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指通过审美教育活动,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人与社会和谐完美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而美术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美术的独特作用,发展美术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审美教育 美术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一、美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美术教育提升人的精神力量
美术作品是物化了的意识形态,其艺术形象承载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审美、价值观、人物观,也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密切相关,美术作品对这些信息的传达,实现了美术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
2.美术教育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
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作用,在诸多促进健康的行为中,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通过发展美术教育,还能积极引导人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文化活动,有益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培养和形成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美术教育也是智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左右脑均衡发展,使人心灵手巧;促进改善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校的智育工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们的感知觉和观察力的发展;促进形象记忆;开发右脑智力潜能,有效促进学校的智育工作。
3.美术教育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
美术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感,增强我们人类的情感交流,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促进我们的友谊,增强我们的团结。 随着现实社会人们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工作和生活中不确定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人类往往会容易产生不满、嫉妒、愤懑、敌意、颓丧等一些不良的情绪。而我们的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进行的,一场酣畅的美术作品展,往往将人从烦恼、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是亲和、亲情、友情的纽带,是创造健康向上社会氛围的平台,在相互交往中缓解精神压力,在美术教育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折射着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实现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调节。在共同的活动中,人们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产生了情感。
二、美术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现阶段人类对生活的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对衣食住行需求的满足上,并且扩展到整个人的全方位的需求上,以及全面地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现在都市化的生活方式、紧张节奏、环境污染以及难以放松等所对健康造成的危害,给社会、经济、文化、秩序都带来重大影响和危害。我们的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可以快速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信息的扩大传播,可以大规模地去推动我们的旅游业、商业、服装业、食品业、服务业、宣传业、出版业等行业的繁荣,起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美术教育还可以有效地去传播思想意识,影响着生活的、道德的风尚,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制度。此时美术功能的多元更是毋庸置疑的,也逐渐地成为了我们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展美术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今的社会,在发生着前所未有深刻变化的同时,“以人为本”标志着我国进入科学文明时代,美术教育也日益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特殊的、强大的地位和作用。
美术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的,这样可以培养我们潜意识里的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我们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应。我们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以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为依托,做具有目标性的和针对性的教育,由此来振兴和强大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努力去实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扬我们的传统。做到人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使我们自由生存、自我本质全面实现、自我发展和谐,更好地朝着创造人类社会的方向去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宏建 袁宝林 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沈湘平 辩证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探讨,2005年,第5期。
[3]席勒 美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朱光潜 谈美感教育[M].安徽:安微教育出版社,1997。
[5]袁济喜 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7]蒋冰海.美育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