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烛之武退秦师》字词解释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21:41
文档

《烛之武退秦师》字词解释版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晋侯、秦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围【围攻】郑,以【因为】其【代指郑国】无礼于晋【状后】,且【并且】贰【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于楚也。晋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函陵,秦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危急】矣,若【假如】使【派遣】烛之武见【拜见】秦君,师【】必【一定】退。”公从【听从】之。辞【推辞】曰【省略句】:“臣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壮也,犹【尚且】不如【比不上】人;今【现在】老矣,为也已【已,同“矣”】。”公
推荐度:
导读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晋侯、秦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围【围攻】郑,以【因为】其【代指郑国】无礼于晋【状后】,且【并且】贰【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于楚也。晋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函陵,秦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危急】矣,若【假如】使【派遣】烛之武见【拜见】秦君,师【】必【一定】退。”公从【听从】之。辞【推辞】曰【省略句】:“臣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壮也,犹【尚且】不如【比不上】人;今【现在】老矣,为也已【已,同“矣”】。”公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晋侯、秦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围【围攻】郑,以【因为】其【代指郑国】无礼于晋【状后】,且【并且】贰【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于楚也。晋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函陵,秦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危急】矣,若【假如】使【派遣】烛之武见【拜见】秦君,师【】必【一定】退。”公从【听从】之。辞【推辞】曰【省略句】:“臣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壮也,犹【尚且】不如【比不上】人;今【现在】老矣,为也已【已,同“矣”】。”公曰:“吾不能早用【重用】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您】,今【现在】急【危急】而求子,是【这】寡人【诸侯的谦称,寡德之人。】之过【过错】也【判断句】。然【然而】郑亡,子亦【也】有不利焉!”许【答应】之。

     夜【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假如】亡【使动用法,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尊称】。越国以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使动用法,使……灭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君之薄【形容词作动词,变薄弱】也。若舍郑以为【把......作为】东道主【古今异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共” 通“供” 供给 】其【指代使者】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君亦无所害。且君尝【曾经】为【给予】晋君赐【动词作名词,恩惠】矣,许君焦、瑕,朝【名词作状语  在早晨】济【渡河】而夕【名词作状语  在傍晚】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满足】之有【宾语前置】?既【在……之后】东【名作状,在东边】封【使动,使.......成为疆界】郑,又欲【想要】肆【扩张】其西【西面】封【疆界】,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哪里】取之【指代土地】?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秦以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晋,唯【句首发语词,表示希望】君图【考虑】之【指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秦伯说【“说”通“悦” 高兴】,与郑人盟【名作动,订立盟约】。使【派】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还。

子犯请【请求】击【攻击】之【指秦军】。公曰:“不可。微【假如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夫人【古今异义,那个人】之力不及【达不到】此。因【依靠、借助】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失去】其【自己的】所与【所与:同盟者。与:结交,亲附】,不知【通“智”,明智】;以【用】乱易【替代】整,不武【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吾【我们】其【表示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还【回去】也。”亦去【离开】之【指代郑国】。

 三、文言现象整理 

 (一)通假字

    1.为也已  (  “已”同“矣”  )   2.共其乏困  (  “共” 通“供” 供给  )

    3.秦伯说  (“说”通“悦” 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

 (二)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焉用亡郑以陪邻(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若亡郑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阙秦以利晋(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且贰于楚也。(贰,数词作动词  从属二主)

 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 名词作状语  在早晨,在傍晚)

   14. 且贰于楚也(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15. 臣之壮也(形容词作名词,壮年)

(三)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已婚女子的尊称)

   4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四)一词多义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因为)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来)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2.之

①公从之(代词,他的建议)     ②臣之壮也(主谓间,取消句子性)

③许之(代词,他)            ④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⑤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⑥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国)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为什么)

③将焉取之     (哪里)        

4.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郑国)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

②君知其难也(不定指示代词,那)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副词,还是)

④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          ⑤其真无马邪(难道)

5.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告别)

③不辞劳苦(推脱)   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借口)

⑤辞不赴命(辞谢)    ⑥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6.微 

①国势衰微(衰败)        ②微言大义(幽微,精妙)

③人微言轻(形容词,轻微)       ④见微知著(隐蔽,不显露)

⑤微斯人,吾谁与归?(连词,如果没有)

7.若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如果)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假如,如果)

③若不阙秦(假如,如果)④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8.鄙

①越过以鄙远(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

②顾不知蜀鄙之僧哉(名词,边邑,边远的地方)

③肉食者鄙(形容词,浅陋,指目光短浅)

(五)特殊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译: 这是我的过错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译:借助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2.省略句

(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译:(烛之武)推辞说

(2)(晋惠公)许君焦、瑕   译:(他)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

(3)夜缒(烛之武)而出 译:在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               

(4)敢以(之)烦执事      译:(郑国)怎么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呢?

(5)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译:晋军在函陵驻扎,秦军在汜南驻扎。

3.状语后置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译:因为郑国对晋文公无礼

(2)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译:佚之狐对郑伯说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译: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

 4.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  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四:全文翻译,着重背记加双横线的句子。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在函陵驻扎,秦军在汜南驻扎。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撤退。”郑伯听从了他的建议。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没有早早地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他。

在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怎么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呢?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变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变薄弱了。假如放弃攻打郑国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害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他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他在早上渡河归晋,在傍晚就修筑防御工事,您是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向东使郑国成为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使秦国侵损而使晋国得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高兴了,与郑国签订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到这个地步。借助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贰(èr)于楚    越国以鄙(bǐ)远    肆(sì)其西封    因人之力而敝(bì)之  

氾南(fán)    杞(qǐ)子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   君之薄(bó)也  逢(pánɡ)孙   

阙(quē)秦    戍(shù)之  失其所与(yǔ) 秦伯说(yuè)不知(zhì) 共(gōng)其乏困

文档

《烛之武退秦师》字词解释版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晋侯、秦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围【围攻】郑,以【因为】其【代指郑国】无礼于晋【状后】,且【并且】贰【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于楚也。晋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函陵,秦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危急】矣,若【假如】使【派遣】烛之武见【拜见】秦君,师【】必【一定】退。”公从【听从】之。辞【推辞】曰【省略句】:“臣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壮也,犹【尚且】不如【比不上】人;今【现在】老矣,为也已【已,同“矣”】。”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