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交底记录
工程部位及作业内容 | |
交底单位 | 指挥所: |
被交底单位 | |
交底时间 | |
交底内容: 砂砾料填筑质量交底 一、验收程序 中队初检-中队复检-指挥所终检-报监理验收 二、检测标准 压实度Dr≥95%。 三、清废 达到标准:将回填区地表植被杂草根径、淤泥腐植土等全部清除;对溪沟沟槽部位应清除淤泥和软弱土层。 四、原地面碾压 清废之后,将进行原地面碾压,根据现场含水量情况,适时进行碾压,压实后,压实度达到95%以上。外观:表面平顺,紧密,无弹簧土。若出现弹簧土之后可采取晾晒或换填等方式。砂砾料地面,要及时通知试验人员进行检测。 五、取料 1、按照规定料场进行取料,如料源(同一料场、料场变更)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试验人员对料源进行检测 2、冬天施工时,要将表面积雪或冻土清除。 六、铺料 1、上料过程将粒径较大的进行剔除(粒径要求:最大粒径不超过填筑层厚的2/3,主要粒径集中在5-80mm) 2、上料之后及时对料进行推平碾压。目的:保持料的水分散失,达到最优含水量。 |
3、铺料厚度为50 cm,不得超填,允许偏差为0~-5 cm,铺料边线允许偏差为10~30 cm。
4、表面有冰雪时,填筑前应将工作面上冰雪全部清除掉,如工作面上出现冻土、应将冻土刨松,并散铺。
七、碾压
1、碾压方向平行于道路轴线方向。
2、必须严格按照碾压段提供的碾压参数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注意控制好错距(碾子的长度除以碾压遍数)、碾压遍数、铺料厚度、含水量、平整度、宽度等,碾压遍数为8遍,来回按2遍计。
3、分段碾压时,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不小于0.5m;顺碾压方向搭接宽度不小于3m。分段作业面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100m,形成台阶搭接。
4、场面高低起伏时,按照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料。
5、填筑时每层应加宽0.5m左右,填筑一定高度时,进行刷坡。(加宽目的: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6、填筑过程中每层要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斜坡,便于排水。
7、填筑应连续作业如因故需短时间停工,其表面土层应洒水湿润,保持含水在控制范围之内。
8、填筑层检验合格后因故未能继续施工,因搁置较久或经过雨淋干湿交替使表面产生疏松时,复工前应进行复压处理,报分部及监理验收。
八、检测
1、采用灌水法检测
2、挖坑要求标准:黄土直径20cm,深度25cm.砂砾料直径是挖出最大粒径的3-5倍,深度挖到下一层填筑面。
3、检测率频:黄土按400-800m2检测一个坑,砂砾料按100-150m3检测一个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