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C
密级:
编号:
暨.旬大普
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学位申请人:张漩
导师姓名及职称:男鱼民_教俘_____
专业名称:____考宣学.孕座用考宣尝
2008年5月20日暨南大学周盯士学位论文
题名(中英对照):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AnalyseofChineseMeasureWOrd”Zhong”,”Lei”,”Yang”
作者姓名:张漩
指导教师姓名:贾益民
及学位、职称:硕士教授
学科、专业名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论文提交日期:2008年5月
论文答辩日期:2008年6月
答辩委员会:
论文评阅人: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暨南大学2008年6月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白勺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警命、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
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狄碱定.签字日期:加口兮年‘月孙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臀帝大享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蟹向卞举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言长对策一
签字日期:2,“犷年歹月2咨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摘要
在现代汉语量词中,“种、类、样”这三个量词在使用上有着各自的
特殊性,但关于它们的归类和辨析,在以往的研究中并不全面清晰。故
本文通过对这三个量词在字源、泛化机制、语义、语法、相互替换等方
面的探讨和分析,运用理性的逻辑分析和丰富的语料统计,探讨了这类
量词的归类以及“种”、“类”、“样”在使用上的特点、范围以及三者之
间的细微差别。得出三者泛化的情况是“种>类>样”,明确了“种”、“类”、
“样”的最根本差别在于“所指称事物能否从内部进行切分”,“种”、“样”
为二者兼可,而“类”则一定要能从内部切分。本文的研究能够加深对
这类量词的认识,并对外汉语教材和辅导材料中这类量词的编排、辨析
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量词种类样
暨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现代汉语词类中,最晚确定词类、定名的就是量词,可见量词在汉语语法体
系中所具有的特殊性。对这类本就特殊的词类进行再分类研究无疑难度很大,任
务艰巨。但学界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己逐步形成了量词分类体系,其各家分类
也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不过时至今日,对量词内部的分类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量词子类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对量词“种”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在量词的本体
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中,对“种、类、样”这类量词的深入分析也相当少。词典
等工具书对它们的解释也比较模糊,而且有些量词研究的专著也忽略了这类词,
比如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1987)、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2001)等,
其专篇研究的文章也不多。对“种、类、样”这类量词的归类也是各不相同,有
“集合量词’,、“集体量词’,、“种类量词’,、“定性量词”等说法。所以为这类量词
正名划类,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以探寻三者的区别,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选取
“种”、“类”、“样”三个量词作为考察研究对象是因为其他表示种类的量词(比
如“门”“项”等)使用的范围都比较窄,可以搭配的名词很有限。虽然“样”
的使用没有“种、类”广泛,但具有自己独特的搭配领域。这三个量词是表示种
类时最常用的。
这类量词表示事物的种类,尤其是“种”,看起来可以和所有名词搭配。其
实这类词的使用是有条件的,三词各有特点,相互之间也存在使用上的区别。把
它们的分类及相互区别研究清楚,这对更深刻地认识此类量词是很有帮助的,无
论从本体还是从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本文希望通
过从本体方面的确定小类,到分析其适用范围和三者在使用上的区别,进而为对
外汉语教材和辅导材料中这类词的编排和解释,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辨析提供
更明确的结论和方法,以期在这类量词研究上贡献一点小小的力量、填补一些空
白,丰富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和留学生量词教学的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1.2研究现状
首先,关于量词“种”、“类’夕、“样”的归类问题,在以往的量词研究中一直
不太清晰,各家论说均不尽相同。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2005)
将“种、类”分在集合量词中,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979)也将“种、类、
样”归在集合量词类,王力也是把“种”归在“集体”量词中。郭锐在《现代汉
语词类研究》(2002)将其单独作为一个小类“种类量词”,为单独研究这类量词
开创了新路,后来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一i司教学》(2004)把这类量
词称为“表性量词”,没有归在定量量词或不定量词之下,而是与其并列。综合
上述情况,虽然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把它们归入“集合量词”,但把它们出来
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其次,辞书对这三个量词的阐释分析和辨析也有不少,其中以《现代汉语词
典》(2006)和《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吕叔湘,2005)解释得最为详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2.1词典、辞书的解释
1.2.1.1《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种:义项6(量)表示种类,用于人和任何事物:两一人}三一布!各一情
况!菊花的颜色有好几一川
样:义项4(量)表示事物的种类:四一儿点心}他的功课一儿都州商
店虽小,各一货物俱全。!,
类:义项2(量)用于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分成几一】两一性质
的1’q题!”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比较笼统,没有从根本上区别三者的用法,比如
把“种”释义为“用于人和任何事物”,这种解释,是遵循万事万物都可以分类
的规律,但却忽略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是不能分类的,即不能用量词“种”
来限定,如不能说:
*一种地球
*一种马克思暨南人学硕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一种地中海
这就说明,“种”不能用于“人和任何事物”。它的使用是有条件、有限度的,
不是可以无条件泛化的。
再如“样”,释义为“表示事物的种类”,却并没有突出“样”使用的特点。
反观“样”作为名词的释义都是“样子”,可以发现“样”作为量词也应具有很
大的特点,即比较重视外形、样子,而较少指称抽象事物。
“类”的解释则比较细致,突出了与“种”、“样”的区别,释义为“用于性
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明确提出了“特征相同或相似”。这一释义是比较
准确的,但也还是没能区分其与“种”、“样”在使用上的不同。
1.2.1.2《现代汉语八百词》关于“种、类、样”的研究
吕叔湘关于“种、类、样”的分类和解释是细致、精确的。《现代汉语八百
词》直接把量词分为9个小类,其中把“种、类”分在“集合量词”中〔月。但单
独分析“种”和“样”时却把它们分为两种情况,即认为分别可以做“个体量词”
和“集合量词”,但并没有对“类”进行单独阐释。
“种”作为集合量词,“用于内部一致而对外有区别的一组事物”,作为“个
体量词”时,“基本意义同‘个’,但较强调与同类事物有所区别,并多用于抽象
事物。”〔胡从“种”的例子中可以发现,与其搭配的大概是这三类词:抽象名词、
具体名词、概念具体但表达抽象的名词。
“样”作为个体量词,“基本意义同‘件’,但较强调与同类事物有所区别。”
〔6〕书中所举的例子都是具象名词,如“菜”、“家具”、“活”、“东西”等。关于这
一部分,我们比较赞同吕叔湘的说法。虽然有的例子可以用“种”替代,但是意
思还是有所不同,至少“你替我带两一东西”这样的句子表示的是个体,若是换
成“种”或“类”,意思就改变了,而且“样”更偏重外形样子的区别,所以很
少用于抽象名词。其实,“样”是做“个体量词”还是做“集合量词”,这和语境
有关。吕叔湘提出“样和相同的名词组合,在不同的句子里有所不同”〔7〕,并举
例:
桌子上摆了三样菜(个体量词)食堂里今天有四样菜(集合量词)〔川
但这种由语境引起的不同,是可以通过语境来消除的,比如“桌上摆了三样暨南大学硕」: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菜,每样两盘。”此时“样”就从“个体量词”变为“集合量词”了。〔刘但仍然
不能忽视“样”常常作为个体量词使用的倾向性意义。
吕叔湘关于“样”和“种”的比较相当细致且重点明确:
这两个量词的共同点是强调与别的同类事物有区别,说“一种”就意味着有
另,」的一种或几种,说“一样,就意味着有别的一样或jL样,所以有时“样”和“种”
可以通用。〔‘()]
这里解释得明确,有“一种”、“一样”就有别的“一种或几种”、“一样或几
样”,而
但是
“个”、“件”这样的个体量词就不具备这一含义。
“种”与“种”之间的区别着眼在内在的性质或作用,而“样”与“样”
之间的区别则偏于表面的、形式的方面。所以有时“样”和“种”不能通用。
两样(种/)菜都是豆腐}两种(样/)人}一种(样/)思想〔,’了
所举例子中,第一句不能替换是由于语境而非语法,因为替换后意思存在差
“思想”是“抽象名词”,所以不能用“样”。“两样人”有歧义,所以也不能别用
从排序上来看,解释“种”时把“集合量词”放在第一位,“样”则把“个
体量词”放在第一位,用意是明显的。“种”作为集合量词的使用比较多,而“样”
则作为“个体量词”的使用比较多。
根据《现代八百词》,
集合量词
个体量词冤
三者的关系如下:
不中
类
样
即“种”、“样”既可以做集合量词又可以做个体量词(但使用率不一样:“种”
大部分情况用作“集合量词”,“样”大部分情况用作“个体量词”);而“类”则
只属于集合量词。
由此表也可以发现,如果仅仅用“集合量词”或“个体量词”来给这三个词
归类,那就存在交叉现象。所以,其分类研究还应另辟蹊径,重新审视这三个词
的归类问题。暨南人学硕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1.2.1.3《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中的解释
《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中对这三个量词的解释也很细致:
种:1,用于具体物品的分类。2.用于抽象的事物。3.用于人的感觉、情绪、
精神状态。
类:1.用于事物。用于事物的品种和等级。2.用于人。
样:用于事物。用于事物的种类。〔川
该词典的解释虽然有些尚待商榷,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别作用。需要特别提
出的是,除了“具体物品”和“抽象事物”,该词典还提到了“种”可与“人的
感觉、情绪”一类的词搭配,而“类”则“用于事物的品种和等级”及“人’。
突出了“种”、“类”在搭配上的一些倾向和特点。其中对“样”的解释没有指出
它的使用特点,是为憾。
1.2.2专篇研究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百度、谷歌的搜索,我们发现还没有一篇专门
集中研究“种、类、样”这些量词的文章。只有一篇刘永耕的《量词“样”跟“种”
的区别》,但其中仍未涉及“类”。在该篇文章中,作者认为“种”和“样”的不
同来源于意义,“种”表示“品种”、“种属”,基本作用是表示科学上和逻辑上的
种类;“样”来源于“模样、样式”,相当于泛化的量词“种”,但又更强调事物
所具有的特色。同时作者还指出吕叔湘认为的“种”和“样”不能互换的原因是
“利,”与“种”之间的区别着眼于内在的性质或作用,而“样”与“样”之间的区别
则偏重于表面的形式方面;此外还指出应区分逻辑上的“种”和泛化的“种”[22]。
刘文的研究区分了“种”的两种情况,指出“样”和泛化的“种”类似。然
而这一论点在他所举语料和例句中并不能得到证明。“种”的大范围使用和“样”
出现较少的情况,说明“样”的使用远远低于“种”。所以“样”能表示种类,
但又不具有逻辑的分类作用,并且着眼于表面和事物所具有的特色。根据他的阐
释可得如下比较简明的图表:
种又二…香、书乙示科学逻辑的种类化的“种”
样—泛化的“种”十强调事物特色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利,”、“类”、“样”探析
王汉卫在《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这篇文章中,对量词的划分明
确提出了“种、类、样”属于“表性量词”这一单独的类[23],并给予较高地位。
上述文献中,有不少单独提到了这一小类,名称有些差异,其中以该篇给予的地
位最高,为本文单独探析这三个量词在量词大类中的归类和正名提供了借鉴。
由朱学锋、王惠撰写的《现代汉语量词与名词的子类划分》一文中,也将“种
类量词”单独列为一类:“种类量词是用于区分事物的种类、等次。如‘两种麦
子,五门功课,二等舱,六级台风’中的‘种,门,等,级’。前面两个例子是
表示种类,后面两个例子是表示等次。”在给名词进行子类划分时,作者还专门
划分“种类名词”:这类名词的特点是,只受种类量词修饰,少量的能兼受成形
量词或不定量词修饰,不受个体量词修饰,也不受集体量词、度量词和容器量词
修饰。例子包括:音乐(点儿)、潮流、方式、感觉(点儿)、外文(门)、学问
(门)。[20]此外,作者还提到“无量名词”:“这类词的特点是不能受任何数量词
或数量结构直接修饰”。例如:纵深、
仁义
1.2.
……。但其中“壮志”、“重地”、
总支出、爱憎、傲骨、壮志、重地、性别、
“仁义”等可以受“种类量词”的修饰。
3其他相关著作中的研究
朱德熙《语法讲义》(2000)把量词分为七类: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
不定量词、临时量词、准量词、动量词,但其中并没有提到“种、类、样”
的归类问题。【’2]
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1987)把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其中
物量词分为度量衡量词、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集合量词又分为不定量词和定量
词两类,但其中也没有提到“种、类”该划入哪一类。[”】
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2001)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动量词、
兼职量词(在量词内部的各类项中,那些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项的量词口Ll兼职量
词)、复合量词;名量词又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其中集合量词再分为定量
词和不定量词;〔‘4]而这些分类都没有提到“种”这一类量词。依照其定义,如
果非要将这类量词归进去,也许属于名量词>集合量词>定量词。这种划分与郭
先珍的归类基本相同。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2005)把量词分为九类:个体量词专用类、个体暨南人学硕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量词通用词类“个”、集合量词、部分量词、容器量词、临时量词、标准量词、
准量词、动量词;将“种、类、样”归在集合量词类,并解释了它们各自的使用
范围:
Mg32.种:东西,动物。
Mg33.类:东西,货物。
Mg34.样:菜,人。!,,
给出的三个量词的适用范围虽然简明扼要,但不够清晰全面。其中“类”多
用于“货物”就不用于“动物”吗?而“样”用于“人”也存在问题。很显然“这
种人”不能说成“*这样人”。这些分析,其实已经体现了三个量词的使用倾向,
可惜的是未作更深入的说明。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2004)把量词也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
名量词中的第八小类单独列出了这类量词:“(八)种类量词:把计量对象作为一
个类来计量。如:种、类、样。”【’6]这一分类具有重要意义,但只是一句带过,
而未作详细分析。
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2001)在“名词与量词的制约与反制约”
一节中,认为量词的语义组合功能有专用型、合用型和通用型,并将“个、种、
类、样、件、只”等都列在例子中。他认为这类量词普遍适用于若干对象,与名
词组合相对地说比较开放,语义虚化程度较强。〔’7]这里,作者不是专们研究“种、
类、样”,但指出“种、类、样”这种“通用型”的量词使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刘顺的《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2003)一书在第八章名词所指的计
量方式中,给量词分类时,也将“种类量词”作为与天然量词、度量量词、部分
量词并列的一个小类,指出“种类量词是表示事物类别的量词。如:种、类、样、
号等’。【’“】该书在运用名词的量特征来划分名词时,第一步先将名词划分为可量
名词和非量名词,同时认为非量名词又包括专有名词和无量名词:非量名词不纳
入可为量词修饰的范围,所举例子有专名如李白、上海,无量名词如大自然、苍
天、大海、春色、商业、眼界。【’”]但这里的无量名词几乎都可以用“种”来描
述,有些可以用“类”来搭配。因为“种类量词”主要的作用就是定性,所以作
者虽然在物量词的专用量词下单独列出了“种类量词”,但却忽略了“种”可以
与部分“无量名词”搭配。暨南大学硕」: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1.3研究中涉及对象的界定和说明
“种”、“类”、“样”三个量词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本文只研究这
三个词作为量词时的用法。
主要语料来源是三大语料库: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
(htt卫://eel.pku.ed::.en/yulia().。、sp?ite;21=1)、国家语委语料J车
(http://www.elr.org.en/:、etrieval/index.、jsp)、语言文字应用所语料库。I妇
于研究的只是作为量词的用法,所以只从大量未标注和已标注的语料中抽取一部
分作为调查统计对象。但由于三个词的使用度不一样,所以取词的多寡也不同。
“种”使用率最高,取三个语料库抽样1000条统计,除去标记错误的和无法判
断的,有效语料共993条。“类”其次,共抽样655条无重复语料。而“样”作
为量词的使用在三大语料库中都比较少,通过数据库的搜索,语言文字应用所的
语料库中有39条符合标准,语委的语料库和北大的语料库都各仅有3条作为量
词使用。最后除去两条无法在上下文中判断搭配的,剩余43条语料。语料从其
量上来说,足以支持我们的讨论。
除此之外,文中有些部分还运用了一些文献中的语料来进行研究,如《现代
汉语名词研究》一书的集合义名词语料等。
1.4研究设计和方法
(l)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定性的方法是对前人的文献进行细致深入的理
论分析。定量研究的方法是通过语料库,进行大量语料的分类和归纳,对所获得
的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描写,并对获得的结果进行解释。
(2)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历时方法包括对字源的研究,泛化机制的的探
索等。共时研究主要是就这三个量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情况的研究,其中以共时
研究为主。
(3)语义选择、语法、语境语体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还
是从这多方面的分析来获得这类量词在使用上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异同。暨南人学f吹!: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2.“种”“类”“样”的归类及字源探讨
2.1确定“种、类、样”在量词中的归属及正名
除了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之外,还有很多学者曾提到“种”、“类”、
“样”这类词的归属问题,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不多见。像前面提及的赵元任《汉
语口语语法》将“种、类、样”归在集合量词类;《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
大纲》把“种”归在个体量词之中;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名量词中单独列
出“种类量词”。《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一书以及《现代汉语量词与名
词的子类划分》一文也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小类“种类量词”来对待。但我们觉
得“种”、“类”、“样”不能只在划分小类的时候‘出现,而是在整个量词体系的
分类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它的特殊意义和重要性。
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将汉语量词第一层划分为“个体
量词”和“非个体量词”,其中“非个体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又
下分为表数量词、表量量词、表性量词。该文单独给“种、类、样”一个小类,
而且还探讨了其单独列为一类的原因,但也只有短短157个字。[24l暂不讨论这
篇文章关于量词分类的其他部分,但单就其关于“表性量词”的讨论来看,我是
十分赞同的,因为“种、类、样”确实与其他集合量词和不定量词存在较大的区
别。但“种”、“类”、“样”是否适合单独列为一类,与表数量的量词并列,下面
再进一步讨论。
2.1.1是集合量词还是个体量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把“种”归入“集合量词”,但又指出“种”和“样”
一样,既可以是“个体量词”又可以是“集合量词”,这就产生了交叉,前后论
述相矛盾。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大纲》认为“种”是“个体量词”,
这也不能让人信服「2创。这类量词的确具有其特殊性,因此不能把它们简单归入
“集合量词”或者“个体量词”,而应该跳出这种束缚,让其直接隶属于“名量
词”,作为“名量词”下的一个小类。
在“种、类、样”中,“种”和“样”可以表示个体含义,特别是“样”在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表示个体义,因而不能把它们放到“集合量词”或“个体量词”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的框框中去。
2.1.2是定量词还是不定量词
确定了“种”、“类”、“样”既不属于集合量词又不属于个体量词这一特性后,
那么它们是否定量,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定量词是指“对、双、副、打”这种数量确定的量词,而“种、类、样”在
表示种类的时候数量显然是不定的,虽然“种’夕、“样”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表示
个体含义,但并非全部—尤其是“种”。所以不能归入定量词。
不定量词指的是“群、帮、些、堆”这些不能表示确定数量的词。但“种类
量词”与其有很大差别。“种、类、样”是指一类东西,焦点并不在于“数量不
定”,而是在于强调“某类东西性质特点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不定量词”具
有模糊性,而“种、类、样”不具有这种模糊性。可能“某种、某类、某样”东
西的具体数量是模糊的,但是说话人的意思是很清楚的,其意思并不在说明具体
数量。
我们认为,“种”、“类”、“样”这三个词既不属于定量词,又不属于不定量
词,而是属于名量词下一个的类。由此看来,这一观点与郭锐《现代汉语词
类研究》中的小类“种类量词”比较接近。就名称而言,王汉卫提出的“定
性量词”比较能反映本质,而且可以和定量量词明确区分开,但在大类的划分上
我不太同意他将这类定性量词放在“非个体量词”中,因为毕竟“种”、“样”还
存在一定特殊性。即:“种、类、样”属于量词>名量词>定性量词
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分类,“种类量词”这一说法则更直观更好一记,也能弥
补“定性量词”中“样”和“种”偶尔可以“定量”的不足,故本文采用“种类
量词”这一名称。
2.2字源分析及引申泛化机制
种、类、样三个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分别为:
种(踵),先种后熟也。此谓凡壳有如此者。分阵风传日:后熟曰重。周礼内
宰注,郑司农云:先种后熟谓之种。按毛诗作重。假借字也。周礼作撞,转写以
今字易之也。〔川暨南人学硕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类(颊),种类相似。唯犬为甚。说从犬之意也。类本谓犬相似。引申假借
为凡相似之称。释话毛传皆曰:类,善也。释类为善、尤释不肖为不善也。左传:
刑之颇类。假颠为颖。〔27]
样(檬),栩实也。样橡正俗字。尔雅旧注曰:柔实为橡子,以橡壳为柔斗
者,以刻宛l似斗故也。橡子,俭岁可食以为饭,丰年牧猪。饲之可以致肥也。见
《齐民要术》。按样俗作橡,今人用样为式样字,像之假借也。唐人式样字从手
作寸羡。2衬:
由此可知,“种”是“撞”的假借字。“种”最早表示种子、种植。然后虚化
为表示事物的种类;“颊”本意表示狗相似,引申为表示其他东西相似:“样”是
“橡”的正字,是橡树的果实的意思,后来假借为“式样”意。可以发现,三个
字的解释,只有“类”最开始的意思就有“相似”之意,只是从“狗”相似扩大
引申到其他东西也相似,那么相似的一类东西就成为一个“种类”。而“种”、“样”
最初的含义都和“种类”无关,是后来通过通借‘获得“种类”的意思。
根据伏学凤《<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名量词系源研究》一文认为名
量词的产生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引申,二是通借;并且将“种”、“类”、“样”
都归为通借扛洲。但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可以看出,“种”和“样”皆由假借
而来,故作为量词和它们作为名词的原始意义联系不那么紧密;而“类”则联系
比较紧密,它的虚化机制是引申而非通借。“类”最早用来做量词应该是专职指
称“犬”的种类,后来渐渐扩大范围,也用来称量别的动物和事物,这种使用范
围的拓宽,就是“泛化”
这三者的使用及其泛化是不平衡的。其中“种”、“样”同为假借而来的量词,
与原始意义联系不太紧密,较容易泛化;但“样”却远远没有“种”的使用范围
那么广,所以泛化不那么严重;“类”是引申,理应不易泛化,但比“样”使用
范围广。
再从语义上考察,“类”可以指称抽象名词,而“样”几乎不行。“样”是样
子、式样的意思,有从外观上具体把握的含义,使用时一往往有条件,而“种”、
“类”并不具有具体的外观义,所以可以大量指称抽象词语,使用更灵活、更广
泛。同时“种”和“样”是通借,而“类”是引申,故从源流上就能看出“类”
的泛化不会超过“种”。综合上述两点结论,列表如下:暨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种 种种种类类样样
产产生生假借 借 ++++++++
途途径径径径径径径径径径径径径引 引引申 申 申 +++++
是是否具有外观义义 义 义 +++
由上表可以看出,泛化程度“种>类>样”的原因是“种”既是由假借产生.,
又不具有外观义,使用相当自由,故泛化得最多最快;而“样”虽是假借产生,
但具有外观义,因此了它的泛化;“类”由引申而来,不具外观义,泛化程
度居二者之间。
除此之外,从上表还可以看出:“种”与“样”的产生途径均由假借而来,
使用上定有相似之处;“种”与“类”都不具有外观义,搭配上也应有类同及一
致性;唯“类”与“样”处处不同。可见三词中,“类’,、“样”差别最大,这一
发现也为后文的进一步研究埋下伏笔。暨南人学硕_1: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3.“种”、“类”、“样”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3.1语义选择
3.1.1与名词的搭配
量词是勃着词,与名词的关系本身就比较复杂。确切地说,量词脱胎于名词,
而且在早期的研究中,对量词的命名都与名词有关,不是把量词看做“一般名词”
(马建忠《马氏文通》18,《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就是把它称为“副
名词”(吕叔湘《语法学习》)、“助名词”(陆志韦《北京话单音词词汇》)、“附名
词”(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辅名词”(谭正壁《基本语法》)等等。研
究量词和名词的关系,一定会想到搭配问题,这也正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3.1.1.1作为名词的语义与作为量词搭配的关系
“种类量词”来源于表示种、类、式样的名词,它们的搭配必然与这三个词
的名词意义密切相关。
“种”作名词有四个义项:①物种的简称;②人种;③类别,种类;④生物
传代繁殖的物质(~儿)。“类”只有一个义项: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样”
的四个义项都是“样子”,但分别表示的是①形状;②人的模样或神情;③作为
标准或代表,供人看或模仿的事物;④<口>形势;情形。〔侧
从它们三个量词作名词时的义项中可以看出:“种”最为宽泛;“类”只有一
个义项,但包含了抽象和具体;“样”的义项较局限于具体事物。这也就决定了
“种、类、样”在与名词搭配时的特点。除此之外,根据语料库的检索和泛化机
制的探讨也可以发现,在使用范围上,“种”最广泛,其次为“类”,最少用的是
“样”。
3.1.1.2“种”、“类”、“样”与各类名词的搭配情况分析
陈级曾说过:尽管陪伴性物量词与它们所“陪伴”的名词之间在意义上具有
密切的关系,但在不断地引申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脑的类推功能,致使量词与
名词之间的对应关系有时显得不那么明显,因而也就不那么容易理解。如果把能
使用同一量词的名词排列开来,寻找这些名词之间的共同特点以及引申线索,我暨南大学硕几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件很值得思考、也很有意思的工作。[3’]这也是本文进行量
词一名词搭配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
3.1.1.2.1按具体名词、抽象名词的划分所进行的统计分析
这里先要给“抽象名词”、“具体名词”一个范围界定。以往研究名词的书,
在区分它们的时候,主要的方法是看它们与量词的搭配情况。本文要研究的就是
量词,所以不使用这种方法,而是从语义上对它们进行划分。
作为具体名词,能看见、被人感知的东西通常是具体的。包括一些具体事物、
人的称谓,物质名词、物件等,还包括一些看不到但是能通过其他方式感知到的,
比如风、味道等。
抽象名词则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一些不能被人感知到的,需要通过思维
才能体会到的,如精神、消息、法规、知识等等。
当然必须承认,这些名词有些是能够很明确地划入抽象名词或具体名词的,
比如“桌子”一定是具体的,“看法”一定是抽象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介乎
二者之间的词语,比如“景象”、“案件”、“聚会”、“科目”等,在划分的时候只
能根据它们使用时的倾向来进行归类。“景象”、“案件”归入具体名词,而“聚
会”、“科目”归入抽象。而且还有一种集合名词,如“人”是具体名词,但是“人
类”、“人‘”就有点难判断,根据它们使用的地方和常常表达的含义,还是应归
入具体名词。这样的归类多少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力求能做到尽量科学和合理。
通过语料库的查询和筛选,抽样了一部分语料进行这三个量词的搭配研究,
主要按抽象名词和具体名词对它们进行区分,并列举一些高频词。
本文所作的语料统计情况如下:
①“种”
“种”取三个语料库抽样1000条统计,除去标记错误的和无法判断的,有
效语料共993条。其中,具体名词296条,占总量的29.8%,抽象名词697条,
占总量的70.2%。
具体名词中“产品”、“商品”、“人”、“机器”类属于高频词,前10类就占
到具体名词的33%,如下一些词语的频次就相当高:
产品(22)、飞行器(20)(XX器、仪器、武器、机器人、检查仪等)、人(10)暨南人学硕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商品(9)、
(6)(XX
字幕机(9)(XX机、飞机、具体的机器)、病(5)(传染病等)、酒
西)、物质
(5)(按摩服、奇衣、
(6)、有毒物(5)(建筑物、织物、致癌物;读物)、衣服
广告衫等)
抽象名词前面巧类词达到236个,占抽象名词总数的34%,占全部名词的
24%,比重极大,而以下24类词语则更是占到42%之多:
情况(42)、精神(19)、现象(19)、形式(18)、方法(17)、办法(10)、
做法(13)、手段(12)、状况(12)、关系(12)、态度(12)、行为(11)、观点
(10)、性质(14)(XX性、属性、特性等)、危机感(15)(XX感、感情、感觉、……
之感、…,二之情等)、思想(7)、说法(7)、平等(6)、意见(6)、活动(6)、
习,}贯(6)、制度(6)(XX制度)、原因(6)、意识(6)
②“类”
“类”作为量词使用也是比较广泛的,我们从北大、语言所与语委的语料库
抽样655条无重复语料,其中具体名词395条,占60.3%,抽象名词260条,
占39.7%。具体名词中出现较多的有:
各种物质(14)(物质、污染物、固体废物、废弃物、有害物质、有害物、
物、产物等);人(21);问题(11);表示人的称谓(11)(子弟、青年、洋车夫、
干部、技术员、宾客、人物等);书(8)(X书、书籍、典籍、报刊等);孩子、
儿童(5)、学生、工人、低能者、愚笨者;字(3)、语句、句组(7)、句子(2)、
动词(12)、短语(6)、疑问句(8)、问句、题:产品(4)、商品(4):人员、
女人、人物;材料(11)。
抽象名词中除了“行为”出现巧次、“问题”出现H次之外,其他分布都
比较平均。
由此,“种”和“类”在使用上的区别就凸显出来了:第一,“种”与抽象名
词的搭配度更高,范围更广,数量更多,而“类”与具体名词搭配更多;第二,
“种”与“类”在使用搭配上都存在倾向性,但“种”的使用偏好更明显,搭
配度高的词更集中,而“类”相对比较平均。比如“种”与具体名词搭配时,大
量与“产品”、各种“机器”、“人”搭配;与抽象名词搭配时,与“情况”、“精
神”、“现象”、“状况”、“形式”、“方法”、各种“感觉”搭配度都非常高,明显
感觉“种”与抽象名词的搭配相当自由且特点突出。而“类”与抽象名词的搭配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很平均,除了“行为”和“问题”出现次数较多之外,没有什么特点,但“类”
与具体名词搭配则出现偏向于各种“物质”、“物”、“人”和表人的称谓,以及与
“语言文字”.方面相关的名词。
③“样”
“样”作为量词的使用与“种”、“类”相比少了很多,相互之间也比较好区
分。通过数据库的搜索,语言文字应用所语料库中的语料仅有39条符合标准,
语委和北大语料库都各仅有三条作为量词使用(最后除去两条无法在上下文中判
断搭配的,剩余43条语料)。合并统计如下(未标识的为只出现一次):
东西(15)、菜(8)、事/事情(5)、副食品、食物、果子、调味品、产品、
家具、工具、节目、活(儿)、工作、犯罪行为、情况。
各种各样,多种多样:渣滓、劳动、生活习性。
43条语料中,“东西”、“菜”、“事情”三个词语就占了65%,使用率十分高;
而抽象名词仅“工作”、“活”、“行为”、“情况”、“劳动”、“习性”6处用法,仅
占总量的14%,而与具体名词使用搭配却占到了86%
上述研究可表明:一,“样”作为种类量词,在使用上还是不够普遍,能搭
配的词语范围不太广泛;二,“样”主要和“东西”、“菜’,、“事情”等具体名词
搭配使用;三,“样”的语体风格偏向口语,主要通过所述名词外形来进行种类
的区分,虚化程度不高。
3.1.1.2.2按语义进行的名词小类划分的统计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种、类、样”在使用上的偏好,在此通过更细致的名词小
类的划分,区分其与名词搭配的特点。现根据上述语料,整理列表如下:暨南人学硕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不 不不中 93222类 777样 4333
出 出出现次数数所占 %%%出现次数数所占 %%%出现次数数所占 %%%
具具具人、称谓 谓 l2221.2999633311.28881112.3333
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体
名名名有生命的(动 动 16661.722236665.56661112.3333
词词词植物微生物 )))))))))))))))
物 物物质、机器设设 1033311.055547777.27771112.3333
备 备备产品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物 物物体(lkI态、、 79998.4888755511.59992224.6555
液 液液态、气态 )))))))))))))))
食 食食品药品 品 2lll2.25556660.9333l22227.999
语 语语言文字纸张张 l0001.0888866613.2999000OOO
制 制制品 品 品 品 品 品 品 品
方 方方位地点机构构 5550.5444l7772.6333000OOO
名 名名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称
模模模糊泛指 指 18881.933346667.1111l55534.999
感 感感知(五觉 )))l0001.0777OOOOOOOOOOOO
抽抽抽事州类事物类类 1399914.91111011115.61112224.6555
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象
名名名知识策略类 类 1988821.244444446.888OOOOOO
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
行 行行为 为巧 巧 1.6111l6662.47771112.3333
疾 疾疾病类、风俗俗 20002.1555000OOOO...000
习 习习惯、时间类类 类 类 类 类 类 类
情 情情感态度心理理 82228.888llll1.777OOOOOO
概 概概念、度量类类 42224.55523333.5555lll2.3333
情 情情况情形现 现 1333314.288820003.09992224.6666
象 象象,性质状态态 态 态 态 态 态 态
法 法法令制度 度 23332.47771lll1.777OOOOOO
问 问问题、消息类类 6660.4435555.44466613.95暨南大学硕1: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由上表可见,“种、类、样”三个量词与名词搭配还是各有倾向的。
在抽象名词中,“种”、“类”与“事件类”、“知识策略类”、“事物类”搭配
度较高。与“知识策略类””的搭配就达21.24%,而与“情感、态度、心理等”、
“情况情形现象”搭配度也相当高,远远超过“类”。
由于“样”语料偏少,仅就现有语料来看,“样”与下列九类名词搭配较少:
①人:②方位地点机构名称;③语言文字纸张制品;④人的感知(五觉);⑤知
识策略;⑥法令制度;⑦情感、态度、心理;⑧疾病类、风俗习惯、时间类。因
为语料较少,这一结论不能说明所有情况,但也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这些名词
选择量词表达“种类”的时候,“样”不是首选。但是“样”与模糊泛指的一类
词,如“东西”搭配较多。
此外,其中与“种”搭配度较高的有“知识策略类’夕、“情况、情形、现象,
性质、状态”和“情感、态度、心理”。这三类词都是抽象名词,其中“知识策
略类”更是高达21.24%;而与“类”搭配较高的则有“人、称谓”、“有生命的”、
“语言文字纸张制品”、“模糊泛指”等类名词。
同时,在表中还可发现,可以与“种”搭配,但不与“类、样”搭配的有:
“人的感知(五觉)”和“疾病类、风俗习惯、时间类”。虽然语料不一定囊括全
部情况,但至少可以说明“种”与“感觉”类名词和“疾病、风俗、时间”类名
词的搭配是特有的、突出的。
3.1.1.2.3与集合名词小类的搭配情况
该部分语料和分类方法均来源于《现代汉语名词研究》(王环,2001)一书
关于名词小类的划分和举例。因为上述分析,只从具体名词、抽象名词入手,忽
略了比较重要的“集合名词”。这里特意找出这类“集合名词”的划分和比较有
条理的语料,进行搭配实验,借以探讨“种类量词”和“集合名词”的小类搭配
的可能性。
下面先简要介绍一下“集合义名词”包括的五个小类:
(卫群体关系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由多个同类构成的整体,它们有时可以作为
一个整体而被计数,如群体、群像、众人、全套、全家、多孔、多元等。
②合并关系名词:合并关系名词的所指往往是有限可数的、具有某种相同点的暨南大学硕_1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人或事物,为了称说方便而将其合并或概括在一起,如:双薪、双眼、双方、
三军、四海、四面、五金、五官、六根、七窍、八音、九族、十佳、百年、
百家、万岁、万古等。
③缩合关系名词:缩合关系名词的所指由省略而来。有两个小类:一是省略而
成,如指战员、青少年、高低音、工商界、大中型、新老兵等;二是联合而
成,即有近似、类同、对立等关系的名词并列在一起。如桌椅、邮电、军警、
衣物、烟酒、山川、男女、书刊、乡镇、海陆空、
④对称关系名词:
也具有这种关系
在一元素组中,元素A对元素B
东西南北、男女老少等。
有关系R,元素B对元素A
一般是无序二元或多元组。对称关系集合名词如同乡、同
事、同胞、朋友、忘年交、知己、连襟、对象、情人、仇家、对门、邻邦等。
⑤逆向关系集合:在这一关系元素中,元素A对元素B有关系R1,而元素B则
对元素A有关系RZ。一般为有序二元或有限多元组,如父子、妇女、兄弟、
姐妹、师生、夫妻、两口子、官兵、君臣等。〔划
详见下表:
不 不不中 中类 类样 样
集集 集群体关关 关 关 关
ZZZ从 从系 系 系 系 系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义义 义合并关关 关 关 关
名名 名系 系 系 系 系
词词 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词
缩 缩缩合关关+(一 )))+(一 )))一 (+)))
系 系系 系 系 系 系
对 对对称关关 ++++++++
系 系系 系 系 系 系
逆 逆逆向关关 ++++++++
系 系系 系 系 系 系
由上表可看出,“样”几乎不与集合名词搭配,只在“缩合关系”一项与少
量集合名词搭配;而“种”、“类”则几乎相同,除了“群体关系”和“合并关系”
不能搭配外,其他大部分可以搭配。
因为群体关系名词常由“群、众、全、多+名”的形式,如群雄、群体、众暨南大学硕一I: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人、众生、全体、全套、全党、全校、多元、多款等,这类名词本身就包含表示
由多个同类构成的整体,所以它们无法再用“种类量词”修饰。
合并关系名词往往是“数+名”的形式,如双喜、双眼、二老、三军、四季、
四书、四野、五金、五脏、六根、七窍、八股、八仙、八音、九鼎、百年、百病、
万象、万岁、万代、万贯、万物等,这类词的所指往往是有限可数的、具有某种
相同点的人或事物,为了称说而合并或概括在一起,所以它们本身包含了数字,
无法再用“种类量词”来修饰。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样”与“种”、“类”的明显区别。“种”、“类”与集合
名词及其小类的搭配情况基本一致,而“样”几乎不与“集合义名词”搭配,突
出了“样”的搭配特点。
3.1.2与数词及指示代词的搭配
仍然利用三库联合语料,进行数词和指示代词的搭配统计,先看下表:
种 种种 种类 类样 样
出 出出现次数数所占 占出现次次所占比比出现次次所占比比
比 比 比比例 例数 数例 例数 数例 例
这这、那、此 此 4999950%%%1944429.6%%%OOOOOO
22222955529.7%%%1799927.3%%%155534.9%%%
二二、两 两 51115.1%%%688810.4%%%199944.2%%%
二二以上的数词(包 包 92229.3%%%744411.3%%%%%%%
括括概数多、几 )))))))))))))))
各各 各 6660.6%%%1344420.5%%%4(各种种 9.3%%%
各 各 各 各 各 各各样 )))))
每每 每 OOOOOO222OOO2224.7%%%
某某 某 111OOO444OOOOOOOOO
直直接十名词 词 OOOOOOOOOOOO3337%%%
何何,他 他何4他 lll0.5%%%OOOOOOOOOO暨南人学硕卜学位论文汉语量i司“种”、“类”、“样”探析
从上表可见,“种、类、样”三者都可以和各种指示代词和数词自由搭配,
但是搭配度有高低。其中与“种”搭配度最高的是指示代词“这、那”,占到50%,
而与“一”的搭配也占到了29.7%。“种”与这四个词的搭配占79.7%,而与其
他数词和代词搭配总共‘只占20%。虽然语料中“每种”的抽样为零,但从语感
上判断,这是合乎语法并且常用的。“类”与各指示代词和数词的搭配比较平均,
但也是代词“这、那、此、各”和很多时候已经不表示数量只表示分类的“一”
占了优势,总共占到77%,而其他数词只占了27%不到。“每”和“某”也占少
量。“样”的搭配特点最为明显,与“这、那、此”不搭配(因为“这样”、“那
样”本身有其他意义,容易产生歧义),与“样”搭配的“一”应表示数量,因
为“一样”也有歧义,所以“样”与数词的搭配最为自由,占了总数的近八成。
3.2语法分析
3.2.1重叠用法分析
量词区别于名词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部分可以重叠单独做句子成分,这三个量
词的重叠情况也各不相同。
(1)重叠出现在包含范围副词“都”的谓语前(或可以加上“都”而意义不
变)时,表示“周遍”意(即“每一”)。
1)建国初期早就已经绝迹的种种丑恶现象(都)再度出现了。
2)这孩子的功课挂兰儿都是优等。(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3)他琴棋书画兰兰(都)精通。
(2)当重叠的量词属于“说明”之中时,表达的语法意义与“多”相似。
1)这丝丝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遗毒,紧紧地束缚着中国人民的个性,尤其束
缚着中国的主力军一一农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翻身。
2)难题种种,思虑万千。
3)这旦些丝丝,经不住时髦、热闹的诱惑,耐不住寂寞的清苦,就难以扑下身子,
埋头苦干,也就很难有各项工作的真正落实。
“样样”只表示“每样、周遍”不表示“多”;“类”没有重叠用法。暨南大学{少l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在所选取的有限语料中,“种种”有46条,占总数的4.6%,使用范围较广:卜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里发现“种种”的使用有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大部分是和
表示贬义的中心语结合,如“种种丑恶现象”、“种种失误”、“种种谬论”、“种种
罪证”等,表示中性和褒义的中心语只占到了不到40%,而且“种种原因”的搭
配度最高,占到了46%。
不过十分可惜的是,在这些有限语料中,“类”和“样”竟然没有一例重叠
使用的例子。但有“把一样一样的菜倒进锅里”这样的句子(不能用“种、类”
替换),而“样样”是“一样一样”的缩合(吕叔湘所举的例子里也屡次提到了
“样样”)。所以“样样”它是存在且被使用的。而在具体使用中,并没有“类类”
的重叠用法。
在《汉语大词典》中查询的结果也再度验证了上述意见,“种种”和“样样”
都是明确标识出的词条,表示每一种,每一样:但“类类”是没有明确标识的。
3.2.2“X+的+名词”的用法统计
“类+的+名词”的情况在655例语料中出现27次,占4.1%,如“有关中国
古代文化史一类的课程”;“种十的十名词”的情况在993例语料中只出现2次,只
占0.2%,如“这种种的现象”,虽是可以使用的,但使用度比较低;“样十的
+名词”除了“各式各样+的”结构可以使用外,只有“树上结十二样的果子”1
使用度也很低。
可见“x十的+名词”的用法,“类”最常见,“种”和“样”都极少使用。
.3歧义现象
外3.2
歧义现象在这类量词的研究中多次出现,现在分别进行讨论。
3.2.3.1.“样”在使用中可能的歧义情况
“样”的使用面比较窄,除了自身的外观义外,“样”与一些代词和数
词搭配后会产生歧义,也应该是原因之一。如“这样”、“那样”是表指示的代词,
而“一样”则是形容词,表示相同,没有差别。这就大大降低了“样”作为量词
与“这”、“那”、“一”的结合。因为会产生歧义,所以通常不会选择“样”,也暨南大学不吹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就无形中降低了“样”的使用率。
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作风,博得了观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并使对手
渐愧得无地自容。(((报》31347)
如果把上面句子的“种”换成“样”就变成指示代词“这样”,虽然意思也
通顺,句子正确,但意思改变了。
当然有些歧义也可以在语境中消除。如“一样”,作形容词表示相同的意思
时,后面一定不会直接加名词,如“我和他一样都是研究生”;而“一样”作为
数量词,要修饰的就是紧随其后的名词,如“一样菜”、“一样东西”。就算省略
了后面的名词,也还是很容易就能辨别,如“我拿一样,她拿两样。”就定是量
词无疑了。
3.2.3.2.种类量词和中心语搭配产生的歧义
当量词与有多个修饰语的名词搭配时,通常情况下修饰的是中心语,如:
1)他高度赞扬星期六义务劳动,称这秒为社会进行的、规模巨大、无报酬、
没有任何当局即任何国
的东西”。
家规定定额的荣动是当时社会仅有的一种“党主义
(《日报》31844)
“这种”修饰“劳动”
2)但是,线种贵族奴隶主间的权力斗争,不但没有减轻人民的痛苦,相反
地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这种”修饰“权力斗争”)
若量词后有定语或多层定语,
语境来判定。比如:
(((鉴真 ))29129)
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切分情况和
3’“台通…~鲤,
(“类”不和“积极性”搭配而是和“人员”搭配)
4)不同商品进销差价的大小,除了决定于流通费用水平的高低以外,还取
决于各类商品利润水平的高低。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类”不是和“高低”搭配,而是和“商品”搭配)
(因为没有“品牌的汽车”这种切分方法,所以不是“多种汽车”而是“多
种品牌”)
6’“栏粉~”
(不存在“型号的电视机”这种说法,故“种”修饰“型号”)
7)工商业利润和农业生产收益资料:商品价格中的工商利润和农业生产收
益’体现国家对琶罗的价械策’
(根据前面的语境,只能是“各类商品”)
上述几例就都不是和中心语搭配,而是和定语中的某个名词搭配。当然有时
也会出现有歧义的现象。如:
8)这种连体高层建筑的控爆拆障新技术在国内还属首创。
(((日报》31844)
(“这种建筑”或“这种技术”都可以成立)
9)批发企业,要经常掌握各菜商是流远粼勺变丝兰煊l鱼,积累分类商品经营
管理费、运杂费、利息、损耗资料和构成这些项目的资料。
(“各类商品”、“各类流通费”或“各类情况”都可以成立)
发生这种情况时,由于切分不同虽然会产生歧义,但根据上下文通常不会产
生理解上的障碍。但例8和例9均存在倾向性:例8倾向于“这种技术”,例9
倾向于“各类商品”。在未有明确上下文的情况下究其原因,其实印证了“种”、
“类”与名词搭配的特点:“种”多与抽象名词搭配,“类”多与具体名词搭配。暨南大学硕L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3.2.3.3.个体和集合的歧义
在使用种类量词时,常常出现个体和集合的不明确,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能用
个体量词或集合量词来统领它们的原因之一。其中以“样”的情况最为突出,“样”
在使用时,经常可以表示个体义,有定量的作用。“种”也有这类情况,而“类”
几乎不存在这种歧义。
1)可是还有一样东西,你们知道吗?
(存在歧义: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集合,可能是一个东西也可能是一种东西,需
要结合上下文排除歧义)
2)过年过节可以多买几样副食品…
(存在歧义: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种类,但是趋向于表示个体)
3)年饭的菜虽然年年有所不同,但有鱼挂玉是每年断不可少的。
(存在歧义:可能是“两个菜”也可能是“两种菜”,也可以根据语境来排除其
歧义,但更倾向于“两个菜”)
4)这两种研究生的选拨工作将同时结合进行。(((人民日报》29753)
(“这两种研究生”,“这两种工作”都可以,需要结合上下文来排除歧义)
3.2.4小结
“种”、“类”相比,前者虚化程度高,常和抽象名词搭配,而后者通常和具
体名词搭配:“样样”可单独使用,或作为定语后置情况使用;“种种”常常和“原
因、现象、条件、情况”等搭配使用;“类”不重叠使用。
郭先珍曾提到区别兼类量词与临时量词的的三个判别方法[33J。这里我们可
以借来对比一下“种、类、样”的异同。
(l)能否重叠表示“每一、逐一,多”
“样样”、“种种”都可以使用,尤以“种种”为多,“类类”不做重叠使用。
(2)能否与数字自由组合。
“种”、“类”、“样”与“这”、“那”、“一”、“两”的组合十分广泛,不过“样”
不与“这”、“那”直接搭配表示量,因为会产生歧义。“类”、“样”几乎不与“此”
搭配。
(3)与中心词结合紧密,一般不插入“的”。暨南人学硕一}: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在“类”的655条语料中,出现26条“类十的+名词”的情况,虽然所占比
例不大,但说明也是可以搭配的;而“种”接近1000条语料中,出现了2条,
基本上可以视为例外情况。
由此可见,“种、类、样”三者的特点就显而易见了。按职能分,其实“种、
类、样”都应该是“兼类量词”,但又有些特别。它们都可以与数字自由结合,
但是主要适用范围还是局限在“这”、“那”、“一”等数词和指示代词上:“类”
不重叠使用,但是可以在量词与中心词之间插入“的”。这样看来,“类”与“种”、
“样”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暨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4.“种”、“类”、“样”在句子中的替换
下面从量词和名词、数词、代词的搭配转移到种类量词在整个句子中的使用。
具体探讨“种”、“类”、“样”三者是否能相互替换、替换后发生哪些变化,并以
此考察三者的异同及替换的条件。
4.1“样”的替换
“样”作为量词的使用就语料来说虽然偏少,但不能忽略其语体使用上的特
点。就现有的4:3条语料进行替换,可以发现:
(1)可以用“种”替换的共30处,其中不改变意思的21处(表个体义5处,
少用的2处),改变意思的9处。
1)哎,好比,比方说,这个,哦,一样产品来了,分出三类来,可能高,那个好一点
儿的质量好点儿的,【文件名八当代\口语\北京话口语.txt作者:毕永泉]
2)织云本有几样在圣诞市场的摊子上给家里买的小东西
3)放了几只碟子,几只碗,.些左玉,比较一下是碗多还是碟子多。
4)除了眼睛、耳朵、鼻子之外,猫还直兰三兰,使它能在黑暗里走路捕鼠,摸
出途径,避开障碍。
上述例1,“样”表示种类,替换为“种”意义不改变。其实也可以替换为
“类”,但是由于后面有“分出三类来”,语境里重复了,所以不可以替换。
例2、例3“样”表示的是个体义,可以用“种”替换,但替换后就从个体
义变为集合义,不可以用“类”替换,可以用个体量词“个’,、“盘”替换,而且
替换后意思基本不改变,但是强调样式的意义消失了。
例4“样”表示个体义,可以用“种”、“个”替换,用“种”替换后仍是个
体义,不能用“类”替换。
(2)可以用“类”替换的共13处,其中不改变意思的2处,改变意思的4处,
不常用4处,由歧义而造成可以相互替换的3处。
1)什么都满意,就是差一样东西没补齐!
2)就为这两样东西,王主任发了愁啦。
上述两例在使用时基本上都是表示个体含义,都可以用“个”来替换,用“类”暨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替换时显然改变了句子的意思,由个体义变成集合义了。
(3)可以用“个/件及其他个体量词”替换的34处(可见大部分表示个体含义),
其中意义几乎完全相同的22处,且替换后均不改变意义。其中“个”不表示个
体的仅一处:
起初二年,食堂实行包伙,每顿呈竺兰呈,自己挑选二丝。
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这里的“样”是表示集合的,“三四种菜”、“三四个菜”
都可以替换,均表示种类而非个体,但是却不能用“类”替换。
(4)固定搭配3处,都不能替换,形式都是“各种各样”
难免泥沙俱下、清浊杂陈,有各种各样的渣滓混迹其中,各种不法之徒……。
“各种各样”是己经凝固下来的搭配,这也从某一方面证明了“种”和“样”
在使用上的相似性。
(5)句子原本有歧义,无法判断是个体还是集合,三个都能替换使用,但意义
有差别。这类语料共有3处。
1)女儿即使去当兵只能意味着穿军衣,很神气;意味着孩子的爹的政治结论很
好,意味着门上可以贴个”光荣军属”的红纸条儿,过年过节可以多买几样副食
这里的“几样”有歧义,可能是几种副食品(强调种类不同),也可能是“几
个”,“样”表示个体。三个量词都可以替换,但意义不同。替换为“类”和“种”
都是表示几种不同副食品,替换为“个”则表示个体含义。
2)可是还有
这里的
一样东西,
“一样东西”
你们知道吗?”
也存在歧义,可以是一件东西,也可以是一种东西,_匕
下文不够清晰时,无法确定。暨南大学硕_}: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4.2“类”的替换
经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发现“类”在使用上的特点较为突出,并不是可以和
“种”无条件替换的。除了与词类的搭配差别之外,还具有语体、语境上的差别
和一些特殊用法。
(1)意思基本相同,替换为“种”后基本没有差别
l)可以翻一下《贵州社科通讯》,象《我省……的伟大成就》垫兰丝且-,几乎
成了标准化,出现的频率相当高。I文件名:\当代\应用文\21’世纪的牛顿力
学】
2)从澳大利亚到新西兰、日本到韩国、以及泰国、印度、巴基斯坦的查夫直生
鱼进行评点和打分,调查结果刊登在5月5日出版的《亚洲周刊》上。【文
件名八当代\应用文\\MBA宝典l
3)这两类.才认童的心理发展通常被看作是正常儿童心理发展的”快镜头’‘或”慢镜
头”。[文件名:\当代\应用文\儿童心理.TXT文章标题:儿童的心理世界一论
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作者:方富熹;方格1
4)农业企业,建成了渔、枚、花、果、菜、良种培育、农产品加工等七类科技
含量较高的生产基地。【文件名八当代\报于,J\人民日报\\1995\\Rm9504b】
以上例句中,“类”替换为“种”意义基本不变,但不能替换为“样”和“个”。
假使替换为“个”,意义也就随之改变了,如例2,“各类”若替换为“各个”,
所指范围明显变化,又如例4,“七类”替换为“七个”后,意义完全改变。
(2)“类”替换为“种”后,意义有所改变,范围有所缩小(这种情况大量存
在)
1)法律规定对立鱼壶鱼所造成的损害承担无过错责任,即无论从事高度危险作
业的人本身是否有故意还是过失,只要造成他人损害的,就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
2)面对当时情况,采取了坚决稳定物价的措施,规定了十八类主要消费品的销
售价格稳定在当时价格基础上,不许变动,对少数商品实行高价。
3)并请劳动局和市总工会等单位要特别关注和及时解决坚兰卫旦,塑,也希望在深暨南大学硕_}: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的投资老板不要做这样的反面典型。【文件名:\当代\报
千,」\报干,J精选\\1994\\03.txtl
4)像深,)jJ这样的新兴城市,常住人口不过几十万,更多的是农民工这类非常住
生三二【文件名:\当代\报干!{\报刊精选\\1994\\03.txtl
5)垫夫全丝中应该注意两种情况的潜力股:一是上市较久、有可能进行资产……
【文件名:\当代\应用文\\wTO与中国.txtl
6)近些年来,文学作品鉴赏类的丛书、文库、大系、辞典,已经出版了很多,
我没有时间详尽阅读,但大凡到手的些兰鱼,都放在案头经常翻一翻。
例1中“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单一情况,而“这类情况”则是包括相似情况。
例2“十八类消费品”显然比“十八种消费品”涵盖的面要广。例3“这种问题”
只能指当时出现的问题,而“这类问题”范围较广,与当时出现的问题相类似的
都包括在内。例4中如果用“这种”替换,就只是指“农民工”,而“这类”还
包括一些与“农民工”相似的其他“非常住人口”。
例5
用“种”、
下文已经明确说明“这类个股”下面还有分类,所以根据语境基本不会
“样”
上述情况将
替换:例6着重强调了有分类,不再用“种”、“样”替换。
“类”替换为“种”之后在语法上是合理的,但语义范围缩小了。
(3)“这一类”基本不可替换为“这一种”
我丈夫什么条件也没讲,也不管这一类行业片有多么难弄,一口气就答应了
下来。
例如,导电率高就是导体鱼卫遵竺都具有而别的事物(如绝缘体)都不具
有的特有属性。
中国很少垫二去立,即使有之,也会被大众的唾沫掩死。【文件名八现代\文
学\鲁迅.TXT文章标题:坟作者:鲁迅】
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
了。【文件名八现代\文学\鲁迅.TXT文章标题:坟作者:鲁迅】
这一类理论当然也是真理,但由于它们已经失去了被检验的意义,因此……
I文件名:\当代\应用文\\21世纪的牛顿力学.txtJ
反射学习是指刺激和反应坚二兰皇卫-,动物具有坚二送‘全土的学习。暨南人学硕「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在我搜索的近1000条语料中“这一种”的情况也存在,但仅有如下两条:
1)还有一般人要吃纸烟洒香水,作种种无益的消费,这一种奢侈浪漫的生活,
这样违反简单朴素两个要则的举动,简直可以说就是亡国的行为,我们负有
建设国家复兴民族之大任的一般干部,绝对不应当有!
(中国问题各派思潮12656)
2)我们可以固执的,只是这一种关于”不可知谛”的而已。
(中华民族眼里的17715)
“这种”是“这一种”的缩合,但是“这种”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这一种”。
“这一类”相比之下使用率较高,而且几乎不可用“这一种”来替换。
(4)只有“类”可以在数词和量词之间插入形容词,而且只能插入“大”、“小”。
形式:几大类,几小类。
1)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
【文件名八当代\应用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TXTI
2)按化学组成的不同,陨星分为三大类:含铁镍达98%(其中铁占9叫以上)
的铁陨星或陨铁;……【文件名八当代\应用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TXT]
3)按岛屿的成因可分成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四大类。【文件
名:\当代\应用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TXT】
4)地球上的鸟分游禽、涉禽、攀禽、鸡鸽、鹑鸡、猛禽、燕雀七大类。【文件
名:\当代\应用文\中国儿重百科全书.TxTI
5)让孩子识记2耳个物体,这些物体按其性质可分为水果、服装等类。【文
件名:\当代\应用文\儿重心理.TXT文章标题:儿童的心理世界一论儿童的
心理发展与教育作者:方富熹;方格l
比较遗憾的是在有限语料中没有查到插入“小”的例句,但根据语感可知“几
大类”、“几小类”的使用是相当广泛的,基本不可用“种”、“类”替换。虽然“几
大种”、“几大样”并非完全不可以使用,但已经不太常用。暨南大学顿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5)“此类”常用,“此种”、“此样”较少使用,故一般情况下不替换。
1)些兰全丛在劳务输出过程中也有发生。【文件名八当代\报刊\报刊精选
\\1994\\03.txtl
2)于是,人们将观察不到从距地球遥远的些兰星生表面发出来的光线。【文
件名八当代\应用文\\21世纪的牛顿力学.tXt]
3)在”意识”的作用下,笔会在没有立起空间的扁盒子中写字,也鱼生劫塑签.
四度空间”里发生的典型事例。【文件名八当代\应用文\\21世纪的牛顿力
学.tXtl
4)既然如此,它就不只是气之凝聚,而且是依照整个些兰主竺叁丝而进行的凝
聚。
5)此类问题咨询的过程大致要解决以下四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文件名八
当代\应用文\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TxT文章标题: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
询作者:王登峰;张伯源】
上述例子中的“此类”基本不替换。有极个别句子“此类”可替换为“此种’.,
但意义范围就缩小了。如:这部分产品市场被国外厂家占领,将阻碍我国企业发
展些兰广.鱼,这一影响是行业性的;……【文件名八当代\应用文\\WTO与中国]o
该例句中,“此类”替换为“此种”后,“产品”的范围缩小。“此样”则几乎不
使用。
通过百度查询,“此类”的相关条目有46,200,000个;“此种”的相关条目
8,870,000个;“此样”的相关条目42,200反而。网络使用语言比较自由,“此
类”、“此种”、“此样”的使用的情况证明了我们的有关结论。
“此种”在抽样的近一千条语料中出现了2次:
:l)此种社会改组的趋向,为适应环境的需要起见,或者维持旧规则旧制度,以
恢复固有秋序;或者创造新规则新制度,以建立一种新秋序,似乎全无一定
轨道可言。(社会学原理12905)
2)如此种种,经不住时髦、热闹的诱惑,耐不住寂寞的清苦,就难以扑下身子,
埋头苦干,也就很难有各项工作的真正落实。(报 33411)
其中只有第一条是“此种”用法,而第二条则属于“如此种种”、“凡此种种”
用法。暨南人学硕{: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6)“该类”中的“类”极少替换为“种”、“样”。
1)上市公司数量不多、质地上也是参差不齐,但是进入WTO对鱼叁竺醚绝~的
影响显然是非常有牙.J的因素。【文件名:\当代\应用文\\wTO与中国 .tXtl
2)立重兰丛选目前在两个市场中已经基本形成,主要包括:稚戈尔’、美尔雅、……
【文件名八当代\应用文\\WTO与中国.txt]
3)本身质素上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值得看好,而从技术面来看,鱼兰兰翅全普遍
价位较低,近期市场大调整中也表现出较强的杭跌性。I文件名:\当代\应用
文\\WTO与中国 .txtl
上述三个例子均不能用“种”、“样”替换。例句中的“该类”所搭配名词的
意义指向是可以分类的,如“该类个股普遍价位较底”可见不是一个“个股”,
而是多个“个股”,而“该种”往往指一个整体,所以在这个句子中不能用“该
种”替代“一该类”。没有“该样”用法。
(7)固定搭配:各级各类、黑五类
1)当时,华侨算不算二兰生夫的,我现在含糊了,反正离专政对象也不会很远。
2)亿元,加上前几年筹集的数字,累计将达 19.2亿元,资助各级各类社会
宜鱼述生皿旦的总数将达3.4万个。【文件名八当代\报刊\报刊精选
\\1994\\03.txtl
3)当年,边区查丝蚤兰星过宝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
育。【文件名:\当代\报刊\人民日报\\1995\\Rnl9504b.txt]
4)各级各类干部培训工作的力度加大;干部制度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干部交流
进一步展开。
其中,例1的“黑几类”表达的是“黑的几类人”,这样的词还有“黑五类”、
“红五类”。但是这几个词缩合之后就凝固下来了,直接作为名词,成为具有时
代烙印的词汇,所以其中的“类”显然是不能替换的。而后面三例的“各级各类”
也已经是习惯表达,属固定搭配,而且“各级各类”本身带有明确分类意义:“各
级”是纵向分层,“各类”是横向分类,所以这里的“类”也不能替换。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8)“类+的+名词”中的“类”,不可以替换。形式:一类的,这类的,这一类
避免如:”布局、非常、有点、大概、可能”等一类的副词、形容词。【文件
名八当代\应用文\\MBA宝典 .txtl
像伊莱克斯一类的国际大公司,将其中国战略调整后,势必加大在华投
资……【文件名八当代\应用文\\wTO与中国 .txt]
这体温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了坚去兰直主,
迟疑不敢下笔。[文件名八现代\文学\鲁迅.TXT文章标题:坟作者:
鲁迅】
听了皇兰迫立鱼,只好溜到中国人唯一的海外事业,中国饭馆,去吃顿又烧肉。
【文件名八现代\文学\老舍长篇1.TXT文章标题:二马作者:老舍】
她以为收税垫二兰鱼主,大概都不能算作正经事,像个专门到外面讨钱的人
似的。
一般的做法是寻找国内能跟它们门当户对的大合举办,垫二兰目丝生邑鱼有
相当的品质保障。[文件名八当代\应用文\\MBA宝典.txtl
皇二去卫立且童童里竺鱼在那时是年年都要举行的,每逢帝国主义者向清廷提
出亡国性的侵略条件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们就集会、、喊口号、发
宣言、向清廷。
上述例子中的“类”不用“种”、“样”替换。不过例2、例3、例4,“类”
的1)
可以替换为“样”,但此时“样”不做量词,“像·····一样”的“一样”是形容词,
“这样”是指示代词,替换后词性改变,意义也变了。
量词和名词之间加“的”,这也是临时量词的一个突出特点。而“类”是较
为典型的量词,并不具有临时量词的临时性。这里的情况是“类”的特殊用法。
(9)在明确表示有几种东西时
乎不用“种”。如下列形式:“A、
一类”
1)他替唐顺宗下了一道招书,
互丝直笙奎,统统取缔了。
(不完全一样,只是有相似之处)用“类”,几
B、C一类”,“像什么一类”,“什么一类”,“……
免了一些苛捐杂税:把皇立二三兰上些二兰丛重)
l文件名:\当代\应用文\中华上下五千年.txtl暨南人学顿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2)于是通过思维的作用,总出银、铜、铁、铭一类材料做成的物体具有容易导
电(电导率高)这个特有物理属性,并将这类物体命名为“导体”
3)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有腥操味不能吃,有了取火办法,就
可以烧熟来吃了。【文件名:\当代\应用文\中华上下五千年.txt]
4)西晋时期,除了像王恺、石崇一类穷奢极侈的豪门外,还有一批士族官
员,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文件名:\当代\应用文\中华上下五千年.txtl
5)充沛的雨水,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雨热同期”的条件,有牙.J奎鱼二兰直二
退盒生业的生长,所以,南亚、东南亚、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国都是世界水
稻的……I文件名:\当代\应用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TXTI
6)而到了6岁,大部分儿童已不再把上立」{旦{二兰.能动的归入生物类了,他们已
开始认识到生物”能够长大”这一本质……I文件名:\当代\应用文\儿童心
理.TxT文章标题:儿童的心理世界一论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作者:方富
熹;方格】
7)这是适合婆罗门知识分子一类人的修法。【文件名八当代\应用文\佛法概
要.txt]
上述例子中的“类”都不可以用“种”、“样”替换,因为这类句式已经明确,
该“类”人或东西是由好几种或好几样相似的东西组成的,是可切分的。
(10)表示等级的“类”不可以替换
“类”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比如“一类”、“A类”、“甲类”等,它表
示的是等级,不可以替换为“种”、“样”或个体量词。
1)他任第一机床厂副厂长,就因为”只抓床””不突出政治”,被划为”呈兰
土壑”。
2)三夫室遗旦之邑,在完成交售任务以后,也应允许社、队自行加工和销售。
3)其核心设备收音机符合国家立夫丛立玉,整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文件名:\
当代\报刊\人民日报\\1995\\Rm9504b.txtl
4)我们用“在/正在一”格式槽可以把V〔2}类动词分成强完成持续性动词
与弱完成持续性动词两类。【文件名八当代\应用文\语言学论文\\105.txtl
上述例子中的“类”表示的已经是等级或规格,不仅进行了分类,而且还划暨南大学硕万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书乏析
分了级别,不可以用仅有分类作用的“种”、“样”替换。其中例1、例2与数词
搭配时表示不仅分类而且还进行了排序,可以加序数词“第”还原为“第三类”、
“第二类”;但例3例4运用了字母等符号,只有分类分等级,不能加“第”。
(11)“各类”通常可以用“各种”代替,但在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法律语体
中,“类”更常用。
1)人口原籍发函调查等管理方式,掌握案件线索 2800多条,查获查兰立三叁
犯罪分子近 2000名,破获案件 2700多起。【文件名八当代\报刊丫人
民日报\\1995\\Rm9512b.txtl
2)经济损失数百万元;仅去年以来,机关就为外来人员调解查处查夫叠置
纠纷 1290起,帮助 620多名外来人员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文件名八
当代\报干}」\人民日报\\1995\\Rm9512b.txtl
3)工作来抓,认真贯彻执行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坚持不懈地抓好对鱼夫己戴
型更垄里的打击,共受理机关移送批捕的查去三{堕呈丝 27330人,
依法批准逮捕 24109人;受理移送起诉的各类刑事案茎旦 27126人,
依法起诉 22943人……【文件名:\当代\报刊\报刊精选 \\1994\\03.txt】
4)应该制仃查皇企通~的技术培训及考核制度,经考试或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文件名:\当代\应用文\企业环境管理.TXT文章标题:企业环境管理作
者:马,忠普等】
这里的例子说明,“类”的语体性质是比较客观的,大量运用在公文语体、
法律语体、科技语体中。“各类人员”中的“类”一般不能用其他量词替换。
(12)“类”的特殊用法或语境重复造成的不能替换
力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二丝盛二兰鱼互的化学反应。
2)我们的这本书的种次号是 127,说明坚二兰主里尘立上鱼二卫三~”
3)④综合艺术(戏剧、电影),是再现性的动态艺术(垫兰兰.奎兰丝立叫鱼丝兰
术形式的综合);
4)揭露或回答问题型的一一些兰鲤查丛查玉全鱼丝止二丝针对群众中存在的某
种认识问题,进行专门调查,给予明确的回答扛多二兰就是对工作中某些重暨南人学{吹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大失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造成的危害,
挖掘其社会的历史的根源,找出解决的办法,以便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
复葬敲。
上述四例都是不能替换的,例1“一种或一类”正是显示了“种”和“类”
的差别,当然不能替换;例2“一类书”有“127种”;例3“这类艺术”是“多
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例4,“这类”分“两种”,而后面的“一种”、“另一类”
的混用的情况是一种不规范的用法,应该是“一种”、“另一种”。
4.3“种”的替换
(1)“种”替换为“类”基本不改变意思的情况
1)经过调查,他们了解到两个重要情况:一是最近河北省香河县许多社员买了
这类袜骗买的人造革;二是有一个香河县社员曾来到护国寺门市部说,香河
农贸市场上,皇丝奎兰主每米的售价比这里低一多钱。(北京晚报30礴53)
2)中国科协通过举行查丝主奎全丛,出版学术刊物,加强和促进所属学会与世
界各科技团体…,二【文件名:\当代\应用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TXTI
3)日本学士院于19n年设立的一种学术成就奖,共9项,其中5项授予纯科
学及其应用方面的卓越贡献。【同上l
上述例句中,“种”替换为“类”后句子基本表达的还是原来的意义。这表
示句中的“种”从某种程度上表示包含了多种情况或事物,本身可以从内部切分
或外部延伸,故可以替换为“类”。
(2)“种”替换为“类”后所指范围明显扩大的情况
1),盗丝些迪兰里丛以适中的厚度、洁白的喷塑、豪华的装饰面板、强劲的抽风量
而被誉为后起之秀。(北京日报33435)
2)去年5月,经中外专家联合考察在双台子河口自然保护区内找到了盗丝鱼的
繁殖地。(人民日报33343)
3)上海专为职业妇女推出鱼亘全业立兰把都市职业妇女装扮得更加漂亮,首次
成为上海服装设计师竞赛的主题。(人民日报33673)
4)针对垫丝遗远,分区深深感到,军分区、人武部,应当帮军人家庭之所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需,当军人的”娘家”和”靠山”。(人民日报33485)
5)尽管如此,仍然没有一家厂商愿意生产、出售垫丝鱼亘立主。【文件名八当代\
应用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TxTI
上述例子中,“种”替换成“类”后语义范围扩大了。原句中,“种”表示的
整体,换成“类”表示还可以从内部再切分,范围就扩大了,可能指的不是“一
种”,而是“几种”了。
例1、例2的情况是明显扩大,“这种”可能是某一台或某一款抽油烟机,
而“这类”是好几款。“鸟”从一种变为一类,范围扩大了。例3中,“种”如果
换成“类”,范围大大拓宽,“两百余种新装”可能只是两百余款不同样式的衣服。
但“两百余类”就是指这些“新装”都是可以分类的,有两百多种不同的“类”。
例4中的“情况”都是可以从内部切分的,如果一旦替换为“类”,就由“一”
变“多”了,句子的含义也要跟着改变了。例5的“这种自行车”改为“这类自
行车”以后范围也扩大了,由“一个款式”变为“一种类型”了。不过通常情况
下,只要上下文足够多,足够清晰,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否可以替换。
(3)“种”不能替换成“类”的情况
1)他们立垫鱼些丝迢困二卫鲤丝燮鱼且坦蟹,
应受到谴责和惩罚。(河北日报31596)
2)王德元凭着他亚垫翌坠塾亘型通卫且上些赶遂全圣
丛卫堕主查丝这些鲤些‘开始四处奔波,捧着样机和招载科技信息资料,让
人们了解笔记本型便携式微机诱人的市场前景。(人民日报 33939)
3)走进大钟寺村,令人感到一种蓬勃的朝气在升腾!(北京日报33435)
.1)经老姜一说,二业丝立三涌上我的心头,使我非去采访他不可。(羊城晚报
29694)
5)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还是应该继承发扬些生丝丛通丝鱼些塾
德,进一步完备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个人生活得更美满,更幸福。(北京晚
报 33053)
6)宜二业远玉全丝鱼生。(新民晚报33808)
7)从这些小事里,我们看到了千部对战士困正丝生里查生迷鱼竺丝圣‘羞叁二遣,实在暨南人学了颐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可贵。(报29405)
8)盗丝旦叁户立鱼遗与江曼和童川那种缠绵而细腻的感情,在电视剧里交织着出
现,就造成了节奏松紧起伏的变化,同时也说明,人物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
是不可分tlJ的。(北京晚报31739)
9)你说到了皇丝丝丛我什么还能听进去?(北京晚报 33966)
1的而剧作家和导演则通过肯定她肯定了且壁土垫兰。(北京晚报336)
川这对于当时因人民大量逃亡,赋庸收入减少;和由于地方豪族的各自为政,
使经济上陷于十分窘迫的以天皇为中心的朝廷,是一种很大的威胁。(鉴真
29129)
12)富裕了的农民不满足于过去的那种呆板单调的生活,他们渴求高层次的文化
享受。(北京日报33435)
13)无论如何,桥田贺寿子笔下的这个五口之家现在就生活在一种流泪乃至流血
的幸福和谐之中。(北京晚报336)
14)“这是一种政变的预演,一种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羊城晚报31402
15)在这种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面,就相适应的产生了原始公社制的生产关系,
由所有的社会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分配生产物。(社会
发展规律讲话 20455)
16)场内鸦雀无声,静听周恩来作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值10元、5
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主辅10种人民
里,合计为18元8角8分。(报32822)
17)由于母亲感染了一种不知名的病毒致死,婴儿”活”了72小时,也因受同一
病毒感染而天折。(报32822)
18)《明报》在题为《一个国家鱼…丝土工互》的社评中指出,我国的设想,”是要
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之内长期的和平共存”。(天津日报30820)
上述例句较多,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情况,表现“种”使用的特殊性。其中与
“种”搭配的大部分是表抽象的名词,这与抽象名词本身的特点有关。抽象名词
通常很少被个体量词修饰,因为表达的抽象事物很难量化,但种类量词是个特例,
尤其是“种”把它们从整体上把握,但是很难在内部再进行分类,故基本不能与
“类”搭配。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例句中1一8的“种”并不是为了确定种类或者表示还有其他“种”,这里的
量词并不是为了称量或核算所修饰的名词,而只是一种陪伴性质。与“种”搭配
的多是表示情感态度或人的感知的名词,而且多具有修饰语。如“那种敢把香山
实业总公司18家厂家全部豁上去也要把这一项目搞上去的惊人胆略”、“一种蓬
勃的朝气”、“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种体贴入微的阶级兄弟之情”等。这里的
名词是抽象名词中表示人的“感情”、“知觉”的,不可能再从内部进行什么切分,
而且由于有很明确的定语,也不可能再有外部的延伸。
例9一n中的“种”可以替换为“个”,原因是这几个抽象名词可以用“个”
修饰,而这里的“种”也只是起了陪伴作用,但替换为“个”后表达个体的意义
更明确了。“这种时候”可以替换“这个时候”,“这种选择”可以替换为“这个
选择,。
例子12一17“种”所指称的对象,除了抽象的名词外,还有具体名词如“10
种人民币”、“一种不知名的病毒”,也同样不可以用“类”替换。其中“人民币”
是专有名词,如果不是在例16这种特殊语境下,基本上是不可以与“种”、“类”、
“样”搭配的;而“病毒”可以与“类”搭配,不过在语境中显然是表示某种病
毒而不是很多不同的病毒,故而不能用“类”替换。
例18“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专有名词,也不可以替换。
而所举例子均不用“样”替换,是因为适用范围和语体问题。
(4)“种”替换为“样”意思基本不改变的情况
记者来到小吃部,看见货架上摆满了油炸排又、面包、麻酥饼、佛手、糖耳
朵笠土三旦.圭宜和猪头肉、口条、烧鸡等土.些业迪生,还有白酒、葡萄酒、啤酒。
(报29229)
在这个句子中可以用“样”取代“种”,意思基本不变,而且还更加生动些,
口语化一些。其实从前面的讨论中可以发现,“样”和“种”的用法是较接近的,
之所以不能用“样”替换“种”,是因为“样”的使用具有语体,“样”更口
语化;而且由于存在“这样”、“那样”、“一样”的歧义问题,所以使用范围上比
较狭窄。所以,能够替换的往往是一些“样”比较常用的地方,而且口语语体特
征比较明显。暨南人学硕{: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5)“种种”的特殊用法
1)但文部省在说明中回避了审定教科书过程中的错误和日方应该采取的纠正
措施,而是作了丝丝竺鲤,企图推脱责任。(天津日报30169)
2)湖南湘西泡水寨是土家族、苗族、汉族聚居之地,由于业丝退旦,这里成了
闻名的“贫困寨,。(羊城晚报31987)
3)浅薄、庸俗甚至腐化、堕落的不良风气发生了,建国初期早就已经绝迹的种
种丑恶现象再度出现了。(人民日报32699)
4)这种习惯不但不利于提高人们的营养水平,而且要受到到竺丝速。(经济日
报32463)
5)他们采用创宜兰邀攻击、难穆罕默德及其信徒。(世界三大宗教29068)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发现,“种”重叠使用的范围还是很广的,但主要还是与
抽象名词搭配。“种种原因”、“种种情况”、“种种迹象”等则是常用搭配。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5.结语及建议
5.1“种”、“类”、“样”三个种类量词在使用上的异同
“种类量词”其实是一种“陪伴词”,并没有具体表示“量”的含义,但可
以通过使用它们将不能切分的东西(特别是抽象义名词)也冠以量词“量”起来,
用“一”、“二”、“几”来数。但是否这三个词都只存在定性,不存在定量呢?也
不尽然。各个词的泛化轨迹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使用的时候也就有差异
了。
“种”显然是虚化和泛化最严重的一个,所以自然不含量的概念。有时可以
指相似或相同的多个,有时指的就是某一个;“样”则侧重外形样式,用作量词
时和名词的搭配很有限,基本局限在几个词,而且常常指称个体;“类”则比较
特殊,泛化程度超过“样”,作为量词的适用范围也相当广,但“类”却不能指
称个体。
从总体上来说,这三个词都属于“种类量词”这一特殊的小类,都可以用来
给事物分类,但是使用上存在差别。从字源和语义上分析,“种”、“样”的泛化
机制来源于“通借’夕,而“类”来源于“引申”。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类”的
使用范围应小于前二者。但由于“样”还具有特别的外观义,所以使用范围比较
狭窄,失去与大量抽象名词搭配的机会。在使用数量和范围上,是种>类>样。
在使用中,“种”与“样”比较相近,而“类”相对特殊。但由于“样”大
多数情况下表示个体,而且使用范围相当有限,故“种”和“类”的使用更容易
混淆。其实“种”这个量词具有的特点是:既可以做个体量词,又可以表示一个
种类,一个集合。
“来了二业二鱼,分为三兰。”这里的“一种产品”是可以从内部切分为三
部分的。
“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情涌上心头。”这里的“感情”可能是悲伤、激动、高
兴、失望等任何一种,已经不能再从内部切分,表达的是从整体上把握的一种“感
廿l青”。
“种”在使用时倾向于把所修饰的名词看作一个整体,而不在乎它是否可以
切分,可以从内部切分的当然可以修饰,但是有时候只指一个不可以再切分的小
类,甚至是一个个体—这也就是“种”为什么有时能修饰一些“无量名词”的暨南人学f吹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原因。这些名词本身无法从内部切分,也无法从外部列举,故而有种“不可量”
的特点,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种”将其量化起来,如潮流、仁义、
支出。而“类”所指称的东西则一定要能从内部切分,所以“类”绝不可能表达
“个体”。
“来了二兰二鱼,分为三丝。”这里的
“这一类感情让我很难释怀。”这里的
“产品”切分为三种。
“感情”不是“一种”而是“一类”,
可能是包括伤心、郁闷、悲哀等多种感情,合在一起称为“一类”,也是可以从
内音仔切分的。
由上述例子可见,“种”所表示的东西,着重从整体上把握,内部可以切分
或不可以切分均可以成立;而“类”一定是可以从内部切分的,.可称之为“一
类”。其中“来了一种产品,分为三类。”和“来了一类产品,分为三种。”这两
个例子也告诉我们,并非“类”的范围就一定比“种”大,而是要从“是否能从
内部切分”这一点上去对二者进行区别。
如“种、类、样这类量词”和“种、类、样这种量词”两个例子的内涵和外
延就基本一致,但“这种感情”和“这类感情”就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这种
感情”显然是只某一种,而“这类感情”则是指一些类似的的感情的集合。
所指事物不能从内部切分
所指事物可以从内部切分
种、类、样区别:
耳7所指事物不能从内部切分
代反(‘顷向‘旨称个体·具体名词,范围小’
一所指事物可以从内部切分
类样种
5.2关于种类量词在对外汉语教材和辅导材料中的情况和建议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类词语的教学和分类显然没有得到重视。由于课堂教
学不好把握,这里不做详细的述评,只简单列举些教材和辅导材料中出现“种、
类、样”的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5.2.1“种、类、样”在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
题
由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程》(共6本)的前三
本书中,“种”只出现了两次,分别是第一册(下)第19课“这种羽绒服怎么卖?”
(41)和第二册(上)第5课“是一种很细很细的针”;后三本出现了19次。“样”
在第一册(下)第一次出现“看到书店里有各种各样的书’夕:第二册(上)出现
一次“这儿的辣子鸡丁和糖醋鱼都不错。那就一样来一个吧。”;第三册(上)以
“各种各样”形式出现一次。“类”只在第三册(下)出现一次,“而英语则把这
类电影说成‘蓝色电影’。”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
黄政澄主编的《新编汉语教程》上册第25课出现“种”:“这几种都是,您
要哪一种?(布鞋)”,“这一种”出现两次,“那一种”出现一次,课后生词解
释为“ameasureword”。上、下册均未出现“类”、“样”。
《魔力汉语》(初级汉语口语,上、下)及《魔力汉语》(中级汉语口语,上、
下)均未出现“种”、“类”、
《外国人实用生活汉语》
“样”。
上册未出现这三个量词,下册第13课出现“样”、
第17课出现“种”。其中“样”的有“一样一斤”的语法注释,解释为“每一样”。
刘殉主编的《新实用汉语课本》(1一4)第二本第22课出现“种”,其他两个
量词在四本书中均没有出现。
根据上述几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比较常用和影响较大的教材的统计发现:这
三个词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分布没有什么规律、有些教材根本没有出现“类”、
“样”;出现的时候都没有课文注释或稍微细致一些的语法讲解;作为三个使月
频率很高的量词,尤其是使用范围宽广的“种”,教材中出现得太少、分配不均
衡。而且三个量词都出现后,也没有比较或辨析的内容。
5.2.2各种量词辅导材料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选取三种辅导材料:《看图学量词》(焦凡华语教学出版1993)、《汉语量词
学习手册》(褚佩如、金乃途编著刘莉、吕新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量
词一点通》(何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作为研究对象。按出版年份排列,暨南人学硕」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将主要释义和辨析的内容列表如下(图画、拼音和英文解释未标注):
不 不不中 中类 类样 样
看看 看情 情(1)那个学生既聪明又勤 勤烟酒这类东西和他 他他在中国学了两年 年
图图 图景 景奋。三四年的时间她就掌 掌没有关系,他从来不 不汉语,今年夏天就 就
学学 学 学握了英、日、法三种外语, ,抽烟,也不喝酒。他 他要回国了。他想从 从
任任曰 曰 曰而且说得都很流利。 。现在都七十多岁了, ,中国买几样东西带 带上上旦 旦 旦(2)中国的几种名茶我都 都身体还那么结实。 。回去,送给他的亲 亲
词词 词 词品尝过,我觉得都不错。 。 。戚朋友。 。
我 我 我我想回国的时候各种茶叶 叶 叶 叶
都 都 都都买一点儿带回去。 。 。 。
短 短短 短一种人;一种动物;一种 种一类人;一类事情 ;;;几样儿菜;两样点 点
语 语语 语制度;一种习惯;一种思 思这类问题 题心;三样水果 果想 想 想想;一种意见;一种颜色 ;;;;;;;
一 一 一一种东西;一种现象;这 这 这 这
种 种 种种事情;一种看法;这种 种 种 种
文 文 文文章;各种情况 况 况 况
注 注注 注种and“lei类, areee类 15equivalenttooooo
解 解解 解identical, whenusedforaaa种 .Seealso“ zhonggggg gggggggrouPhavingqualitiesofff不中” .....
ttttttthesamekind.......
汉汉 汉全 全1.表示种类,用于人和东 东用于人或事物的等 等表示事物的种类 类
语语 语音仔 仔西 西级或种类 类【四样菜】【两样点 点
「 「曰曰有 有【两种人】 】例句:1.仓库里有六 六心 111上上旦 旦英 英【一万多种商品】 】类物品。 。【几样东西】例 :::
词词 词文 文例:这家商场有一万多种 种2.学生按健康情况分 分你临走以前,我要 要
学学 学不口 口商品。 。三类。若蒯子表甜讨 讨送给你几样东西。 。
习习 习拼 拼【十几种蔬菜】 】劳止麦示二等纱时膺据夕夕【十样商品】 】
手手 手j生二 二2.用于不同的心情或感 感 感辨析:“样”和“种” ”
册册 册曰 曰觉,或别的抽象事情 情 情都用于不同种类的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一种新感觉】
【一种苦涩滋味】
【一种青春气息】【一种现
注标
{象】辨析:见“样”
集合量词
用法1:用于计量同一类型的
人或动植物。一种树/鱼/长毛
兔/卷毛羊/人
用法2:用于计量同一类型的
事物。
一种帆船/轿车/轿车/雪橇/电
饭锅
用法3:用于计量同一类型的
抽象事物。
一种现象/看法/情况/习惯/制
度/思维/脾气
集合量词
用法1:用于计量相
类似的人。
一类人/角色/罪犯
用法2:用于计量相
类似的事物。
一类事/问题/案件/大
奖/彩票
用法3:用于计量相
类似的物品。
一类垃圾/皮革/羊毛/
车/灯具/装饰版
用法4:用于计量同
类的动物。
老鼠和露鼠都是同
一类动物。鹰和麻雀
是相近的两类禽类。
鳝鱼和蛇不属于一
类。
东西。“样”偏重于
外在式样的不同;
“种”偏重于内在
质量的不同。
个体量词
用法1:用于计量不
同种类的东西。
几样玩具/两样衣服
几样水果/几样糖/
几样菜
用法2:用于计量抽
象事物。
一个“福”字有几
十样写法。
面条的作法至少有
十几样。
词量
通点
三本辅导材料各有特点,《看图学量词》主要是通过图画和情景来描绘量词
的使用。除了图画之外,还有设计情景、短语和注解三个部分,有英文解释但没
有直接的汉语解释。“种”、“类”、“样”三词的解释中,“种”有两个情景,短语
搭配也比较多,列出了“种”常用的一些搭配情况,“类”、“样”都只有一个情
景,且搭配较少。值得注意的是,对“种”和“类”有英文注释,但并未辨析两暨南大学硕}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者区别,只是简单说“种”和“类”相同,用于表达性质或质量相同的一组东西。
《汉语量词学习手册》的特点是所有东西都标注了拼音并进行英文解释。该
本辅导材料对于种、类、样的解释比较清晰,具有区别意义。“种”有两种用法,
一表示种类用于人和东西,二用于心情感觉和抽象事物;而“类”则提出用于“人
或事物的等级或种类”,提出了“等级”,突出了“种”和“类”在使用上的差别。
但在例句中却没有显示表“等级”的明显特点。“种”和“样”也有辨析,提到
“样”偏重外在式样,“种”偏重内在质量,也起到了比较明确的区别作用。
《量词一点通》是最新的一本,也是三者中唯一给“种”、“类”、“样”划定
量词小类的:“种”、“类”是集合量词,“样”是个体量词。而用法的分类也相当
细致,“种”分了三类,“类”分了四类,“样”分了两类。也都举了很多例子,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区分三者使用的情况。
如果从搭配情况来看,《看图学量词》和《量词一点通》都举了很多例子,
可以给学生较多参考。但从分类和辨析的角度看,《汉语量词学习手册》做得更
好,讲解得更清晰而且特点很明确,更方便学生使用。明确了“种”用于“心情”、
“感觉”的特殊性,以及“类”表达“等级”的特殊性,并且对“种”“样”进
行了简单明了的辨析。是三者中比较值得推崇的,但感觉短语例子和例句方面还
可以充实一些。
5.2.3关于教材及辅导材料的几点建议
由于在本体上对这类量词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分类,我们认为,如果
将这些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将对学生学习这类量词起到一个较好的作用。
具体的建议有三点:
第一,加大教材中的“种”、“类”、“样”的使用频率,增加学生对这类量词
的熟悉度,并在出现后配合一些注释、讲解和用例。
第二,在汉语水平稍高的教材中设置三个词的辨析,或两两辨析。主要是区
分一些常见的不能相互替换的情况,如“类”表示等级是特殊的,“类+的+名词”
的形式也比较常用;“种”修饰“感情”、“知觉”是突出特点;“样”和“菜”、
“东西”搭配较多,重视外形式样;“种”和“样”可以用于表示个体,而“类”
不可以等等。而且应配合短语和例句进行直观辨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第三,对辅导材料也应当相应地进行一些修改,建议借鉴《汉语量词学习手
册》的分类,在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本质上把这三个量词区分开。如可以用英
语注释或其他方式指出“类”所指事物一定要可以从内部切分,而“种”、“样’
不一定,可以表示个体也可以表示集合。再对例子进行筛选扩充,也应考虑进行
专门的辨析。指出诸如三个量词重叠用法上的区别,不能替换的一些特殊形式等
等。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三者的异同,方便使用的时候参考。
这里只是一点小小的建议,究竟如何实施下去,给学生深入浅出的解释和例
子,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注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6第5版:1768
[2j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6第5版:1580
[3J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6第5版:827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91
[0]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91
【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91
[8]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91
[0]刘永耕.量词“样”跟“种”的区别·
http://www.wfk.)xy.eo:n.en/yywz八iew.asp?工 I)=26:3&elass=%I)1%A7%CA%FS%CE%C
4%DS%AA
【’0]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91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91
〔2’〕殷焕先,何平.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8第1版:194,
98, 176
[22〕刘永耕.量词“样”跟“种”的区别·
http://www.wfk.ixy.c()n、.Cn/yyw:八iew.asp?工 D=263&class二%Dl%A7%CA%FS%CE%C
4%DS%AA
[23]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广州: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
学版).2004,(2):114
[20]朱学锋,王惠.现代汉语量词与名词的子类划分.中国计算机报,1994,(21)
第79版
[’2]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北京:1982第1版,2000:48一50
【’3}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57.n第1版:15一19
f’4J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8,第2版: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31一34
〔’5]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1版,2005:267
口6]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版:205
【’7】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版:40
〔’“〕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第1版:173
【‘”】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第l版:35一36
四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广州: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
学版).2004,(2):114
[25】《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以北大版初中级《汉语口语》教科书为依据》
作者唐淑宏也认为“种”是个体量词
四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0第二版:三二
一上
[27]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0第二版:四七
六下
[28]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0第二版:二.四
三上
[29〕伏学凤.《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名量词系源研究.语言文字应用,
2005.9:15一16
[3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第
5版:1768,1580,827
[3‘】陈级.谈汉语陪伴性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语言文字应用,1998,(4):
28
[32]王环.现代汉语名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第1版:37一38
[33]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7.11第1版:19一20暨南大学硕卜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参考文献}
词典: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6第5版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0.第二版
「4〕殷焕先,何平.现代汉语常用量词词典.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8第1版
专著:
[5j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7.
「7j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67
[8」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5
「9二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0
[10」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1」开仔福义.词类辩难(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2」刘顺.现代汉语名词的多视角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13」王迁.现代汉语名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第1版
[14〕杨寄洲.汉语教程(第一至三册).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15」黄政澄.新编汉语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社,1997
[16]姚晓琳、何薇、林齐倩.魔力汉语(初级汉语口语,上、下),魔力汉语(中
级汉语口语,上、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7〕吴德安、孟琼.外国人实用生活汉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刘殉.新实用汉语课本.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19〕焦凡.看图学量词.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3
[20]褚佩如、金乃途编著,刘莉、吕新莉译.汉语量词学习手册.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2
「21口何杰.量词一点通.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论文及硕士学位论文:
[22〕陈级.谈汉语陪伴性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语言文字应用,1998(4)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23〕戴梦霞.对外汉语名量词选用教学的一点探索.
「24〕伏学凤.《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名量词系源研究.语言文字应用,
2005.9:15一16
[25〕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版),2004.2
「26〕朱学锋,王惠.现代汉语量词与名词的子类划分.中国计算机报,1994(21)
第79版
「27〕郭继憋.再谈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1999(04)
「28〕唐淑宏.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以北大版初中级汉语口语教科书为依
据.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9」杨娜.汉语名词、量词匹配问题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田郭晓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偏误分析.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
文,2006.4
「31」杨帆.现代汉语名量词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2」张婷.外国留学生量词习得过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3〕林霞.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4」白少辉.个体量词的语义特征和对外汉语教学.黑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2暨南大学硕二}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后记
转眼已是六年,我在这个宁静的学院已经度过了整整六年光景。我的所得,
并非这短短数百字的后记可以囊括,但我仍觉得,这是整篇文章里分量最重的部
分。这篇论文我做得并不成功也不完善,但它让我收获许多。
谢谢我的导师贾老师。两年来,老师的一言一行我都记在心里。老师说,
你们要专注学业,但更要互相帮助;你们以后如果有能力,要帮助更多人。老师
的言传身教,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老师忙于学校政
务,且治学严谨;做事雷厉风行,却又待人温和。老师竭尽全力给我们指导,以
他的忙碌程度,真的已经做得太多了。对待我们的论文态度严谨认真,对于我们
的缓慢进度也很心焦。给我们的修改细致入微,从体例安排到遣词造句,甚至标
点符号都一一细心改正,拿到修改得密密麻麻的稿子,真的有种忍不住咦咽的感
觉。我猜想很多时候,我们的论文,他都是在飞机上、开会的间隙甚至自己的休
息时间看完的。老师,辛苦了!谢谢!
谢谢给予我指导的彭老师。在开题时候给就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后来我
有问题想请教她,老师虽然忙得连自己学生的论文都还没有反馈,但还是找出时
间来和我聊论文、帮我解决瓶颈。真的很感谢老师!
谢谢胡建刚老师、周静老师在开题时候给我的很多中肯的意见。胡老师给
了我很多可供选择的切入点,周老师则写了满满一张纸的建议,谢谢!
谢谢我的室友池琳英和覃晓荷师妹,陪伴我黑白颠倒的日日夜夜。论文大
限在即,我的显示器突然烧坏了,如果不是小池友情把她的显示器借给我使用直
至现在,我也不可能顺牙}J完成论文,这里要向她深深致谢。
谢谢与我并肩作战的同门小慧、龚婷、田茄,尤其是贺俊岚姐姐对我的帮
助。她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常常会给我提供相关文献。我们也经常互相给对方打
气,一起坚持下去把论文写好,谢谢。
谢谢好友秀秀、佳颖、小苏、叶子,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给了我很多灵
感和帮助。
谢谢爸妈,他们很喜欢给我打电话,为了让我安,心写论文,很长一段时间
内,忍着不打,谢谢。
谢谢小华,在我的论文综合症爆发怨天尤人的时候鼓励我、骂醒我、鞭策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种”、“类”、“样”探析
我,谢谢。
谢谢小美,帮我下载了很久的语料,差点把她电脑搞坏了,谢谢。
谢谢 GiGi,虽然人在巴黎,但是给我很多鼓励,谢谢。
谢谢旺财,在首尔的生活遇到难题无数,还给我很多加油的电话,谢谢。
谢谢嘉桦,谢谢她让我一直保持很高的热情,面对生活,面对学业。
我以后,还会一直一直这样下去。谢谢每一个听过我抱怨的人,每一位协
助我完成这篇文章的人,谢谢每一个关,二、帮助过我人。这是我内心发出的一点
声音。你们给的我都知道,我都记在心里了,真的,谢谢。
最后,向出席我毕业论文答辩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论文评阅人表示最高的
敬意,谢谢你们。
张漩
2008年5月于笃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