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级地理集备组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高考大纲》,紧紧围绕2012年和2013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方式和特点,进一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担任高三地理教学的7位老师,任过高三地理复习的教师有4人,新任教高三的教师有3人。
2.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共有13个班,11个普通班,1个补习班,1个艺术班。
三、备考依据:
初.高中9本地理教材、
《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金版新学案》
四、工作目标:
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五.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时间:从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1月,共24周。每周6课时,除去5次段考和2次模拟考的时间和讲评的时间,初步统计为120节上课时间,现就120节课时安排授课内容: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计划表 | |||
序号 | 考点内容 | 课时(节) | |
自然地理部分 | |||
考点1 | 地球知识 | 1 | |
考点2 | 地图 | 2 | |
考点3 | 宇宙中的地球 | 1 | |
考点4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1 | |
考点5 | 地球的运动 | 6 | |
考点6 | 地球计算 | 2 | |
考点7 | 地球的圈层结构 | 1 | |
章末整合训练 | 1 | ||
考点8 |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 2 | |
考点9 | 气压带和风带 | 2 | |
考点10 | 气候类型及判读 | 2 | |
考点11 | 常见的天气系统 | 2 | |
考点12 | 全球气候变化 | 1 | |
章末整合训练 | 1 | ||
考点13 | 自然界的水循环 | 1 | |
考点14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3 | |
考点15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1 | |
章末整合训练 | 1 | ||
考点16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1 | |
考点17 | 山岳的形成 | 2 | |
考点18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1 | |
章末整合训练 | 1 | ||
考点19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1 | |
考点20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1 | |
章末整合训练 | 1 | ||
人文地理部分 | |||
考点21 | 人口的数量变化 | 1 | |
考点22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1 | |
考点23 | 人口的合理容量 | 1 | |
考点24 |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 2 | |
考点25 |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 1 | |
考点26 | 城市化 | 2 | |
人口与城市整合训练 | 1 | ||
考点27 | 农业区为选择 | 1 | |
考点28 |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 2 | |
考点29 | 以畜牧以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 2 | |
考点30 | 工业区为因素与区位选择 | 2 | |
考点31 | 工业地域的形成 | 1 | |
考点32 |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 2 | |
考点33 |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 1 | |
考点34 |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 1 | |
工农业、城市、交通整合训练 | 2 | ||
考点35 |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 1 | |
考点36 |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 1 | |
区域地理部分 | |||
考点37 |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1 | |
考点38 |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与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1 | |
考点39 | 荒漠化的防治 | 3 | |
考点40 |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 2 | |
考点41 | 能源资源的开发 | 3 | |
考点42 | 河流的综合开发 | 3 | |
考点43 | 区域与农业发展 | 3 | |
考点44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 3 | |
考点45 | 资源的跨地区调配 | 3 | |
考点46 | 产业转移 | 3 | |
章末整合训练 | 2 | ||
考点47 | 世界地理概况(陆地和海洋) | 1 | |
考点48 | 世界分区(东亚) | 1 | |
考点49 | 世界分区(东南亚) | 1 | |
考点50 | 世界分区(南亚) | 1 | |
考点51 | 世界分区(中亚) | 1 | |
考点52 | 世界分区(西亚和北非) | 2 | |
考点53 | 世界分区(欧洲和北亚) | 1 | |
考点54 | 世界分区(北美—美国) | 1 | |
考点55 | 世界分区(拉丁美洲) | 1 | |
考点56 | 世界分区(大洋洲和两极地区) | 1 | |
世界地理部分整合训练 | 2 | ||
考点57 | 中国地理(政区、人口和民族 | 1 | |
考点58 | 中国地理(地形) | 1 | |
考点59 | 中国地理(气候) | 1 | |
考点60 | 中国地理(河流、湖泊) | 1 | |
考点61 | 中国地理(自然资源) | 1 | |
考点62 | 中国地理(农业) | 1 | |
考点63 | 中国地理(工业) | 1 | |
考点 | 中国地理(交通、商业和旅游业) | 1 | |
考点65 | 中国地理(分区地理) | 4 | |
中国地理部分整合训练 | 2 | ||
第一轮复习整合训练 | 2 | ||
课时总数 |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