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上册17 六年级上--专项练习--课外阅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21:30:55
文档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上册17 六年级上--专项练习--课外阅读

17课外阅读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34分)博山①李氏者,以伐薪②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③,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④,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⑤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注:①博山:古地名。②伐薪:砍柴。③仔:同“崽”。④秋祭:官府在秋季
推荐度:
导读17课外阅读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34分)博山①李氏者,以伐薪②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③,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④,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⑤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注:①博山:古地名。②伐薪:砍柴。③仔:同“崽”。④秋祭:官府在秋季
17 课外阅读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34分)

博山①李氏者,以伐薪②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③,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④,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⑤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注:①博山:古地名。②伐薪:砍柴。③仔:同“崽”。④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⑤固:坚持。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8分)

(1)其家户外皆山 __________ (2)时值秋祭 __________

(3)李氏不与 ____________ (4)鹿稍长 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夜鹿去,遂不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鹿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写两点)(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李氏深悔之”,李氏到底“悔”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小故事给你怎样的思考?(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42分)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虽然它们都是风,但是它们的脾性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6分)

生机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后一句“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朗读时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6分)

A.反问   B.商量   C.祈求   D.无奈

3.为什么夏天的风叫“熏风”?请联系短文简要回答。(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这篇短文分成三部分,用“‖”标记,并写出每部分的大意。(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点的“拂”“刮”能否调换?为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短文中用横线画出表达了作者决心改造大自然,要大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句子。(3分)

三、阅读唐诗《雨过山村》,完成练习。(24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①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②浴蚕③去,闲着中庭④栀子花。

注: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招呼。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院子中间。

1.解释诗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6分)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  )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象是(  )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  )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  )

4.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课外阅读

一、1.(1)门

(2)适逢,遇到 

(3)给

(4)渐渐地

2.(1)他家门外四面都是山,鹿每次出去,到傍晚必然回来。

(2)这天夜里鹿离开了李家,于是再也没有回来。

3.①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②鹿出,至暮必归。③是夜鹿去,遂不归。(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他后悔不该贪图小利,想把鹿给打猎的人。

5.(1)从李氏的角度看,人还需多点善良,善始善终,不要优柔寡断,更不能被小利益诱惑。(2)从鹿的角度看,信任也要有底线,注意防范潜在危机,多一分智慧,多一分安全。

二、1.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2.B

3.夏天很闷热,人们需要风,风却不来,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

4.虽然它们都是风,但是它们的脾性完全不同。‖

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第一部分:总写四季的风的名称和脾性不同。

第二部分:分别描写四季的风的特点。

第三部分:总写人们对风的感情和“我”对风的期望。

5.不能。“拂”用来形容初秋的风恰当,因为初秋的风很轻柔;“刮”用来形容隆冬的风很恰当,因为隆冬的风很猛烈,如果调换就不能突出初秋和冬季的风的特点,所以,两个词不能调换。

6.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三、1.在雨天里路过山村。

2.(1)B (2)A

3.(1)√ (2)√ (3)×

4.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穿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妇姑互相招呼着去浸洗蚕子,庭院中的栀子花因农人都忙着干活而无人欣赏。

文档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上册17 六年级上--专项练习--课外阅读

17课外阅读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34分)博山①李氏者,以伐薪②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③,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④,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⑤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注:①博山:古地名。②伐薪:砍柴。③仔:同“崽”。④秋祭:官府在秋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