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姓名:
1、金属不具备的物理共性是( )
A.银白色金属光泽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导电性
2、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
A.弹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导电性
3、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X、Y、Z B. Y、Z 、X C.Y、X、Z D.Z 、X、Y、
4、(2009年)下列物质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 B.镁 C.磷 D. 硫
5、(2010年)铁钉在下列情况下最容易生锈的是( )
干燥的空气中 部分浸入水中 干燥氮气中 浸没在植物油中
A C B D
6、(2010年)在锌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加下列溶液时,一定会产生沉淀的是( )
A. K2CO3 B. NaOH C.BaCl2 D. AgNO3
7、(2008年)在金属Cu、Al、Ag、Zn中,既能与银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Al、Ag、Zn B.Al、Zn
C.Cu、Al、Zn D.Ag、Zn
8、(2011年)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A.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有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产生大量黄烟,放出大量的热
9、(2011年)下列物质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
A.H2O B. FeCl2. C.H2SO4 D.CO2
10、(2011年)铝、铁、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B.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铁制品都是大多数都是铁合金 C.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铝>铁>铜 D.三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11、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腐蚀最慢?( )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 B.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金属的活动性:Zn>Ag>Cu
C.合金属于纯净物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3、(2011年)已知镁可以和热水反应[Mg+H2O==== Mg(OH)2+H2↑]并放出热量,待反应完全后,趁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但随着温度的降低,红色渐渐裉去,直至无色。以下判断不合理的是( )
A.温度降低,Mg(OH)2的溶解度减少 B.温度降低,溶液的PH值变小
C.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失效 D.溶液中的Mg(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14、要探究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可以选用下列哪组试剂进行实验?( )
A.Zn、CuSO4、Ag B.Cu、Ag、ZnSO4 C.Zn、Cu、H2SO4 D.Zn、Cu、AgNO3
15、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银和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不含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
C.滤液中一定有亚铁,可能有银和铜
D.滤液中一定有亚铁,一定没有银和铜
二、填空题(21分,每空1分)
16.(3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1)常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油漆,是为了防止铁制品 。
(2)将花生油沿一根筷子倒入细口瓶中,该操作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利用焚烧生活垃圾发电,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
17、(4分)钛(Ti)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而被认为是本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的提取可用钛酸亚铁为原料。 △
(1)钛酸亚铁(用R表示)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C=====2Fe+2TiO2+CO2↑
则Ti元素的化合价是 ,钛酸亚铁(R)的化学式是 。
(2)TiCl4 在高温下与过量的镁反应可制得金属钛,同时生成氯化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去所得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镁可用的试剂是 。
18.(4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下列问题:
⑴形状、大小相同的Zn、Mg、Fe三种金属片与稀盐酸反应时,最剧烈的是 ;
⑵把金属浸入相应的溶液中,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铜和稀盐酸 B.锌和硫酸溶液 C. 铁和硫酸铜溶液
(3) 写出⑵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类型)
19.(4分)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之一,中国馆共向地下钻孔约5000根钢筋水泥桩,其横梁、椽子、斜撑、柱子的“中国红”外衣选用的是铝板,馆周围是大片红木色的塑木地板。
(1)以上建筑中使用了合成材料的是 。
A.地下桩 B.地板 C.横梁外衣
(2)钢和铝的共同点是 。
A.都是单质 B.都是合金 C.都能导电
(3)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X, X的化学式为 。
(4)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美丽的“铜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5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同时还有一种极少量叫氮化镁(Mg3N2)的淡黄色固体生成。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氨气(NH3)和一种碱。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例如,在细菌作用下,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使有毒的甲醇转化成N2和CO2 ,从而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写出氮化镁的一点物理性质: 。
(2)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氨气后溶液变蓝色,该溶液显 (填“酸性” 或“中性”或“碱性”)
(3)在Mg3N2中Mg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 。
(4)氮化镁(Mg3N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已知在细菌作用下,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的工业废水时所发生的反应为:
6NH3 + 5CH3OH + 12X = 3N2 + 5CO2 + 19H2O ,其中X的化学式是 。
三、实验题(13分)
21.(6分)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实验思考】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 。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 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用完的菜刀要擦干存放,理由是 。
(4)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 。
22.(7分)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 观察到的现象 |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 |
在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 无明显现象 |
在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
(2)为什么铝丝插入前要先用砂纸打磨: ;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刚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31、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铁矿石的冶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某钢铁厂现要用一氧化碳冶炼560吨的铁,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