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人口人口空间变化的常见形式
2.让学生理解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原因
重点难点
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最近几年人口问题一直是高考地理的常考知识点,尤其是人口的空间迁移更是高频考点,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人口空间变化的相关内容。
【探究新课】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人们通常把人口迁移是否跨越行政界线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标准。如图所示,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由A1到B1,B2到C1,C1到A1都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由B1到B2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由A1到D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 时期 | 特点 | 主要流向 | 原因 | 意义 |
| 19世纪以前 |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 由旧到新 |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 | 客观上开发了新、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 调整了人力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会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表:
| 时期 | 古代 |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 80年代中期以来 |
| 影响因素 | 行政力量、战争、自然灾害 | 计划经济、户籍管理制度 | 国家改革开放 |
| 特点 | 大批移民 | 有计划、有组织 | 自发的、流量大 |
| 流向 | 迁往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较好地区 |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 | 中部向东部,西南、西北向中部、东部 |
| 目的 | 逐水草而居,逃避战争、自然灾害等 | 开发工业基地、垦荒、支援边疆建设 | 务工、经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
| 意义 |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 ||
| 民工潮 | 民工荒 | |||
| 东部沿海地区 | 中西部 | 东部沿海地区 | 中西部 | |
| 原 因 | 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 收入低,农村劳动力过剩 | 收入差距缩小,工作环境差 | 产业转移,国家重视“三农” |
| 利 | 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 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农业发展 | |
| 弊 | 犯罪率增加,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就业压力,环境质量下降 | 留守儿童教育难,老人负担重 | 工厂停产 | |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疑难剖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具体归纳如下:
方法突破: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 有利影响 | 不利影响 | |
| 迁 入 地 |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
| 迁 出 地 | ①加强了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③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1.下图分别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
(2)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
A.甲 ②⑥ B.乙 ④⑤ C.丙 ①④ D.丁 ①③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迁移差额率呈上升趋势。第(2)题,山东半岛气候适宜,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但自然增长率较低。
答案 (1)D (2)D
2.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2000年中国人口流动特征是( )。
①上海和江苏迁入人口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大致相等 ②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比重约为22% ③图中人口迁出的6个省份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④图中人口迁入的6个省份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是( )。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改善环境质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增加交通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1)题,上海和江苏迁入的人口比例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比例大致相等,但人口数不一定相等;从图中看,农村向其他第三产业转移的人口就达到22%;图中迁出的6个省份中,江西、安徽、河南都位于第三级阶梯;图中迁入的6个省份都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地带。第(2)题,农村大量劳动力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提高,可以促进迁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答案 (1)C (2)D
【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
本节课咱们剖析了人口空间变化的相关内容,关键在于理解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因素以及人口空间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课之后把《高频考点》上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习题做完。
【教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