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叙述的顺序:
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
四、记叙线索
(1)以时间为线索 (2)以事件为线索 (3)以某物为线索 (4)以某人为线索 (5)以见闻为线索
(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以感情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
五、叙述的人称
一般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六、记叙文的详略
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
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
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七、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有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1、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 2、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 3、深化主题 4、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5、感染读者 6、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八、记叙文中的过渡和照应
(1)过渡
作用:承上启下
1、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
2、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
3、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
(2)照应
分析文章的照应,要做到四看:
1、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 2、看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3、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 4、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
九、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
(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的对不对,还可以通过朗读体味。
(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理解句子的含义
(1)文章的开头段(句)的作用可能用: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2)文章结尾段(句)的作用可能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等
(3)文章中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过渡(承上、起下、承上启下)作用
(以上三种题型回答时格式: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
十、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节奏明快,语气连贯,读起来酣畅淋漓,气势磅礴,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十一、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1、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伏笔/铺垫; 7、照应/呼应 8、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9、悬念 10、巧合
十二、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
(1)从直接描写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
(3)从细节描写入手。(4)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十三、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这是一种根据文体特点来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阅读一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写事、记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文学报告等等。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十四、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十五、鉴赏语段
1、内容(写什么;选材有什么独到之处);2、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3、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
十六、标点符号
(一)引号的五种用法:
1、表引用;2、表特定称谓;3、表强调/表着重指出;4、表特殊含义;5、表讽刺或否定。
(二)破折号的五种用法:
1、表解释说明;2、表语言的中断或延长;3、表插说;4、表话题转换;5、表递进
(三)省略号的六种用法:
1、内容省略;2、表语言断续;3、表话未说完;4、表心情矛盾;5、表思维跳跃;6、表思索正在进行。
(四)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
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五)六种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