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庆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14:13
文档

重庆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重庆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21题;共42分)1.(2分)(2018九上·灌南期末)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快,因氢氧化钠是催化剂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中红磷要足量——充分观察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沸石——加快蒸馏速度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再收
推荐度:
导读重庆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21题;共42分)1.(2分)(2018九上·灌南期末)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快,因氢氧化钠是催化剂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中红磷要足量——充分观察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沸石——加快蒸馏速度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再收
重庆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1题;共42分)

1. (2分) (2018九上·灌南期末) 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 . 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快,因氢氧化钠是催化剂

B .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中红磷要足量——充分观察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C .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沸石——加快蒸馏速度

D . 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再收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2. (2分) (2016九上·栾城期中)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牛奶变酸    

C . 葡萄酿酒    

D . 铁生锈    

3. (2分) (2019·宜州模拟) 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分钟1245
pH4.84.64.54.54.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雨水酸性逐渐减弱    

B . 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C . 酸雨会腐蚀机械设备和建筑物    

D . 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4. (2分)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    

B . 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 . 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 .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5. (2分) (2015九上·来宾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氯化钠和氮气    

B . 水和二氧化碳    

C . 汞和一氧化碳    

D . 氯化钠和氧气    

6. (2分) 实验室中红磷通常盛放在如图的哪种瓶中(    ) 

A .     

B .     

C .     

D .     

7. (2分) 如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通入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的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氢气    

B . 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氧气    

C . 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    

D . 反应中消耗氢气2毫升    

8. (2分) (2017九下·潮安期中) 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茶碱分子中含24个原子    

C . 茶叶是混合物    

D . 茶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 (2分) (2018九上·丹东月考)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1010102
反应后质量(g)待测2212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 . 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 . b物质可能是单质    

D .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10. (2分) 有一种“即热即食型食品”适合外出旅游时使用,其内层用铝箔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包装两种化学物质.使用预留在外的开关,使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此时便可以对食品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的选择是(    ) 

A . 熟石灰与水    

B . 生石灰与水    

C . 食盐与水    

D . 浓硫酸与水    

11. (2分) (2018九上·番禺期末) 钋广泛用于抗静电刷。钋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质子数为84    

C . 核外电子数为84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09g    

12. (2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不是金    

B . 纯碱不是碱    

C . 水银不是银    

D . 食盐不是盐    

13. (2分) (2015九上·甘井子期末)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    

B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该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C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    

D . 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14. (2分) (2017九上·益阳期中)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15. (2分) (2017·城中模拟)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    )

A . 纯碱NaOH    

B . 酒精C2H5OH    

C . 生石灰Ca(OH)2         

D . 小苏打Na2CO3    

16. (2分)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B . 用铅笔芯的粉末可使锁的开启变得灵活

C . 胃酸过多的病人在空腹时最好多喝一些柠檬汁

D . 有人不慎跌入多年未开启的菜窖时,不必采取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17. (2分) (2018·张家港模拟) 下列有关“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

B . 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X的化学式是NO2

C . 加热24. 5gKClO3和4gMnO2的混合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24. 9g,则生成O2的质量为3. 6g

D . 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SO2,C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S,O元素

18. (2分) 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 . 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C . 被围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D . 为了防止海产品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    

19. (2分) (2017九上·江都期中)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使木柴燃烧得更旺要架空些。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 增多木材的用量    

B .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0. (2分) (2017九上·泗县期末) 为探究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     

B .     

C .     

D .     

21. (2分) (2017·澄海模拟)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2    

B . 可用水区分CaO和CaCO3    

C . 硬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变为纯净水    

D . 海洋有大量的水,所以不必节约用水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3分)

22. (8分) (2018·吉林模拟)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2个铁离子________; 

(2) 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3. (5分) (2018·长春) 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 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其优良的________性; 

(2)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3CO+ Fe2O3  2Fe + 3CO2 ,该反应利用CO化学性质中的________性; 

(3) 碳酸钠、碳酸钙都含有CO32-,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________。 

三、 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24. (3分) (2017·营口) 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回答: 

(1) 罩上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 

(2) 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 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4分)

25. (2分) (2019九上·桐梓期中) 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 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 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 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6. (2分)  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SiO2 + 2C  高温  Si + 2CO↑。若生产5.6 g硅,计算理论上需要二氧化硅(SiO2)的质量。

五、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27. (2分) (2016九上·平南期中) 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B元素的单质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元素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写出B单质在C单质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的化学式:________. 

六、 实验题 (共1题;共6分)

28. (6分) 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 , 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

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2②只有CO ③既有CO2 , 又有CO.

【查阅资料】

他们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到微量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设计】

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

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并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请你根

据小雨的实验方案填空: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1) 

【实验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2) 

【反思与评价】

(1)该实验开始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________;.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________ .

(3)小欣认为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来检验是否有CO.小雨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其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__ .

一、 单选题 (共21题;共4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3分)

22-1、

22-2、

23-1、

23-2、

23-3、

三、 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24-1、

24-2、

24-3、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4分)

25-1、

25-2、

25-3、

26-1、

五、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

27-1、

六、 实验题 (共1题;共6分)

28-1、

28-2、

文档

重庆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重庆市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21题;共42分)1.(2分)(2018九上·灌南期末)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快,因氢氧化钠是催化剂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中红磷要足量——充分观察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沸石——加快蒸馏速度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再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