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1年中卫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技术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23:22
文档

2011年中卫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技术方案

2011年中卫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技术方案2010年布病防治被纳入转移支付项目,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发生趋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制定此方案。一、目的1.掌握我市布病疫情动态、流行特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2.提高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发现布病病例的能力和诊断水平;4.建立规范病例管理体系,以便动态追踪病例
推荐度:
导读2011年中卫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技术方案2010年布病防治被纳入转移支付项目,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发生趋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制定此方案。一、目的1.掌握我市布病疫情动态、流行特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2.提高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发现布病病例的能力和诊断水平;4.建立规范病例管理体系,以便动态追踪病例
2011年中卫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技术方案

2010年布病防治被纳入转移支付项目,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发生趋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试行>》、《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制定此方案。

一、目的

  1.掌握我市布病疫情动态、流行特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2.提高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发现布病病例的能力和诊断水平;

4.建立规范病例管理体系,以便动态追踪病例;

5.为预测布病流行趋势、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内容与方法

(一)监测范围

布病防治按照全面兼顾、重点突出、加强监测的原则,项目覆盖我市两县一区(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重点支持既往布病病例报告相对较多的地区,及畜牧业发展相对发达、集中的地区。

(二)监测时限

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5月30日。

(三)监测内容及方法

1.在重点职业人群中开展常规监测工作

(1)监测范围、对象及数量 

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各县(区)选择3~5个乡(镇、场)开展监测工作。

监测对象主要是监测乡(镇、场)的5岁以上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如兽医、饲养员、接羔员、育羔员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员以及与种畜和阳性畜有接触的人员等。

中宁县完成不少于200人份的血清学检测学检测及宁夏布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及防治知识问卷调查。沙坡头区、海原县分别完成不少于100人份的血清学检测及布病髙危人群流行病学及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工作;(填写附表1《宁夏人间布病调查登记表》和附表2《宁夏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流行病学及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对确诊的布病病人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填写附表3《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2)血清学监测

除牲畜交易、屠宰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员按如下规定数量采样检测外,其他职业人群采样数量由各地自行确定。

①牲畜交易人员

在监测点内对牲畜交易、贩运等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查。每年至少随机抽取10-20人。

②牲畜屠宰人员

在监测点内,对专职屠宰牲畜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查,每年至少检查20-30人。

③皮毛、乳、肉加工人员

在监测点内,对牛、羊、猪、鹿、犬等的皮毛、乳、肉收购、销售和加工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查,每年至少20-30人。

血检样品做平板凝集试验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方法按附录《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中的规定进行。

对血清检测阳性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附表3《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以便确诊。

(3)病原学监测

对急性期(血清滴度≥400++)和慢性活动期病人要用双向细菌培养瓶再次采集血、尿或乳标本按规定进行病原分离。方法按《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中的规定进行。   

2.加强病例搜索并建立布病动态追踪机制

各县区应加强主动搜索,以便早期发现疫情。同时,对所报告病例应进行个案调查(见附表3《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主动搜索包括:

(1)疾控机构应定期到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工作;

(2)重点职业人群的主动搜索:根据辖区内各种重点职业人数比例,确定调查对象和数量,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对有可疑布病症状、体征或与牲畜及畜产品接触密切的人员进行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血清学阳性者,填写附表3《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3)建立布病咨询门诊,对确诊的布病病人要建立病例档案,做到定期随访。

3.开展医务人员布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及培训工作

各县(区)在布病培训项目实施前,对医务人员开展问卷调查,每个县(区)至少调查60人,按照县、乡、村3层,每层随机抽取20人。填写附表4《医务人员布病防控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

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中开展布病流行特征、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培训后,医务人员再次填写附表4,通过知晓率变化情况,评价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效果,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发现布病病例的能力及规范诊疗水平。

4.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各级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布病防治知识,提高布病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开展暴发疫情监测,加强布病疫情处理工作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验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在一个集体单位或局部地区,一个潜伏期内发生3例以上布病病人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逐级上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同时逐级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如果暴发疫情达到《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级别,则按相应要求同时报告。

(2)暴发疫情发生后,疾控机构对疫区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填写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市级疾控中心要参与所辖县(区)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在暴发疫情处理结束后,要及时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详细的报告逐级上报,在疫情控制工作结束后7天内报至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疫情概况、流行基本特征、暴发原因、实验室检测结果、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等。

6.畜间疫情收集

各县区疾控机构要主动与畜牧部门取得联系,掌握畜间布病疫情动态和防制情况,如购入牲畜数量、来源,检疫和免疫情况等。

(四)病例诊断及实验室检测方法

病例诊断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均按照附录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进行。

三、质量控制

(一)人员培训

1.监测方案培训。通过对各级监测相关人员的逐级培训,确保监测方法统一,技术规范和协调有序。

2.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承担布病检测的实验室,须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进行采样和检测。

(二)督导评估

我市疾控中心将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监测管理工作。将对各监测县进行现场督导。

督导评估的重点:执行方案的一致性、样本采集和抽样方法的规范性、监测技术的准确性、资料收集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监测报告的及时性。

(三)数据管理

1.数据录入采用EPi Info格式,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数据复核。

2.承担监测工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有专人负责监测信息的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在收集、管理、分析和报送过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各种原始资料要及时分类、归档和备份光盘。

4.监测数据属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未取得主管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擅自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资料。

四、职责与分工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市、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分别负责向省、市、县级报告监测信息。

(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和指导监测县开展监测工作、汇总分析监测信息和想成监测报告。

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监测工作;负责监测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报送。

五、报告与反馈

(一)县级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4月30日前完成监测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将所形成的监测报告报送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送县级。

(二)市级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5月15日前完成县级监测数据的审核,将所形成的监测报告报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自治区疾控中心;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送市级。

六、信息利用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努力做到监测有序、信息顺畅、响应及时、措施有力,有效落实以各项综合防治措施。

卫生部门要及时将监测信息通报有关部门,提高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附件:附表1  宁夏人间布病调查登记表

附表2宁夏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流行病学及防治知识调查问卷

附表3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附表4  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

附表1

        宁夏人间布病调查登记表

             县(区)              乡(镇)               村 

编号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布病疫苗

接种史

联系电话临床症状发病

时间

接触史

检查

时间

检查结果调查员
虎红实验试管实验滴度
调查者:                                          年      月      日

附表2                                                                   

宁夏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流行病学及防治知识调查问卷

                                                         问卷编号         

一、基本情况

姓  名:                            年  龄:      岁            性  别: ①男    ②女     

民  族:①汉  ②回  ③其他                                      电话号码:              (必填)

现住址:          县(区)             乡(镇、街办)            村(居)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①种地   ②养殖    ③种地和养殖    ④其它         

家庭常住人口数:          人,家庭年总收入:            元

学  历:①文盲   ②小学   ③初中   ④高中   ⑤大专及以上   

职  业:①农民  ②牧民  ③学生  ④医务人员  ⑤干部  ⑥兽医  ⑦工人  ⑧其他        

二、家庭/农场饲养方式

1.您家/农场是否养有牛、羊、猪等牲畜?    ①是     ②否           (如答“否”,跳转至第13题)

1.1您家/农场共有羊        只,牛        头

2.购买牲畜时是否索取检疫证?    ①是   ②否

3.牲畜的养殖方式是?    ①散养    ②集中/规模养殖场    

4.人的房舍与牲畜圈是否处于同一庭院内(人畜混居)?   ①是   ②否

5.是否在庭院/农场内堆放粪肥?   ①是    ②否

6.牲畜粪便是否经过无害化处理(堆肥)?   ①是     ②否    

7.牲畜圈舍是否定期用熟石灰消毒?   ①是    ②否

8.您家/农场里人的饮用水的类型是:  ①自来水   ②窖水    ③井水    ④泉水   ⑤其他      

9.人畜是否共用同一水源?   ①是     ②否

10.您家/农场厕所的类型是:  ①水厕   ②旱厕   ③沼气厕   ④其他        

11.初产的小羔在哪里抚育/饲养?   ①专门的产羔室    ②人羔同屋    ③牲畜圈里

12.今年牲畜是否出现过流产/掉羔的现象?   ①是   ②否            (如答“否”,跳转至第13题)

12.1 今年出现掉羔现象的羊         只,牛        头

12.2 有掉羔现象的母畜通常如何处理?  ①不处理  ②隔离给药治疗  ③自家食用  ④卖出  ⑤深埋或焚烧

12.3 流产物/掉羔通常如何处理?(可多选)  ①直接丢弃   ②自家食用   ③深埋或焚烧   ④喂狗  ⑤卖出  

三、个人接触方式/行为

13.您通过哪种方式与牲畜接触?(可多选)  ①饲养放牧  ②剪羊毛  ③接羔  ④配种  ⑤屠宰(剥皮)  ⑥兽医  ⑦皮毛、乳肉加工  ⑧清扫牛、羊圈   ⑨贩卖牲畜或皮张  

14.您从最早接触牲畜到现在的时间: ①5年以下   ②5-10年   ③10-20年   ④20年以上

15.您在接触牲畜及其排泄物时是否穿戴胶皮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   ①是   ②否

16.您是否宰过牛、羊等牲畜?   ①是    ②否

17.您认为在接羔、屠宰、加工皮毛时是有没有必要戴胶皮手套?   ①有必要    ②没有必要

18.您在接触牲畜的过程中是否有吃东西或者吸烟的习惯?    ①是    ②否

19.您是否有喝生奶、吃半熟的肉的习惯?   ①是    ②否 

20.您饭前注意洗手吗?    ①是   ②否

21.您家切生肉和熟食的案板分开吗?    ①严格分开    ②从不分开

四、既往病史情况

22.您以前是否被医生确诊为布病患者?   ①是    ②否              (如答“否”, 跳至第25题)

23.发病至确诊布病间隔时间:①0~30天  ②31~90天  ③91~180天  ④≥180天

24.确诊后是否接受了布病对症治疗?    ①是   ②否                (如答“否”, 跳至第25题)

24.1您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情况怎样?   ①坚持治疗   ②无症状就停止治疗   ③间断治疗

24.2治疗效果如何?   ①痊愈    ②好转    ③未愈

24.3治愈后,是否出现过再次复发?   ①是   ②否   

五、布病防治知识调查

25您是否听说过布鲁氏菌病(“懒汉病”)?   ①是   ②否          (如答“否”,结束调查)

26.布病是传染病吗?   ①是   ②否   ③不知道

27.引起布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单选)  ①接触患病的病人  ②营养不够   ③接触患病的牛羊   ④不知道

28以下哪类人最容易得布病?(单选) ①干部  ②教师  ③家庭主妇   ④和牛羊接触密切的人  ⑤不知道 

29.布病对人体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单选)

 ①粗脖子病  ②腹泻(拉肚子) ③发热、关节疼   ④身材矮小  ⑤不知道

30.预防布病的最好方法是?(单选) ①吃水果蔬菜  ②接触牲畜时采取防护措施 ③吃药 ④吃碘盐 ⑤不知道

31.怀疑自己得了布病,首先怎么办?(单选)

 ①先到疾控中心确诊  ②先到医院  ③自己吃点药  ④无所谓  ⑤不知道

32.您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布病的?(可多选)

①医生  ②自己得过   ③周围有人得过   ④报纸  ⑤电视、广播  ⑥宣传单  ⑦村宣传栏  ⑧其他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员:                   联系电话           

附表3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                               病例编码口口口口口口口

            地区(市)          县(区)          乡(农场、镇、街道)

1.基本情况

1.1患者姓名              

1.2性别  (1)男 (2)女    口

1.3年龄(岁)                口口

1.4 民族          

1.5职业  (1)农民 (2)民工 (3)牧民 (4)渔民 (5)学生(6)医务人员(7)散居儿童 (8)干部职员 (9)家务及待业 (10)其他(11)家畜屠宰与畜产品加工 (12)不详    口口

1.6发病地址         县(市、区)         镇(乡)         村(街道)         号

1.7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1.8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1.9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1.10所住医院名称                                  

2.临床表现

2.1症状体征

2.1.1发热  (1)有 (2)无    口

2.1.2发热持续(天)    口口

2.1.3体温最高        ℃

2.1.4多汗  (1)有 (2)无    口

2.1.5肌肉、关节酸痛  (1)有 (2)无    口

2.1.6乏力  (1)有 (2)无    口

2.1.7肝胂大  (1)有 (2)无    口

2.1.8脾肿大  (1)有 (2)无    口

2.1.9淋巴结肿大  (1)有 (2)无    口

2.1.1口睾丸肿大  (1)有 (2)无    口

2.2实验室检查

2.2.1玻片凝集反应  (1) - (2) +                          口

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  (1) - (2) +                      口

2.2.3皮肤过敏试验  (1)有 (2)无                          口

2.2.4病原分离 (1)从病人血液中(2)从病人骨髓中(3)其他体液中(4)从病人排泄物中 (5)无     口                  

2.2.5 SAT滴度为1:100(+ +)   (1)有 (2)无                     口

2.2.6 补体结合试验1:100(+ +)  (1)有 (2)无                    口

2.2.7 Combs试验滴度为1:400(+ +)  (1)有 (2)无                口

2.3临床诊断                        

2.4治疗

2.4.1抗生素治疗  (1)有 (2)无                           口

2.4.2抗原治疗法  (1)有 (2)无                           口

2.4.3水解素治疗法  (1)有 (2)无                          口

2.4.4溶菌素治疗法  (1)有 (2)无                          口

2.5转归  (1)痊愈 (2)好转 (3)末愈 (4)死亡(    年    月    日死于             )                              

3.流行病调查

3.1与动物接触史

3.1.1畜别           

3.1.2饲养放牧  (1)是 (2)否                             口

3.1.3屠宰  (1)是 (2)否                                口

3.1.4配种员  (1)是 (2)否                              口

3.1.5兽医  (1)是 (2)否                               口

3.1.6其他           

3.2保护情况

3.2.1使用防护衣  (1)是 (2)否                           口

3.2.2使用消毒液  (1)是 (2)否                           口

3.3是否人畜共饮一口井  (1)是 (2)否    口

3.4幼羔放卧室内饲养  (1)有 (2)无                        口

3.5既往病史                                                                     

                                                                                

3.6布氏菌苗免疫接触史

3.6.1接种年月       年       月       日

3.6.2菌苗种类                                  

3.6.3接种途径                                  

3.7确诊时间       年       月       日

3.8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3.9其他                                         

3.10在本疫点病例发病时间顺序  第            例

4.调查小结                                                                       

                                                                                

                                                                                

                                                                                

调查者单位                                调查者                    

审查者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4

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

医院名称:                                  科  室:             

性  别: ①男   ②女                        民  族: ①汉族    ②回族    ③其他 

年  龄:      岁                          * 联系方式:                    

职  称: ①初级    ②中级    ③高级

文化程度:①初中   ②高中   ③中专   ④大专   ⑤大学   ⑥硕士及以上

1.布鲁氏菌病是不是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①是    ②否    ③不知道

2.布病是哪类传染病?  ①甲类   ②乙类   ③丙类   ④不知道

3.易被布氏菌感染的人群有哪些?(可多选) 

①兽医   ②饲养员   ③接羔员  ④牲畜交易人员   ⑤皮毛、乳肉制品加工人员   ⑥屠宰员   ⑦不知道  

4.人得了布病有哪些表现?(可多选)   ①发热     ②多汗    ③肌肉、关节酸痛     ④乏力  

⑤睾丸肿大    ⑥肝肿大    ⑦脾肿大    ⑧淋巴结肿大    ⑨不知道

5.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单选)

①染疫的家畜    ②病原携带者    ③患病的病人    ④不知道

6.布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可多选)

①呼吸道传播    ②消化道传播    ③皮肤黏膜传播    ④不知道

7.布病的确诊的诊断依据有哪些?(可多选) 

  ①流行病学史    ②临床表现    ③实验室检查    ④不知道

8.常用于治疗布病的抗生素有哪些?(可多选)

①四环素    ②利福平    ③青霉素    ④强力霉素    ⑤不知道

9.以下哪些习惯可有效预防布病?(可多选)

  ①吃水果蔬菜    ②接触牲畜时采取防护措施    ③不吃生肉    ④勤洗手    ⑤不知道

10.您从什么途径了解布病的?(可多选) 

①专业书籍    ②专业培训    ③宣传栏    ④报纸    ⑤电视、广播    ⑥其他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员:             联系电话:           

说明:调查结果统计方法:第1-9题用于计算知晓率,第10题不用。多选题每个选项按一道单选题来计算,“不知道”项不列入统计。共计31个题目(选项)。

防治知识知晓率=[被调查者正确答题数之和/(调查人数×每人应答问题数)] ×100%

文档

2011年中卫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技术方案

2011年中卫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技术方案2010年布病防治被纳入转移支付项目,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预测疫情发生趋势。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制定此方案。一、目的1.掌握我市布病疫情动态、流行特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2.提高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发现布病病例的能力和诊断水平;4.建立规范病例管理体系,以便动态追踪病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