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末耜、种植水稻等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
3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A.隋文帝 B.店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如果给右图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政启开元,请宏贞观
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
5.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自唐朝中后期开始,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6.下边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 1405—1433年 | |
规模 | 船数 | 首次多达200多艘 |
人数 | 首次27000多人 | |
次数 | 先后七次 | |
航程 | 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C.郑和下西洋 D.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7.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
8.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A.故宫 B.十三陵 C.长城 D.颐和园
9.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业绩的是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入版图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10.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虎门销烟 圆明园遗迹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A B C D
11.“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1926年,国民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13.下列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战役,发生在战争期间的有①台儿庄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实施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863计划” D.希望工程
15.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标志的是
A.金字塔 B.大清真寺 C.奥林匹亚会场 D.空中花园
16.汇集民间故事,生动描述阿拉伯帝国丰富社会生活的是
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马可·波罗行纪》 D.《天方夜谭》
17.以下主张,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A.“君权神授” B.以人为中心 C.以神为中心 D.“自由~平等”
18.观察下面《“三角贸易”示意图》,代表欧洲殖展者掳掠黑人地点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在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中,被誉为“南美的者”的是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卡斯特罗 D.纳赛尔
20.美国内战前,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聚焦于
A.领土扩张问题 B.国外市场问题
C.奴隶制存废问题 D.殖民地归属问题
2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标志着美、英、苏、中等26国通力合作,共同抵抗和暴力的事件是
A.三国协约形成 B.国际联盟的成立
C.联合国的成立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2.“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为15块碎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苏联解体 B.南斯拉夫
C.东欧剧变 D.捷克斯洛伐克
23.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A.埃及 B.印度 C.纳米比亚 D.古巴
24.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矛盾错综复杂的因素有①民族问题②历史问题③大国介入④宗教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毕加索为揭露法西斯暴行创作了
A.《英雄交响曲》 B.《复活》
C.《美国的悲剧》 D.《格尔尼卡》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二○一一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3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50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请吏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使御使悉案问诸生……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成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
(l)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其中的“臣”是谁?(2分)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建议?(2分)
材料三 雍正时,徐骏的诗集里有如下诗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雍正帝却认为这是存心诽谤,并下令照天不敬律斩立决。
(3)材料三中歪曲解释,罗织罪状,制造冤狱的做法被人们称之为什么?(2分)有何危害?(3分)
(4)以上三则材料的主张和做法有何相同之处。(2分)
27.(13分)20儿年是辛亥爆发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平均地权。
——《同盟会纲领》
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这一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3分)
材料二 下面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的理由。(2分)
材料三 辛亥……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试从政治、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说明辛亥成为“分界线”的理由。(6分)
材料四 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举行辛亥1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的活动。
(4)请你谈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28.(12分)红船领航90载,搏风击浪一帆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党90周年华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中国党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背负开天辟地的历史重托,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照亮黑暗的旧中国,点燃新中国黎明的曙光。
——摘选自新华网庆祝中国党90华诞《伟大历程》开栏语
(1)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任举两例)(4分),并就其中一例说明其历史地位或影响。(2分)
材料二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一箭三星发射
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成就?(2分)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
什么?(2分)
材料三(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改革,还要推动政治改革……我们党和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2010年9月接受CNN记者访谈
(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历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扣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一中“生产的”指什么?(2分)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2分)
材料二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4分)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二○一一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题(A)参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C 2.B 3.C 4.A 5.B 6.C 7.C 8.A 9.B 10.D 11.D 12.A 13.B 14.A
15.A 16.D 17.B 18.D 19.B 20.C 21.D 22.A 23.C 24.D 25.D
二、非选择题:26题13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50分。
26.答案要点:
(1)焚书坑儒;(2分)李斯。(2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2分)摧残人才,禁锢思想,阻碍社会发展进步。(3分)
(4)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2分)
27.答案要点:
(1)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3分)
(2)广州:孙中山学习和战斗过的地方。(2分)(或说出相关史实,如黄埔军校所在地等也可适当给分。)
武汉:武昌发生地。(2分)
南京:中华临时所在地;首都;孙中山先生陵寝所在地。(2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3)政治: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2分)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
社会习俗:剪辫易服;禁止缠足;提倡鞠躬、握手等文明礼仪;用先生、君等平等称呼。(2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4)缅怀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推动海峡两岸之间的友好交流;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2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28.答案要点:
(1)“南湖红船”:“一大”召开。(2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面貌焕然一新。(2分)
“八一声”:南昌。(2分)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是中国党领导的开始。(2分)
“井冈号角”: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2分)揭开了中国党创建农村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2分)
“长征壮歌”:红军长征。(2分)粉碎了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转危为安。(2分)
“抗日烽烟”:倡导并组织全民族抗日战争。(2分)沉重打击了日本法西斯势力,是中国近代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2分)(答出“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等也可适当给分。)
“建国大业”:建立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2分)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的斗争。(2分)
(2)外交和科技(航天);(2分)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等。(2分)(不拘泥于以上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3)实施“安居工程”;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最低生恬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等);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等等。(2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29.答案要点:
(1)工业(或第一次工业);(2分)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2分)
(2)电力;(2分)内燃机。(2分)
(3)环境污染。(2分)
(4)认识: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不拘泥于以上答案,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