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
试题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注重对图形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本份试题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次科学试题编拟内容能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题量适中,难易适当,考查内容分布全面合理,试题无印刷错误。通过成绩来看,我镇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小学科学的有关知识,能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探索规律。当然也有个别后进生对科学缺乏理解,成绩不够理想。但所有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能力的考查、生活和情感的陶冶。
二、学生答题况分析
本校七年级学生共有160名参加考试,最高分是87分,最低分是28分,有40名同学成绩在80分以上,70—80分的有30人,60—70分的有60人,50—60分的有20人,40—50分的有8人,30—40分的有2人,及格率是80%。
(一)、选择题:第15小题错误最多的选择C,不清楚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差异,该题知识点较多,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第2、3、4、5、题考察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相对好一些。第21题错得多的原因是审题不清。第27小题,几个选项容易混淆,所以错的也比较多。总的来说,选择题不难,做的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强调的不够,而是部分同学掌握的不够扎实。
(二)综合题:第31①小题,学生把山脉写成玉山。32题(5)小题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失分较多。与讲课所传授的知识有较大差距,基础知识要是不扎实很易失分。
三、不成熟的建议:
从选择来看,平时要对知识点的讲解要细之再细,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以为很简单的问题不用强调了。从第32小题和34题来看,在教学上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和有关地理概念的讲解,尽可能的把图上所反映的知识点点出来。基础知识的练习不够,欠缺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知识点的教学未落实好,学生理解不够,读图表分析图表的能力培养有待加强,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有待增强。
今后的教学中就注意加强地理概念的教学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做到精讲精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做到一切知识点都要落实到图上。做到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地图。同时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部分同学不重视地理的学习,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附: 抽样整体情况统计表
总人数(抽样) | 总得分 | 平均分 | 及格人数 | 及格率 | 优秀人数 | 优秀率 |
160 | 11200 | 70 | 140 | 80% | 40 | 25% |
抽样试卷(好、中、差班)各大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大题
项目 | 一 | 二 | 总分 | |
总得分 | 60 | 40 | 100 | |
平均实 得分 | 好 | 50 | 30 | 80 |
中 | 40 | 25 | 65 | |
差 | 30 | 15 | 45 | |
平均得分 | 45 | 25 | 70 | |
平均 得分率 | 好 | 83% | 75% | |
中 | 67% | 62.5% | ||
差 | 50% | 37.5% | ||
平均得分率 | 75% | 62.5% |
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统计表
编号 | 1 | 2 | 3 | 4 |
分数段 | 80—100 | 70—79 | 60—69 | 60分以下 |
频数 | 40 | 30 | 60 | 30 |
频数 百分比 | 25% | 18.75% | 37.5% | 1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