适中,考题灵活性较强,注重了学生的理解、体验(操作)、以及学生的思维等能力的考察及培养,并且体现了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这也给我们通江小学数学教育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从阅卷情况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乡一年级教学总体情况良好,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且能较灵活地进行数用。
二、考试结果统计分析
本次考试, 一年级共18名学生参加考试,考试的数据分析情况如下:
班级 | 参考人数 | 平均分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及格人数 | 及格率 | 优秀人数 | 优秀率 |
中小 | 15 | 93.07 | 99 | 85 | 15 | 100% | 11 | 73.7% |
曲水 | 3 | 80.67 | 93 | 69.5 | 3 | 100% | 1 | 33.3% |
1、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填空(51分),第二部分:计算(34分),第三部分:测量和解决问题(15分)。
2、试卷分析:
第一部分部分涉及二年级所有的基础知识,立足于本册教材最基础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出题方式与平常单元测验题有一定差距,部分学生感到陌生,做这部分试题的情况不太理想,即使能较好地完成,错误较多,失分最高达12分,失分较大。且失分最多的是第11小题。此题错误率最高,主要是考察了学生掌握几个几的认知能力。而且此题分值也高,这种情况,平时练习过,效果都还不错,老师就没做过多的强调,所以导致失分较高。
第二部分计算题。准确率较高,但依然有个别学生还是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掌握口诀不牢,最大的问题就是计算时粗心大意,做好后不检查。以后要加强学生计算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第三部分操作实践和解决问题部分。此题最多失分4.5分,这部分内容在计算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学生测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第19小题在一个大题下设置若干小题,要求学生围绕大题发挥想象,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部分学生在计算上出现了错误。
三、知识能力情况分析
成绩不理想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1、高分与低分之间差距虽然不是很大,但还是反映出整体水平不高。
2、计算时出错,口诀不熟,粗心大意;导致简单的计算题都出现错误。
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没有牢固掌握,混淆概念。
4、图形的观察不仔细,不能准确测量并计算数出图形的长度。
5、解决问题不认真审题,理解能力欠缺,分析题目、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不清楚,不能进行发散思维。
6、不懂装懂,遇到问题没有及时弄懂,考试的时候又重新暴露出来。
四、改进措施
1、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3、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针对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在平常教学中,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
4逐渐提高解答综合性题目的能力。
5、加强学生的表述、体验(操作)、以及学生的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们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差距,以及今后整改的方向。相信我们能以此为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018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