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程名称 | 建设单位 | |||
监理单位 | 施工单位 | |||
交底部位 | 交底日期 | |||
交底人签字 | 接收人签字 | |||
技术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施工场地应平整并经碾压密实。 2、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制作好钢筋笼。 3、根据孔口坐标、设计图纸及制定施工方案确定钻孔顺序。 (二)、材质要求 1、混凝土:采用C30商品混凝土。 2、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3、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三)、工器具 主要工器具:旋挖钻孔机、起重机、钢护筒、浇筑套筒及垫路钢板。 二、质量要求 (一)、旋挖钻孔灌注桩的质量要求 1、主控项目 1)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实际浇注的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3)桩顶混凝土浇灌高度高于设计标高30-50cm。 2、一般项目: 1)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桩径允许偏差(mm):±50 垂直度允许偏差(%):〈0.5 桩位允许偏差(mm):D/6,且不大于100 注: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孔嵌岩深度≥一倍桩径,个别桩大于二倍、三倍,有极个别达四倍桩径。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 3)混凝土强度取样:直径大于1m 或单桩混凝土量超过25m3的桩,每根桩桩身混凝土应留有1 组试件;直径不大于1m 的桩或单桩混凝土量不超过25m3的桩,每个灌注台班不得少于1 组;每组试件应留3 件。以便于检测砼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 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黏度不得大于28s; 5)混凝土坍落度: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规定的浇筑期间内,坍落度应为20~22cm; 6)钢筋笼安装深度:保护层50,钢筋笼±100,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当因施工工艺有特殊要求时也可置于内侧;导管接头处外径应比钢筋笼的内径小100mm 以上;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应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和自由落下,就位后应立即固定,尺量检查。 7)混凝土充盈系数: 1.1-1.2,计量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与桩体积相比。 8)桩顶标高:允许偏差:+30mm,-50mm。水准仪测量。剔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 三、施工工艺 1)、钢筋笼螺旋钻机成孔(用于护坡桩施工)施工工艺 1、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并校正桩机垂直度。 采用线坠进行调正,保证钻孔垂直度偏差在0.5%以内。钻孔过程中,做好地质记录,以核实桩设计是否符合地质情况,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钻孔前要测定孔口标高,以确定钻孔深度。 2、钻孔: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开动机器钻进,出土,控制钻孔深度。钻到设计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 3、成孔过程中根据地层情况采用粘土或水泥浆护壁施工工艺,确保成孔达到设计要求,预防6、 孔径控制。钻进遇有含石块较多的土层,或含水量较大的软塑粘土层时,必须防止钻杆晃动引起孔径扩大,致使孔壁附着扰动土和孔底增加回落土。 为防止串孔,护坡桩施工时采用隔桩跳打局部循环的作业方法。护壁坍塌。 4、孔底土清理。钻到设计深度后,必须在孔底处进行空转清土。通过多次测量孔深来分析孔底的虚土厚度是否超过质量标准,只有满足要求时才允许下放钢筋笼并立即浇筑砼。如果钢筋笼放置时间太长没有浇筑砼,在浇筑时应重新测量其孔深。 5、下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 2) 钢筋笼吊装:钢筋笼加焊吊装点确保吊装稳固。钢筋笼固定在起吊架上,保证钢筋笼不弯曲扭转。安放时,钢筋笼下放至孔内设计位置,调整固定,然后灌注混凝土。 4) 实际浇注混凝土量,不应小于理论计算量。 5) 浇注混凝土时,严禁把土和杂物混入混凝土中一起浇注。 6)混凝土浇到接近桩顶时,及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过多截桩和补桩。 六、成品保护 1、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吊入桩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吊入桩孔内,要牢固确定其位置,防止上浮。 2、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并要检查每根桩的纵横位置偏差。 3、在钻孔机安装,钢筋笼运输及混凝土浇筑时,均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并经常予以校核。 4、桩头外留的主筋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 5、桩头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 七、要注意的质量问题 1、桩身混凝土质量差:有缩颈、空洞、夹土等,要严格按操作工艺边浇筑砼边振动的规定执行。严禁把土和杂物混入混凝土中一起浇筑。 2、钻进速度,要根据土层情况、孔径、孔深、供水或供浆量的大小、钻机负荷以及成孔质量等具体情况确定。 3、钢筋笼变形: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加固的技术措施。 4、混凝土浇到接近桩顶时,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过多截桩或补桩。 5、孔底虚土过多:钻孔完毕,要及时盖好孔盖板,并防止在盖板上过车和行走。操作过程中要及时清理虚土,必要时可二次投钻清土。 6、当出现钻杆跳动、机架晃摇、钻不进入等异常现象,要立即停车检查。 七、质量通病: 1、桩偏位,测量定点、装机就位不准。 2、桩身倾斜:钻机不垂直;钻机就位安装不平稳;钻进过程中遇到孤石;场地不平。 3、桩身缩颈:塌孔、导管提速过快、充盈系数小于1. 4、沉渣厚度超标:孔口土回落入孔内、塌孔、放钢筋笼时碰壁带入泥土。 5、钢筋笼上浮:提导管时将钢筋笼提起、砼下行速度过快, 6、断桩:砼灌注时导管提升过快,泥浆侵入砼内形成夹泥砼;清孔时未将沉渣清净,桩底形成松软层;灌入砼质量差;灌入砼的过程中断,桩身断裂;导管堵管没有及时排除,在施工现场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 | ||||
接收交底人 签名 |