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题目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 学时 | 2 | ||||||||
授课班级 | 上课地点 | ||||||||||
教 学 目 标 | 能力(技能)目标 | 知 识 目 标 | |||||||||
1.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2.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及思想。 | 通过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了解,对思想和理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 ||||||||||
能力训练 任务 | 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 | ||||||||||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 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能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间的逻辑脉络。 | ||||||||||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 具有高中政治学常识的知识储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初步了解。 | ||||||||||
教学材料 | 参考教材,多媒体课件 | ||||||||||
工具准备 | 多媒体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生活动 | 时间 分配 | |||||||
问题 导入 | 1.同学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它的创始人是谁? 2.马克思主义诞生迄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了,为什么我们今天依然要坚持它? | 提问 | 思考 回答 | 3min | |||||||
内容讲授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简介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从狭义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 从广义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而且还包括它的继承者(列宁、、、、等)对它的补充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中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党在领导中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面旗帜就是我们要永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 第二节 思想 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思想的科学涵义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正确的”、“集体智慧” 2、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战争与成为时代主题,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已昭示人类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纪元。 (2)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4)实践基础:中国党领导的和建设的实践。 二、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理论。 2、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和策略。 4、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主。 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 案例教学 课件演示 讲授 举例 课件演示 讲解 重点讲解 提问:概念理解 讲授 | 倾听 看 听 听讲 倾听 思考 回答 听讲 | 5min 15min 10min 15min 7min | |||||||
实践环节 | 讨论: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及思想? 的功绩与过失 思想的作用 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战略家、理论家。从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 讨论 总结 | 小组 讨论 自由 发言 倾听 | 15min | |||||||
内容讲授 | 第三节 理论 一、理论的科学涵义 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2、历史根据: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 3、现实依据: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 课件演示讲授 | 听讲 | 15min | |||||||
归纳总结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 归纳总结 | 倾听 | 3min | |||||||
学习与思考 | 怎样正确认识思想、理论各自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提问 | 思考 | 2min | |||||||
教 学 体 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