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11:26
文档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正在探测敌方潜艇的“声呐”正在黑夜中飞行的蝙蝠C.挂在墙上的哨子正在振动的手臂2.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3.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对下列各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正在探测敌方潜艇的“声呐”正在黑夜中飞行的蝙蝠C.挂在墙上的哨子正在振动的手臂2.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3.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对下列各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

A. 正在探测敌方潜艇的“声呐”  正在黑夜中飞行的蝙蝠

C. 挂在墙上的哨子  正在振动的手臂

2. 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 )

3. 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 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4. 对下列各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B. 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街头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控噪声污染

D. 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

5. 下列各图所示实验,属于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一项是:( )

A. 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

B. 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声音的变化

C. 把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齿上刮过,听声音的不同

D. 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

6.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7.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蜡烛距凸透镜 16厘米且位置不变。下列各图中,光屏上所成的像符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是( )

8. 某天中午时分太阳几乎直射高雄地区,小明坐在自家汽车里,发现前面车辆后窗反射的阳光,无论两车距离如何,均有刺眼阳光直射入眼睛。则前面车辆的后窗型式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9. (多选)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 夜深人静时忽然传来练钢琴的声音

B. 会场上大学生们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C. 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D. 演奏会里的摇滚乐曲声

10. (多选)下列各现象中,应用了紫外线的是(      )

A. 用来识别钞票或商标的验钞机

B. 家庭用的烤箱烤食品

C. 在医院的手术室或病房里常用的灭菌灯

D. 适当的阳光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如图所示是一种音频生命探测仪,其探测频率为:1~3000Hz,有3—6个拾振器,也叫振动传感器(相当于人的耳朵),能根据各个耳朵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实际使用中它不仅能接收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还能接收通过空气或      传来的人耳不能接收的      波。

12. 如图所示,是广西桂林市的象征——象鼻山,我们能远远看到它,是由于光的______传播的缘故;它在漓江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3. 如图甲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用手扳动一下其上端,使钢锯条振动发声。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钢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钢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4. 小明去超市购买超声波加湿器,结账时看到收银员用一个仪器对准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条形码上出现一道红色光束,同时显示器上就出现了商品的名称、价格等,这一过程,是利用了光可以传递       的道理。超声波能将水雾化给房间的空气加湿,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           。

15. 远视眼镜的镜片结构如图所示,其实质是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该镜片对平行光具有        (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镜片的“度数”(用Φ表示)与镜片焦距f的关系为:Φ=100/f(f单位:米),用一片500度的远视镜片看书本上的字,当书本离开镜片的距离为10厘米时,我们将看到字被       (选填“放大”或“缩小”)了。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6.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由        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

三、作图与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共13分)

17. (9分)(1)如图甲中,AB,CD是由发光点S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S′;(2)如图乙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位置,并画出折射光线(大致方向);(3)在图丙中完成光路图;

甲      乙     丙

18. (4分)晚上在台灯下写作业时,书桌上垫的玻璃板会反射出刺眼的光,影响学习。请写出两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及每种方法所运用的原理。

(1)方法一:                                                        。

其原理是:                                                           。

(2)方法二:                                                        。

其原理是:                                                         __。

四、实验与计算题(本大题共5题,共33分)

19. (9分)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中会发生折射,故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个喷壶、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探究。

(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____  ______传播的。

(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 (3分)在一次海洋探测中,从海面发射超声波,经2.5s海面接收系统才接收到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是1500m/s,求此处海水的深度。

21. (8分)某同学在用厚玻璃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发现能成两个像,如图(a)所示,于是用三块材料相同、厚度不同的厚玻璃分别进行实验,并将现象分别记录在如图(b)、(c)、(d)所示的方格纸上。图中A1、A2(B1、B2和C1、C2)为物体A(B和C)分别在厚玻璃中通过前、后反射面所成的像. 请仔细观察装置和实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b)                      (c)                      (d)

(1)比较图(b)或(c)或(d)中前反射面所成的像与物到前反射面的距离关系,可以初步得出:

                                                                           

(2)进一步分析比较图(b)、(c)、(d)中同一支蜡烛形成的两个像间的距离与玻璃厚度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

22. (9分)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摔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

文档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正在探测敌方潜艇的“声呐”正在黑夜中飞行的蝙蝠C.挂在墙上的哨子正在振动的手臂2.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3.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对下列各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