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A:方向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必然性
2、通过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自然实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3、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以后,有时还不得不暂时把问题搁置起来,是华莱士四阶段模式中的__
A.准备阶段
B.孕育阶段
C.明朗阶段
D.验证阶段
4、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____
A:学习可以自动迁移,而不必有学习者的有意识注意
B:桑代克的共同的“S—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
C:重叠的产生式导致迁移
D:策略学习可以自动迁移
5、华生的“教育万能论”属于( )
A:行为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6、根据机构性质的不同,我国对学校设立、变更和终止的管理,实行审批制度和__。
A.报批制度
B.备案制度
C.登记注册制度
D.批准制度
7、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8、幼儿在课间打闹,教师在旁看见,虽制止但并不得力终酿成事故,教师应负( )
A:完全责任
B:部分责任
C:连带责任
D:不负责任
9、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__。
A.爱好
B.忠诚
C.热爱
D.兴趣
10、下列哪一项未列入学校体育的功能__
A.教育功能
B.娱乐功能
C.健体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11、一种固定下来适合和便于网络交往,判定行为者是否文明和礼貌的行为标准就是____
A:骑马
B:杂技
C:驾车
D:防御
12、(2007年10月)以下选项中,属于心智技能特点的是。
A:对象客观性
B:执行内潜性
C:操作外显性
D:结构展开性
13、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人类心理活动的共性规律的是____
A: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
B: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个性心理
C: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
14、计划策略属于____
A:精加工策略
B:支持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5、对同一问题所提的意见越新奇独特,则其思维的( )越高。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结构性
16、少年期指__。
A.3岁~6、7岁
B.11、12岁~14、15岁
C.6、7岁~11、12岁
D.14、15岁~25岁
17、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__。
A.6岁
B.7岁
C.8岁
D.9岁
18、教学原则是依据____制定的。
A:教学内容
B:国家统一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D:教学目的
19、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20、在被猫、狗咬到以后,为了遏制狂犬病的发生,最好是在小时以内打狂犬疫苗。
A:24小时
B:36小时
C:48小时
D:60小时
21、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__。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22、教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家的图书带到幼儿园的图书角与其他人分享,丰富了图书角的内容,教师这样做遵守了( )教育原则。
A:保教结合的原则
B:充分利用和发挥儿童、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
C: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D:注重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23、白鼠学习压杠杆,属于__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刺激——反应学习
D.辨别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_
A.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B.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作用
C.教育的作用
D.环境的作用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A:父母期望
B:社会文化
C:外部环境
D:遗传条件
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 )思潮的体现。
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4、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
A:1999
B:2001
C:2003
D:2005
6、下面选项中,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政治
B.生活环境
C.科技水平
D.生产力发展水平
7、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A:没有疾病
B:身体壮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8、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为____
A:元认知能力
B:元认知策略
C:元认知计划
D:元认知知识
9、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属于幼儿园的教学游戏,同时也是( )游戏。
A:平行
B:规则
C:感觉机能
D:独自
10、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__。
A.管理
B.德育
C.教学
D.服务
11、幼儿园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是指____
A:主题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B:分科教学不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C:只有综合教学才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D: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12、现代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发生与以下哪一项有关( )
A:认知结构
B:经验内化
C:两种活动的相似性
D:对事物关系的认识
13、后学材料对先学知识记忆与保持的干扰叫__。
A.前摄抑制
B.后摄抑制
C.侧抑制
D.系列位置
14、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方式有__。
A.领养监扫
B.法定监护
C.指定监护
D.委托监护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
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16、美国学者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施瓦布
D:泰勒
17、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这种情绪状态是__。
A.激情
B.表情
C.心境
D.应激
18、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____
A:教师和学生
B:教科书和教学媒体
C: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D: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20、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 )
A:自身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情绪唤醒
D:言语暗示
E:个体的品德
21、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22、力求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关注和认可属于教师发展的阶段。
A:关注学生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所有阶段
2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____
A:贴在路边的一则寻人启示引来行人驻足观看。
B:自出新裁的服装款式让所有饱眼福。
C: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不容玷污。
D: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潦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