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考物理模拟压轴题汇编(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6:57:39
文档

中考物理模拟压轴题汇编(含答案)

力学压轴题:(东城一模)16.图10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1;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ρ、质量为m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则A.锥形瓶中的液体重为ρgs1hB.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ρghC.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m1+m2)gD.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1+m2)g/s(西城一模):16.图5中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4N的作用下,1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0.2m。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
推荐度:
导读力学压轴题:(东城一模)16.图10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1;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ρ、质量为m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则A.锥形瓶中的液体重为ρgs1hB.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ρghC.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m1+m2)gD.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1+m2)g/s(西城一模):16.图5中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4N的作用下,1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0.2m。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
力学压轴题:

(东城一模)

16.图10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1;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ρ、质量为m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则

A.锥形瓶中的液体重为ρg s1h             B.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ρgh 

C.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m1+m2)g   D.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1+m2)g/ s

(西城一模):

16.图5中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4N的作用下,1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0.2m。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4m/s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

C.天花板对滑轮组的拉力为10N      D.滑轮组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为1.6W

(西城一模):

23.图8中的物体A的质量是400g,物体B的体积是8cm3。用细绳将两物体通过定滑轮连接,放手后,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始终浸没在水中,并使A沿着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需要施加1.12N水平向左的拉力。则物体B的密度为_______ g/cm3。(g取10N/kg)

(东城一模)

12.如图7所示,质量为2kg的小铁块静止于水平导轨AB的A端(形状及尺寸在图中标出),导轨AB及支架只可以绕着过D点的转动轴在图中竖直平面内转动。现用一个沿导轨的拉力F通过细线拉铁块,假定铁块起动后立即以0.1m/s的速度沿导轨匀速运动,此时拉力F为10N。(导轨及支架ABCD的质量忽略不计,g=10N/kg)。则从铁块运动时起,导轨及支架能保持静止的最长时间是 

A.7s       B.3s     C.11s    D.6s

(海淀一模)

39.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工人站在岸边通过一滑轮组打捞一块沉没在水池底部的石材,该滑轮组中动滑轮质量为.当工人用的力拉滑轮组的绳端时,石材仍沉在水底不动.工人继续增大拉力将石材拉起,在整个提升过程中,石材始终以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石材还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当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在石材脱离水池底部至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石材的密度,取,求:

(1)与打捞相比,当人用的力拉绳端时,水池底部对石材的支持力变化了多少;

(2)与的比值;

(3)当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以后,人拉绳子的功率.

(宣武一模):

(昌平一模):

12.边长为0.1m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0×103 Pa。如图7所示装置,横杆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系在横杆B 端的细绳通过动滑轮连着物体M,用力F在A点竖直向上提横杆时,横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 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3 Pa,若仍用力F在距离A点0.1m处竖直向上提横杆,使横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 对地面压强为1.0×103 Pa,已知横杆长OB=0.8m,OA=0.6m,,g取10N/kg,不计横杆质量、绳质量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物体M 的质量为50 kg      B.物体M 的密度为0.5×103 kg/m3

C.动滑轮的质量为2 kg        D.力F的大小为24N

(西城一模):

41.在图23所示装置中,甲物重G甲=10N,乙物重G乙是动滑轮重G轮的8倍。物体乙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10-2m2。轻杆AB可以绕O点转动,且OA∶OB=2∶1。不计轴摩擦,装置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时,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103Pa。求:此时动滑轮对物体乙的拉力F拉;若在物体甲下面再加挂物体丙,恰使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求:丙的物重G丙。

<答案>杠杆平衡:G甲×OA=FB×OB

        FB=×G甲=×10N=20N…………1分

    对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

3FB=F拉+G轮………………………………1分

G轮=3FB-F拉

对物体乙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

G乙=F拉+F支………………………………1分

==

24FB-8F拉=F拉+F支

F拉=(24FB-F支)=(24FB-pS)

=×(24×20N-2×103Pa×1.5×10-2m2)=50N……………………1分

G轮=3FB-F拉=3×20N-50N=10N

G乙=8G轮=8×10N=80N

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时,即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F支为零

    此时物体乙受力F拉=G乙=80N  …………………………………………1分

动滑轮受力3FB=F拉+G轮

FB=(F拉+G轮)=×(80N+10N)=30N

杠杆平衡:FA×OA=FB×OB

对杠杆A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丙

FA=G甲+G丙

G丙=×FB-G甲=×30N-10N=5N  ……………………………1分

画出受力分析图  ……………………………………………………………1分

(昌平一模):

23.小军利用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如图10所示,第一次提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小军对地面的压力为F1;第二次提升时,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匀速提升,小军对地面的压力为F2, F1: F2=1:4,已知小军的质量为70kg,提升的物体质量为90 kg,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小军对绳子的拉力与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则第二次浸没在液体中匀速提升时,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大小是     N。

(崇文一模)

34.小文的体重为,当他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的重物时(重物始终未出水面),他对地面的压强为.已知小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当他用此滑轮组在空气中匀速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已知重物重物所受重力之比,若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1)提升重物时小文对地面的压力.

(2)物体的密度.

(3)在水中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重物完全出水面后,以的速度匀速上升,小文拉绳的功率.

(宣武一模):

37.如图所示,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受到的重力为,其底面积为.都是定滑轮,是动滑轮;杠杆可绕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小明受到的重力为,当他通过细绳在点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杠杆两次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配重受到的拉力分别为,配重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且两次对地面的压强相差.已知,.杠杆和细绳的质量及滑轮组装置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计.求:

(1)拉力与之差;

(2)小明对地面的压力;

(3)当小明通过细绳在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画出相关受力分析图)

<答案>(1);(2);(3)

(宣武一模):

16.如图9甲所示,两个实心正方体所受重力分别为,它们的密度分别为,它们的边长分别为.若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分别为.若将它们放入柱状容器的水中(水未溢出),物体静止后,如图9乙所示,物体有的体积露出水面,物体静止在水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比未放入两物体时增加;若将物体取出轻压在物体上(水未溢出),待物体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比未放入两物体时增加.若已知,,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崇文一模):

23.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将体积为V的金属块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该液体中(A与容器底未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2,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11所示)。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13:24,则金属块A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东城一模)

23.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深为20cm的水。现将一质量为200g的密闭空心铁盒   

A放入水中时,空心铁盒有一半浮出水面;当铁盒上放一个小磁铁B时,铁盒 恰  

好浸没水中,如图11甲所示;当把它们倒置在水中时,A有1/15的体积露出

水面,如图11乙所示。小磁铁B的密度为           kg/m3。

<答案>7.5×103

(朝阳一模):

16.如图7所示,在底面积为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放在烧杯里使其底部保持水平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底受到的压力为,此时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与捞起金属球前变化量为,水的密度为.根据上述条件可知,金属球捞起放入烧杯后

A.烧杯受到的浮力为        B.金属球受到的支持力为

C.金属球受到的支持力为    D.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变化了

<答案>BD

电学压轴题:

(西城一模):

22.如图7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为12V保持不变,电阻R1的电阻值是R2的电阻值的3倍。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10s内R1消耗电能48J;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1A,则电阻R3的电阻值等于________。

<答案>110

(东城一模)

15.在图9所示电路中,a、b是两个电表,其中一个是电流表,另一个是电压表,R1、R2是两个并联的定值电阻,其中R1=20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电压表的示数为6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B.电阻R1:R2=4:3

C.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电阻R2的电流   D.通过电阻R1的电流是电流表示数的四分之三倍

<答案>AD

(西城一模):

15.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18V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定值电阻R1=10,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R2=50。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8V

B.电路接通后,小灯泡L的最小实际电功率为0.75W

C.电压表的示数减少1V,电阻R1两端的电压就增加1V

D.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为3.5W

<答案>ABD

(朝阳一模):

22.如图9甲所示电路中,是滑动变阻器,是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电压表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像如图9乙所示,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答案>

(朝阳一模):

15.三盏小灯分别按图6中甲、乙两种方式连接在相同电源两端,当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三盏灯是串联,乙图中的三盏灯是并联

B.若通电时间相同,则甲图电路产生的热量小于乙图电路产生的热量 

C.甲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灯和两端的电压之和

D.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通过灯和电流之和

<答案>ABC

(海淀一模)

16.如图8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减小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电流表的示数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两端的电压为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的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答案>ABD

(东城一模)

11.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变为闭合时

A.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

B.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

C.电流表A1的示数保持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A1的示数保持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 

<答案>D

实验压轴题:

(西城一模):

36.晓伟手边有两块体积大小不同的正方体M1和M2。M1和M2的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也相同。晓伟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先后拉着M1、M2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得弹簧测力计第一次的拉力大于第二次的拉力。于是得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从上述实验过程看,晓伟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重新设计实验。

<答案>把M1放在M2上面(1分)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M1和M2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分)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分)

再把M2放在M1上面,重复上述过程(1分)

(昌平一模):

36.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水的内部压强随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用的装置如图22所示,增加平底试管内的砂粒可以改变平底试管沉入水中的深度.现有天平一架(带砝码),底面积为S的平底试管一个,小烧杯一个,小药匙(即小勺)一把,满足需要的刻度尺一把和砂粒若干。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答案>主要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平底试管的质量m0,小烧杯和适量砂粒的质量m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从小烧杯中取出一定量的砂粒放入试管中,用天平称出小烧杯和剩余砂粒的质量m1,用m砂1=m总-m1计算出放入试管中的砂粒质量m砂1,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将装有砂粒质量m砂1的平底试管放入水中,在平底试管稳定后,用刻度尺测出平底试管浸没水中的深度H1,用计算出平底试管底部所在位置液体压强P1,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依照步骤3,把质量为m砂2、m砂3、 m砂4、 m砂5的砂粒依次放入试管中,分别计算出P2、P3、P4、P5,分别测出平底试管浸没水中的深度H2 、H3 、H4 、H5,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朝阳一模):

36.小东和小阳准备在家里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但没有天平和量筒.他们想到了化学课上使用的滴管.他们先自制了一个瓶口密封着细吸管的小塑料瓶当做滴管,自制的滴管中的水能一滴一滴地从滴管滴出,且每一滴水的质量和体积都是相等的.他们又找来矿泉水瓶子、小塑料瓶、细线、剪刀、铅笔和足量的水,开始测小石块的密度.(2分)

(1)他们测石块体积的方法是:把石块用细线系住,放在被剪开的矿泉水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面的位置;取出石块,用滴管将水滴入容器中,使水面到达原来的位置处,记录滴入的水滴数为.

(2)他们测量石块质量的方法是:把石块放入小塑料瓶中,小塑料瓶浮在矿泉水瓶中的水面上,记下水面的位置;取出石块,用滴管将水滴入小塑料瓶中,使水面到达原来的位置处,记录滴入的水滴数为.

(3)他们测出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巧妙地利用了物理课上所学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 (4)等效替代

(朝阳一模):

17.小阳同学用一个左右各为12格的杠杆如图21所示,一个量程为,分度值为的弹簧测力计做动力,一个重为的重物做阻力,两段质量不计的细绳做实验,说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和阻力保持不变,则动力臂与阻力臂成正比”.为了读取力臂方便,他采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分)

(1)如果用点表示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用点表示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请在图21中的杠杆上标出点和点.

(2)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图略(图上若是两点在杠杆同侧,且点在点的外侧)

(2)①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套在杠杆的点和点处,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弹簧测

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处;②在点处挂重物,在点处用力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调节点处绳套的位置,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分别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将上述数据记录表中;③改变挂重物点的位置,移动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且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分别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将上述数据记录表中;④重复步骤③再做四次实验,分别读出各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将上述数据记录表中.

(宣武一模):

34.某课外实验小组在实验时需要用一个纯电阻元件,其上标有“”字样,其额定电压值模糊不清,额定电压值清晰.若要正确使用这个元件,需知道它的额定电压值.实验室中有以下实验器材:符合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一只,电键两个,定值电阻,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通过实验测量,得出此元件的额定电压值.

(1)根据所学电学知识,只要测量出此元件的_______,即可计算出它的额定电压值.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电路图,并画在右边的方框内.

(3)实验步骤:

a.按照设计电路连接电路元件.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断开电路,整理器材.

e.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出此元件额定电压的计算公式:.

<答案>(1)电阻.(2)电路设计如图5所示;(3)闭合,断开,记下电流表示数.

   闭合,记下电流表示数. 

(朝阳一模)

34.小阳用图19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两端电压为且保持不变,实验过程中,他做了六次实验,每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始终保持的阻值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始终保持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电流值.根据记录的六组数据,他在方格纸上描出了电流与电阻箱阻值的关系图线,如图乙.(3分)

(1)小阳在实验过程中,控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是;

(2)小阳根据图象分析,当通过的电流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

<答案>(1)2 (2)10

(海淀一模)

35.小明想利用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约为).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有:电源(两端输出电压约为,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的字样)、电流表(量程为)、电压表(量程为)各一块,开关两只,导线若干.图22是小明进行实验时电路连接的一部分情况,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一位置,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较大;

②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和;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不变,断开,观察并记录电压表此时的示数(),此时的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因而无法准确读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值).

(1)请你在图22中将小明所做实验的电路连接完整.

(2)写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要求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答案>(1)   (2)

(昌平一模):

35. 小兰想用两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小兰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压表V1和V2,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

(1)请你帮助小兰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电压表V1的示数用U1表示,

电压表V2的示数用U2表示,请用U1、

U2和R0表示RX。RX=          。

<答案>(1)如图   (2) 

(朝阳一模):

35.有一只电压表和电阻箱(元件符号  )可利用,请你帮助小阳利用这些元件重新设计一个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方案,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3分)

(1)在方框内画出新设计的电路图;

(2)按新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再闭合开关,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和___,使接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表V的示数为;

(3)记下此时另一块电压表的示数和电阻箱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4)根据所测数据,写出计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崇文一模):

31.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几节干电池做电源、已知阻值的电阻R01个、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1个、被测电阻Rx,开关2个,电压表和电流表各1只、导线若干。实验前老师启发同学们,为了使测定的电阻值更精确,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分别设计了以下可测电阻Rx的四个方案(如图21),依据实验方案回答:

    

(1)实验中测得下表所示数据,此数据是         小组测量的。

(2)乙小组在实验中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而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该电路的故障可能为                              。

(3)在丁小组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S和S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2所示,则电阻Rx两端电压是        V,通过电阻Rx的电流是     A,电阻的阻值是

        Ω。

次数

物理量12345
  电压U/V

1.534.567.5
  电流I/A

0.10.20.30.40.5

图22

(4)甲小组的同学发现电压表不能正常使用,于是撤去电压表设计了以下4种方案。其中不能测出Rx的方案是        (只填字母)。如果S、S1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I1,闭合S、断开S1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电阻的表达式

为方案      (只填字母)的测量结果。

<答案>(1)丙(2)Rx断路(3)4.5;0.3;15(4)A;B

文档

中考物理模拟压轴题汇编(含答案)

力学压轴题:(东城一模)16.图10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1;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ρ、质量为m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则A.锥形瓶中的液体重为ρgs1hB.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ρghC.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m1+m2)gD.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1+m2)g/s(西城一模):16.图5中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4N的作用下,1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0.2m。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