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10:33
文档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一、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二、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叙述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四、记叙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  (3)以某物为线索  (4)以某人为线索  (5)以见闻为线索 (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以感情为线索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五、叙述的人称一般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推荐度:
导读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一、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二、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叙述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四、记叙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  (3)以某物为线索  (4)以某人为线索  (5)以见闻为线索 (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以感情为线索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五、叙述的人称一般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一、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叙述的顺序:

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

四、记叙线索

(1)以时间为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   (3)以某物为线索   (4)以某人为线索   (5)以见闻为线索  

(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以感情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

五、叙述的人称

一般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六、记叙文的详略

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

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

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七、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有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1、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 2、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3、深化主题 4、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5、感染读者 6、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八、记叙文中的过渡和照应

(1)过渡

作用:承上启下

1、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

2、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

3、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

(2)照应

分析文章的照应,要做到四看:

1、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  2、看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3、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  4、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

九、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

(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的对不对,还可以通过朗读体味。

(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理解句子的含义

(1)文章的开头段(句)的作用可能用: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2)文章结尾段(句)的作用可能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等

(3)文章中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过渡(承上、起下、承上启下)作用

(以上三种题型回答时格式: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

十、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节奏明快,语气连贯,读起来酣畅淋漓,气势磅礴,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十一、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1、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伏笔/铺垫;   7、照应/呼应     8、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9、悬念 10、巧合

十二、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

(1)从直接描写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

(3)从细节描写入手。(4)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十三、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这是一种根据文体特点来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阅读一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写事、记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文学报告等等。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十四、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十五、鉴赏语段

1、内容(写什么;选材有什么独到之处);2、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3、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

十六、标点符号

(一)引号的五种用法:

1、表引用;2、表特定称谓;3、表强调/表着重指出;4、表特殊含义;5、表讽刺或否定。

(二)破折号的五种用法:

1、表解释说明;2、表语言的中断或延长;3、表插说;4、表话题转换;5、表递进

(三)省略号的六种用法:

1、内容省略;2、表语言断续;3、表话未说完;4、表心情矛盾;5、表思维跳跃;6、表思索正在进行。

(四)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

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五)六种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文档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一、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二、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叙述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四、记叙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  (3)以某物为线索  (4)以某人为线索  (5)以见闻为线索 (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以感情为线索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五、叙述的人称一般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