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柱基施工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14:21
文档

柱基施工方案

编号平坝天龙信息中心、屯堡文化传习馆柱基施工方案程序姓名职称日期编制审核批准贵州省建筑工程联合公司一、工程概况···········································2二、施工准备·············································2三、材料准备··········································2四、作业条件·········································
推荐度:
导读编号平坝天龙信息中心、屯堡文化传习馆柱基施工方案程序姓名职称日期编制审核批准贵州省建筑工程联合公司一、工程概况···········································2二、施工准备·············································2三、材料准备··········································2四、作业条件·········································

编号
   

平坝天龙信息中心、屯堡文化传习馆

柱基施工方案

程序姓  名

职  称

日 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贵州省建筑工程联合公司

一、 工程概况··········································· 2

二、 施工准备············································· 2

三、 材料准备·········································· 2

四、 作业条件············································ 3

五、 施工操作工艺··································· 4

六、 质量标准············································ 8

七、施工安全要求·········································  9

八、 成品保护········································· 10

九、附件··········································10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平坝天龙信息中心、屯堡文化传习馆,位于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建筑面积共:1278.18m2。基础为柱基;共45个柱基,柱基最小尺寸为2100mm×2100mm,最大7400 mm×7400 mm,设计柱基基础高度为800mm,混凝土等级为C25,基础土石方采用机械和人工共同协作作业。

2、施工依据:                      201   年   月     日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1   年   月设计的施工图、我公司《企业标准》及《质量手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199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BJ59-199915《普通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GB50203-200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BJ201-8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程》JGJ33-2001及国家相关规范规定。

二、施工准备: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

1、主要施工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打钎机、平板或插入式振捣器、打夯机、破碎机、风镐机等。

2、一般机具

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卷尺、钢钎、坡度尺、磅秤、溜槽、串桶、线坠、小线和20号铅丝等。

三、材料准备

1、材料要求:

(1)、原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相互对应,试验报告中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以及用于工程的部位、批量批次和材料性能等指标。

(2)、使用自拌混凝土、水泥的存放要有保证其质量的存放条件。

(3)、自拌混凝土应作配合比设计。

(4)、水泥、钢材、砂石及外加剂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材能使用,主要材料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

(5)、混凝土配料严格按重量配合比,采用计量器具称重,并设专人进行计量管理,必须做到每小车计量。(砂、石各一台计量设备)

2、材料检验:

(1)混凝土试块按规定留足组数,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按规范及有关规定确定。

(2)、混凝土必须有28天强度试验报告,并注明所在构件名称、轴线和部位。

四、作业条件:

1、基础土方开挖前,根据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交底,摸清地下管线等碍物,并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将在建筑物四周挖派水沟,通过有利的地理条件进行排水,基础土方开挖施工顺序。附(基础土石方开挖顺序图)

3、根据地勘报告制定土方开挖放坡系数,严格控制基坑的开挖深度,对基础土方开挖的实际深度与地勘报告不相符合时需及时通知地勘单位。

4、建筑物的定位控制线、基础尺寸和地基持力层必须验收合格,经监理单位、地勘单位签字认可,按质监站有关规定向质监站报验,并经五方责任单位共同验收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熟悉图纸,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

五、 施工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图:

施工操作要点:

施工操作基本规定

1)、工序已进行了报验。

2)、基础定位,轴线、标高已进行了自检并经监理复查认可签证。

3)、材料已进行了复检,其质量合格。

4)、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

5)、基坑的开挖深度、基底尺寸和持力层必须符合设计和地勘要求,并通过五方即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质监共同到现场进行验收。

1、工艺说明

1)、开挖基坑前应沿建筑物开挖一条排水沟,使用抽水泵对现场有积水的地方进行降排水。

2)、因本工程基础处于高低不一的平面,开挖深度也分为深基础及浅基础,深基础从地堪报告上反应为表面覆土层很厚,开挖时应分层开挖,每层深度在40cm为宜,故开挖是应按规定进行放坡;地势较低位置,容易积水,土壤含水量大,在开挖时应考虑用模板进行边坡支护;浅基础,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 cm为宜。

3)、基坑开挖时,每边留出30cm工作面,以便支模。

4)、本工程柱基持力层均为中风化白云岩,当土方开挖完成后,应使用风镐机对岩石进行破碎施工,以提高工程进度,破碎时应按照设计尺寸进行破碎,保证基底岩石完整性。

5)、开挖基坑时堆土方应隔开挖边线1m,基坑周边的散土及散石应清理干净,确保不掉落土石方到基坑,保证人工作业时安全作业。

 6)、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出现基坑积水应及时使用抽水泵进行抽水,在现场周边挖一条排水沟,将水抽入排水沟。

7)、在基坑开挖中,施工管理人员应随时在现场指挥开挖工作,随时对基坑尺寸、位置进行控制,指挥基坑开挖步骤,对每个基坑开挖进度及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8)、基坑开挖中应严格控制基础埋深,在开挖至设计底标高时,应检查基槽四周是否为完整岩石,如是就按设计嵌岩500mm进行施工,如不是完整岩石,应及时联系地堪、设计,确定是否继续往下开挖。

9)、每个分项工程完成后由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组织班组长等有关人员按照工艺标准进行检查、评定,符合要求后签字。分项工程由专项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然后交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2、工艺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土石方开挖应根据基础施工图以及地堪报告,严格控制基底标高,在基底在接近设计标高进如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可留出不小于10cm的一层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施工前再挖至设计标高。并同时用C10砼封底。

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钢筋上的油污等物应清除干净,模板加以湿润。

2)、钢筋绑扎应按设计及规范规定控制好钢筋的设计准确位置,各种受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予以保证确保基础承载力和耐久性。

3)、每次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并必须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4)、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用串桶或留槽下料,串桶及溜槽末端基底高度不宜大于2m。

5)、混凝土在分层浇灌,振动器在振动上层时,应插入下层5~10 cm左右。

6)、浇筑混凝土前应设置标高线或点,以控制混凝土标高。

7)、应经常测量和校正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土,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

8)、纵向筋的定位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用焊接定位,模板限位挂保护层垫块等定位方法。

9)、混凝土浇筑完毕,进行覆盖浇水润湿养护,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天,在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开始养护。

10)、自拌混凝土必须是机械设备搅拌,并用计量器具计量(重量比),搅拌机旁要挂配合比牌。

六、 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1、土方开挖(柱基、基坑)

1)、标高、长、宽度、边坡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GB50202—2002)表6.0.2.1.4中的规定。

2)、基坑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

3)、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模板

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3、钢筋

1)、钢筋的品种、级别和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2)、钢筋安装,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土方开挖(柱基、基坑)

表面平整度、基底土性应符合规范(GB50202—2002)表6.0.2.1.4中的规定。

2、模板安装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内杂物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干净。

3)、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3、钢筋

钢筋安装位置偏差应符合规范(GB50204—2002)表5.5.2中的规定。

4、混凝土

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规范中的规定。

七、施工安全要求:

   1、基础土石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保持2—3米,并应自上而下挖,严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操作方法。

   2、在基坑顶周边堆土时,应保证边坡稳定。

   3、坑顶四周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围档。

   4、上下坑应先挖好阶梯或设木梯,不应踩踏土壁或支撑上下。

   5、施工现场用的临时电需架空,不能拖地。专业电工搭接电线。

八、 成品保护:

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土时不得碰撞。

2、经常测量和校正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定位标准桩及标准水准点。

3、雨季施工,应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坑内。

4、支完模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杂物。

5、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不得踩踏钢筋和改动模板。

6、混凝土浇筑后,要在12小时后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九、附件:

1、基础平面布置图。

文档

柱基施工方案

编号平坝天龙信息中心、屯堡文化传习馆柱基施工方案程序姓名职称日期编制审核批准贵州省建筑工程联合公司一、工程概况···········································2二、施工准备·············································2三、材料准备··········································2四、作业条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