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住院号):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肝胃不和证□ 脾胃气虚证□ 脾胃虚寒证□ 肝胃郁热证□ 胃阴不足证□ 其他:
一、中医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胃脘疼痛□ | 1.评估疼痛□ 评分: 2.情志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药 熨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拔 火 罐□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 差 □ 疼痛评分: |
嗳气、反酸□ | 1.观 察□ 2.体 位□ 3.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纳呆□ | 1.口腔清洁□ 2.监测体重□ 3.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护理技术 | 穴位贴敷 | ||||||
药 熨 法 | |||||||
穴位注射 | |||||||
艾 灸 | |||||||
耳穴贴压 | |||||||
穴位按摩 | |||||||
拔 火 罐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风邪外犯证□ 肝火上炎证□ 痰火郁结证□ 血淤耳窍证□ 气血亏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耳 聋 □ | 1.病情观察□ 2.耳部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刮 痧□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耳 鸣 □ | 1.病室环境□ 2.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耳内胀闷 □ | 1.病情观察□ 2.擤鼻方法□ 3.鼓气吹张法□ 4.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头晕目眩 □ | 1.病情观察□ 2.安全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夜寐不安 □ | 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它□ 请注明 | 1. 2.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护理技术 | 耳穴贴压 | ||||||
穴位按摩 | |||||||
刮 痧 | |||||||
中药泡洗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
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 风热犯表证□ 暑湿袭表证□ 卫气同病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
恶寒□ 发热□ | 1.监测体温□ 2.口腔护理□ 3.物理降温□ 4.其他护理措施: | 1.刮痧□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头痛□ | 1.病情观察□ 2.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
咳嗽□ 咳痰□ | 1.病情观察□ 2.体位护理□ 3.有效咳嗽咳痰□ 4.翻身拍背□ 5.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
鼻塞□ 流涕□ | 1.病情观察□ 2.有效擤涕□ 3.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3. | 好□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护理技术 | 刮 痧 | ||||||
中药保留灌肠 | |||||||
中药泡洗 | |||||||
穴位按摩 | |||||||
耳穴贴压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风哮□ 寒哮□ 热哮□ 虚哮□ 肺脾气虚证□ 肺肾两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喘息□ 哮鸣□ | 1.观察□ 2.体位□ 3.其他护理措施: | 1. 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拔火罐 □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 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 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 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 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咳嗽□ 咳痰□ | 1.观察□ 2.体位□ 3.排痰□ 4.口腔清洁□ 5.其他护理措施: | 1. 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拔火罐 □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 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 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胸闷□ | 1.观察□ 2.体位□ 3.其他护理措施: | 1. 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3. | 好□ 较好□ 一般□差□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 医 护 理 技 术 | 耳穴贴压 | ||||||
穴位按摩 | |||||||
拔 火 罐 | |||||||
穴位贴敷 | |||||||
中药泡洗 | |||||||
中药离子导入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气虚证□ 血虚证□ 阴虚证□ 阳虚证□ 血瘀证□ 痰湿证□ 湿浊证□ 其他:
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水肿□ | 1.水肿的评估□ 2.尿量观察□ 3.局部皮肤、体位□ 4.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皮肤瘙痒□ | 1.生活起居□ 2.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涂药□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药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泡沫尿 (蛋白尿)□ | 1.泡沫尿观察□ 2.评估诱发因素□ 3.其他护理措施: |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恶心、呕吐□ | 1.口腔清洁□ 2.症状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头胀肢乏□ | 1.血压监测□ 2.腹部按摩□ 3.排便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护理技术 | 耳穴贴压 | ||||||
穴位按摩 | |||||||
艾 灸 | |||||||
中药熏洗 | |||||||
中药涂药 | |||||||
中药药浴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 气滞热壅证□ 热毒炽盛证□ 正虚毒恋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疼痛□ | 1.观察□ 2.体位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肿胀□ | 1.观察□ 2.排乳手法□ 3.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发热□ | 1.病情观察□ 2.皮肤护理□ 3.口腔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3.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 医 护 理 技 术 | 中药外敷 | ||||||
耳穴贴压 | |||||||
中药熏洗 | |||||||
中药泡洗 | |||||||
穴位按摩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症候诊断:肝经郁热证□ 脾虚湿蕴证□ 气滞血瘀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疼痛□ | 1.评估疼痛□ 评分: 2.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拔火罐(刺血拔罐)□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疼痛评分: |
丘疹水疱□ | 1.评估□ 2.体位□ 3.修剪指甲□ 4.疱疹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塌渍□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3.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 医 护 理 技 术 | 耳穴贴压 | ||||||
穴位按摩 | |||||||
拔火罐 | |||||||
中药塌渍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瘀滞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疼痛□ | 1.评估疼痛□ 2.体位□ 3.保暖□ 4.其他护理措施: 评分: | 1.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药 熨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8.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疼痛评分: |
带下异常□ | 1.观察□ 2.外阴清洁□ 3.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外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月经异常□ | 1.观察□ 2.外阴清洁□ 3.监测体温□ 4.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药 熨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护理技术 | 穴位按摩 | ||||||
中药保留灌肠 | |||||||
中药外敷 | |||||||
中药离子导入 | |||||||
中药湿敷 | |||||||
中药熏洗 | |||||||
艾 灸 | |||||||
耳穴贴压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 肝胆湿热证□ 肝胆蕴热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疼痛□ | 1.评估疼痛□ 2.体位□ 3.其他护理措施: 评分: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疼痛评分: |
发热□ | 1.病情观察□ 2.发热护理□ 3.口腔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黄疸□ | 1.观察黄染情况□ 2.皮肤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恶心呕吐□ | 1.观察呕吐物 情况□ 2.体位□ 3.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便秘□ | 1.评估排便情况□ 2.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腹部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 护理 技术 | 穴位按摩 | ||||||
耳穴贴压 | |||||||
中药保留灌肠 | |||||||
腹部按摩 | |||||||
穴位注射 | |||||||
穴位贴敷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正虚诸证:脾肾气虚口 脾肾阳虚口 气阴两虚口 肝肾阴虚口 阴阳两虚口 其他:
邪实诸证:湿浊证口 湿热证口 水气证口 血瘀证口 浊毒证口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倦怠乏力□ | 1.安全护理□ 2.其他护理措施: |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腰膝酸软□ | 1.腰膝酸软的护理□ 2.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药 熨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恶心呕吐□ | 1.观察□ 2.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皮肤瘙痒□ | 1.皮肤护理□ 2.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药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水 肿口 | 1.水肿评估□ 2.体位口 3.其他护理措施: | 1.药 熨 法口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 他:□ (请注明) | 1. 2. 3.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 医 护 理 技 术 | 中药泡洗 | ||||||
中药保留灌肠 | |||||||
药 熨 法 | |||||||
耳穴贴压 | |||||||
艾 灸 | |||||||
穴位按摩 | |||||||
中药药浴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湿热下注证□ 正虚邪恋证□ 阴液亏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肛周溃口流脓□ | 1.观察□ 2.皮肤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肛周疼痛□ | 1.评估疼痛□ 评分: 2.体位□ 3.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疼痛评分: |
其他: □(请注明) | 1. 2. 3.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 护理 技术 | 中药熏洗 | ||||||
穴位贴敷 | |||||||
耳穴贴压 | |||||||
中药外敷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火毒蕴结证□ 热毒炽盛证□ 阴虚毒恋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肛门肿痛□ | 1.观察□ 2.体位□ 3.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药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 .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发热□ | 1.体温监测□ 2.饮水□ 3.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刮 痧□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便秘□ | 1.排便指导□ 2.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腹部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排尿困难□ | 1.体位□ 2.热敷□ 3.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药 熨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他:□(请注明) | 1. 2.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 护理 技术 | 耳穴贴压 | ||||||
中药熏洗 | |||||||
中药药浴 | |||||||
中药外敷 | |||||||
穴位按摩 | |||||||
刮 痧 | |||||||
穴位贴敷 | |||||||
艾 灸 | |||||||
腹部按摩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脾肾阳虚证□ 肝肾阴虚证□ 气血两亏证□ 痰湿内停证□ 瘀毒内结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腹胀□ | 1.观察□ 2.肛管排气□ 3.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护理措施□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较好□ 一般□差□ |
腹痛□ | 1.评估疼痛□ 评分: 2.体位□ 3.观察□ | 1.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较好□ 一般□差□ 疼痛评分: |
腹泻□ | 1.观察□ 2.其他护理措施: |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护理措施□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较好□ 一般□差□ |
粘液 血便□ | 1.观察□ 2.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其他护理措施□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较好□ 一般□差□ |
便秘□ | 1.观察□ 2.其他护理措施: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其他护理措施□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较好□ 一般□差□ |
其他:□(请注明) | 1. 2. | 好□较好□ 一般□差□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护理技术 | 穴位按摩 | ||||||
中药保留灌肠 | |||||||
耳穴贴压 | |||||||
艾 灸 | |||||||
穴位贴敷 | |||||||
中药外敷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 湿热下注证□ 气滞血郁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疼痛□ | 1.评估疼痛□ 评分: 2.皮肤护理□ 3.物理治疗□ 4.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药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疼痛评分: |
肛周肿胀□ | 1.观察□ 2.体位□ 3.皮肤护理□ 4.排便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便秘□ | 1.排便护理□ 2.饮水指导□ 3.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腹部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它: □(请注明) | 1. 2.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 医 护理技 术 | 耳穴贴压 | ||||||
中药熏洗 | |||||||
中药药浴 | |||||||
中药湿敷 | |||||||
中药外敷 | |||||||
穴位按摩 | |||||||
穴位贴敷 | |||||||
腹部按摩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肝肾亏虚证□ 寒湿痹阻证□ 湿热阻络证□ 痰瘀互结证□ 气血两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关节疼痛□ | 1.评估疼痛□ 评分: 2.保持患肢功能位□ 3.生活能力评估□ 4.安全评估□ 5.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疼痛评分:_ |
关节肿胀□ | 1.评估□ 2.局部热敷□ 3.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屈伸不利□ | 1.症状评估□ 2.安全评估□ 3.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涂药□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蜡 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他:□(请注明) | 1. 2.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护理技术 | 中药湿敷 | ||||||
中药熏蒸 | |||||||
中药外敷 | |||||||
穴位贴敷 | |||||||
中药涂药 | |||||||
中药泡洗 | |||||||
中药离子导入 | |||||||
蜡 疗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血瘀气滞证□ 肾虚血瘀证□ 痰瘀蕴结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髋部疼痛□ | 1.评估疼痛□ 评分: 2.体位□ 3.使用拐杖□ 4.磁热疗法□ 5.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塌渍□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 差□ 疼痛评分: |
关节 屈伸不利□ | 1.评估□ 2.协助生活所需□ 3.防跌倒□ 5.功能锻炼□ 6.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溻渍□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蜡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3. | 好□ 较好□ 一般□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护理技术 | 中药熏蒸 | ||||||
中药塌渍 | |||||||
中药外敷 | |||||||
中药离子导入 | |||||||
蜡 疗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血瘀气滞证□ 先天不足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疼痛□ | 1.评估疼痛□ 2.体位□ 2.髋、膝部保暖□ 3.牵引□ 次数/天 4.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塌渍□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髋部功能障碍□ | 1.评估□ 2.防跌倒□ 3.佩戴支具□ 4.功能锻炼□ 5.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塌渍□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它: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 护理 技术 | 中药熏蒸 | ||||||
中药塌渍 | |||||||
中药外敷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血瘀气滞证□ 瘀血凝滞证□ 肝肾不足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疼痛□ | 1.评估疼痛□ 评分: 2.被动牵拉痛□ 3.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肿胀□ | 1.评估肿胀部位、程度□ 2.观察患肢皮肤色泽 /温度/张力/足部感觉□ 3.抬高患肢□ 4.观察足背动脉搏动□ 5.其他护理措施: | 1.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较好□ 一般□ 差 □ |
功能 活动 障碍 □ | 1.评估□ 2.支具固定□ 3.安全防护□ 4.功能锻炼□ 5.其他护理措施: | 1.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3.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护 理技术 | 中药外敷 | ||||||
耳穴贴压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
证候诊断:风寒湿痹证□ 风湿热痹证□ 瘀血闭阻证□ 肝肾亏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 中医护理技术 | 护理效果 |
膝关节疼痛□ | 评估疼痛□ 活动评分: 静息评分: 2.物理治疗□ 3.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拔 火 罐□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疼痛评估 活动评分: 静息评分: |
膝关节肿胀□ | 1.评估□ 2.测量腿围□ 3.冰敷□ 4.物理治疗□ 5.其他护理措施: | 1.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塌渍□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膝关节僵硬□ | 1.评估□ 2.其他护理措施: | 1.药 熨 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其他:□ (请注明) | 1. 2.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
评价项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
依从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
中医护理技术 | 中药熏洗 | ||||||
中药塌渍 | |||||||
中药外敷 | |||||||
药 熨 法 | |||||||
中药离子导入 | |||||||
耳穴贴压 | |||||||
艾 灸 | |||||||
拔 火 罐 | |||||||
穴位按摩 | |||||||
健康指导 | / | / | / | ||||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