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电视音乐音响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12:05
文档

电视音乐音响整理

电视音乐音响第一章视听艺术声音的发展历程本章摘要:舞台艺术是农工时代产生的艺术,电影是工业化时代产生的艺术,电视是电子时代产生的,这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科技文明飞跃的必然结果。电视和电影是视听艺术。视听艺术具有所有艺术和舞台艺术无可比拟的制作手段。音乐是率先进入视听艺术的声音,早期无声电影使用交响曲和钢琴曲片段,由演奏家在银幕后为电影配乐。视听艺术需要音乐是因为它有丰富的表情性、动人的描绘功能、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风格和概括性。构成艺术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与舞台艺术完全不同,各
推荐度:
导读电视音乐音响第一章视听艺术声音的发展历程本章摘要:舞台艺术是农工时代产生的艺术,电影是工业化时代产生的艺术,电视是电子时代产生的,这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科技文明飞跃的必然结果。电视和电影是视听艺术。视听艺术具有所有艺术和舞台艺术无可比拟的制作手段。音乐是率先进入视听艺术的声音,早期无声电影使用交响曲和钢琴曲片段,由演奏家在银幕后为电影配乐。视听艺术需要音乐是因为它有丰富的表情性、动人的描绘功能、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风格和概括性。构成艺术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与舞台艺术完全不同,各
电视音乐音响  

第一章  视听艺术声音的发展历程

本章摘要:

舞台艺术是农工时代产生的艺术,电影是工业化时代产生的艺术,电视是电子时代产生的,这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科技文明飞跃的必然结果。

电视和电影是视听艺术。视听艺术具有所有艺术和舞台艺术无可比拟的制作手段。音乐是率先进入视听艺术的声音,早期无声电影使用交响曲和钢琴曲片段,由演奏家在银幕后为电影配乐。

视听艺术需要音乐是因为它有丰富的表情性、动人的描绘功能、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风格和概括性。

构成艺术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与舞台艺术完全不同,各工种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声画协调、巧妙、有机的配合尤为重要。

艺术化的听觉世界是使画面活起来、增加立体感、增加节目信息量和画面组接多样化的重要因素。

艺术的门类: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综合;音乐和绘画是最古老的艺术。

圣.桑[法]为电影音乐最早作曲:作品《动物狂欢节》,《吉兹公爵的被刺》1913扎梅尼克为无声片创作了一本钢琴伴奏曲集《几只狐狸--电影音乐集》

1、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美国的《爵士歌王》

斯坦那(第一批知名电影配乐大师):《乱世佳人》、《心声泪影》 此外还有纽曼(《呼啸山庄》)、惠特曼(《蝴蝶梦》《费城故事》)30年代崛起的配乐大师。

2雷振邦作曲影片:军旗、成渝铁路、深山探宝、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景颇姑娘、达吉和她的父亲、吉鸿昌、小字辈   赵季平 《菊豆》《黄土地》 认为电影音乐应赋予电影以灵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音乐的特性:

○丰富的表情性:音乐对人的感情——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真正的音乐,永远是反映寓于人们心底的生活内容,及内心世界的。托尔斯泰称音乐为“感情的速记”。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曲家塑造了具有悲剧特征的、感人至深的音乐形象,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的描绘了梁祝相爱、英台抗婚、坟前化蝶。

○动人的描绘功能:音乐具有运动性和模仿性,音乐的描绘通过声音的运动,模仿、暗示以及象征,引起人们的联想完成。音乐的描绘是通过声音的运动,声音的模仿以及暗示和象征。声音用直接模仿和近似模仿的方式来描绘。例如:“5 3 ”布谷鸟的叫声。德彪西的《大海》波澜壮阔,写大海的变化无穷,深不可测;而又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维瓦尔地:《海风协奏曲》;盛礼洪:《海之歌》;门德尔松:《静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程》;鲁宾斯坦:《大海交响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德彪西:《大海》

○强烈的时代感:音乐富于时代性,它是历史的记忆,它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感受。音乐富于时代性,它是历史的记忆,他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和感受。例如:电影《我们的田野》影片名字使用了歌曲名,歌曲是历史的记忆,美好的回忆又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志愿军军歌》

○鲜明的民族特色:音乐艺术源于生活,但是生活环境、生产条件、风俗语言以及民族欣赏习惯的不同,音乐的民族特色特别鲜明。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冰山上的来客-雷振邦)《平原游击队》《樱花》

○具有地方风格:音乐不仅有民族特性,一个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还有地方性;由于地区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物产不一样,造成了音乐语言不一样;音乐作品常常有因把握住了某地的音乐语言特色,而引人入胜取得成功的。 唐诃、生茂《长征组歌》-《告别》江西采茶戏音调 《蹉跎岁月》主题曲《一支难忘的歌》云南味 

○有概括性:音乐的概括性,是由于音乐有确定性的一面和不确定性的一面而产生的;音乐只善于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活动、精神状态和刻画人的内心世界,或借助人的生理、心理状态,让人联想到一定的形象,对更具体的东西则无法实现,使音乐具有了概括性。  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进行曲》 听出一支前进

4电视发明于1936年,比电影晚40多年

5黄准创作《蹉跎岁月》主题歌,王立平为《哈尔滨之夏》做《太阳岛上》

台标音乐、栏目音乐、电视广告音乐、MTV、电视专题晚会形成电影音乐范畴里完全没有的新门类;就声和画的表现手段来说,蒙太奇分为画面蒙太奇、声音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                                             

6 电视分类:新闻节目、文艺节目、戏剧节目、服务性节目、社科节目

(一)故事片与电视剧

故事片:长度有限,以文学名著改编,大约90分钟的长度;画面、对话、音乐音响精益求精;强调艺术性;

电视剧:长篇连续,一天一集慢慢回味,强调通俗性

(二)电视纪实片与电影纪实片

1、纪实片强调原汁原味,纪实作品强调音响的写实性与完整性,没有音响就不可能纪实。

2、生活中有不说话和没有音乐的时候,但没有没音响的时候。

3、电视纪实片音乐与音响此起彼伏,音响多于音乐,音乐少而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电影纪录片除了解说,就是音乐,因此记录了画面,缺少真实的声音。

(三)电视音乐的总结

1、电视音乐不能过于“艺术化”,不能太多单独的技巧性表现,曲式不能太复杂,篇幅不能太长,和声不能太浓重。

2、简明、朴素、流畅、通俗是它的特点。

3、淡雅、轻松、明快的音乐比较适合融入电视语言。

7论述声音在电视中的重要性?

1)音响能使画面活起来: 声音在烘托画面气氛、渲染情绪方面,有他独到之处。在电视片中,画面只有伴以声音才显出活气。例:纪录片《老北京的叙说》中,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残冬京华图”看见了也听见了,如临其境。

2)声音是使画面立体化的因素: 声音的传播是向四面八方呈辐射型的,在开阔地会自然扩散,而遇到平面反射物会产生回声。声音的特性在不同空间产生不同效果,电视和电影里通过声音给人空间的立体感觉。是对二维平面画面产生三维立体感觉的有力支持。电影《廊桥遗梦》中,汽车穿过廊桥时的声音变化。

3)声音是多层次多色彩的表现因素: 在电视的声音中同时出现语言、音乐和音响,这已经是三个层次的声音。音乐本身又是多层次的。声音的多层次、多色彩表现功能,大大的丰富了电视的表现手段,也增加了信息量。尤其在戏剧性比较强、矛盾复杂的情况下。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集,人喊马叫乱成一片。

4)声音是增加信息量的主要因素: 通过声音增加信息量,主要是声音的密集化、声音在时空中的压缩和画外音响对时空的扩展。

5)声音是画面组接多样化的因素: 由于声音的听觉特性,是声音具备了许多表现特性。比如全方向性就产生了声音空间和画面空间的不同,使画面组接方法有了多样性的可能和多种选择的机会。例如:门铃、电话铃、风雨声

第二章  音乐—感情深处的写意“画”

本章摘要:

音乐是古老的艺术,有自己、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和表现方式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能够精确地表达人们内心的感受与情绪

音乐是电视艺术表现的主要因素,因而电视工作者应该了解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会欣赏音乐

音乐的原始材料是乐音,乐音有音高、音值、音强和音色四种特性,乐音有准确的记录符号

音乐的表现手段:旋律、节奏、和声、调式、速度、力度、音强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架

音程:两个乐音的距离,度是单位,度数是音程的个数

1乐音是音乐唯一的材料,但是个别音并没有表现意义,只有当作曲家把它们按音乐特有的章法,有序地组织在时间的流动中,才能成为动听的音乐。乐音有严格的组织,具有音高(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时值(物体振动的时间长短决定的)、音量(物体振幅的大小所决定的)和音色(由发音体的质地、形状、大小和范音的多少决定的)四大特征。八音:中国古代以金、石、木、土 、革、丝、匏、竹八种不同材料来划分乐器的种类,称为八音。

2交响乐队(又称管弦乐队)的组成:

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双簧管、中音双簧管(英国管)、巴松(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

弦乐器:小、中、大、倍大提琴(拉弦);拨弦、竖琴、诗琴、吉他

打击乐器:定音鼓、木琴、钟琴、钢片琴、管钟(有固定音高的);大鼓、小鼓、铃鼓;响板、三角铁;大锣、钹(无固定音高的)

3民族乐队也叫民族管弦乐队:拉奏、弹拨、吹奏、打击乐器

4王立平《潜水姑娘》电子琴

5按总音色划分:木管乐器冷色的、铜管乐器热烈辉煌的、弦乐器暖色的、电子琴冰凉的

6旋律(音乐的灵魂):音高关系、节奏的生动的统一。旋律线类型1)同音反复型2)连续上行级进型3)连续下行级进型4)分解和弦上行型5)突跳型6)环绕型7)模进型  上行由低到高  下行由高到低

7节奏(音乐的骨架):广义的讲一切协调、平衡和有规律的运动都可称为节奏。在音乐中,音的各种长短和强弱变化的不同组合叫节奏

第三章  电视音乐的分类及艺术特点

本章摘要:

标志音乐出现次数最多,音乐和画面并重。音乐在综艺晚会上起重大作用,最具远期效应;电视广告音乐最年轻,创意奇特,声画并茂;音乐会实况转播是音乐节目电视加工形式中最基本的一种。电视剧与专题片中的音乐是电视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因素,受电视画面制约,为画面服务,有时也可参与剧情发展。名曲欣赏和MTV是以音乐为依据进行拍摄和编辑

电视音乐特点表现为 高度的根据性;不对称性;新颖简明的风格和多彩丰富的和声

1分类:广义讲一切从电视屏幕传出的音乐,都叫电视音乐。分为标志音乐(其中栏目音乐运用最广泛)、广告音乐、综艺节目及其它节目中的音乐、音乐会实况转播、音乐电视和请您欣赏、专题片音乐(最复杂)、电视剧音乐(影响最广泛)七类

2标志音乐:◎包括各个电视台的台标音乐和各个栏目的片头、片尾音乐。◎音乐与画面并重◎作为一个特定符号出现的,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是一个台或栏目的门面。◎具有相对稳定性,一年甚至几年不变◎时间短:15-30秒,长的最多2分钟

3栏目音乐:电视节目按受众群体划分:少儿栏目《大风车》《动画城》《七色光》;青年《十二演播室》;老年《夕阳红》《金色时光》;妇女类《半边天》;农民《致富经》《农村教育》;军人专设《军事天地》

栏目音乐要和栏目的内容、气氛、情调相一致,要有个性,准确而贴切。

4 广告音乐

世界上最早的广告是通过声音进行的,叫口头广告,又称叫卖广告,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广告形式。

广告的多种表现形式:

A.以情动人——黑芝麻糊、孔府家酒

B.以人物作证——化妆品

C.以气氛感人——雀巢咖啡、娃哈哈纯净水、雕牌洗衣粉

电视广告音乐的特点:具有明确的商业性;创意奇特,声画并茂;音乐音响服从于画面;时间短。

电视广告音乐类型:1)代替语言的喧叙调活叫卖调式 (松下电器)   2)名曲效应 (娃哈哈 我的眼里只有你)  3)声画统一,突出产品形象,是广告音乐常用的一种方式;根据画面设计,配上与画面产品形象、风格、情绪、气氛相一致的音乐;从视听两个方面加深观众印象。

(洗衣粉农家音乐突出无污染,绿色)

5综艺节目中的音乐

综艺节目兼容量大,它可由音乐、舞蹈、小品、戏剧片断、曲艺、杂技、魔术等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以及服装表演、武术表演等组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结构自由,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欣赏要求。

综艺晚会要想成功,精品艺术不可少

    1、选择思想和艺术上都是一流的作品

2、内容新、形式新、演员面孔新

3、在作品中必须有动情地一笔,以情动人。

6、名曲欣赏与MTV

以音乐为依据。配以优美的画面、声画俱佳、具有艺术性和娱乐性的视听艺术节目。

☆名曲欣赏

艺术品位较高的一种电视艺术片,它是把世界名曲配上和音乐节奏、气氛相同的、精致画面,并辅以字幕而成。多为欧洲古典音乐大师的管弦乐、室内乐或器乐独奏中的名篇。

☆MTV

Music  television 的简写,直译为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首先在《》播出

MTV的特点

A.全新的音画关系 以声为主、画服从于声

B.快速剪辑

C.画面的观赏性和多义性

7、音乐会实况转播和专场录像

A.音乐会实况转播:使电视观众和在音乐厅的观众同时欣赏到音乐家的演出,并能感受到音乐会演出的现场气氛,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是音乐节目电视加工形式的最基本的一种。

C.特写、中景、大全景用的比较多,大全景一般用在开始、结尾、或介绍乐队全貌,但使用较少

8、专题片音乐(最复杂难处理的)

A.由片头、片尾以及分散在各个段落的音乐组成

B.多集纪录片一般有一首主题歌或主题音乐贯穿全曲

C.对全片艺术风格的统一、主题的概括、解释和深化其重要作用

D.插段音乐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激发联想、刻画人物

9、电视剧音乐(影响最广泛的)

电视剧音乐主要由片头曲、片尾曲、主题音乐、插段音乐组成。

插段音乐:是在片子进行中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而安排的乐曲,它有长有短,如果以歌曲的形式出现则称作插曲。插段音乐依剧情的发展需要安排在不同的场景中,用以表现剧中某个具体情节、气氛和人物情感,它结构自由,形式多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词  谷建芬曲   《三国演义》片头歌

《枉凝眉》  曹雪芹词   王立平曲    《红楼梦》主题歌

《重整山河待后生》  林汝为词 雷振邦等 《四世同堂》主题曲

10 电视音乐的特点

1)高度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各种专题片、电视剧千变万化,音乐不可能具体的一一表现,只能是高度概括和简练,只有这样它才能和语言的精确性、画面的具体性相互吸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春天的故事概括一生,一生中的各种场合配以鲜活的音乐显示灵活性

2)不对称性。电视音乐的不对称性——散文风格。电视音乐受画面的制约,根据画面的需要在建立一种情绪或者情绪迅速转变时使用,具有灵活性和不对称性,它不能按照作为艺术的音乐方式用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而是有很大的随意性,哪里需要就在那里出现,呈现散文式风格。受画面的制约,具有灵活性和不对称性,不能按照艺术的音乐方式用起承转合的完整结构有很大的随意性。

3)新颖而简明的风格“新”不仅包括新的旋律、新的节奏、新的力度和速度,而且应该不断开发新的音源,挖掘新的音色。

电视音乐必需简明,因为它是和画面、语言交叉使用、综和表达的,不允许像交响乐曲一样多乐章、多声部呈现。要简单明了、不一定完整,有时点到即可。

4)多彩而富有特性的和声  电视音乐用来渲染气氛,为画面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这就需要多彩而富有特性的和声。

第四章  音乐在电视中的作用

本章摘要:

音乐是作为影视综合艺术的一个要素,在和其它要素相结合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音乐在电视中的作用是多样的

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强有力的、高度激情的艺术。它能够特别深刻有力的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是强调和提高影视作品感情的重要手段 

音乐在电视剧中可以作为一个戏剧要素参与剧情发展。这时音乐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和戏剧性

音乐可以以主题音乐或主题歌的形式贯穿全片,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另外音乐还有刻画人物和描绘景物的功能。利用音乐渲染气氛,这些都是外在作用。音乐抒发感情,是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

具有鲜明时代感、民族感、地方特色的音乐,可以引发联想。它可由此及彼,有强大延伸力,跨越时空

音乐还有揭示段落、代替音响的作用,这属于音乐的技术功能表现 

音乐通过它的各种表现手段不仅能够真切而优美地传达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以及各种性格,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音乐的作用是多样的,不仅可以鼓动情绪,而且对剧情的发展,主题的深化,人物的刻画,作品的风格,段落的提示等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音乐在电视中的作用 ? (大题 P88)

1、强调和提高作品的情感

A.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强有力、高度激情的艺术。它特别深刻有力的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是强调和提高影视作品感情的重要手段。

B.音乐能表达感情的内容,又表达了感情的强度,它是具体化的可以感觉到我们心灵的实质。

2、剧作作用

音乐作为剧作的要素,主要用于影视剧中,纪录片很少使用。作为一个戏剧要素参与其中,推动剧情发展。

3、渲染气氛

A.电视剧的戏剧冲突,是感情变化的交合点,可以增加戏剧性,成为感染观众打动观众的契机。

B.渲染气氛的音乐在片中气氛最浓烈处,使用夸张和加重的手法加以渲染,从听觉入手给画面应有的支持。

C.渲染气氛的音乐个性鲜明,主要以其节奏发生作用,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

4、概括和揭示主题

A.音乐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它可以概括、揭示主题,还可以深化主题

B.一部片子的音乐设计要服务于整体构思,不是为某个情节来设计的

5、激发联想

联想分类:1.类似联想 2.接近联想

A.为了加强感情效果,艺术作品广泛运用联想。

B.声音形象与音响形象,音响与音响所反映的情绪之间形成联想体系。

C.联想还可以分为定向联想和偶然联想。电视音乐中的激发联想就属于定向联想

D.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每个时代都产生代表那个时代特定社会风貌、人们共同情感的乐曲和歌曲。每当听到它们,就会想到那个年代,甚至那个时代的情景、人或事。

6、刻画人物形象

音乐可以把人们内心世界的各种体验和情感准确表达出来,充分利用音乐的这一特征对人物内心进行刻画,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大大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另外,音乐还可以刻画动物形象。

7、描绘景物

在电视中充分利用音乐,不仅可以使影片静中有动、声色俱全更有吸引力,而且可使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更加动人。 

☆描绘的手法

A.模仿:分为直接模仿和近似模仿

B.暗示和象征:对纯物质对象采用的手法,如某一民族的民歌就代表了这个民族。

音乐描绘景物的三种方法,第一种较少使用,第二、三中使用较多。这两种发发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他们是艺术家对各种描写对象主观体验的高度概括。总之,在设计描绘性音乐时,一定要抓住静中的动感,充分利用音乐的流动性,从而使画面更具有活动。

8、音乐转场

电视节目具有一定的结构,需要分段叙述。电视剧的段落是以戏剧发展的各个故事情节划分的,专题片的每个段落表现一个议题,或是整个事件的一个侧面。只有段落分明才能有起伏,形成段落节奏,具有形式美。

每个段落的内容情绪不同,所使用的音乐当然也不同。就要求画面转场流畅,声音也要自然。可以利用声画对位或声画对立构成新的叙事结构和蒙太奇结构。

一场戏与另一场戏由音乐连接转场,音乐气氛是上一场戏的延续,有可能是下一场戏的引入

9、扩展时空

当音乐与画面错位时,音乐常常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画外,从而获得时空扩展的艺术效果。

☆利用音乐扩展时空的方法:

A.利用视觉和听觉的不一致,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立体的获得信息,冲破画框的约束,画框内外连成一体,时空的已扩展

B.为画面配以具有典型的时代性、地方性,或于画面人物有典型意义的音乐,引起人们产生联想,把人们的思维带到画外,把声音和画面表现的时空连在一起,产生更大的时空。

10、代替音响

音乐和音响都是声音,他们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不同的是,音乐是选择音乐界中声音中最为悦耳的,即振动有规律的声音材料。而音响一般是振动没有规律的声音材料构成。

第五章  音画的组合方式

1音乐和画面的组合关系主要有音画统一、音画对立和音画并列三种方式 

2音画统一是视听艺术中最具广泛意义的一种组合方式,音画统一主要是指音乐和画面的总体艺术风格、时代背景、民族风格的统一,其次是某个片段中音乐和画面情绪、气氛的统一。它是通过听觉手段加强视觉的形象,使其更加丰满感人,但它不能为画面提供新的寓意

3音画对立是音乐和画面在情绪上完全相反,即所谓相反相成。音画对立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最强烈,但是音画对立有严格要求,必须是相反相成,音乐和画面是貌离神合;相反而不能相成,不是音画对立。因而这种组合方式用的少

4音画并列是音画统一和音画对立两者结合,音乐可以和画面一致,但又不追随画面,以自己的特点去发挥作用,和画面并列,音乐和画面是貌离神合。

5音画统一使用最广泛,音画对立艺术效果最强烈,音画统一在专题片和纪录片中使用最多

6 MTV——音乐为主、自由对位 孟欣,中国音乐电视开拓者

以音乐为主并不是音画统一,MTV的画面不是歌词的简单图解,而是以画面的独特方式来丰富歌曲的形象,是一种自由对位的独特音画组合方式。 P112

7电视专题片—画面为主、声画统一 ;音乐在专题片中的主要功能是渲染气氛或描绘景物。 P157

8电视剧——音画对位(包括音画对位和音画并行)(深化主题)、相辅相成    P117

第六章  声音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1就声音在影视中出现的合理性来说,分为客观性声音和主观性声音两种。

2客观性声音是画面提供生源的声音,主要包括对白、环境音响、背景人声及客观性音乐

3主观性声音是画面未提供声源的声音,包括解说词、主观音响和主观性音乐。

主观性声音是编剧、导演根据节目主题、人物、气氛、环境的需要加上去的。主观声音虽然没有客观性声音那么自然、合理,但它和客观性声音一样,具有多种表现功能。

4客观性音乐以剧中道具发声、剧中人物演唱或演奏、剧中歌舞三种方式出现

5客观性音乐出现的方式:

1)、剧中道具发声:是电视遗嘱中最常用的形式。有生源的音乐都具有合理性和真实感。《小武》

2)、剧中人演奏、演唱:不但可以获得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而且还可以作为一个戏剧因素,直接参与剧情发展。《黄土地-信天游》

3)、剧中歌舞:以载歌载舞作为剧作元素,通过歌舞刻画人物、渲染气氛、描绘景物、参与剧作、进而推动剧情发展,并获得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哆来米》(音乐之声插曲)

第七章  声音的写实与写意

1就声音的表现意义而言,音响可以分为写实音和写意音两类

2写实音响由环境音响、同期声、背景人声和部分客观音乐及模拟音乐组成的写实音响具有逼真性,可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写意音响包括主观音乐、部分客观性音乐、主观音响及艺术化音响。写意音响具有信息性,是我们生活中的信息源

4艺术化音响不是自然音响的再现和复制,而是根据需要对自然音响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声音

5写意音响的使用形式有夸张、闪回、悬念、对喻四种,艺术化的音响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6写实音:由环境音响、背景人声、专题片和纪录片同期声和部分写实音乐、模拟音乐构成。

表现意义:

1)信息性:不同速度、音色、力度的音响,向人们传达不同的信息。

2)逼真性:是写实音最具表现力的功能,环境音响可以让人感到真实,专题片、纪录片要注意使用写实音。

3)运动感:声音由小到大——物体由远而近

4)透视感:和画面的透视有相似的地方,近处声音清楚,远处模糊

5)纵深运动造成的距离感和层次感:人物和车辆纵深运动造成声音的运动距离感,可以增加画面立体感的真实感声音的层次性

6)方位感

7 写意音:包括主观性音乐、部分客观性音乐、艺术化的音响和主观音响。

  夸张:夸张是写意音响经常使用的形式,它有时作为象征性的符号,有时表现一种非正常情况下的思维、幻觉或梦境,是艺术化音响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在故事片中使用。

音响夸张的效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

①在自然声的基础上加混响,增大音量

②在后期制作中通过声画错位,造成声音和声源的错位,而获得夸张音响的效果

③通过声波的改变,造成声音音调变形的音响

闪回:选择剧中已经出现过的某种具有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声音,以主观音响的形式再次多次出现,造成音响闪回,由此引发联想暗示,增加戏剧艺术效果。作为闪回的声音,往往是具有戏剧元素意义的声音。闪回主要在故事片中使用,专题片和纪录片一般用的较少。但是,在专题片和纪录片中可以借用观众所熟悉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音响,以主观方式出现也可以造成闪回效果。

悬念:某种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音响,可以和产生它的环境、事件紧密相连,有很强的象征性,可以在剧中造成悬念。

对喻:利用两个具有相反象征寓意的音响在同一影片中重复出现,形成対喻。声音和画面一样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使用得当获得潜台词,表达作品的深刻寓意。

无声:也可发挥巨大的作用,往往作为暗示死亡、危险、深奥莫测的象征

  8 我国早期的电视专题片,主观表现式的较多,由画面、解说词、音乐三个元素组成。

第八章  声音的综合艺术处理

如何理解多而有序不死板,杂而不乱有章法? (大题)P144

一、声音的层次

电视中的声音:语言、音乐、音响。

1、语言:对白、采访、画外解说

2、音响:画内音响、画外音响、写实音响、写意音响、夸张音响、闪回音响、悬念音响、对喻音响、转场音响、特写音响

3、音乐:客观性音乐、主观性音乐、主题音乐、表现性音乐、功能性音乐

☆所有的声音必须做到:

1、多而有序不死板:就是要有层次感。

2、杂而不乱有章法:一般乐曲一定要有主旋律,这是第一层次;要有副旋律,这是第二层次;要有背景和弦,这是第三层次;还要有倍大提琴奏出低音,这是第四个层次。当然有时还加入打击乐器。

☆主旋律:是构成音乐情绪气氛的主体,是乐曲的灵魂,其他层次围绕和支持主旋律,是根据主旋律的情感而构思的。

☆电视专题片的层次:

1、第一层——画面:以画面为主的叙述段落,把主题思想、主要人物事物呈献给观众——主旋律

2、第二层——语言(采访、人物同期声、解说和字幕):发挥它严密的逻辑性和明确的语意性优势,对画面不足以表达的内容作补充——副旋律

3、第三层——音响:提供真实的背景和扩大画面空间

4、第四层——音乐:不在多而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加片子的韵味、气氛等

☆层次的安排还有声部的问题:

在交响乐队里,每一个乐器组都有高音、中音、低音不同声部的乐器。

(四部合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

在专题片的四个层次中,只有画面是连续不断的,语言、音响、音乐都是断断续续的、不完整的

二、声音的主次与连贯、交替、补充、呼应

(一)在专题片中要做到杂而不乱有章法,必须做到能分清主次关系

 一般规律:画面是主要的,声音是从属的。在声音中采访、人物同期声、解说是主要的,音乐、音响是次要的。

处理声音层次的主次关系三原则:

1、在同一时间里,只能有一种声音是为主的;

2、在两种以上声音出现时,主次声音的音量比例要控制好;

3、在一般情况下最好控制只有两种声音,如果两种以上声音出现,要控制时间不要太长。

电视的声音:语言为主。语言包括采访、人物同期声、解说。采访是重要的,但是为了更概括的叙述,可能在被采访人的主要观点说完后,把采访声压小,成为解说的背景声。

音响:做为背景声处理的时候多,它常常是画面和解说词的气氛性声音,就同足球实况转播时解说和球场环境音响的关系。失去背景的依托,解说和画面都是苍白的。

音乐:音乐是画面情绪、气氛、形象的补充、延伸和深化,但有时也跟着解说的感情走。 音乐和解说词在音量上的主次关系变化最多,有解说时肯定是以解说词为主的,音量要饱满,音乐音量要控制在解说词音量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大小,以不干扰和破坏解说词为准。优秀的电视片都非常注意发挥音乐的作用,解说词量控制在片长的70%左右。在渲染气氛、描绘景物、抒发情感的时候,主要靠音乐起作用。这时要把音乐推大,让它充分发挥作用。

语言、音响、音乐三者的关系:用连贯、交替、补充、呼应八个字来概括。

连贯是对声音线条的基本要求。不同的声音,由于表现特色不同,是通过交替、补充、呼应形成变化的。语言表意、音响表真、音乐表情,但在更迭替换时,各种声音交叉中,不能突停突起,这条线虽然此起彼伏,但必须是流畅的,不能疙疙瘩瘩。

语言、音响、音乐三者关系的实际运用:

1、音响转场:从一段画面转到下一段画面,是两段画面交接连续的关健之处,既要给人醒目的转折演进层次的感觉,又要过渡的自然。两段画面交界处出现的音响。有承接传递作用

A.音响转场常常通过可以出现音响的特写画面,音响转场是醒目的,音响是突出的,瞬时的大音量使经常处于背景地位的音响,也走到前台来表演。

B.转场的音响必须是画内音响,它的设置是编导总构思的一部分。

C.体育节目里最多、最方便、最合理的转场音响是观众的呼喊声与掌声

2、为音乐转换自如设计的音响

A这种方法主要用在两段情调差别比较大,或速度变化比较大的音乐转换时。

B.其音响是用以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当然也可以改变音乐的长度。

C.这种为换音乐出现的音响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比较长的音乐或多或少会产生音乐与画面的距离感。

3、音乐和音响出现时,总是先出现音响

音响制造气氛使人身临其境的作用非常突出。但是一种声音出现时间长了也会单调,随后有音乐出来呼应,很快会让人感到有新鲜感,气氛得到升华。

4.完整的音乐声中出现时断时续的音响

A.在写意的音乐中出现一点写实的音响,别有一番情趣;

B.音响视画面而定,选择有意义的,与主题有关的都可以,但不可大多。

5.音响长于一分钟的尽情表现

  此时正是音响效果突出感人的时候。

第九章  电视音乐的创作及配置

1在视听综合艺术中,电视音乐只有在和画面、语言、音响等表现因素的结合中才能发挥作用。因为电视音乐的结构不能像艺术的音乐结构一样保留的完整结构形式,而必须符合电视作品的总体结构。因此,在专题片中音乐创作的曲式结构是总体结构

2电视片音乐的结构形式分为有主题式和无主题式两种

3有主题式又分为单主题贯穿式、双主题对比式和多主题式。单主题贯穿式是使用最多的一种

4无主题式分为散文式、音画式和组曲式三种,散文式是短片中最常用的形式

5《小街》主题歌《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徐银华词  徐景新曲

6 音乐主题:一段具有相对完整和意义的乐曲旋律,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并可用作乐曲发展的基础。

7 主题音乐:一部电视剧或专题片的核心音乐,主题音乐要与电视剧、影片或专题片的主题内容密切相关,形象一致,为更好地完成主题思想而服务。不断随剧情发展,在和声、节奏、调式、配器、节奏、旋律等方面变化。它的重复出现可以深化主题,其出现的次数、时间、位置是最突出的。只有一次是以客观性音乐形式出现的。主题歌:有歌词的主题音乐,中国素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也”之说,是说明人的嗓音最具有感染力。

8 在视听综合艺术中,电视音乐只有在和画面、语言、音响等表现因素的结合中才能发挥作用。因为电视音乐的结构不能像艺术的音乐结构一样保留的完整结构形式,而必须符合电视作品的总体结构。

音乐作品:

田汉词、聂耳曲:《义勇军进行曲》(《风云儿女》插曲)      陈钢、何占豪:《梁祝》

德沃夏克:《自新交响曲》       比才:《卡门》        翟希贤:《红军根据地》

搭错车插曲:《酒干倘卖无》       故乡的云    小轩词     谭健常曲    费翔演唱

我的中国心:张明敏  黄霑词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共和国之恋》主题歌《生死相依我若恋着你》刘毅然词  刘为光曲

《春天的故事》 叶旭全 蒋开儒词 王佑贵曲  董文华唱        《多来米》  音乐之声插曲

《好了歌》 曹雪芹词  王立平曲         《小街》主题歌《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徐银华词  徐景新曲

《浪花里飞出欢快的歌》 《太阳岛上》电视剧《哈尔滨的夏天》秀田、王立平词  王立平曲

文档

电视音乐音响整理

电视音乐音响第一章视听艺术声音的发展历程本章摘要:舞台艺术是农工时代产生的艺术,电影是工业化时代产生的艺术,电视是电子时代产生的,这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科技文明飞跃的必然结果。电视和电影是视听艺术。视听艺术具有所有艺术和舞台艺术无可比拟的制作手段。音乐是率先进入视听艺术的声音,早期无声电影使用交响曲和钢琴曲片段,由演奏家在银幕后为电影配乐。视听艺术需要音乐是因为它有丰富的表情性、动人的描绘功能、强烈的时代感、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风格和概括性。构成艺术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与舞台艺术完全不同,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