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课标高考数学公式(理科)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13:44
文档

新课标高考数学公式(理科)

高考数学常用公式1.德摩根公式.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2.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①一般式;②顶点式;③零点式.4.设那么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5.函数的奇偶性:(注:是奇偶函数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或,则是奇函数;性质:①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②奇函数在对称区间具有相同的单调性;③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有;偶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
推荐度:
导读高考数学常用公式1.德摩根公式.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2.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①一般式;②顶点式;③零点式.4.设那么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5.函数的奇偶性:(注:是奇偶函数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或,则是奇函数;性质:①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②奇函数在对称区间具有相同的单调性;③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有;偶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
高考数学常用公式

1.德摩根公式.

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

2. 

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② 顶点式  ;③零点式.

4.设那么

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

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

5.函数的奇偶性:(注:是奇偶函数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或,则是奇函数;性质:①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②奇函数在对称区间具有相同的单调性;③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有;偶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则是偶函数;性质:①偶函数的图像关于轴对称;②偶函数在对称区间具有相反的单调性.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函数的图像的对称性:①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②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6.解析几何与函数的几个常用结论:①点关于轴的对称点是;②点关于轴的对称点是;③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④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⑤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⑦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⑧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则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7.两个函数图像的对称性:①函数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即轴)对称.②函数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③函数和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函数的周期性:对函数,若存在,使得,则就叫是周期函数,其中是的一个周期.周期函数几种常见的表述形式:

①若,此时周期为;②,此时周期为.

常见函数的图像:

8.分数指数幂(,且).

(,且).

9..对数性质:

①;②;

③;④;

⑤;⑥;⑦;⑧ 

10.对数的换底公式.推论.

11. ( 数列的前项的和为).

1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前项和公式.

常用性质:①若,则有;注:若的等差中项,则有2、、成等差.②若、为等差数列,则为等差数列;③为等差数列,为其前项和,则也成等差数列;④;⑤.

1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前项的和公式或.

常用性质:①若,则有;注:若的等比中项,则有、、成等差.②若、为等比数列,则为等比数列.

14.等比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其前项和公式为.

1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 

17.和角与差角公式

(平方正弦公式);

=(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的象限决定, ).

18.二倍角公式  .

..

19.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及函数, (为常数,且)的周期;函数, (为常数,且)的周期.

三角函数的图像:

20.正弦定理 (为△外接圆的半径).

21.余弦定理;;.

22.面积定理(1)(分别表示、、边上的高).

(2).

2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中,有

24.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

25.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且,则

∥.

⊥.

26.三角形五“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

设为所在平面上一点,角所对边长分别为,则

①为的外心.

②为的重心.

③为的垂心.

④为的内心.      

⑤为的的旁心.

27.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则的重心的坐标是.

28.点的平移公式(图形上的任意一点在平移后图形上的对应点为,且的坐标为).

29.常用不等式:

(1) (当且仅当时取“=”号).

(2) (当且仅当时取“=”号).

(3)

(4)柯西不等式

(5)

30.极值定理  已知都是正数,则有

(1)如果积是定值,那么当时和有最小值;

(2)如果和是定值,那么当时积有最大值.

(3)已知,若则有

(4)已知,若则有

31.一元二次不等式,如果与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与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

3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当时,有

或.

33.无理不等式(1).

(2).

(3).

34.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当时,

;.

(2)当时,

; 

35.斜率公式(、).

36.直线的四种方程 

(1)点斜式(直线过点,且斜率为).

(2)斜截式(为直线在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

两点式的推广:(无任何条件!)

(4)截距式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

(5)一般式  (其中、不同时为0).

直线的法向量:,方向向量: 

37.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 

①;②.

(2)若,,且、、、都不为零,

①;②;

38.点到直线的距离(点,直线:).

39.圆的四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0).

(3)圆的参数方程.

(4)圆的直径式方程(圆的直径的端点是、).

40.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则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点在圆内.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

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设两圆圆心分别为,,半径分别为,,,则:

外离4条公切线;

外切3条公切线;

相交2条公切线;

内切1条公切线;

内含无公切线;

41.椭圆的参数方程是.离心率,

准线到中心的距离为,焦点到对应准线的距离(焦准距).

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叫通经,其长度为:.

42.椭圆焦半径公式  ,.

两焦半径与焦距构成三角形的面积:;

椭圆的的内外部:

(1)点在椭圆的内部.

(2)点在椭圆的外部.

椭圆的切线方程:

(1)椭圆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椭圆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椭圆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

43.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

双曲线的离心率,准线到中心的距离为,

焦点到对应准线的距离(焦准距).过焦点且垂直于实轴的弦叫通经,其长度为:.

两焦半径与焦距构成三角形的面积

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1)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 .

(2)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

(3)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

(,焦点在轴上,,焦点在轴上).

(4)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总是.

双曲线的切线方程:

(1)双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双曲线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双曲线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

44.抛物线上的动点可设为或,其中.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抛物线焦半径.

过焦点弦长.

45.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1)顶点坐标为;(2)焦点的坐标为;(3)准线方程是.

46.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或

(弦端点,由方程消去得到,,为直线的倾斜角,为直线的斜率). 

47.“四线”一方程   对于一般的二次曲线,用代,用代,用代,用代,用代即得方程

,曲线的切线,切点弦,中点弦,弦中点方程均是此方程得到.

48.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线平行;

(3)转化为面面平行.

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2)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

(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

(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

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2)转化为线面垂直;

(3)转化为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49.共线向量定理  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存在实数使.

50.对空间任一点和不共线的三点、、,满足,

则四点、、、是共面.

51. 空间两个向量的夹角公式(,).

5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平面的法向量).

53.二面角的平面角或(,为平面,的法向量).

54.设是内的任一条直线,且,垂足为,又设与所成的角为,与所成的角为,与所成的角为.则.

55.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若,,则

=.

56.点到直线距离(点在直线上,直线的方向向量,向量).

57.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两异面直线,其公垂向量为,分别是上任一点,为间的距离).

58.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平面的法向量,是经过面的一条斜线,).

59.异面直线上两点距离公式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其公垂线段的长度为.在直线、上分别取两点、,,,).

60. 

(长度为的线段在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上的射影长分别为,夹角分别为)(立几中长方体对角线长的公式是其特例).

61. 面积射影定理

(平面多边形及其射影的面积分别是、,它们所在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为).

62.欧拉定理(欧拉公式)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

63.球的半径是,则其体积是,其表面积是.

.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65.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66.排列数公式==.(,,且).

67.排列恒等式 (1);(2);(3); 

(4);(5).

68.组合数公式===(,,且).

69.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   =;(2) +=

70.组合恒等式(1);(2);(3); 

(4)=;(5).

71.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是:.

72.二项式定理;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

73.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74.互斥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

75.个互斥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

76.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77.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78.次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次的概率

79.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两个性质:

(1);(2)

80.数学期望

数学期望的性质:(1);(2)若,则

81.方差:;标准差: 

方差的性质:(1);(2);(3)若,则

82.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式中的实数μ,(>0)是参数,分别表示个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

对于,取值小于的概率

.

.

83.回归直线方程  

,其中.

84.相关系数 

 .

,且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大;越接近于0,相关程度越小.

85.在处的导数.

86.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瞬时速度.

瞬时加速度.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87.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1)(为常数);(2);(3);(4)(5);;(6); 

88.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设函数在点处有导数,函数的点处的对应点处有导数,则复合函数在点处有导数,且,或写作

.导数的运算法则

(1).

(2).

(3).

90.判别是极大(小)值的方法

当函数在点处连续时,

(1)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则是极大值;

(2)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则是极小值.

91.复数的相等

.()

92.复数的模(或绝对值)

==.

93.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1);

(2);

(3);

(4).

94.复数的乘法的运算律

对于任何,有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

95.复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96.零点:对于函数,我们把使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零点定理:如果函数,在区间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并且有,那么函数在区间内有零点,即存在,使得,这个也是方程的根.

关系:方程有实数根函数有零点函数的图像与轴有交点

97.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1)确定区间,验证,给定精确度;(2)求区间的中点;(3)计算:①若,则是函数的零点;②若,则令(此时零点);③若,则令(此时零点);(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即若,则得到零点的近似值(或);否则重复(2)~(4).

98.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99.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100.算法初步: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当时,

需要做几次加法和乘法运算?答案:6,6.即:.

(1)算法的特征:①有限性:算法执行的步骤总是有限的,不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②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内容和顺序必须含义确切,而且必须有输出,输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无意义的;③可行性:算法的每一步都必须是可执行的,即每一步都可以通过手工或者机器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成,在时间上有一个合理的限度.

(2)算法含有两在要素:①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函数运算,关系运算等;②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高考数学监考50个易误点提示

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熟化这些解题小结论,防止解题易误点的产生,对提升高考数学成绩将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1.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你标注了该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2.函数与其反函数之间的一个有用的结论: 

3.原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定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

4.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时,你注意到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这个必要非充分条件了吗?

5.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时,规范格式是什么?(取值、作差、判正负)

6.你知道函数的单调区间吗?(该函数在或上单调递增;在或上单调递减)这可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函数!

7.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条件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呀!

8.你知道判断对数符号的快捷方法吗?

9.“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为“”,你是否注意到必须;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函数或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零的情形?

10.在解三角问题时,你注意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域了吗?你注意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11.在三角中,你知道1等于什么吗?( 这些统称为1的代换)常数“1”的各种代换有着广泛的应用.

12.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切割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

13.你还记得在弧度制下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吗?()

14.在用反三角函数表示直线的倾斜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等时,你是否注意到它们各自的取值范围及意义?

①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 

②直线的倾斜角、到的角、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 

③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15.分式不等式的一般解题思路是什么?(移项通分)

16.解指对不等式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对数的真数大于零.)

17.利用重要不等式以及变式等求函数的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或非负),且“等号成立”时的条件,积或其中之一应是定值?

18.在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时,怎样进行讨论?(特别是指数和对数的底或)讨论完之后,要写出: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是…….

19.等差数列中的重要性质:若,则;

    等比数列中的重要性质:若,则

20.你是否注意到在应用等比数列求前项和时,需要分类讨论.

()

21.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设是数列的前项和,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为常数)其公差是.

22.你知道怎样的数列求和时要用“错位相减”法吗?(若,其中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求的前项的和)

23.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你注意到了吗?

24.你还记得裂项求和吗?

(如,)

25.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26.解排列组合问题的规律是:相邻问题捆绑法;不相邻问题插空法;多排问题单排法;定位问题优先法;选取问题先排后排法;至多至少问题间接法.

27.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主要方法是什么?(定义法、三垂线法、垂面法)三垂线法:一定平面,二作垂线,三作斜线,射影可见.(求二面角还有法向量法)

28.求点到面的距离常规方法是什么?(直接法、体积法、向量法,公式:)

29.求多面体积的常规方法是什么?(割补法、等积变换法)

30.你知道三垂线定理的关键是什么吗?(一面、四线、三垂直、立柱即面的垂线是总关键)一面四直线,立柱是关键,垂直三处见.

31.设直线议程时,一般可设直线的斜率为,你是否注意到直线垂直于轴时,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例如:一条直线经过点,且被圆截得的弦长为8,求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该题就要注意,不要漏掉这一解.)

32.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是什么?(起点,中点,分点以及值可要搞清)

33.对不重合的两条直线,有.

34.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矩可正,可负,也可为0.

35.处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1)点到直线的距离;(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判别式.一般来说,前者更简捷.

36.处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可用两圆的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37.在圆中,注意利用半径、半弦长、及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

38.还记得圆锥曲线的两种定义吗?解有关题是否会联想到这两个定义?

39.还记得圆锥曲线方程中的的意义吗?

40.在利用圆锥曲线统一定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的分子分母的顺序?

41.离心率的大小与曲线的形状有何关系?(圆扁程度,张口大小)等轴双曲线的离心率是多少?

42.在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中要注意: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零?判别式的.(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下进行.)

43.椭圆中,注意焦点、中心、短轴端点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

44.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的弦.

45.解答选择题的特殊方法是什么?(顺推法,估算法,特例法,特征分析法,直观选择法,逆推验证法等等)

46.解答开放型问题时,需要思维广阔全面,知识纵横联系.

47.解答信息型问题时,透彻理解问题中的新信息,这是准确解题的前提.

48.解答多参型问题时,关键在于恰当地引出参变量,想方设法摆脱参变量的困绕,这当中,参变量的分离、集中、消去、代换以及反客为主等策略,似乎是解答这类问题的通性通法.

49.“对勾函数”:,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

例如:求函数的最小值.该函数变形为,求得最小值为:当时,的最小值为.在这里应该注意些什么.

50.用“穿轴法”解高次不等式——“奇穿,偶不穿”,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并注意的最高次项为正,例如:解不等式:①;②.对于第二个应该变形为,再用“穿根法”,如图2

数学高考应试技巧

数学考试时,有许多地方都要考生特别注意.在考试中掌握好各种做题技巧,可以帮助各位在最后关头鲤鱼跃龙门.

考试注意:

1.考前5分钟很重要

在考试中,要充分利用前5分钟的时间.考卷发下后,可浏览题目.当准备工作(填写姓名、考号等)完成后,可以翻到后面的解答题,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2.区别对待各档题目

考试题目分为易、中、难三种,它们分值比约为3∶5∶2.考试中大家要根据自身状况分别对待.

(1)做容易题时,要争取一次做完,不要中间拉空.这类题要100%的拿分.

(2)做中等题时,要静下心来,尽量保证拿分,起码有80%的完成度.

(3)做难题时,大家通常会感觉无从下手.这时要做到:

①多读题目,仔细审题;

②在草稿上简单感觉一下;

③不要轻易放弃.许多同学一看是难题、大题,不多做考虑,就彻底投降.解答题多为小步设问,许多小问题同学们都是可以解决的,因此,每一个题、每一个问,考生都要认真对待.

3.时间分配要合理

(1)考试时主要是在选择题上抢时间;

(2)做题时要边做边检查,充分保证每一题的正确性.不要抱着“等做完后再重新检查”的念头而在后面浪费太多的时间用于检查;

(3)在交卷前30分钟要回头再检查一下自己的进度.注意及时填机读卡.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数学选择题在当今高考试卷中,不但题目多,而且占分比例高,即使今年全国有些省份试题的题量发生了一些变化,选择题由原来的12题改为10题,但其分值仍占到试卷总分的三分之一.数学选择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小巧灵活,且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深度等特点,考生能否迅速、准确、全面、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功的关键.

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准确、迅速.准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确保准确;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不超过4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要避免“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

高考中的数学选择题一般是容易题或中档题,个别题属于较难题,当中的大多数题的解答可用特殊的方法快速选择.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特殊位置

例.过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与、两点,若与的长分别是、,则=

A.            B.            C.           D. 

    解析:考虑特殊位置时,,所以,故选C.

2012年6月10日

文档

新课标高考数学公式(理科)

高考数学常用公式1.德摩根公式.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2.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①一般式;②顶点式;③零点式.4.设那么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5.函数的奇偶性:(注:是奇偶函数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或,则是奇函数;性质:①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②奇函数在对称区间具有相同的单调性;③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有;偶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