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问题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要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课程模式的转变是前提,课程模式是由一定的理念推导的课程内容及其进程、安排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组合方式。项目课程是以典型产品或服务所设计的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项目课程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开发课程体系,由工作模块架构确立课程结构、设计教学项目、实施项目教学。
一、课程设计思路
《线切割与电火花技术应用》是机械专业的技术基础课课程,为了打破课程原有的知识体系结构,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需要以线切割电火花机床操作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件加工为项目,以工作任务为模块对该课程重新开发与设计。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之际,课程的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项目开发上,每个项目分为几个任务,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任务用多少学多少,项目用什么学什么,不求知识系统化,而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是目的,其中质量和精度是实现项目任务的保证。学完项目任务,就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项目要求是什么,怎么到达项目的要求,具体操作后检验是否达到。”项目从简单到复杂,通过任务完成,提高兴趣,增加成就感,感受项目过程的乐趣。老师指导,学生练习,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开展项目化教学活动。
课程采用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课程模式,以项目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教学,把学习过程设计成项目学习过程。以项目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创设情境、范例教学、实地参观、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用发现学习取代接受学习,理解学习取代机械学习,自调节学习取代他调节学习。通过项目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的形成。
二、课程性质与培养目标定位
《线切割与电火花技术应用》课程为机械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训练,用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CAXA线切割软件和YH线切割软件的应用,掌握图形自动编程和手工编程的方法,并且掌握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及电火花成型机床的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为学生能更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共同合作的职业品格,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有一定行业视野和市场意识,具备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获得线切割中级技术等级证书,为上岗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表1
项目 | 任务 | 模块 |
线切割机 床概述 | 任务1:明确 线切割电火花 机床的组成及 工作原理 | 1.线切割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机床的各部件的名称 3.CAXA线切割、YH线切割软件的使用方法 |
任务2:线切 割机床及附件 的使用和维护 保养方法 | 1.机床及附件的正确操作方法 2.机床及附件的维护保养方法 | |
任务3:车间 训练安全教育 | 1.线切割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2.实训场地的纪律要求 | |
电极丝上 丝操作及 垂直度 校正 | 任务1:电极 丝上丝操作 | 1.摇柄的正确使用方法 2.电极丝的穿丝方法及注意事项 3.电极丝的紧丝方法及张紧度确定方法 |
任务2:电极 丝与工作台 表面的垂直 度检查方法 | 1.电极丝与工作台表面的垂直度概念 2.检查垂直度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垂直度检查步骤 4.判断垂直度的满足度的方法 | |
任务3:电极 丝垂直度校正 | 1.电极丝垂直度校正工具的使用 2.垂直度校正方法 | |
简单凸 模、凹 模加工 | 任务1:简单 三角形凹模 加工 | 1.程序的编写 2.间隙补偿量f凹的计算 3.根据零件结构,对不同工件正确装夹和找正的方法 4.工艺参数正确选择,用钢板试切样件 5.选择适当参数正式切割加工的方法 6.利用量具对加工尺寸和表粗糙度进行检验方法 |
任务2: 简单英文字 母凸模加工 | 1.编写程序方法 2.间隙补偿量f凸的计算 3.根据零件结构,对不同工件正确装夹和找正方法 4.工艺参数正确选择方法,并用薄钢板试切样件 5.选择适当参数正式切割加工 1.6.利用量具对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进行检验 | |
任务3:简单 凸模、凹模 配合件加工 | 1.配合尺寸的大小的确定 2.编写程序方法 3.间隙补偿量的计算 4.根据零件结构,对不同工件正确装夹和找正 5.工艺参数正确选择方法,能用薄钢板试切样件 6.选择适当参数正式切割加工 7.利用量具对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进行检验 8.对配合件的配合尺寸正确检验 | |
中级工练 习(中级 工考核) | 任务1:中级 技能加工实 例 | 1.编写程序方法 2.间隙补偿量f凸的计算 3.根据零件结构,工件正确装夹和找正的方法 4.工艺参数正确选择方法 5.利用量具对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进行检验 |
如表1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课程教学将改变过去单纯理论教学的模式,教师起引导作用,从图形模拟到工件的加工都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使学生很有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转变成为完成项目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有利于又快又好地培养技能型人才。
五、实训教学环境配置
校内实训基地的配置要满足核心课程项目教学的需要,场地大小、工位数与学生数相匹配。由于采用小班教学,每班24个学生,每三个学生一台机床,建议增加线切割机床6台,电火花成型机床7台,用电安全保护设备齐全,配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上机练习和加工可以分组进行。
六、项目教学建议
1.项目教学的选择
项目应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可以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可以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项目的选择难度应该适度,应考虑可操作性、学生的层次与现有水平,在顺序安排上应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先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入门后再逐步深化,循序渐进。项目内容应该是动态的,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变化,及时将最新的知识、技术引入到项目教学中来。
2.项目教学的组织
项目课程以个体工作和小组工作完成计划,小组工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等形式是它的有力辅助。为确保项目活动的开展和形成学生间稳定的合作关系,科学分组应坚持平衡原则,将不同能力、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有利于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便于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小组的规模应根据项目的情况和教学的要求来调整,人数过多无法保证人人参与,人数过少会形成过多的小组,不利于教师的管理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教师要提高小组管理能力,从原来的班级授课形式,主要由教师讲授知识和管理班级纪律,转变为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开展活动,教师负责组织、安排、指导和管理各小组的活动。教师要调整教学策略,总结管理方法,避免对小组管理过于严格或放任自流。
3.项目教学的实施
教师在实施项目教学时,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发放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方法、时间表、过程要求、注意事项等。项目任务书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其总的任务应该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和发挥的空间。进行过程中,要开发学习资源,摆脱一本教材的局限,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获取知识与信息。小组成员必须分工明确,学生既要个体、自我负责,又要把握好角色意识,注意团队合作。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小组工作日志,将其作为项目教学的评价内容之一。项目活动的成果展示可以是阶段性成果,也可以是终结性成果,展示有助于小组间的交流,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有利于项目活动的信息反馈、过程控制以及学习评价。
4.项目学习的评价
(1)注重多元性评价。项目教学更加注重活动的过程,要把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课内与课外评价结合。关注多元性评价,结合课堂考核、书面作业、技能操作、小组活动、企业实践、口头答辩、书面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2)引入企业式评价。作业、平时模拟练习、工件加工评分结果、每个项目结束后的阶段考核成绩,以及最后综合考试成绩相结合。作业、平时模拟练习、工件加工评分结果占30%,项目考核分数占30%,最后综合考核占40%。严格遵守纪律、控制学习成本、注意学生安全是项目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教师在项目教学中既是主持人、顾问,又是监护。(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