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专业:电子技术应用
开设时间:第三学期 课时数:84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子线路CAD》课程任务主要有以下。
1. 原理图绘制的环境设置;
2.原理图的绘制;
3.自制原理图元件库;
4.层次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5.PCB板的环境设置;
6.PCB板的绘制;
7.自制PCB元件库;
8.原理图与PCB板的综合绘制。
电子线路CAD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原理图及印刷电路板图的编辑、输出、网表生成、检查、分析,打印及建立新原理图、印刷电路板图库等。通过设计实验学生可以实现手动和自动布线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为今后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它是后续课程《电子线路装接与分析》和《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基础,是为后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服务。鉴于目前的设备及我国CAD软件的流通性,本课程以Protel DXP软件为主体。
二、学习目标
(一)专业能力
1.了解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
2.能阅读电路原理图和PCB图;
3.掌握Protel DXP软件的使用方法、技巧;
4.能用Protel DXP软件制作PCB图,在熟练作用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原理图、印刷线路板的设计方法;
5.了解原理图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一些特殊元器件的布局、散热、安装等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6.具有利用计算机熟练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图的能力;
7.电子绘图软件使用。
(二)方法能力
1.具有应用软件的自学能力;
2.具有PCB板的设计能力;
3.具有实际工程的应用能力;
4.具有软件设计规范习惯的养成能力。
(三)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
4.具有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
学习任务 | 教学描述 | 参考 学时 |
1.原理图设计环境 | 1.软件系统配置和安装; 2.环境参数的设置和文档管理; 3. 标题栏的设置。 | 6 |
2.绘制原理图 | 1.元件库的调用; 2.元件属性及位置的调整; 3.原理图元件列表的处理。 | 20 |
3.原理图元件编辑 | 1.元件库编辑器及管理; 2.元件绘图工具; 3.自制元件的绘制。 | 8 |
4.层次电路原理图设计 | 1.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2.不同层次电路之间的切换; 3.由原理图文件产生方块电路符号。 | 8 |
5.印制电路板设计 | 1.印制电路板基础; 2.设置PCB电路参数; 3.准备原理图和网络表; 4. 自动布线和手工布线 | 20 |
6. PCB元件封装及库的编辑 | 1.元件封装编辑器; 2.创建新的元件封装; 3.元件封装管理; | 8 |
7.综合实验 | 1.原理图与PCB板的综合绘制; 2.相关环境的设置与处理; 3.各种报表的正确输出。 | 14 |
合 计 | 84 |
(一)教学总体思路
《电子线路CAD》课程分为7个教学模块,教学内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循序渐进。每个教学模块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通过教学项目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然后实施任务,理论联系实际。
《电子线路CAD》课程是项目教学法,是“教、学、做”的实施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每个教学模块都安排了综合实训项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可以在“电子CAD实训室”进行。
(二)分单元教学设计
项目 1:原理图设计环境
参考学时:6 | ||
学习目标 | ||
1、掌握软件的安装。 2、能够解决文件管理, 设计组管理及环境的设置。 3、掌握图纸及标题栏的设置。 | ||
学习任务名称 | 任务载体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原理图设计环境 | 在电脑上安装设计软件,配置相关环境参数的设置 | 引导文教学法 在教师和引导问题帮助下完成: 1. Protel DXP的系统配置和安装; 2. Protel DXP 环境参数的设置和文档管理; 3.设置图纸(尺寸,方向,颜色), 系统字体, 网格,电气节点和光标; 4.标题栏的设置和自制标题栏; 5.模版的设置、保存及应用。 |
参考学时:20 | ||
学习目标 | ||
1. 掌握元件库的装载及元件的查找。 2.掌握元件的放置及属性的编辑。 3.能够处理电源、地及网络标号的放置。 4.掌握电气线的连接。 5.学会各种报表的产生及输出 6.了解无电气特性符号的绘制 | ||
学习任务名称 | 任务载体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绘制原理图 | 在Protel DXP软件中处理有关原理图的设计。 | 引导文教学法 在教师和引导问题帮助下完成: 1.装载元件库; 2.放置元器件; 3.元件属性的编辑; 4. 元件位置的调整; 5. 放置电源与接地元件; 6.放置节点和连接线路; 7.保存文件; 8.绘制一张简单的电路原理图; 9.产生ERC表; 10.网络表; 11.产生元件列表; 12.创建各种报表后出现的问题应会解决。 |
参考学时:8 | ||
学习目标 | ||
1. 掌握元件库的创建及管理。 2.掌握新元件的绘制及管理。 3.能够用已有的元件编辑新元件及管理。 | ||
学习任务名称 | 任务载体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原理图元件编辑 | 在Protel DXP软件中绘制自制原理图元件及报表。 | 引导文教学法 在教师和引导问题帮助下完成: 1.元件库编辑器; 2.元件库的管理; 3. 元件绘图工具; 4. 创建一个元件; 5. 查找要绘制新元件相似的元件; 6. 编辑形似元件; 7. 编辑后的元件的管理; 8. 产生元件报表。 |
参考学时:8 | ||
学习目标 | ||
1. 理解层次电路原理图的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掌握层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3.掌握自上而下建立层次原理图的步骤。 4.理解自下而上建立层次原理图的步骤。 | ||
学习任务名称 | 任务载体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层次电路原理图设计 | 在软件中解决层次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 引导文教学法 在教师和引导问题帮助下完成: 1.层次电路原理图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3. 建立层次原理图的一般步骤; 4. 不同层次电路之间的切换; 5. 由方块电路符号产生新原理图的I/O端口符号; 6. 由原理图文件产生方块电路符号; 7. 生产层次表。 |
参考学时:20 | ||
学习目标 | ||
1. 了解印制板的环境设置。 2.掌握印制板的大小规划。 3.能够对网络表的调入及纠错有所认识。 4.掌握元件的布局及规则。 5. 了解手动和自动布线及布线规则。 6. 各种报表的产生及PCB图的输出。 | ||
学习任务名称 | 任务载体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印制电路板设计 | 在软件中进行印制电路板的相关设置。 | 引导文教学法 在教师和引导问题帮助下完成: 1.印制电路板基础; 2.印制电路板布线流程; 3. PCB设计编辑器; 4. 设置电路板工作层面; 5. 设置PCB电路参数; 6.PCB绘图工具; 7.单面板与多层板制作简介; 8.准备原理图和网络表; 9.规划电路板和电气定义; 10.网络表与元件的装入; 11.元件封装; 12.元件的自动布局; 13.手工编辑调整元件的布局; 14.自动布线; 15.手工调整布线; 16.PCB板的3D显示; 17.电路板信息、元件清单、项目文件层次、网络状态等报表; 18.PCB图打印输出。 |
参考学时:8 | ||
学习目标 | ||
1.掌握元件封装的认识; 2.掌握绘制新元件封装; 3.掌握编辑已有元件的封装的管理; 4.掌握新元件封装库的管理。 | ||
学习任务名称 | 任务载体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PCB元件封装及库的编辑 | 在Protel DXP中绘制自制PCB元件。 | 引导文教学法 在教师和引导问题帮助下完成: 1.启动元件封装编辑器; 2.元件封装编辑器介绍; 3.创建新的元件封装; 4.使用向导创建元件封装; 5.元件封装管理; 6.创建项目元件封装库。 |
参考学时:14 | ||
学习目标 | ||
1.学会原理图与PCB板的综合设计。 2.掌握各种报表的正确输出。 3.了解各种设计环境的设置方法。 | ||
学习任务名称 | 任务载体 | 教学方法和建议 |
综合实验 | 在软件中学会原理图与PCB板的综合设计 | 引导文教学法 在教师和引导问题帮助下完成: 1.图纸及标题栏的设置; 2.创建一个元件; 3.绘制原理图及产生各种报表; 4.创建新的元件封装; 5.绘制PCB板及生成各种报表; 6、大概要做3-5个实验。 |
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评价,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针对每个实训任务的评价,采用过程考核,课程结束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结果考核,考核采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技能考核与理论考试三部分组成。分数比例宜为 30::30:40。技能的分数宜以 18 分为合格,理论分数宜以24 分为合格,如果有一项达不到要求,视为该科成绩不合格。
理论考核应以以下内容为主: 涉及事实、 概念以及理解、 原理方面的 “陈述性知识”。 如:
1.简述Protel DXP安装过程;
2.简述层次电路原理图绘制重点。
3.画出三极管的注意事项。
4.简述PCB板的绘制过程。
实践考核以实际考操作技能为主,每完成一个学习单元评定一次成绩。成绩的评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1)操作技能的完成情况;
(2)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3)现场的布置情况;
(4)工作态度;
(5)团队协作精神;
(6)考勤。
实践考核每一单元都应有成绩评定,由各“单元成绩×权值”综合为操作技能过程考核成绩。
单元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单 元 成 绩 评 分 标 准 | |||||||
学 习 任 务 X | |||||||
理 论 部 分 | 主要内容 | 考核要求 | 评分标准 | 配分 | 扣分 | 得分 | |
有关 x 学习任务的10个概念以及理解、原理方面知识点 | 熟练回答 | (1)不能熟练回答酌情扣 1--8 分 (2)提示后能回答 9--12 分 | 30 | ||||
操作部分 | 序号 | 主要内容 | 考核要求 | 评分标准 | 配分 | 扣分 | 得分 |
1 | 操作技能 | 操作熟练、任务完成 | (1)操作不熟练酌情扣7--20 分 (2)任务没完成扣 25分 | 50 | |||
2 | 现场情况 | 现场要清洁 | 现场不清洁,扣 4 分 | 4 | |||
3 | 准备工作 | 工具及设备齐全 | 准备不齐全,扣 4 分 | 4 | |||
4 | 工作态度 | 态度端正 | 态度不端正酌情扣 1—4 分 | 4 | |||
5 | 团队协作精神 | 协作和谐 | 不协作酌情扣 1—4 分 | 4 | |||
6 | 考勤 | 4 | |||||
合 计 | 100 | ||||||
执笔人签字: 胡廷华 2014年 4 月 14 日 | |||||||
审核人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