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标准(高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11:57
文档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标准(高职)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适用专业:所有专业适用课时:32课时学分:2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本课程以创新创业为就业导向,在大一(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将本课程设计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以任务项目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二、课程性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是根据
推荐度:
导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适用专业:所有专业适用课时:32课时学分:2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本课程以创新创业为就业导向,在大一(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将本课程设计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以任务项目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二、课程性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是根据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适用课时:32 课时

学分:2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以创新创业为就业导向,在大一(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将本课程设计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以任务项目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二、课程性质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是根据《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 号)的通知精神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课程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出发,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文件精神,从一个崭新视角传授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帮助大学生们培养创新精神, 提升创新能力,树立创业意识,塑造创业者素质,掌握创业技能。因此,本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在青少年职业发展课程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目的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面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不仅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积累,而且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平台支持,让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延展人生的宽度和广度,积累起人生最宝贵的经验值和成就感。

2.分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大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了解当前创新创业概况,认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构成及培养方法,了解创新成果类型及保护方法, 理解创业者与创业团队的特征,熟悉创业环境与,认识创业机会的概念、特征、类型, 掌握创业企划书、创业融资的基本内涵和策略,了解新企业的创立、生存、成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大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为自己设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撰写商业计划书,能迅速用创新思维、创新技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及时保护创新成果,短时间内识别商业机会,捕捉创业机遇,开展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明确自身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的不足以便于以后在创业实践中加以改进。

(2)过程与方法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案例分享、课堂讨论、角色模拟活动等充实和丰富课堂,并利用课后拓展和相关测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课堂讨论和角色模拟,体会学习的快乐,分享学习的经验,交流学习的方法,不断增强创新精神, 强化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大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热爱创新,正确定位创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心态。能客观对待创新与创业的关系,深刻全面评估个人创新全貌,能培养自己创业理念,理性对待创业,不盲目乐观,不随波逐流;能全面深刻分析自己创业的可行性,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四、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表1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课时

序号学习情境学时教学形式备注
1了解创新创业内涵4头脑风暴式
2准备创新创业知识2头脑风暴式
3提升创新创业能力4启发式、讨论式
4辨识创新创业机会4启发式、讨论式
5整合创新创业资源4启发式、讨论式
6选择创新创业模式6启发式、讨论式
7制定创新创业计划8探索-实践

8创新创业实践4探索-实践

合计36
(二)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表2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学习情境名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教学载体

学时建议

教学方法与

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项目 1

了解创新创业内涵

认识创新创业内涵及意义,了解创新创业现状,激发学习积极性

任务一:理解创新创业内涵

任务二:梳理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任务三:创新创业对大学生的意义

任务项目

4

教学方法:

头脑风暴式、启发式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

1、多媒体教室

2、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1)过程性考核 70%+期末考核30%

(2)过程性考核:出勤情况 15%+课堂 提问15%+ 课堂讨 15%+一般 作业10%+ 研究性作 业15%

(3)期末考核:以个人提交创 业计划书 方式

知道有效利用

创业知识,熟

任务一:了解创新创

业需要的专业知识

2教学方

法:

1、多

媒体

(1)过程

性考核

2

准备创新创业知识悉企业的注册流程,明确了解创新创业知识对创业者成败的影响

任务二: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项目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室 2、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3、实体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70%+期末考核30%

(2)过程性考核:出勤情况 15%+课堂 提问15%+ 课堂讨 15%+一般 作业10%+ 研究性作 业15%

(3)期末考核:以个人提交创 业计划书 方式

项目 3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认识创新能力的内涵,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协助大学生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途 径,激发创业热情

任务一: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内容

任务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任务项目

4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式、启发式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

1、多媒体教室 2、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1)过程性考核 70%+期末考核30%

(2)过程性考核:出勤情况 15%+课堂 提问15%+ 课堂讨 15%+一般 作业10%+ 研究性作 业15%

(3)期末考核:以个人提交创 业计划书 方式

项目 4

辨识

引导大学生了解创业机会内涵,熟悉优质创业机会特 征,掌握创新

任务一:了解创新创业机会概念及特征 任务二:分析识别创业创新机会理论和基本方法

任务三:学会科学评

任务项目

4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讨论、

演讲

1、多媒体教室 2、建立资

源共

(1)过程性考核 70%+期末考核30%

(2)过程

性考核:出

创新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科学评估

估创新创业机会

任务四:识别并避免创新创业机会瑕疵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享平台

勤情况 15%+课堂提问15%+课堂讨 15%+一般作业10%+研究性作业15%

(3)期末考核:以个人提交创 业计划书 方式

项目 5

整合创新创业资源

了解创业资源的类型,学会整合,管理和评估创业资 源,提高创业资源整合能力

任务一:认识创业资源及资源盘点

任务二:了解创业资源的整合方式

任务三:掌握必要的融资渠道和方法

任务项目

4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讨论、演讲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

1、多媒体教室 2、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1)过程性考核 70%+期末考核30%

(2)过程性考核:出勤情况 15%+课堂 提问15%+ 课堂讨 15%+一般 作业10%+ 研究性作 业15%

(3)期末考核:以个人提交创

业计划书

项目 6

选择创新创业模式

认识创业环境与,学会分析大学生创业环境,利用相关,引导大学生理解商业模式,掌握创业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了解商业风险和识别方

任务一:了解创业模式,掌握模式的选择方法

任务二:创业团队组建,及创业者的创业素质

任务三:认识创业环境

任务四:风险意识识别

任务项目

6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讨论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

1、多媒体教室 2、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1)过程性考核 70%+期末考核30%

(2)过程性考核:出勤情况 15%+课堂 提问15%+ 课堂讨 15%+一般

作业10%+

研究性作业15%

(3)期末考核:以个人提交创

业计划书

项目 7

制定创新创业计划

了解创业企划书的内容,握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的撰写理念与方法,学会撰写创业企划书,

任务一:了解创业计划书定义和内容

任务二:掌握创业计划书的主要内容

任务三:掌握创业计划书的步骤和格式 任务四:撰写创业计划书

任务项目

8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项目训练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

1、多媒体教室 2、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1)过程性考核 70%+期末考核30%

(2)过程性考核:出勤情况 15%+课堂 提问15%+ 课堂讨 15%+一般 作业10%+ 研究性作 业15%

(3)期末考核:以个人提交创

业计划书

项目 8

创新创业实践

熟悉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掌握实践是检验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手段

任务一:指导大学生如何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任务二:促使创业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任务项目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项目训练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课件

1、多媒体教室 2、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1)过程性考核 70%+期末考核30%

(2)过程性考核:出勤情况 15%+课堂 提问15%+ 课堂讨 15%+一般 作业10%+ 研究性作 业15%

(3)期末考核:以个人提交创

业计划书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验或者创业实践经历,具有教学团队的合作、钻研和创新精神,能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理念,拓展新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建构教学环境。

2.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自行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提高课堂信息量,多种视频材料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名人传记和影视资料:介绍名人的励志故事,激励学生勇于拼搏,增强学生自信心,拓展学生的视野。

3)网上资源:建立共享型资源平台,提供帮助学生课外自我测评、案例讨论和答疑等网上资源,学生可以随时登陆进行讨论。

4)加强实体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发动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源,如交流会、创业基地、勤工俭学岗位、夜市地摊、社团活动等,通过多种多样的观察与学习、交流与实践,把所学的理论与现实社会更好的结合,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5)建设线上线下互动、校内校外联动的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基地。搭建一个高仿真的实验实训环境,全面模拟创业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打造一个创客空间,提供相关配套支持; 对接一个校外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精英团队孵化提升。

(二)教材编写 1、课程结构

本课程旨在紧密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势和当代大学创新创业的现状,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真实案例,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大学生的创业进行全面的定位和分析,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课程结构以模块化、任务式安排,包括 项目,36个任务。

第 1 部分理论概述,包含4个任务块,介绍创新创业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创新创业类型、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意义; 第 2 、3部分包含6个任务,重点阐述如何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精神、转化创新成果;

第4、5、6、7部分包含23个任务,阐明创业过程中的主要要素,包括创业素质、创业团队、创业环境和、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风险、创业计划书、创业资金、创办新企业、企业生存和企业成长。

课程设计既有创新创业的宏观方面的整体把握,又有对创新创业的细节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大量的精选案例会让大学毕业生进入一个现实的世界,从中得到良好的启发;激发求知欲望的课前思考题有助于顺利进入课程;高屋建瓴的顺序活动有助于开拓视野。

课程每个项目部分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方法,如名人名言、案例导入、故事分享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注重实际操作,开展实践活动,如学习指南、思考题、测试题和课后拓展等,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三)教学方法

1)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编制多媒体课件,搜集视频材料,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元全景式训练——训练环节既有方式教学和自学内容,又有头脑风暴式、启发式、讨论式、无领导小组式等教学手段和方法:既有演讲、辩论、佳作欣赏、沙盘模拟、自我测试、自我训练等教学部分,还有走出课堂,面对社会的案例训练、创新创业大赛等,最大限度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评价

1.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评价的方法,本课程实行多元性评价,采用采用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通过课堂提问、课前调查、课后作业、课堂讨论、期末作业等多种手段进行课程考核,课程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1)考核方式

本课程学习成绩采用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过程性考核占70%和期末考核各占 30%。过程性考核包括出勤情况(15%)、课堂提问(5%)、课堂讨论 15%、课堂讨论结果分析(10%)、一般作业(10%)、研究性作业(15%)等,其中出勤情况、课堂提问、普通作业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课堂讨论及讨论结果的讲解、研究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期末考核以提交创业计划书方式考核,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

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1)评教目的

关注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是否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潜能;较为客观地反应出教师的优点和不足,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与反思。

2)评教方法

可由学校相关机构组织进行,采用同行间互听互评、学生评教等方法,使对教师的评价能达到全方位、立体的角度,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六)教案编写

1)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内容要全面、完整,还要重点突出;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实行个性化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老师的风格来组织。

2)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指明每一节课要运用到的教学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3)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事先设定好学习的情境,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学习活动,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后作业和课外学习的安排。根据上课的内容,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以使得学生巩固新知识。同时,要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一些课外学习,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感性认识。

六、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全校所有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

文档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标准(高职)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适用专业:所有专业适用课时:32课时学分:2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本课程以创新创业为就业导向,在大一(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将本课程设计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以任务项目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二、课程性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是根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