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7:51:34
文档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综述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
推荐度:
导读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综述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综述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在购买商品时, 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

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 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 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 这使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 大约在300~ 800 元之间, 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 元, 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 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 力求花得值, 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 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 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受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 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 追求品位和档次, 虽然不一定买名牌, 但质量显然是非常关注的内容。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之后, 20 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 敏锐地把握时尚, 唯恐落后于潮流, 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 此外, 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一种追求, 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 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就所占比例来看, 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 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 存在攀比心理。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 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 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 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 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消费呈现多层次化。月消费达到800 元以上的占7. 8%, 低于350 元的占15. 9%, 44. 3% 的学生月消费在350~ 500 元之间, 31. 9% 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500 元到800 元之间。

可见, 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 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 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 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女生更为突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 世纪70 年代至今, 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 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 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 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 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 元左右。而当今197 名女生中, 83. 7% 饮食费用在300 元以下, 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 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竟选择廉价的饭菜, 而192 名男生中也只有66. 4% 达到标准。对 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 说法有90% 的同学表示认可, 但不怎么在意

二、原因分析

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 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 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第32 卷第1 期沙福玉: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 环境的塑造, 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 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 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 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 轻教育投资。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 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 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 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 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产品而不是用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 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 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 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 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

 这样, 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 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 一是从众心理, 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 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 大学生也不例外; 二是求异心理, 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 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 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 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 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 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 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 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 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 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 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 年, 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 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 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 当然也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按照这种价值观, 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 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越高, 消费能力越强,就越是能够证明他的成功。在中国, 应该说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 然后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 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 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 追求物美价廉, 因为87. 5% 的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 虽然8. 9% 的学生自己兼职, 但挣的钱不多。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 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 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 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带理性的消费观, 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 适当的追求是合理的, 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不良影响。

文档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综述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