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兰亭集序》预习学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10:28
文档

《兰亭集序》预习学案

装订线《兰亭集序》导学案(一)编制人:高二语文组审核人:领导签字:【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勾画重点字词,再研读本学案。牢记:先熟读课文,再做本预习案。2.限时15分钟,完成,书写规范,保证学案完成质量。【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有关常识背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初步疏通文章,充分阅读课文,学会预习文言文的方法。3.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课前预习案第一步:熟读课文,初步翻译,勾画理解重点文言基础知识,把握
推荐度:
导读装订线《兰亭集序》导学案(一)编制人:高二语文组审核人:领导签字:【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勾画重点字词,再研读本学案。牢记:先熟读课文,再做本预习案。2.限时15分钟,完成,书写规范,保证学案完成质量。【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有关常识背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初步疏通文章,充分阅读课文,学会预习文言文的方法。3.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课前预习案第一步:熟读课文,初步翻译,勾画理解重点文言基础知识,把握
装         订           线

《兰亭集序》导学案(一)

  编制人:高二语文组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勾画重点字词,再研读本学案。

牢记:先熟读课文,再做本预习案。

2.限时15分钟,完成,书写规范,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有关常识背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初步疏通文章,充分阅读课文,学会预习文言文的方法。

3.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课前预习案

第一步:熟读课文,初步翻译,勾画理解重点文言基础知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结合【自主学习指导】自学,完成【预习案】。

【滴水穿石·夯实基础】

一、关于书的“序”和“跋”

序:附在文章或书籍前面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或陈述作者写作经过、宗旨的文章。又作 “叙”、“序言”“引”。

跋:附在文章或书籍后面补说正文、评说内容,说明写作过程、心得体会及相关考证的文章。又作“后题”“题后”“后序”“后叙”。

2、关于作者

王羲之(303-361),东晋大书法家。字      ,出生于两晋门阀世家,祖籍琅邪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      。善书法,被后世称为      ,其子王献之被后世评家认为是可与其父比肩的书法家,父子并称      ,可视为魏晋书法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          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三、背景介绍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四、积累基础字音字形

癸丑           会稽          修禊          激湍          流觞        

骋怀        静噪        嗟悼        放浪形骸        若合一契

修禊             竣工             虚诞             悼念

契约             峻岭             垂涎             绰约

锲而不舍         疏浚             筵席             踔厉

流觞             形骸

夭殇             骇人听闻

河水汤汤         垓下

觥筹交错         言简意赅

五、请积累以下出自于本文的成语: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流觞曲水    情随事迁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抄写一遍:

六、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惠风和畅                      品类之盛

游目骋怀                      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趣舍万殊                      及其所之既倦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不能喻之于怀

七、文章感知: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其语句是___          _。接着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_____      ______。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_____        ____、氛围:____________、天气:____________,最后记叙了与会者的行为:____________。 

  第二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由社会人事的应酬周旋谈起,其语句是______    ______,指出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_______   _____,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____   _____,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其语句是___     ____。然后指出,正是这种共同的感慨,引起人们写诗的欲望,用诗记下这种感慨,其语句是_______。 

  第三段,交待诗会所作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______________。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               。

【我的疑问】                                                      

【自主学习指导】

在读课文之前先看看这些资料吧。

尝试回忆关于王羲之的资料。

请认真积累整理这些基础字词。

请抄写一遍。

先尝试闭卷完成,再翻开课本对照答案是否正确并加以改正。

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填写。

课堂探究案

一、在《兰亭集序》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起伏变化的(本文的情感基调),找出文中表示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变化?

二、有人说本文流露出了作者某些消极的情绪,如文中有“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为证。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C层选做)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相关资料】

1.《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东床快婿”:亦称 “东床驸马”、“东床娇婿”、“东床坦腹”、“东床娇客”

东晋太尉郗鉴要为自己女儿找女婿,郗鉴觉得丞相王导(王羲之的伯父)家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佳,于是郗鉴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择婿。一天早朝后,郗鉴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来到王丞相家。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无不卯足了劲,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唯盼雀屏中选。 

郗府管家看来看去,感觉王府的青年才俊个个都很好。最后,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原来王羲之在来相府半路上再三赏玩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的古碑后,沉迷不已,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相亲的事早忘光了。当他急急忙忙来到相府,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就随手脱掉外衣,袒胸露腹,边喝着茶,边想着蔡邕的书法。管家见他这般神情,惊呆了,问他话也不答理。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哈哈,我要选的就是他了!”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探究指导】

请同学们先完成,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然后小组再展开合作探究,核定最规范的答案。

此译文仅作参考。

读读这些资料,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文档

《兰亭集序》预习学案

装订线《兰亭集序》导学案(一)编制人:高二语文组审核人:领导签字:【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勾画重点字词,再研读本学案。牢记:先熟读课文,再做本预习案。2.限时15分钟,完成,书写规范,保证学案完成质量。【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有关常识背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初步疏通文章,充分阅读课文,学会预习文言文的方法。3.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课前预习案第一步:熟读课文,初步翻译,勾画理解重点文言基础知识,把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