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的解法
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
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
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5.配方法: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
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6.换元法: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表示,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换元法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化简,把问题归结为比原来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7.分析法:在研究或证明一个命题时,又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既从结论开始,推求它成立的充分条件,这个条件的成立还不显然。
则再把它当作结论,进一步研究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从而使命题得到证明。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执果寻因”。
8.综合法:在研究或证明命题时,如果推理的方向是从已知条件开始,逐步推导得到结论,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由因导果”。
9.演绎法: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10.归纳法: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11.类比法:众多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一些相互之间有相似属性的事物,在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
根据它们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
类比法既可能是特殊到特殊,也可能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三、函数、方程、不等式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待定系数法。
3.配方法。
4.联系与转化的思想。
5.图像的平移变换。
四、证明角的相等
1.对顶角相等。
2.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或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4.凡直角都相等。
5.角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相等。
6.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7.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高(或中线)平分顶角。
8.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9.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0.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11.关系定理:同圆或等圆中,若有两条弧(或弦、或弦心距)相等,则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12.圆内接四边形的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3.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14.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5.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7.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8.利用等量代换。
19.利用代数或三角计算出角的度数相等
20.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并且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五、证明直线的平行或垂直
1.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2)平行定理、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内错角或同旁内角),两直线平行。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5)梯形的两底平行。
(6)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或两底)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2.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由一个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互相垂直。
(3)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则第三个内角为直角。
(4)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5)三角形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则这边所对的内角为直角。
(6)三角形(或多边形)一边上的高垂直于这边。
(7)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8)矩形的两临边互相垂直。
(9)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或平分弦所对的弧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1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12)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13)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于两圆的公共弦。
数学刷题注意事项
01
刷题的目的是什么
1.记忆公式
我们学习一个公式,刚开始对公式不熟悉,可能做题时需要对照课本来将数值带入公式,因为我们记不住。
但是当我们对照的多了,便不需要再看书,而是直接写下来。我们会在做题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背下公式,因此我认为,公式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多用,自然就背过了。
2.熟悉题型,把握命题规律及考查的知识点
某种程度上说,每年的中考题决定着千千万万名学生的命运,下一年的考题中,考查的知识点,题型的难度分配都是决定考生命运的关键。
出题的专家非常谨慎,其中的知识点会有变化,但是不会很大;其中的题型会有变化,也不会很大。因此刷题就是我们把握命题规律的重要方法。
3.做!对!题!
说到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对题!刷题的关键不在于做了多少题,而是做对了多少题。做题后找出错误,分析原因和应对方法,归类整理后再进行巩固,才算是练到了家。
02
刷题中的重要工作
1.做题不能硬“抠”,要运用知识点
1)做题时,通过读题,抽取可用知识点;
2)通过一个可用知识点,回忆与其能够产生关联的其他知识点。
示例:题目中有“中点”一词,则可排列出通过中点作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垂直平分线;有中点出现时,常会出现等底等高但形状不同的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四个知识点。
2.刷题顺序
1)按照知识点练习,针对自己知识点的薄弱区,来练习错题。
2)按照题目难度练题,看看自己在哪个难度以后正确率上不去,准确把握自己目前水平,针对性突破。
3.学会总结归纳
在刷题过程中,将每一次做错的错题按照题型进行分类,并标注好每道错题运用的知识点,总结该知识点规律和自己做错的原因,将积攒起来的错题归纳成一本错题集,下次刷题直接用上自己归纳好的题集。
集错本的使用:
A.集错主要集平时练习及考试中的错题;
B.完成错题后,要注明当时做错的原因(如看错题、没有掌握方法等),并归纳出完成这一类题的基本思路或方法!
刷题其实就是一个逐渐累积经验的过程。当练习的次数多了经验也就丰富、处理的方式也就多、思维也广阔,可以说在题海战术的过程中我们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03
温馨提示
1.刷题之前打好基础很重要
比如基本的公式、方式方法,这些都要提前熟知。还有一些解题的方法技巧,可以在刷题中慢慢总结、学习,有效的“题海战术”才是完美诀窍。
2.重质量而非数量
很多同学认为复习做题越多越好,很多小伙伴也不看题怎么样,买了一堆题,质量参差不齐,或者网上的一些题库,就开始盲目的刷起题来,这样的刷题效果是大打折扣的。
建议同学们不要贪多,先不说试题的质量,埋身题海很容易使人疲倦,因此要适量。所以说,不要去大面积地乱做题,最好选择相对权威的题库来钻研,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