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泽小学 杨秀循
本节课是在学生具有比和比例的知识,认识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的变化,理解正比例关系,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正比例是小学数学里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过去的教材相比,进一步加强正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简单应用,重视正比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淡化脱离现实背景判断比例关系,不安排应用正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是认识正比例意义。我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从变化中看到不变,体会并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借助直观图像帮助学生认识变化规律。正比例的意义对学生今后应用很重要。这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
1.抽象实际事例中的数量变化规律,形成正比例的概念。教学中先指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用“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具体解释两种量的“相关联”。再指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可以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它们是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在这里感知了正比例关系。
然后把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总价/数量=单价(一定)表示成y/x=k(一定),并指出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这个字母式子表示。引导学生经历“字母表示具体的数量字母式子表示常见数量关系 字母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加强对式子y/x=k(一定)的理解。
2.用图像直观表达正比例关系。我在教学中按照《标准》的要求“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设计的相关问题教学正比例图像,从图中描出的点在一条直线上,体会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数学活动经验,联系正比例的概念体会比例尺的意义,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在体验生活中经常看到成正比例的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时,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达到相应的水平。同时让学生共同探索、体验、发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倡人人平等的思想。在教学中,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