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3~2015年中考真题精选
命题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2015年3次,2014年6次,2013年3次)
1. (2014淮安1题2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2014盐城6题2分)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
分解, 产生大量的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氦气
D. 水蒸气
3. (2015苏州21题2分)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 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4. (2013盐城5题2分)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D. 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5. [2014南通23(1)题2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1)分离液化空气可获得氮气和两种主要气体;氮气用作保护气,说明氮
气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 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2014年1次)
1. (2014徐州20题2分)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
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第1题图
A. 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 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2. (2013无锡13题2分)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
《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
第2题图
A. 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B. 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C. 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
D. 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2015南通24Ⅱ题7分)Ⅱ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第3题图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 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重复两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的体积始终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有:
。
命题点3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2015年3次,2014年2次,2013年3次)1. (2014连云港24题2分)“向污染宣战”是今年我国“世界环境
日”的主题。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禁止吸烟
B. 燃放鞭炮
C. 多开汽车
D. 乱扔垃圾
2. (2014常州11题2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
粒物,下列事实与形成PM2.5无关的是( )
A. 水力发电
B. 风扬尘土
C. 汽车尾气
D.煤炭燃烧
3. (2013连云港24题2分)“同呼吸,共奋斗”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
国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10-6 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
A. 发展燃煤发电
B. 研发新能源汽车
C. 禁止焚烧秸秆
D.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4. (2015徐州11题2分)2015年3月24日徐州市荣膺“国家卫生城市”称
号,为了更好地把徐州建设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B. 分类回收垃圾,就地露天焚烧
C. 把污水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5. [2013南京24(2)题1分]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
题为“同呼吸共奋斗”。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硫
C. PM2.5
D. 氮气
6. [2014泰州16(2)(4)题3分]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是人类面临
的重大问题。
(2)燃烧含硫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请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正
常值,形成酸雨。
(4)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又遇到静稳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____________(填序号)。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一氧化碳
D. PM2.5
江苏2013~2015年中考真题精选
命题点1
1. B 【解析】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
占78%、氧气约占21%。故选B。
2. A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
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A。
3. A 【解析】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稀有
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含量相对稳定,A错误。
4. C 【解析】
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
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含量上升会造成温室效应加剧,使气温上升,从而影响地球
环境
D√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会受潮
变软
5. (1)氧气(1分) 化学性质不活泼(1分)
【解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氮气能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时难以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命题点2
1.C 【解析】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压强减小,进入装置内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A正确;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装置内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B正确;发热剂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C错误;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300 mL,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是55 mL,即氧气的体积是55 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00%≈18.3%,D正确。
2.C 【解析】通过装置可以看出,乙装置的反应容器体积小,里面密封的空气就少,则药品消耗少,A正确;乙装置比较简洁,空气只存在于注射器内,而甲装置除了集气瓶内的气体,导气管中也含有气体,可以减少误差,B正确;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白磷比红磷的着火点低,C错误;乙容器内径相等,通过注射器上的刻度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正确。
3. Ⅱ: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
【数据处理】(1)反应前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1分)
(2)减小实验误差(1分)
【实验对比】待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1分)
【拓展研究】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完全反应(1分)
【实验评价】氧气能完全反应,测定结果准确;实验操作简单;不污染空气等(合理即可)(2分)
【解析】Ⅱ实验前,为避免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数据处理】(1)反应前、后分别记录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二者之间的体积差,即为装置内消耗氧气的体积;(2)多次重复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实验对比】红磷与氧气充分反应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与外界形成了一定的压强差,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水会倒流进入集气瓶;【拓展研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时,红磷不再燃烧,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完全反应有剩余,故燃烧红磷法导致测定结果不够准确;【实验评价】利用脱氧剂在注射器内完成该实验,能使氧气完全反应,测定结果准确;实验在常温下进行,注射器操作简单;不需燃烧红磷,避免污染空气等。
命题点3
1.A
2. A
3. A
4. B
5. (2)D(1分)
【解析】空气污染物包括SO2、NO2、CO和可吸入颗粒物(如PM2.5)等,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6. (2)S+O2 SO2(1分) 低于(1分) (4)D(1分)
【解析】雾霾是由可吸入颗粒物(PM2.5)引起的,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