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整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2013·山东东营)1.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3·山东东营)2.文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半坡彩陶 B.大汶口黑陶 C.司母戊鼎 D.毛公鼎
(2013·山东东营)3.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 )
A.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鼓励生产 D.奖励军功
(2013·山东东营)4.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
(2013·山东东营)5.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013·山东东营)6.《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2013·山东东营)7.下列机构属于清朝有效管辖地区的是(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2013·山东东营)8.下列列强的侵华罪行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是( )
A.占领岛 B.火烧圆明园 C.拆毁大沽炮台 D.旅顺居民
(2013·山东东营)9.在《庚子西狩丛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庚子(1900年)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这段文字叙述的是( )
A.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太后、皇帝乔装外逃
B.英法联军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闻讯出逃
C.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太后、皇帝仓皇出逃
D.义和团攻占南京,清朝皇帝被迫外逃
(2013·山东东营)10.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
A.一大 B.遵义会议
C.七大 D.
(2013·山东东营)11.右图是为警示国人“铭记历史”而作。下列各诗句,能准确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A.月映华夏魂 日照乾坤辉
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同胞共圆月 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2013·山东东营)12.在《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 )
A.粉碎的全面进攻 B.粉碎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发动战略大决战
(2013·山东东营)1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了许多英模人物。下列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2013·山东东营)14.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
A.古希腊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中国文明 D.古印度文明
(2013·山东东营)15.巴黎圣母院被雨果比喻为“石头交响乐”,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其特点相同的是( )
A B C D
(2013·山东东营)16.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举办以“两个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 )
A.哥伦布到达美洲 B.马可·波罗到达亚洲
C.迪亚士到达非洲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2013·山东东营)17.世界步入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牛顿——力学三定律 B.达尔文——进化论
C.伏尔泰——启蒙思想 D.爱因斯坦——杠杆定律
(2013·山东东营)18.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实施新经济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颁布新
(2013·山东东营)19.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周期性特别强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涉及范围特别广
(2013·山东东营)20.“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英国这一主张在下列哪次会议中得以体现?( )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013·山东东营)21.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2013·山东东营)22.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成就的是( )
①蒸汽机 ②内燃机 ③克隆技术 ④互联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3·山东东营)23.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发源地,但从今天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据是( )
A.有美国充当世界 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C.联合理会作用加强 D.欧洲联盟的建立
(2013·山东东营)24.下列属于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主权斗争成果的是( )
A.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B.印巴分治
C.纳米比亚 D.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013·山东东营)25.2001年,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这是中国为顺应世界哪一潮流做出的努力?( )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信息化
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 11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013·山东东营)26.(11分)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人,光耀世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万世师表”是对谁的赞誉?(1分)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2分)
材料二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2)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证明。(4分)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3)例举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成就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4分)
(2013·山东东营)27.(13分)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主要主张。(2分)(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2分)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2分)
材料四 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全面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能力,海军发展成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海军建设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摘选自建国60年阅兵式解说词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海军的特点。(2分)联系我国海军编队多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以及“辽宁舰”航母正式列编的事实,你会得出什么结论?(2分)
(2013·山东东营)28.(14分)历史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和截面折射出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歌词中的历史印记】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1)这首歌词创作于什么时期?(1分)作者是谁?(1分)
【报刊中的历史印记】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指出“凡是毛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
——摘自《中国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结束后,在思想路线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分)这一问题是怎样解决的?(2分)
【票证中的历史印记】
票证A 票证B
(3)从票证A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B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图片中的历史印记】
图1 图2
(4)请围绕以上两幅图片,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作简要说明。(6分)
(2013·山东东营)29.(12分)从17世纪到19世纪,通过或改革,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
(1)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件?(2分)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2分)
材料二 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为拯救“濒于夭折的”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材料三
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3)你认为材料三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C 3.D 4.B 5.C 6.A 7.D 8.B 9.C 10.B 11.B 12.C 13.D
4.A 15.C 16.A 17.D 18.B 19.A 20.B 21.C 22.B 23.D 24.A 25.D
二、非选择题:26题11分,27题13分,28题14分,29题12分,共50分。
26.(11分)(1)孔子;(1分)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倡导好学善思,态度老实,温故知新等。(答出两条即可)(2分)(2)唐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制度、文字等);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新罗(朝鲜)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官制、科技等);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天竺)并取回大量佛经潜心研究;唐朝吸收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并加以创新等。(答出两例即可)(4分)(3)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用于航海,在地理大发现(或新航路开辟)中起了重要作用。(4分)(答出两例即可)
27.(13分)(1)制造轮船,训练水师,加强海防。(2分)(照抄原文不得分)(2)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3分)(3)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2分)近代中国“有海无防”(或海防废弛)。(2分)(4)特点:兵种齐全、现代化程度高、综合作战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等(或多兵种、综合性、现代化、机动性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结论:我国海防力量日益强大(或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壮大)。(2分)
28.(14分)(1)抗日战争时期;(1分)冼星海。(1分)(2)继续坚持“”错误(或左的错误);(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思想上拨乱反正,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2分)(3)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2分)(4)主题:只要学生能围绕新中国的外交或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来确立主题即可。(2分)
说明:只要学生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图1)和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图2)为依据来说明主题,且言之成理即可。(4分)
29.(12分)(1)《权利法案》;(2分)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政体)。(2分)(2)对外:击败反法同盟、打击欧洲封建势力等;对内:建立法兰西帝国、颁布《法典》、平息国内叛乱等。(4分)(任答两项即可)(3)不真实;理由:这是作者美化统治者,因为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4分)
真实;理由:通过改革,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同时还可以赎买一块份地,认为是沙皇赐予的,感激统治者。(4分)(理由与判断相符,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最多不超过4分;只作判断,不阐述理由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