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至2020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19级数控技术专业《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试题 A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分数 |
得分 |
1、 金属材料的常用力学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
2、金属材料的铸造性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流动性、收缩性、偏析。
3、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内部原子排列是否有规则。
4、金属结晶过程就是:不断形核和晶核不断长大的过程。
5、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
6、 铁素体是_体心立方晶格,奥氏体是面心立方_晶格。
本题
得分 |
( A ) 1、测定半成品、毛坯、铸件的硬度,一般选用( )。
.布氏硬度计 洛氏硬度计 维氏硬度计
( B ) 2、金属的强度越低、塑性越好,其( )越好。
.铸造性能 压力加工性能 焊接性能
( C ) 3、奥氏体在1148℃时溶碳能力可达( )。
A.6.69% 4.3% 2.11%
( A ) 4、低温莱氏体的组织由( )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A.珠光体和渗碳体 奥氏体和渗碳体 铁素体和渗碳体
( A ) 5、铁碳合金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强度、硬度 ,塑性、韧性降低。其原因是其组织中的渗碳体的质量分数增高。
A.增高 降低 关系不大
( A ) 6、合金渗碳钢在渗碳后必须进行 ( ),才能使用
A.淬火+低温回火 退火 淬火+中温回火
( A ) 7、冷却转变停止后仍未转变的奥氏体称为( )
A.过冷奥氏体 残留奥氏体 低温奥氏体
( C ) 8、以下牌号中,属于工具钢的是( )
A.20钢 65Mn T10A
( B )9、钢的红硬性是指钢在高温下保持( )的能力
A.高强度 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高耐蚀性
( B )10、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 )。
A.再结晶 同素异构转变 共晶转变
本题
得分 |
1、什么是钢的退火?列举生产中常用的退火方法。(10分)
将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在炉中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5分)
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再结晶退火、扩散退火等(答出3种即可,5分)
2、什么是钢的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什么?(10分)
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经保温后快速冷却已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5分)淬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提高钢的力学性能,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5分)
本题
得分 |
得分 |
1、根据下面的相图回答以下问题。(共13分)
(1)上图是什么类型的相图?这类相图具有什么特点?(5分)
匀晶相图
特点:在液态和固态均能无限固溶。
(2)从相图中可以看出,纯Cu的熔点是多少度?纯Ni的熔点是多少?(4分)
1083℃ 1452℃
(3)含40%Ni的Cu-Ni合金在1500℃是什么态?在1050℃是什么态?(4分)
液态 固态
2、根据Fe-FeC3相图回答问题。(共17分)
(1)根据相图,共析线是( PSK ),共晶线是( ECF ),碳在铁素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0.0218 % ),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2.11 % ),FeC3中的碳含量为( 6.69% )(10分)
(2)请分析Ⅰ线对应成分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冷至室温的平衡相变过程和组织。(7分)
1点以上:液态;1点:开始析出奥氏体;2点:奥氏体析出结束;3点:发生共析转变从奥氏体转变成珠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