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数学二模试卷 (解析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58:58
文档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数学二模试卷 (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已知全集U={0,1,2,3,4,5},集合A={0,1,2},B={5},那么(∁UA)∪B=()A.{0,1,2}B.{3,4,5}C.{1,4,5}D.{0,1,2,5}2.已知三个函数y=x3,y=3x,y=log3x,则()A.定义域都为RB.值域都为RC.在其定义域上都是增函数D.都是奇函数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1),(1,0),(4,2),且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那么D点的
推荐度:
导读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已知全集U={0,1,2,3,4,5},集合A={0,1,2},B={5},那么(∁UA)∪B=()A.{0,1,2}B.{3,4,5}C.{1,4,5}D.{0,1,2,5}2.已知三个函数y=x3,y=3x,y=log3x,则()A.定义域都为RB.值域都为RC.在其定义域上都是增函数D.都是奇函数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1),(1,0),(4,2),且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那么D点的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数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已知全集U={0,1,2,3,4,5},集合A={0,1,2},B={5},那么(∁UA)∪B=(  )

A.{0,1,2}    B.{3,4,5}    C.{1,4,5}    D.{0,1,2,5}

2.已知三个函数y=x3,y=3x,y=log3x,则(  )

A.定义域都为R    

B.值域都为R    

C.在其定义域上都是增函数    

D.都是奇函数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1),(1,0),(4,2),且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那么D点的坐标为(  )

A.(3,3)    B.(﹣5,1)    C.(3,﹣1)    D.(﹣3,3)

4.双曲线C:x21的渐近线与直线x=1交于A,B两点,且|AB|=4,那么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

A.    B.    C.2    D.

5.已知函数f(x)=logax+b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函数g(x)=ax+b的图象可能为(  )

A.    B.    

C.    D.

6.已知向量(0,5),(4,﹣3),(﹣2,﹣1),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与为共线向量    B.与垂直    

C.与的夹角为钝角    D.与的夹角为锐角

7.《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是中国古代乃至东方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宛田,下周三十步,径十六步.问为田几何?”(一步=1.5米)意思是现有扇形田,弧长为45米,直径为24米,那么扇形田的面积为(  )

A.135平方米    B.270平方米    C.540平方米    D.1080平方米

8.已知函数f(x)=lnx+ax2,那么“a>0”是“f(x)在(0,+∞)上为增函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主)视图是由一个半圆弧和一个正方形的三边拼接而成的,俯视图和侧(左)视图分别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A.1    B.1    C.1    D.1+π

10.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且它的最小正周期是T,已知f(x),g(x)=f(x+a)(a∈R).给出下列四个判断:

①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存在a∈R,使得成立;

②当a时,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存在k∈R(k≠1),使得成立;

③当a=k(k∈Z)时,函数g(x)+f(x)既有对称轴又有对称中心;

④当a=k(k∈Z)时,g(x)+f(x)的值只有0或.

其中正确判断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11.复数z的共轭复数为     .

12.已知cos2α,则cos2()﹣2cos2(π﹣α)的值为     .

13.设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若m⊥α,n⊥α,则m∥n;

②若m⊥α,m⊥β,则α∥β;

③若α⊥γ,β⊥γ,则α∥β.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

14.从下列四个条件①ac;②C;③cosB;④b中选出三个条件,能使满足所选条件的△ABC存在且唯一,你选择的三个条件是____(填写相应的序号),所选三个条件下的c的值为     .

15.配件厂计划为某项工程生产一种配件,这种配件每天的需求量是200件.由于生产这种配件时其他生产设备必须停机,并且每次生产时都需要花费5000元的准备费,所以需要周期性生产这种配件,即在一天内生产出这种配件,以满足从这天起连续n天的需求,称n为生产周期(假设这种配件每天产能可以足够大).配件的存储费为每件每天2元(当天生产出的配件不需要支付存储费,从第二天开始付存储费).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为使每个生产周期内每天平均的总费用最少,那么生产周期n为     .

三、解答题共6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6.如图①,四边形ABCD中,AD∥BC,CD⊥BC,BC=CD=1,AD=2,E为AD中点.将△ABE沿BE折起到△A1BE的位置,如图②.

(Ⅰ)求证:平面A1EB⊥平面A1ED;

(Ⅱ)若∠A1ED=90°,求A1C与平面A1BD所成角的正弦值.

17.已知{an}为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3=1,S3=3a2+1.{bn}为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Tn,如图_____,Tn的图象经过A,B两个点.

(Ⅰ)求Sn;

(Ⅱ)若存在正整数n,使得bn>Sn,求n的最小值.

从图①,图②,图③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条件,补充在上面问题中并作答.

18.某志愿者服务网站在线招募志愿者,当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募人数时,将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招募志愿者,如表记录了A,B,C,D四个项目最终的招募情况,其中有两个数据模糊,记为a,b.

项目计划招募人数报名人数
A50100
B60a
C80b
D160200
甲同学报名参加了这四个志愿者服务项目,记ξ为甲同学最终被招募的项目个数,已知P(ξ=0),P(ξ=4).

(Ⅰ)求甲同学至多获得三个项目招募的概率;

(Ⅱ)求a,b的值;

(Ⅲ)假设有十名报了项目A的志愿者(不包含甲)调整到项目D,试判断Eξ如何变化(结论不要求证明).

19.已知椭圆C:1(a>b>0)的一个顶点坐标为A(0,﹣1),离心率为.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若直线y=k(x﹣1)(k≠0)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P,Q,线段PQ的中点为M,点B(1,0),求证:点M不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

20.已知f(x)=ex+sinx+ax(a∈R).

(Ⅰ)当a=﹣2时,求证:f(x)在(﹣∞,0)上单调递减;

(Ⅱ)若对任意x≥0,f(x)≥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Ⅲ)若f(x)有最小值,请直接给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

21.设数列:A:a1,a2,…,an,B:b1,b2,…,bn.已知ai,bj∈{0,1}(i=1,2,…,n;j=1,2,…,n),定义n×n数表,其中xij.

(Ⅰ)若A:1,1,1,0,B:0,1,0,0,写出X(A,B);

(Ⅱ)若A,B是不同的数列,求证:n×n数表X(A,B)满足“xij=xji(i=1,2,…,n;j=1,2,…,n;i≠j)”的充分必要条件为“ak+bk=1(k=1,2,…,n)”;

(Ⅲ)若数列A与B中的1共有n个,求证:n×n数表X(A,B)中1的个数不大于.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全集U={0,1,2,3,4,5},集合A={0,1,2},B={5},那么(∁UA)∪B=(  )

A.{0,1,2}    B.{3,4,5}    C.{1,4,5}    D.{0,1,2,5}

【分析】进行补集和并集的运算即可.

解:∵U={0,1,2,3,4,5},A={0,1,2},B={5},

∴∁UA={3,4,5},(∁UA)∪B={3,4,5}.

故选:B.

2.已知三个函数y=x3,y=3x,y=log3x,则(  )

A.定义域都为R    

B.值域都为R    

C.在其定义域上都是增函数    

D.都是奇函数

【分析】根据指数、对数和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解:函数y=log3x的定义域为(0,+∞),即A错误;

函数y=3x的值域是(0,+∞),即B错误;

函数y=3x和y=log3x是非奇非偶函数,即D错误,

故选:C.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1),(1,0),(4,2),且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那么D点的坐标为(  )

A.(3,3)    B.(﹣5,1)    C.(3,﹣1)    D.(﹣3,3)

【分析】设D(x,y),由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得,由此能求出D点的坐标.

解:设D(x,y),

∵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1),(1,0),(4,2),

且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x,y﹣1)=(3,2),

解得x=3,y=3,

∴D点的坐标为(3,3).

故选:A.

4.双曲线C:x21的渐近线与直线x=1交于A,B两点,且|AB|=4,那么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

A.    B.    C.2    D.

【分析】由双曲线的方程可得渐近线的方程,与直线x=1联立求出|AB|的值,进而求出|b|的值,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由双曲线的方程可得a=1,且渐近线的方程为:y=±bx,

与x=1联立可得y=±b,所以|AB|=|2b|,

由题意可得4=2|b|,解得|b|=2,c2=a2+b2,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e,

故选:D.

5.已知函数f(x)=logax+b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函数g(x)=ax+b的图象可能为(  )

A.    B.    

C.    D.

【分析】结合已知函数的图象可知,f(1)=b<﹣1,a>1,结合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函数图象的平移可知,y=ax+b的图象单调递增,且由y=ax的图象向下平移超过1个单位,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解:结合已知函数的图象可知,f(1)=b<﹣1,a>1,

结合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函数图象的平移可知,y=ax+b的图象单调递增,且由y=ax的图象向下平移超过1个单位,

结合选项可知,D符合题意.

故选:D.

6.已知向量(0,5),(4,﹣3),(﹣2,﹣1),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与为共线向量    B.与垂直    

C.与的夹角为钝角    D.与的夹角为锐角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向量()的坐标,进而由向量平行、垂直的判断方法分析可得答案.

解:根据题意,向量(0,5),(4,﹣3),(﹣2,﹣1),则(﹣4,8),

又由(﹣2,﹣1),有(﹣4)×(﹣1)≠(﹣2)×8,则()与不是共线向量,

(﹣2,﹣1),则()•(﹣4)×(﹣2)+(﹣1)×8=0,则()与垂直;

故选:B.

7.《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是中国古代乃至东方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宛田,下周三十步,径十六步.问为田几何?”(一步=1.5米)意思是现有扇形田,弧长为45米,直径为24米,那么扇形田的面积为(  )

A.135平方米    B.270平方米    C.540平方米    D.1080平方米

【分析】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扇形田的面积为

Slr45270(平方米).

故选:B.

8.已知函数f(x)=lnx+ax2,那么“a>0”是“f(x)在(0,+∞)上为增函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即可.

解:f(x)的定义域是(0,+∞),

f′(x)2ax,

a≥0时,f′(x)>0,f(x)在(0,+∞)递增,

故a>0⇒f(x)递增,是充分条件,

由f(x)递增,得a>0或a=0,不是必要条件,

故选:A.

9.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主)视图是由一个半圆弧和一个正方形的三边拼接而成的,俯视图和侧(左)视图分别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A.1    B.1    C.1    D.1+π

【分析】首先把三视图转换为几何体的直观图,进一步求出几何体的体积.

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转换为直观图为:该几何体为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和一个底面半径为,高为1的半个圆柱.

如图所示:

所以:V.

故选:C.

10.函数f(x)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且它的最小正周期是T,已知f(x),g(x)=f(x+a)(a∈R).给出下列四个判断:

①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存在a∈R,使得成立;

②当a时,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存在k∈R(k≠1),使得成立;

③当a=k(k∈Z)时,函数g(x)+f(x)既有对称轴又有对称中心;

④当a=k(k∈Z)时,g(x)+f(x)的值只有0或.

其中正确判断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对于①,易知当时,n∈N•,都符合;对于②,即成立,取k=0即可证明结论成立;对于③④,分别取k=1,2,3,4,结合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即可得出③对④错;综合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解:对于①,要使成立,即,

当时,n∈N•,都符合,故①正确;

对于②,要使成立,即,

取k=0,此时,故②正确;

对于③④,当k=1,k=3时,g(x)为将f(x)左移个单位,此时周期变为,既有对称轴也有对称中心,值域为,

当k=2时,g(x)为将f(x)左移个单位,此时g(x)+f(x)=0,

当k=4时,g(x)为将f(x)左移T个单位,此时g(x)+f(x)=2f(x),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11.复数z的共轭复数为 ﹣1+i .

【分析】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再由共轭复数的概念得答案.

解:∵z,

∴.

故答案为:﹣1+i.

12.已知cos2α,则cos2()﹣2cos2(π﹣α)的值为 ﹣1 .

【分析】由cos2α求得cos2α的值,再化简并计算所求三角函数值.

解:由cos2α,得2cos2α﹣1,即cos2α;

所以cos2()﹣2cos2(π﹣α)=sin2α﹣2cos2α

=1﹣3cos2α

=1﹣3

=﹣1.

故答案为:﹣1.

13.设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若m⊥α,n⊥α,则m∥n;

②若m⊥α,m⊥β,则α∥β;

③若α⊥γ,β⊥γ,则α∥β.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①② .

【分析】由同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可判断①;由同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可判断②;考虑墙角处的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可判断③.

解: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对于①,若m⊥α,n⊥α,由同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可得m∥n,故①正确;

对于②,若m⊥α,m⊥β,由同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可得α∥β,故②正确;

对于③,若α⊥γ,β⊥γ,考虑墙角处的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可判断α、β相交,则α∥β不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

14.从下列四个条件①ac;②C;③cosB;④b中选出三个条件,能使满足所选条件的△ABC存在且唯一,你选择的三个条件是____(填写相应的序号),所选三个条件下的c的值为 ①③④,,或者②③④, .

【分析】由①②结合正弦定理可得,,可求sinA,但是A不唯一,故所选条件中不能同时有①②,只能是①③④或②③④,

若选①③④,结合余弦定理可求c;若选②③④,结合正弦定理即可求解.

解:由①②结合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sinAsinC,此时A不唯一,故所选条件中不能同时有①②,

故只能是①③④或②③④,

若选①③④ac,cosB,b,

由余弦定理可得,,

解可得,c;

若选②③④,C,cosB,b,

∴sinB,且B为钝角,

由正弦定理可得,,

解可得,c.

故答案为①③④,,②③④,.

15.配件厂计划为某项工程生产一种配件,这种配件每天的需求量是200件.由于生产这种配件时其他生产设备必须停机,并且每次生产时都需要花费5000元的准备费,所以需要周期性生产这种配件,即在一天内生产出这种配件,以满足从这天起连续n天的需求,称n为生产周期(假设这种配件每天产能可以足够大).配件的存储费为每件每天2元(当天生产出的配件不需要支付存储费,从第二天开始付存储费).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为使每个生产周期内每天平均的总费用最少,那么生产周期n为 5 .

【分析】求出每天的平均费用关于n的式子,利用基本不等式得出结论.

解:每个周期内的总费用为5000+400+400×2+400×3+…+400(n﹣1)=5000+200n(n﹣1),

∴每个周期内每天的平均费用为:200n﹣200≥2200=1800,

当且仅当200n即n=5时取等号.

故答案为:5.

三、解答题共6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6.如图①,四边形ABCD中,AD∥BC,CD⊥BC,BC=CD=1,AD=2,E为AD中点.将△ABE沿BE折起到△A1BE的位置,如图②.

(Ⅰ)求证:平面A1EB⊥平面A1ED;

(Ⅱ)若∠A1ED=90°,求A1C与平面A1BD所成角的正弦值.

【分析】(Ⅰ)证明BE⊥AD.BE⊥A1E,BE⊥DE.然后证明BE⊥平面A1DE.即可证明平面A1EB⊥平面A1DE.

(Ⅱ)建立以E为原点,EB,ED,DA为x,y,z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xyz.求出平面A1BD的法向量,结合,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求解直线A1C与平面A1BD所成角的正弦函数值.

【解答】(Ⅰ)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中,AD∥BC,CD⊥BC,BC=1,AD=2,E为AD中点,

所以 BE⊥AD.

故 图②中,BE⊥A1E,BE⊥DE.

又 因为A1E∩DE=E,A1E,DE⊂平面A1DE,

所以 BE⊥平面A1DE.

又 因为BE⊂平面A1EB,

所以 平面A1EB⊥平面A1DE.

(Ⅱ)解:由∠A1ED=90°得A1E⊥DE,

又 A1E⊥BE,BE⊥DE,

因此,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xyz.

由A1E=CD=DE=1,

得A1(0,0,1),B(1,0,0),C(1,1,0),D(0,1,0),,,

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为(x,y,z),

则即,令z=1得x=1,y=1,

所以(1,1,1)是平面A1BD的一个法向量.

又 ,

设直线A1C与平面A1BD所成角为θ,

所以.

17.已知{an}为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3=1,S3=3a2+1.{bn}为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Tn,如图_____,Tn的图象经过A,B两个点.

(Ⅰ)求Sn;

(Ⅱ)若存在正整数n,使得bn>Sn,求n的最小值.

从图①,图②,图③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条件,补充在上面问题中并作答.

【分析】(Ⅰ)设{an}为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方程可得首项和公比,再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所求和;

(Ⅱ)分别考虑图①、②、③,判断数列{bn}的单调性,选择②③均可能满足“存在n,使得bn>Sn”.讨论两种情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恒成立思想,即可得到所求最小值.

解:(Ⅰ)设{an}为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由a3=1,S3=3a2+1,得a1=2a2,即q,a1q2=1,

所以,a1=4.

所以;

(Ⅱ)由图①知:T1=b1=1,T3=﹣3,可判断d<0,数列{bn}是递减数列;

而{8﹣23﹣n}递增,由于b1<S1,

所以选择①不满足“存在n,使得bn>Sn”;

由图②知:T1=b1=1,T3=6,可判断d>0,数列{bn}是递增数列;

由图③知:T1=b1=﹣3,T3=0,可判断d>0,数列{bn}是递增数列.

所以选择②③均可能满足“存在n,使得bn>Sn”.

第一种情况:

如果选择条件②即T1=b1=1,T3=6,可得:d=1,bn=n.

当n=1,2,3,4,5,6,7时,bn>Sn不成立,

当n=8时,,

所以 使得bn>Sn成立的 n的最小值为8.

第二种情况:

如果选择条件③即T1=b1=﹣3,T3=0,可得:d=3,bn=3n﹣6.

当n=1,2,3,4时,bn>Sn不成立,

当n=5时,成立,

所以 使得bn>Sn成立的n的最小值为5.

18.某志愿者服务网站在线招募志愿者,当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募人数时,将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招募志愿者,如表记录了A,B,C,D四个项目最终的招募情况,其中有两个数据模糊,记为a,b.

项目计划招募人数报名人数
A50100
B60a
C80b
D160200
甲同学报名参加了这四个志愿者服务项目,记ξ为甲同学最终被招募的项目个数,已知P(ξ=0),P(ξ=4).

(Ⅰ)求甲同学至多获得三个项目招募的概率;

(Ⅱ)求a,b的值;

(Ⅲ)假设有十名报了项目A的志愿者(不包含甲)调整到项目D,试判断Eξ如何变化(结论不要求证明).

【分析】(Ⅰ)由,得a>60,且b>80.设事件A表示“甲同学被项目A招募”,则;设事件B表示“甲同学被项目B招募”,则;设事件C表示“甲同学被项目C招募”,则;设事件D表示“甲同学被项目D招募”,则,由于事件“甲同学至多获得三个项目招募”与事件“ξ=4”是对立的,由此能求出甲同学至多获得三个项目招募的概率.

(Ⅱ)由题意可知,,,由此能求出a,b.

(Ⅲ)Eξ变大.

解:(Ⅰ)因为,

所以a>60,且b>80.

设事件A表示“甲同学被项目A招募”,由题意可知,;

设事件B表示“甲同学被项目B招募”,由题意可知,;

设事件C表示“甲同学被项目C招募”,由题意可知,;

设事件D表示“甲同学被项目D招募”,由题意可知,,

由于事件“甲同学至多获得三个项目招募”与事件“ξ=4”是对立的,

所以甲同学至多获得三个项目招募的概率是 ,

(Ⅱ)由题意可知,,

解得a=120,b=160.

(Ⅲ)Eξ变大.

19.已知椭圆C:1(a>b>0)的一个顶点坐标为A(0,﹣1),离心率为.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若直线y=k(x﹣1)(k≠0)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P,Q,线段PQ的中点为M,点B(1,0),求证:点M不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

【分析】(Ⅰ)利用已知条件列出求出a,b然后得到椭圆方程.

(Ⅱ)证明:设P(x1,y1),Q(x2,y2),M(x0,y0).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以及线段PQ的中点为M,结合向量的数量积,判断点M不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

【解答】(Ⅰ)解:由题意可知

解得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Ⅱ)证明:设P(x1,y1),Q(x2,y2),M(x0,y0).

由得 (4k2+1)x2﹣8k2x+4k2﹣4=0,

所以△=(﹣8k2)2﹣4×(4k2+1)(4k2﹣4)=48k2+16.

所以当k为任何实数时,都有△>0.

所以 ,.

因为线段PQ的中点为M,

所以 ,,

因为 B(1,0),

所以 ,.

所以 

 

 

又因为 k≠0,,

所以 ,

所以点M不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

20.已知f(x)=ex+sinx+ax(a∈一、选择题).

(Ⅰ)当a=﹣2时,求证:f(x)在(﹣∞,0)上单调递减;

(Ⅱ)若对任意x≥0,f(x)≥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Ⅲ)若f(x)有最小值,请直接给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I)把a=﹣2代入后对函数求导,然后结合单调性与导数关系即可证明;

(II)由已知不等式恒成立可转化为求解相应函数的取值范围或最值问题,结合导数对a进行分类讨论可求;

(III)结合最值与极值及导数关系可求.

【解答】(Ⅰ)解:a=﹣2,f'(x)=ex+cosx﹣2,

当 x<0时,ex<1,cosx≤1,

所以 f'(x)=ex+cosx﹣2<0.

所以f(x)在(﹣∞,0)上单调递减.

(Ⅱ)解:当x=0时,f(x)=1≥1,对于a∈R,命题成立,

当 x>0时,设g(x)=ex+cosx+a,

则g'(x)=ex﹣sinx.

因为 ex>1,sinx≤1,

所以 g'(x)=ex﹣sinx>1﹣1=0,g(x)在(0,+∞)上单调递增.

又g(0)=2+a,

所以g(x)>2+a.

所以f'(x)在(0,+∞)上单调递增,且f'(x)>2+a.

①当a≥﹣2时,f'(x)>0,

所以 f(x)在(0,+∞)上单调递增.

因为 f(0)=1,

所以f(x)>1恒成立.

②当a<﹣2时,f'(0)=2+a<0,

因为f'(x)在[0,+∞)上单调递增,

又当 x=ln(2﹣a)时,f'(x)=﹣a+2+cosx+a=2+cosx>0,

所以 存在x0∈(0,+∞),对于x∈(0,x0),f'(x)<0恒成立.

所以 f(x)在(0,x0)上单调递减,

所以 当x∈(0,x0)时,f(x)<f(0)=1,不合题意.

综上,当a≥﹣2时,对于x≥0,f(x)≥1恒成立.

(Ⅲ)解:a<0.

21.设数列:A:a1,a2,…,an,B:b1,b2,…,bn.已知ai,bj∈{0,1}(i=1,2,…,n;j=1,2,…,n),定义n×n数表,其中xij.

(Ⅰ)若A:1,1,1,0,B:0,1,0,0,写出X(A,B);

(Ⅱ)若A,B是不同的数列,求证:n×n数表X(A,B)满足“xij=xji(i=1,2,…,n;j=1,2,…,n;i≠j)”的充分必要条件为“ak+bk=1(k=1,2,…,n)”;

(Ⅲ)若数列A与B中的1共有n个,求证:n×n数表X(A,B)中1的个数不大于.

【分析】(I)根据xij得出X(A,B)的各行各列的数值;

(II)根据ai=bj⇔ai=1﹣aj⇔ai+aj=1⇔aj=1﹣ai⇔aj=bi证明充分性,根据a1,b1的各种不同取值分类证明必要性;

(III)讨论ai的不同取值,计算X(A,B)的第i行中1的个数,从而得出X(A,B)中1的总数,利用基本不等式得出结论.

【解答】(Ⅰ)解:.

(Ⅱ)证明:充分性

若ak+bk=1(k=1,2,…,n),由于xij,xji,

令 A:a1,a2,…,an,由此数列 B:1﹣a1,1﹣a2,…,1﹣an.

由于 ai=bj⇔ai=1﹣aj⇔ai+aj=1⇔aj=1﹣ai⇔aj=bi.

从而有 xij=xji(i=1,2,…,n;j=1,2,…,n;i≠j).

必要性

若xij=xji(i=1,2,…,n;j=1,2,…,n;i≠j).

由于A,B是不同的数列,

(1)设a1=1,b1=0,对任意的正整数k>1,

①若x1k=xk1=1,可得 a1=bk=1,ak=b1=0,

所以  ak+bk=1.

②若x1k=xk1=0,可得 bk=0,ak=1,

所以  ak+bk=1.

同理可证 a1=0,b1=1时,有ak+bk=1(k=1,2,…,n)成立.

(2)设a1=1,b1=1,对任意的正整数k>1,

①若x1k=xk1=1,可得a1=bk=1,ak=b1=1,

所以有ak=bk=1,则A,B是相同的数列,不符合要求.

②若x1k=xk1=0,可得bk=0,ak=0,

所以有ak=bk,则A,B是相同的数列,不符合要求.

同理可证 a1=0,b1=0时,A,B是相同的数列,不符合要求.

综上,有n×n数表X(A,B)满足“xij=xji”的充分必要条件为“ak+bk=1(k=1,2,…,n)”.

(Ⅲ)证明:由于数列A,B中的1共有n个,设A中1的个数为p,

由此,A中0的个数为n﹣p,B中1的个数为n﹣p,B中0的个数为p.

若 ai=1,则数表X(A,B)的第i行为数列B:b1,b2,…,bn,

若 ai=0,则数表X(A,B)的第i行为数列B:1﹣b1,1﹣b2,…,1﹣bn,

所以 数表X(A,B)中1的个数为.

所以 n×n数表X(A,B)中1的个数不大于.

 

文档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数学二模试卷 (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已知全集U={0,1,2,3,4,5},集合A={0,1,2},B={5},那么(∁UA)∪B=()A.{0,1,2}B.{3,4,5}C.{1,4,5}D.{0,1,2,5}2.已知三个函数y=x3,y=3x,y=log3x,则()A.定义域都为RB.值域都为RC.在其定义域上都是增函数D.都是奇函数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B,C的坐标分别为(0,1),(1,0),(4,2),且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那么D点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