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本内容设计出一个简单LC并联谐振回路的模型,计算其各个特征参数。
2、仿真分析谐振回路各支路电流、电压关系(包括大小和方向),测量等效谐振电阻。
3、仿真分析测量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4、不同Q值的谐振曲线
5、谐振回路通频带的测量
6、信号源内阻对Q值的影响
QL=QC→E*E/XL= E*E/XC→1/XL=1/XC→BL=BC
当QL=QC也就是XL=XC或BL=BC时,为R-L-C并联电路产生谐振之条件。
(1)并联谐振电路之特性: =1/(G+jBC-jBL)=1/G=R=1
电路阻抗最大且为纯电阻,即 I =E/Z=E/R,电路电流为最小
(2)并联谐振电路之特性:Z=1/Y=1/(G+jBC-jBL) =1/G=R
电路阻抗最大且为纯电阻。即:I=E/Z=E/R
电路电流为最小。即:PF=cosa=Z/R=R/R=1
电路功率因数为1,即:P=E*E/R
并联谐振又称为反谐振,因其阻抗及电流之大小与串联谐振时相反。
(3)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
公式:f 0=1/(2∏√LC)
R-L-C 并联电路欲产生谐振时,可调整电源频率f 、电感器L 或电容器 C 使其达到谐振频率f 0 ,而与电阻R 完全无关。
(4)并联谐振电路之品质因数:
公式:Q=1/W0L=1/R√L/C
品质因子Q值愈大表示电路对谐振时响应愈佳。
(5)并联谐振电路导纳与频率之关系:
电感纳BL=1/(2∏fL),与频率成反比,故为一曲线。
电容纳 BC= 2∏fC ,与频率成正比,故为一斜线。
导纳 Y=G+ j(BC- BL)
当 f = fr 时,BC=BL,Y = G ( Z= R 为最大值),电路为电阻性。
当f>fr 时,BC>BL ,电路为电容性。
当f<fr 时,BL>BC ,电路为电感性。
当f = 0 或f = ∞ 时,Y = ∞, = 0 ,路为短路。
若将电源频率f 由小增大,电路导纳Y 的变化为先减后增,阻抗Z 的 变化则为先增后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