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等级 |
得 分 |
1、直接写出得数(近似值符号的要求估算):
2012+705= 603×39≈ 2÷0.02= 0×0.54= 2.63+3.7=
19÷9-10÷9= 1-+= 32×25%= ×= ÷=
2、解方程:
4X÷= X:1.2=
3、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⑴ 2613÷13+17×25 ⑵ 12.5×2.5×0.32 ⑶ 36÷[(-)×3]
⑷ 495÷55+495÷45 ⑸ 15÷4-9×
二、认真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4、举世瞩目的中国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已于2012年11月8日隆重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党代表有2270名,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他们代表了全国八千二百六十万两千名党员参加会议,这个数写作( )。
5、马拉松比赛全程42.195千米,合( )千米( )米,一名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2小时25分钟,合( )小时。
6、把一根木棍插入水底,湿了50厘米,再将木棍调转后插入水底,这时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20厘米,这根木棍共长( )厘米。
7、工人师傅把一个体积为600立方厘米的圆柱体木料,削成了一个体积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 ):20=14÷( )==0.35=( )%
9、从3点到3点半,钟面上的分针转过了( )°,时针转过了( )°。
10、小红和小明两人都从少年宫走到体育馆,两人步行的速度比是7:5,到达时两人所用的时间比是( ):( )。
11、右图是由大小两个长方形重叠而成,重叠后图形的面积是180平方厘米,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小长方形的,相等于大长方形的。大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平方厘米和( )平方厘米。
12、学校红领巾广播台要在3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挑选男女主持人各一名,小东是男生中的一个,如果每人选中的可能性相等,那小东被选中的可能性是( )。
13、一种洗洁液,加进不同数量的水可以清洗不同的物品。右图表示在配置不同浓度的溶液时洗洁精与水的比的四种情况。如果将⑴和⑵两杯溶液混合起来,混合后的溶液中洗洁精与水的比是( )。
三、慎重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4、下列算式中的a是不为0的自然数,这些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a- B、a÷ C、a× D、无法确定
15、100本第十二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厚度最接近( )。
A、7毫米 B、7厘米 C、7分米 D、7米
16、一个三角形的下部被一张纸遮住了(如右图),只露出了一个角,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钝角 B、锐角 C、直角 D、无法确定
17、小红和小明一起玩射飞镖打靶的游戏,小红射了8次,小明射了10次。小明射出的成绩是1个10环、2个9环、5个8环、1个7环和1个2环。下面的数中,用 ( )代表小明打靶的水平最适合。
A、众数8 B、最大值10 C、平均数7.7 D、10次的总和77
18、小亮玩“俄罗斯方块”的游戏,现在屏幕上出现的是每按一下变化键就使它逆时针方向旋转90°,小亮趁它未“落地”时连按了13下,这时出现的图案是( )。
A、 B、 C、 D、
四、探索实践(5+6,共11分)
按要求操作:
19、将图中的三角形按3:2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放大后的三角形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20、将原三角形以A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21、在上述旋转过程中,C点走过的距离是( )厘米(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22、有一条直线上的点都可以用数对(4X,X)来表示,请在图中画出这条直线。
下图数表中的“1、2、9”三个数被三个连在一起的正方形圈住了,我们就把它叫做“三连方1、2、9”,用形如三个连在一起的正方形还可以圈出很多个三连方。
23、如果圈出的三连方中有一个数是42,这个三连方可能是(把数字填在小正方形中,下同)。
24、如果一个三连方是由“三连方1、2、9”先向下平移10格,再向右平移5格后得到的,这个三连方是。
25、如果三连方中三个数的和是150,这个三连方是。
五、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26、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名列第二,其中获得的奖牌数是88枚,名列第一名的美国代表团获得的奖牌数是104枚,比中国代表团多了百分之几?
27、张师傅和李师傅一起加工432个零件,共用了3.2小时完成。张师傅每小时加工65个,李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用方程解)
28、小军想做实验量土豆的体积。他先在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高12厘米的玻璃容器中放了5厘米深的水,再把土豆完全浸没到水中,量得这时水深8.6厘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9、有一桶油,第一次用去20%,第二次又用去原来的,两次一共用去6千克。这桶油原来重多少千克?
30、计算右面图形的周长。
31、根据“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第几次用去的长一些?”我们无法判断第几次用去的长些。如果题目改成“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第几次用去的长一些?”
⑴现在你的结论是: 。
⑵把你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写下来。
命题人: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昌松小学卞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